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42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向超越离合器,系当旋转轴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此旋转轴在轴瓦内旋转滑动,当其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则与轴瓦形成一体进行旋转。
上述外轮1由圆筒部5和闭塞圆筒部5的一端的闭塞部6组成。在此圆筒部5的内侧形成多个凸部7,同时在闭塞部6上设有支承旋转轴4的轴承孔8。
又,上述轴瓦2的外周处,形成与上述外轮1的凸部7咬合的多个凹部9。因此一旦使上述凸部7与凹部9咬合就能将轴瓦2装入外轮1的内侧。又,在此轴瓦2上形成插入旋转轴4的轴孔10的同时,在此轴孔10的周围形成插入滚针11的多个滚针孔12。
进而,在此轴瓦2上,形成插入弹簧构件13的多个弹簧孔14。此弹簧构件13用以对上述滚针11作用弹力。此弹簧构件13由插入弹簧孔14的多个弹簧部15和连接此弹簧部15的环状连接部16组成。
上述滚针孔12和弹簧孔14共有一个部分且连接在一起。此滚针孔12由外侧面12a和与弹簧孔14相对侧的端面12b组成。
上述外侧面12a从弹簧孔14侧向端面12b呈倾斜状。也就是说,外侧面12a的弹簧孔14侧到旋转轴4侧面的距离比滚针11的直径要长,而端面12b侧到旋转轴侧面的距离比滚针11的直径要短。即,在上述外侧面12a与旋转轴4的外周形成楔状挟持部。
在具有上述外侧面12a的滚针孔12上,弹簧构件13的弹力作用是使滚针11接触旋转轴14。
上述滚针11及弹簧构件13与将其插入的滚针孔12及弹簧孔14相配构成离合器机构c。
又,上述盖3在将外轮1的圆筒部5的另一端闭塞的同时,形成支承旋转轴4的轴承孔17。
上述结构中,外轮1内装入轴瓦2,进而在此轴瓦2内装入滚针11及弹簧构件13。而后在这些外轮1及轴瓦2上盖上盖3之后,穿过外轮1的轴承孔8、轴瓦2的轴孔10、盖3的轴承孔17插入旋转轴4。
上述

图11所示为单向超越离合器的截面图。现就图11对上述结构的作用加以说明。
此图11中,令旋转轴4向箭头X方向旋转。这样,当旋转轴4向X方向旋转时,随此旋转,通过此旋转力及弹簧构件13的弹力,滚针11被强力推向滚针孔12的端面12b方向。这样,一旦滚针11被强力推向上述端面12b侧,滚针11便完全挟持在上述外侧面12a与旋转轴4的外周形成的楔状挟持部,并完全被挟持住。
这样,当滚针11挟持在挟持部时,滚针11对旋转轴4的推押力增大,此滚针11也就锁住了旋转轴4的旋转。一旦旋转轴4被锁住,此旋转轴4就不能进行对上述轴瓦2的相对旋转。
在这种旋转轴4被锁住、不能进行对轴瓦2的相对旋转的状态下,进一步将旋转轴4向箭头X方向旋转,轴瓦2便随此旋转向箭头X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与上述情况相反,当令旋转轴4向图11的箭头Y方向旋转时,滚针11随此旋转推向箭头Y方向。一旦滚针11推向Y方向,滚针11便边将弹簧部15弯曲边移动至滚针孔12的弹簧孔14侧。滚针孔12在弹簧孔14侧,其大小比滚针11的直径要大,因此,滚针11便从上述挟持部脱开。就是说,滚针11向旋转轴4的方向推押,不会锁住旋转轴4与轴瓦2的相对旋转,也就是说,将旋转轴4的旋转保持在自由状态。
从而,在令旋转轴4向箭头Y方向旋转时,此旋转轴4对于轴瓦2呈相对旋转。换句话说,既使令旋转轴向箭头Y方向旋转,轴瓦2也不随此旋转而旋转。
这样形成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在令旋转轴4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其旋转力传递给轴瓦2,而令其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其旋转力则不传递给轴瓦2。
如上所述,以往的单向超越离合器特别要求离合器机构c的滚针孔12和弹簧孔14的精度要高。原因是,当上述滚针孔12的挟持部大于设定值时,滚针11向箭头X方向移动后最终锁住旋转轴4的时间将延长。也就是说,从使旋转轴4旋转,到旋转轴4被锁住并将旋转传给轴瓦2的时间变长,离合器功能的应答性不好。
这样,作为保持滚针孔12及弹簧孔14精度的简便方法,有人便想到将形成滚针孔12及弹簧孔14的轴瓦2用塑料制作。塑料可以模具成型,通过此成型,能获得很高的精度。
但是,塑料不耐热,因此上述以塑料制成的轴瓦2便存在一个问题,即在高温环境下不能使用这种单向超越离合器,故此方法几乎不用。
于是就用金属陶瓷来制成上述轴瓦2。因为金属陶瓷耐热且能以高精度形成弹簧孔14及滚针孔12。可是,采用这种金属陶瓷也存在问题,即在遇到形状复杂的情况时,其成型加工亦变得复杂,又因需要高水平技术,故成型成本变高,从而造成单向超越离合器整体价格变高。
又,此种金属陶瓷还存在强度差的问题。也就是说,如前所述,当旋转轴4向箭头X方向旋转时,滚针11以强力推押外侧面12a。而在锁住旋转轴4和轴瓦2的相对旋转且保持着这一锁住状态时,上述滚针11更是以极强的力推押滚针孔12的外侧面12a。为承受这一推押力,轴瓦2必须有很高的强度。
如前所述,轴瓦2因受到滚针11的强力推押,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所以一般用金属制造。与其相对,外轮随用途不同很多时候与齿转或滑轮等一体成型,因成型的方便程度及成本便宜等原由可用树脂制造。因而如图11,在将嵌合凸部7与嵌合凹部9各自的截面形状形成平缓的圆弧状时,因各自的热膨胀系数大不相同,一旦受热膨胀,外轮与轴瓦之间的晃动变大,就会对二者旋转力的传递产生同步偏差,或是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外轮的旋转中心之间产生偏移。又,在对外轮和轴瓦作用相对旋转力后,由于上述膨胀率的不同,一旦外轮与轴瓦间出现了间隙,上述嵌合凹部9便会轻而易举地越过嵌合凸部7。当嵌合凹部9越过嵌合凸部7时,外轮与轴瓦便导至空转。
再则,上述塑料制或金属陶瓷制的轴瓦在对应单向超越离合器的用途需要改变转矩时,都必须制作新的轴瓦制造用金属模具。
从而,作为能够用金属以高精度形成上述滚针孔12及弹簧孔14的方法便考虑如下。它是在金属制的板构件上以压力加工形成上述滚针孔12及弹簧孔14并将此板构件数个层叠的方法。
进而又考虑到,上述板构件层叠后,为了保持这种层叠将此板构件相互间压入。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既使因热膨胀,轴瓦与其外侧的外轮之间也不产生其旋转方向的晃动,且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外轮的旋转中心之间也不产生偏移的单向超越离合器。
发明1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具有支承旋转轴的轴瓦和设于此轴瓦内的离合器机构,此离合器机构是当插入轴瓦内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此旋转轴在轴瓦内旋转滑动,而当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其旋转滑动被锁住,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瓦由多个板构件层叠而成,在上述板构件的一个面上环绕全周形成的压入凹部上压入形成在其邻接的板构件的另一个面,且压入对应上述压入凹部的压入凸部。
发明2的特征在于前述板构件在压力加工冲模的同时通过此压力加工形成压入凹部及压入凸部。
发明3的特征在于前述压入凹部及压入凸部沿板构件的外周而形成。
发明4的特征在于前述板构件由形成轴瓦底板的底板构件、形成离合器机构的中板构件、形成轴瓦盖的盖板构件组成。
发明5的特征在于前述盖板构件上设有支承旋转轴的轴承部。
发明6的的特征在于前述轴瓦的外侧设有用比上述轴瓦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外轮,分别在前述轴瓦的外周形成多个嵌合凹部、前述外轮的内周形成多个嵌合凸部,这些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在相互嵌合的同时,在上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接合面上,令相对圆周方向的接合面平行于穿过前述轴瓦正中心的直线。
发明7的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呈等间隔设置。
发明8的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在直径线上设有两对。
发明9的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设有3对以上。
图1所示为实施例1的轴瓦22的整体图,图2为将上述轴瓦22装入外轮K、且此轴瓦22中插入了旋转轴24时的截面图。上述图2所示的外轮K是作为齿轮部件设计的,此外轮K除上述齿轮构件外,还能作为滑轮构件或其他构件设计和利用。如上述图1、2所示,轴瓦22由多个板构件构成。此板构件由最下层的底板构件23a和最上层的盖板构件23c以及二者间层叠的中板构件23b组成。
进而,上述外轮K由圆筒部Ka及将其圆筒部Ka的一端闭塞的闭塞部Kb组成。在此圆筒部Ka的内侧形成无图示的多个凸部的同时,在闭塞部Kb设有支承旋转轴24的轴承部Kc。又,此外轮K是树脂制品,与上述圆筒部ka、闭塞部Kb、凸部、轴承部Kc结为一体。
图3为此中板构件23b的放大图。此中板构件23b在形成插入旋转轴24的轴孔部25a的同时,在此轴孔25a周围形成插入滚针26的多个滚针孔部27。
进而,在此轴孔部25a的周围,形成开口于上述滚针孔部27a且插入对上述滚针26作用弹簧力的弹簧构件28的多个弹簧孔部29a。
又,在此轴瓦22的外周,形成多个凹部结构部30a、30b、30c。
进而,上述中板构件23b的滚针孔部27a及弹簧孔部29a的外周侧形成压入部。此压入部由图4所示的中板构件23b的截面图加以说明。
也就是说,在中板构件23b上,形成有环绕一个面A的全周形成的压入凹部31,在另一面B上形成有对应上述压入凹部31的压入凸部32。又,这些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沿轴瓦22的外周形成一个圆形。
这些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是通过压力加工将上述中板构件23b由冲压形成的。
又,底板构件23a上,与上述中板构件23b相同,一个面A上形成压入凹部31,在另一面B上形成压入凸部32。
又,上述盖板构件23c上形成有与上述中板构件23b形成的形状相同的压入凸部32以及与中板构件23b形状不同的压入凹部35。此压入凹部35上压入有环状的紧配合部件D。
但是,上述底板构件23a和盖板构件23c上没有形成滚针孔部27a和弹簧孔部29a。也就是说,底板构件23a和盖板构件23c上只形成有轴孔部25a。
上述底板构件23a上也可以形成与中板构件23b相同形状的压入凸部。但是,如同此实施例1,若在底板构件23a上形成与中板构件23b的压入凸部31相同形状的压入凸部的话,则可以将底板构件23a和中板构件23b以同一模型形成。
如上所述,将形成了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的所需个数的中板构件23b连同底板构件23a进行层叠、压入、合为一体,制成轴瓦22。进而在上述形成的轴瓦22上插入滚针26及弹簧构件28,再在插入这些之后的轴瓦22上压入盖板构件23c。
又,在此实施例1中,压入盖板构件23c后,在上述盖板构件23c的压入凹部35处压入紧配合部件D。
自不待言,通过减少或增加中板构件23b的个数,能够简便地制作出对应各种转矩的单向超越离合器。
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在底板构件23a上层叠第一个中板构件23b。将中板构件23b的压入凸部32压入底板构件23a的压入凹部32中。底板构件23a上层叠第一个中板构件23b后,在此第一个中板构件23b之上再层叠第二个中板构件23b,同样将此第二个中板构件23b压入第一个中板构件23b。如此这般,本实施例中层叠了8个中板构件23b的同时将它们进行压入。又,在层叠上述中板构件23b时,此中板构件23b上形成的滚针孔部27a及弹簧孔部29a要完全对齐,保持一致。
这样,在底板构件23a上将多个中板构件23b按滚针孔部27a等对齐一致地压入后形成轴瓦22时,在此轴瓦22的内侧,各中板构件23b的多个滚针孔部27a连接起来,分别形成保持一个滚针26的滚针孔27。同样,多个弹簧孔部29a连接起来,形成保持弹簧构件28的多个弹簧孔29。
又,上述多个滚针孔27由外侧面33和端而34构成。此外侧面33呈从弹簧孔29侧向端面34侧倾斜状。也就是说,弹簧孔29侧到旋转轴24外周面的距离长,端面34侧到旋转轴24外周面的距离短。从而在上述外侧面33和旋转轴24的外周的间隔变狭的部分构成挟持部。说到此挟持部,与以往案例一样,是指通过推押在该处的滚针26锁住旋转轴24的位置。
进而,当滚针26处于上述弹簧孔29侧时,上述滚针孔27的大小为上述滚针26能够轻松转动的程度。
上述板构件层叠并形成滚针孔27、弹簧孔29后,在此滚针孔27中插入滚针26、弹簧孔29中插入弹簧构件28。在如此插入滚针26和弹簧构件28后,因为此轴瓦22的底部有底板构件23a,所以滚针26及弹簧构件28能靠此底板构件23a支承。从而插入滚针孔27的滚针26及插入弹簧孔29的弹簧构件28不会从下方脱落。
如上所述,轴瓦22中插入滚针26及弹簧构件28后,在层叠于最上部的中板构件23b上压入盖板构件23c。即将盖板构件23c的压入凸部32压入上述中板构件23b的压入凹部31。这样,通过在中板构件23b上压入盖板构件23c,能够盖住轴瓦22。在如此压入盖板构件23c时,要做到中板构件23b外周上形成的凹部构成部30a、30b、30c以及盖板构件23c上形成的凹部构成部完全对齐、保持一致。
这样盖好后,一次性插入的滚针26及弹簧构件28既使在单向超越离合器倒置时也不会脱落。
进而,如上所述,通过在底板构件23a上压入多个中板构件23b、在中板构件23b上压入盖板构件23c,各个板构件形成的轴孔部25a连接起来便形成轴孔25。此形成的轴孔25中能插入旋转轴24。
又,在上述盖板构件23c的内径部分,压入有轴承构件49。通过此轴承构件49和外轮K的轴承孔Kc,轴承支承着上述旋转轴24。此轴承构件49最好用铜等适合轴承功能的材料制成。但也可以不设置上述轴承构件49,以盖板构件23c的内径部直接做为旋转轴24的轴承支承。届时,盖板构件23c的材料必须用适合轴承功能的材料,并在中央形成轴承孔。
又,如上所述,通过压入各个板构件23a、23b、23c,凹部构成部30a、30b、30c连接起来,在轴瓦22的外周形成嵌合凹部30。此嵌合凹部30咬合在外轮K’(参见图9)的内周形成的凸部处。从而,通过此外轮K’的凸部和上述嵌合凹部30的咬合,能够将轴瓦22装入外轮K’内。而且,由于这种凸部与嵌合凹部30的咬合,轴瓦22便不会在外轮K’的内周旋转滑动。
此实施例1中,底板构件23a与中板构件23b的内径形状不同。也就是说,底板构件23a只形成有轴孔部25a,而中板构件23b在形成轴孔部25a的同时,还在此轴孔部25a上形成有滚针孔部。这样,底板构件23a与中板构件23b的内径形状不同。
上述结构的单向超越离合器的作用以图5进行说明。图5为去掉单向超越离合器的盖板构件23c后,从上向下看的图。
此图5中,当令旋转轴24向箭头X方向旋转时,呈锁住此旋转轴24并相对轴瓦22不发生相对移动的状态。又,当令上述旋转轴24向箭头Y方向旋转时,则呈自由旋转轴24并且此旋转轴24相对轴瓦22做相对移动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令旋转轴24向箭头X方向旋转时,随此旋转,滚针26向上述挟持部推押,即滚针26对旋转轴24的推押力增大。由于此推押力,滚针26将旋转轴24的旋转锁住。一旦旋转轴24被锁住,此旋转轴24便不能相对上述轴瓦22进行相对旋转。于是,轴瓦22整体便随旋转轴24的旋转向箭头X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与上述情况相反,当令旋转轴24向图5的箭头Y方向旋转时,滚针26随此旋转沿外侧部24边将弹簧构件28弯曲边向弹簧孔29方向移动。这样,一旦滚针26向弹簧孔29方向移动,此滚针26便随旋转轴24的旋转而旋转。也就是说,因为此旋滚针26不对旋转轴24施以强押,所以此滚针26不会锁住旋转轴24和轴瓦22的相对旋转。即保持旋转轴24的旋转呈自由状态。
从而,既使令旋转轴向箭头Y方向旋转,轴瓦22也不会随此旋转而旋转。
上述实施例1中,在构成轴瓦22的多个板构件上将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沿轴瓦22的外周形成圆型,同时,将上述一方的板构件压入凹部31压入另一方的板构件压入凸部,将它们层叠起来。这种层叠构造同将以往马达机芯使用的薄板上形成的小面积圆点型凸部和圆点型凹部进行压入并层叠的构造相比,因压入面积宽了,由此压入形成的板构件相互的保持力可环绕全周均匀地存在,所以保持力增强。
这样,因为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的板构件相互的保持力增强,所以既使滚针26对上述板构件作用大的推押力,压入凸部32也不会从压入凹部31脱出。能够利用大功率设备进行加工。
进而,以往的圆点型凸部和圆点型凹部的层叠构造,其凸部和凹部的周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空间,所以无论如何难改其大型化。对此,本发明的上述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因是沿轴瓦22的外周形成,所以无须为形成这些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的特别空间。从而可实现轴瓦22的小型化。
又,在以往那种以圆点形成压入部的场合,为了维持其压入部的强度,每个圆点的周围都必须有充分的空间。而本实施例1中仅有一个大的环状压入部,因此仅在该环状周围设置维持压入部强度的空间即可。此空间从轴瓦整体看,比以往的小。从而本实施例1的轴瓦22能够更加小型化。
又,本实施例1,不需要上述以往那种每个压入部的圆点的宽大空间,所以其空间可以用做加大弹簧孔。通过加大弹簧孔,就能够使用各种弹簧,易于形成以弹簧的宽平面推押滚针26式的结构。一旦能够以弹簧的宽平面推押滚针26,就能稳定地支承滚针26,不至造成滚针歪斜。
因为不会造成滚针26歪斜,所以也减小了滚针26对层叠后的板构件的剥离力。
进而,此实施例1中,能够将进行底板构件23a冲模、多个中板构件23冲模、将它们压入等作业以一连串流水作业来完成。从而便于制造、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操作简便、工效高,所以能谋求降低单向超越离合器整机的成本。
又,将盖板构件23c压入层叠后的中板构件23b的最上层的同时,在此盖板构件23c上压入轴承构件49,以此形成支承旋转轴24的轴承结构。从而在准确形成轴承的同时,底板构件23a、中板构件23b的轴孔部25a的尺寸精度不像轴承那样精确也可以。
进而,通过上述实施例1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只改变中板构件23b的层叠个数就能够自由地变更单向超越离合器整体的厚度及单向超越离合器的转矩。又,因不必为改变层叠个数使用特殊的装置,所以此设计变更能够筒便且低成本地进行。
进而,由于上述中板构件23b能够通过压力加工形成,所以中板构件23b能保持很高的精度。由于此高精度的中板构件23b层叠后形成轴瓦22,所以能确保轴瓦22整体的高精度。尤其是通过此压力加工,能够保证滚针孔27及弹簧孔29等的精密加工部分的精度。
又,本实施例1中,在将盖板构件23c压入上述轴瓦22上之后,又在盖板构件23c的压入凹部31中压入了紧配合部件D,而上述紧配合部件D不是非压入不可的部件。所以,在不压入紧配合部件D的场合,上述盖板构件23c上就不必形成压入凹部35。
但是,通过在盖板构件23c的压入凹部31中压入了紧配合部件D,能够分别强化盖板构件23c与中板构件23b的压入、中板构件23b相互间的压入、中板构件23b与底板构件23a的压入。
另外,本实施例1中,压入凹部31及压入凸部32各形成一个,然而不仅限此一对,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一个中板构件23b上形成多个压入凹部31及压入凸部32。
通过这种压入多个压入凹部31和压入凸部32,可更加强化中板构件23b相互间的保持。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此实施例2最大的特征是在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上形成中板构件36b的压入部。此特征之外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单元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从略。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2中将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在形成中板构件36b的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的部分上形成。也就是说,在中板构件26b上形成轴孔部41a,在此轴孔部41a的周围形成多个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
通过在轴孔部41a的周围形成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可在一个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和与其相邻的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之间形成多个凸起部42。
本实施例2中,此凸起部42上形成有上述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
上述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虽然被上述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所断开,但仍形成在上述中板构件36b外周的同心圆上。也就是说,由于此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形成在上述多个凸起部42处,上述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便呈形成在环绕中板构件36b的外周上的状态。
又,无图示的底板构件36a及盖板构件36c也在对应上述中板构件36b上形成的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的位置上形成有压入部。
这样,在底板构件36a、中板构件36b、盖板构件36c上形成了压入凹部39及压入凸部40后,将上述底板构件36a及中板构件36b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压力加工方式进行压入,形成轴瓦。进而在此轴瓦中插入滚针及弹簧构件,最后盖上盖板构件36c。此盖板构件36c也以压力加工方式压入。
在上述方式形成的实施例2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中,其对旋转轴的锁住或自由的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2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由于将压入凹部39和压入凸部40形成在形成滚针孔部37a及弹簧孔部38a的一部的凸起部42上,所以压入凸部40更难从压入凹部39脱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此单向超越离合器上对上述压入部作用最强的脱出力的是在旋转轴锁住时受滚针强力推押的上述滚针孔部37a。而在实施例2中,因在受此强力作用的滚针孔部37a的凸起部42处形成有压入凹部39和压入凸部40,所以能够更有效地维持中板构件36b相互间的保持力。
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3的最大特征是沿滚针孔部44a及弹簧孔部45a的外周形成中板构件43b的压入部。使用与实施例1及2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实施例1及2相同的结构单元,有关此与实施例1及2相同的结构单元的详细说明从略。
如图8所示,实施例3中沿中板构件43b的滚针孔部44a及弹簧孔部45a的外周形成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
这样,通过沿滚针孔部44a及弹簧孔部45a的外周形成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这些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便形成于环绕中板构件36b的外周处。
又,无图示的底板构件及盖板构件也在对应上述中板构件43b上形成的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的位置上形成有压入部。
这样,在底板构件、中板构件43b、盖板构件上形成了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后,将上述底板构件及中板构件43b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压力加工方式进行压入,形成轴瓦。进而在此轴瓦中插入滚针及弹簧构件,最后盖上盖板构件。此盖板构件也以压力加工方式压入。
在上述方式形成的实施例3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中,其对旋转轴的锁住或自由的作用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3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由于沿滚针孔部44a及弹簧孔部45a的外周形成压入凹部46和压入凸部47,所以压入凸部47更难从压入凹部46脱出。原因是,因为在此单向超越离合器上对轴瓦上压入部作用最强的脱出力的是在旋转轴锁住时受滚针强力推押的上述滚针孔部44a。因而沿受此强力作用的滚针孔部44a形成压入凹部46和压入凸部47,由于它们的压入,能够更有效地维持中板构件43b相互间的保持力。
进而,通过本实施例3能够在更大范围环绕形成压入凹部46及压入凸部47,因此能够更加强化中板构件43b相互间的保持力,并能防止它们在上述压入凹部46和压入凸部47处脱出。
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装于前述轴瓦22外侧的外轮K’采用比前述轴瓦22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制作,分别在前述轴瓦22的外周形成多个嵌合凹部30和在前述外轮的内周形成多个嵌合凸部,这些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相互咬合的同时,在上述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的接合面上,令相对圆周方向的接合面30b、30c平行于穿过轴瓦22正中心O的直线。进而,成对的前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呈等间距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4,既使受热膨胀,轴瓦22与其外侧的外轮K’之间也不会发生其旋转方向的晃动,还不会发生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外轮K’之间的偏移。
发明效果发明1具有的效果是,轴瓦由多个板构件层叠而成,在其一个面的全周环绕形成的压入凹部上形成另一方的面,并且,通过对应上述压入凹部和压入凸部的压入,能够增大板构件的压入面积,这样做能有力地维持压入。因而,在此压入部分,既使作用了强大的外力,压入凸部也不会从压入凹部脱出来。
又,发明2具有的效果是,板构件随压力加工冲模的同时通过此压力加工形成压入凹部及压入凸部。因此能够获得板构件的高精度,同时也容易形成轴瓦。
又,发明3具有的效果是,压入凹部及压入凸部沿板构件的外周形成,因此该板构件上均匀地作用着板构件相互间保持的保持力。又,由于不需要形成该压入凹部及压入凸部的特别空间,所以能够谋求单向超越离合器整体的小型化。
又,发明4具有的效果是,板构件由形成轴瓦底板的底板构件、形成离合器机构的中板构件、形成离合器盖的盖板构件组成,因此可将上述离合机构的部件边由轴瓦的底板构件支承边进行组装,并可在完成此组装后用盖构件进行支承以防脱落。从而离合器机构的构件不会从上下脱落。
又,发明5具有的效果是,因在盖板构件上设置了支承旋转轴的轴支承孔,因此能够提高轴承的作用。
发明6在轴瓦的外周及外轮的内周形成有多个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它们相互咬合,且在上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接合面上,令相对圆周方向的接合面平行于穿过轴瓦正中心的直线。因此,既使上述轴瓦和外轮的膨胀率不同,上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相对圆周方向的接合面之间也不会产生间隙,轴瓦和外轮的旋转力的传递也不会出现同步偏差。从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与外轮的旋转中心之间也不会出现偏移。这样,旋转轴与外轮之间的旋转方向的结合非常稳定,嵌合凹部不会越过嵌合凸部,外轮和轴瓦不会空转。
进而,成对的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呈等间距设置,因此当相对旋转轴在直角方向负重时,轴瓦与外轮之间不产生偏心,能够获得稳定的旋转传递。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向超越离合器,设有支承旋转轴(24)的轴瓦(22)和设于此轴瓦(22)内的离合器机构(c),此离合器机构(c)在插入轴瓦(22)内的旋转轴(24)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该旋转轴(24)在轴瓦(22)内旋转滑动,在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其旋转滑动被锁住,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瓦(22)由多个板构件(18)层叠而成,在上述板构件(18)的一个面上环绕全周形成的压入凹部(31)上压入形成在其邻接的板构件(18)的另一个面,且压入对应上述压入凹部(31)的压入凸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板构件(18)在进行压力加工冲模的同时,通过此压力加工形成压入凹部(31)及压入凸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压入凹部(31)及压入凸部(32)沿板构件的外周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板构件(18)由形成轴瓦(22)底板的底板构件(23a)、形成离合器机构(c)的中板构件(23b)、形成轴瓦(22)的盖的盖板构件(23c)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盖板构件(23c)上设有支承旋转轴(24)的轴承部(Kc)。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轴瓦(22)的外侧设有用比前述轴瓦(22)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外轮(K’),分别在前述轴瓦(22)的外周形成多个嵌合凹部(30)、前述外轮(K’)的内周形成多个嵌合凸部,这些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在相互嵌合的同时,在上述嵌合凹部和嵌合凸部的接合面上,令相对圆周方向的接合面(30b、30c)平行于穿过轴瓦(22)正中心O的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呈等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在直径线上设有两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成对的嵌合凹部(30)和嵌合凸部设有3对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可调整转矩、便于制造组装且小型化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此单向超越离合器设有支承旋转轴的轴瓦和设于此轴瓦内的离合器机构,此离合器机构在插入轴瓦内的旋转轴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该旋转轴在轴瓦内旋转滑动,在向另一方向旋转时,其旋转滑动被锁住,上述轴瓦由多个板构件层叠而成,在上述板构件的一个面上环绕全周形成的压入凹部上压入形成在其邻接的板构件的另一个面的压入凸部。
文档编号F16D41/066GK1380501SQ0210622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榎本勇生, 本多修欣, 並木真平 申请人: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