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112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显示主体的升高结构有所改进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显示装置有一个配备有屏幕的显示主体,以及一个支撑显示主体的基座。
最近,显示主体配备有使用例如LCD(液晶显示)或PDP(等离子显示)显示元件的屏幕。这些监视器比传统的监视器薄、轻,而且占用相对较小的空间。
下文描述一种其显示主体配备有LCD屏幕,其基座位于水平面,例如桌面上的显示装置。
这样的显示装置有一个升高单元,用于使显示主体相对于水平基座垂直升高。在日本专利No.2000-206893中,披露了一种用于调整显示主体高度的升高单元。这种传统的升高单元使用汽缸装置,并包括一个高度定位零件,用于使配备有锁扣沟槽以及一个锁扣装置的显示主体定位。
但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必须提供显示主体的高度定位零件。因而,结构变得复杂,并且不便于用户使用。
而且,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显示主体的高度只能在锁扣沟槽改变,因此不能获得更细微的高度定位。
在传统的显示装置中,提供了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显示主体。但仅靠支撑框架很难防止显示主体在升高时摇动。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显示主体的升高结构有所改进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以及优点会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并且有一些因描述而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应用中了解到。
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通过提供这样一种显示装置来获得,它包括配备有屏幕的显示主体或显示器主体;支撑显示主体的基座;位于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可升起地支撑显示主体的汽缸装置或缸装置,其中汽缸装置施加一个支撑力,其大小至少与显示主体的重量一样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汽缸装置或缸装置包括与基座连接的压力缸;可以在缸体里滑动的活塞;以及一个活塞杆,其底部与活塞的上表面连接,顶部与显示主体或显示器主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杆支撑件,其顶部与活塞杆的上端部分连接,底部与缸体的圆周或周围接触,以使其与活塞杆作为一个整体被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撑,与基座连接,以容纳并支撑缸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汽缸装置或辅助缸装置,位于显示主体和基座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辅助汽缸装置包括一个中空导管,与基座连接,以及一个导杆,可滑动地位于导管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撑,与基座连接以容纳并支撑缸体和导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多个汽缸装置或缸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架,位于显示主体与汽缸装置之间,分别与显示主体和基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架,位于显示主体与汽缸装置之间,分别与显示主体的背面和基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汽缸装置或缸装置包括与基座连接的压力缸;可以在缸体里滑动的活塞;以及一个活塞杆,其底部与活塞的上端连接,顶部与缸体支架连接。
附图描述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的方面和优点就会变得很明显并且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2是图1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和图4是示出图1显示装置操作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6是图5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图5显示装置操作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9是图8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8显示装置操作的剖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12是图11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示出图11显示装置操作的剖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后透视图;图15是图14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6是示出图14显示装置操作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要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阐述了其例子,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为了说明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描述如图1到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主体或显示器主体10,配备有屏幕;基座50,支撑显示主体10,并放置在例如桌面这样的水平面上;汽缸装置或缸装置40,位于显示主体10和基座50之间,可升起地支撑显示主体10;缸体支架30,位于显示主体10和汽缸装置40之间,与汽缸装置40连接;显示支架20,位于显示主体10的背面与缸体支架30之间,并分别与它们连接,以使显示主体10相对于缸体10是可倾斜的。
显示主体10配备有由LCD显示板或LCD面板制成并位于其前面的屏幕,以及位于显示主体10后面的多个主体连接孔11,它们通过螺钉13与显示支架20连接。这些主体连接孔11根据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标准定位,并且可以与许多臂座一起使用。
根据一个方面,显示支架20是一个平板,并且包括多个支架连接孔23,支架连接孔23对应于显示主体10的主体连接孔11定位,以及一对第一倾斜支架21,第一倾斜支架21从显示支架20的表面上在与将显示支架20连接到显示主体10的方向所相反的方向上伸出。
所述一对第一倾斜支架21有一对螺栓插入孔25,并与缸体支架30的一对第二倾斜支架31连接(后面描述),以使显示主体10相对于缸体支架30是可倾斜的。
缸体支架30是“L”形的,并包含所述一对第二倾斜支架31,第二倾斜支架31从缸体支架30的垂直表面朝着显示支架20伸出,以与第一倾斜支架21连接。并且在缸体支架30的水平表面上,有一个缸体连接孔33,与汽缸装置40的活塞杆47连接。
所述一对第二倾斜支架31也有一对螺栓插入孔25。一对倾斜螺栓27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倾斜支架21和31的一对螺栓插入孔25中,并与倾斜螺母29连接,因而产生一个预定大小的连接力。在显示主体10相对于缸体支架30倾斜时,连接力会产生一个摩擦。因而,用户必须在显示主体10上施加一个预定大小的力以使显示主体10倾斜。
汽缸装置40与基座50连接,并包括缸体41,在其内部充满了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活塞44,可以在缸体41里滑动;以及活塞杆47,可以从缸体41里伸出和缩回,其底部与活塞44的上表面连接,顶部与缸体支架30连接。
缸体41有缸体螺栓42,螺栓42插入通过基座50的连接孔53(后面描述),并与螺母49连接。
可以在缸体41里滑动的活塞44在滑动方向上刺破有多个微小的通孔45。
通孔45用于活塞44在缸体41内部上下滑动时通过使分开的气体从其中穿过而保持一个均匀一致的压力。
活塞杆47包括一个活塞杆螺栓(rod bolt)48,其底部与活塞44的上表面连接,顶部插入通过缸体支架30的缸体连接孔33并与另一个螺母49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汽缸装置40的操作如下由于通孔45的作用,缸体41内部被活塞44分在两侧的气体的压力保持均匀一致。但活塞44与气体接触的上下表面的面积并不相同,因为活塞杆47安装在活塞44的上表面。活塞44与气体接触的下表面的面积要大一些,因而,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施加到活塞44上。施加到活塞44的向上的作用力(在本说明书中称作“支撑力”)被用于改变显示主体10的高度。
如果支撑力与显示主体10的重量平衡,那么显示主体10保持在其定位的位置。如果用户向显示主体10施加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以改变它的高度,缸体41里的活塞杆47会相应地向上或向下滑动以改变显示主体10的高度。而且,如果来自用户的作用力消失,显示主体10在那一点停止运动。
而且,根据一个方面,汽缸装置40有一个比显示主体10的重量更大的支撑力。然而,两个作用力之间的差值可以相当小,显示主体10并不会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在缸体41的内壁与活塞44的圆周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在这种情况下,显示主体10的高度可以相当容易地改变。
基座50在其上表面凹进一个连接部分5 1,以简化基座50与汽缸装置40的缸体41的连接。基座50还有一个连接孔53,缸体41的缸体螺栓42通过连接孔53插入然后与螺母49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操作如下连接到显示主体10的显示支架20与缸体支架30可倾斜地连接,并存在一个预定的摩擦力。因而,显示主体10可通过一个向前或向后施加到显示主体10上的预定的作用力而相对于缸体支架30倾斜。
升高显示主体10的过程示于图3和图4。如果在显示主体10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时,用户给显示主体10施加一个预定的向上的作用力,那么活塞杆47会在缸体41内部向上滑动。之后,如果用户停止向显示主体10施加作用力,显示主体10则在那一点处停止向上运动。因为显示主体10的重量由汽缸装置40支撑,用户仅需一个比较小的力就可以升高显示主体10。使显示主体10向下的过程与使其向上的过程相反。
用户可以轻易地改变显示主体10的高度,并且可以精确地调整。如上所述,根据一个方面,汽缸装置40的支撑力大于显示主体10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更容易地移动显示主体10。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7是其剖视图。如图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第二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a还包括一个杆支撑件60,其顶部与活塞杆47的上端部分连接,底部与缸体41的圆周或周围滑动接触。活塞杆47和杆支撑件60是作为整体升高的。
杆支撑件60通常是管状的,并且在其顶部有一个杆连接孔61,其直径大小足以使活塞杆47的活塞杆螺栓48插入其中,但比活塞杆47的直径要小。杆支撑件60的底部是中空的,以使缸体41滑动地插入其中。
当显示主体10被升高时,杆支撑件60与活塞杆47是作为整体升高的。杆支撑件60支撑活塞杆47,进而防止显示主体10摇动以及活塞杆47弯曲。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比第一个实施例更安全,更结实。
图8和9是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0是其剖视图。如图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b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撑70,其顶端与缸体4 1的顶部接触,底部与基座50连接以容纳和支撑缸体41。
缸体支撑70通常是管状的。在缸体支撑70的顶部,有一个缸体连接孔71,其直径大小足以使活塞杆47插入其中,但比缸体41的直径要小。在缸体支撑70的底部,有一个缸体支架73,缸体支架73上多个支架连接孔74的定位可以使缸体支撑70与基座50连接。在基座50中,连接孔95的定位与支架连接孔74的定位相适应,以通过螺钉90使缸体支撑90与基座50连接。
这里,缸体支撑70支撑缸体40,进而防止显示装置1b摇动;第三个实施例的升高结构比第一和第二个实施例更安全,更结实。
图11和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3是其剖视图。如图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c还包括一个辅助汽缸装置或辅助缸装置80,位于显示装置10和基座50之间,以支撑显示主体10的升高。
根据一个方面,辅助汽缸装置80与汽缸装置40相邻,并且有一个中空导管81与基座50连接,以及一个导杆84可滑动地插入导管81中。
中空导管81的底部有一个导管螺栓82,螺栓82与基座50连接。在基座50上,有另外一个连接孔95,中空导管81的导管螺栓82插入其中,并与螺母49连接。
导杆84的顶部有一个导向螺栓85,以便与缸体支架30连接。在缸体支架30的水平面上,有另外一个缸体连接孔33a,导杆84的导向螺栓85插入其中,并与螺母49连接。
当显示主体10被升高时,辅助汽缸装置80的导杆84从导管81里滑出,并与活塞杆47一起支撑显示主体10,进而防止显示主体10摇动以及活塞杆47弯曲。在上述实施例中,只提供了一个辅助汽缸装置80,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一组辅助汽缸装置80也是很自然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升高结构比第一个实施例更安全、结实。
图14和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16是其剖视图。如图所示,与第四个实施例相比,根据第五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d还包括一个缸体支撑70a,其底部与基座50连接,顶部容纳并支撑缸体41和导管81。
缸体支撑70a的顶部有缸体连接孔71a,其直径大小足以使活塞杆47插入其中,但比缸体41的直径要小;管连接孔81a,其直径大小足以使导杆84插入其中,但比中空导管81的直径要小。在缸体支撑70a的底部,是支撑支架73a,与基座50连接。在基座50上有连接孔95,与支撑支架73a的支撑连接孔74a相对应。缸体支撑70a使用螺钉90通过支撑连接孔74a和连接孔95与基座50连接。
这里,缸体支撑70a支撑缸体41与导管81,进而防止显示主体摇动;第五个实施例的升高结构比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要安全、结实。
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主体仅相对于缸体支架倾斜。然而,根据一个方面,显示主体是可枢轴转动的,即,绕着从显示主体的中心到其前后方向所形成的轴在一个预定的角度内旋转。而且,根据另一方面,显示主体是可旋转的,即,沿着从基座到显示主体的垂直轴在一个预定的角度内旋转。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具有简单结构的显示装置,它能够精确调整显示主体的高度。而且,可以用一个很小的力容易地升高显示主体。
根据不同的方面,杆支撑件,缸体支撑,以及辅助汽缸装置是分别提供的,或互相连接,以使显示主体的支撑更安全。
尽管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权利要求和其等同原则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此实施例做出修改,这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装备有屏幕;基座,支撑显示主体;以及缸装置,位于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可升起地支撑显示主体,缸装置施加一个至少与显示主体的重量一样大的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缸装置包括压力缸,与基座连接;活塞,可以在缸体里滑动;以及活塞杆,其底部与活塞的上表面连接,顶部与显示主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杆支撑件,其顶部与活塞杆的上端部分连接,底部与缸体的周围接触,以与活塞杆作为整体被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体支撑,与基座连接以容纳和支撑缸体。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缸装置,位于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显示装置,其中辅助缸装置包括中空导管,与基座连接;以及导杆,可滑动地位于导管里。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支撑,与基座连接以容纳和支撑缸与导管。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至少还有另外一个缸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体支架,位于显示主体与缸装置之间,分别与显示主体和基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体支架,位于显示主体与缸装置之间,分别与显示主体的背面和基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缸装置包括压力缸,与基座连接;活塞,可以在缸体里滑动;以及活塞杆,其底部与活塞的上端部分连接,顶部与缸体支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显示装置,其中缸装置包括压力缸,与基座连接;活塞,可以在缸体里滑动;以及活塞杆,其底部与活塞的上端部分连接,顶部与缸体支架连接。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基座;以及缸装置,与基座和显示主体连接,其伸缩可以改变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4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架,位于显示主体与缸装置之间,以使显示主体绕与缸装置垂直的轴线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支架包括显示支架,与显示主体连接;以及缸体支架,与显示支架和缸装置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6的显示装置,其中显示支架包括一对第一倾斜支架,每一个都有一个螺栓插入孔;并且缸体支架包括一对第二倾斜支架,每一个都与所述一对第一倾斜支架中的一个相对应,并且每一个都有一个螺栓插入孔,其中一对倾斜螺栓分别插入通过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倾斜支架的螺栓插入孔,以及分别与所述一对倾斜螺栓相对应的一对倾斜螺母,并且所述一对倾斜螺栓与所述一对倾斜螺母连接以在一个预定大小的连接力作用下可动地连接显示支架和缸体支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7的显示装置,其中连接力在显示支架和缸体支架之间产生一个预定大小的摩擦力,必须克服它以使显示主体倾斜。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显示装置,其中缸装置还包括压力缸,与基座连接;活塞,可以在缸体里滑动;以及活塞杆,其第一端与显示主体连接,第二端与活塞连接,以使活塞杆在缸体里伸缩以改变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而使活塞杆伸出的作用力至少与显示主体的重量一样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而使活塞杆伸出的预定的作用力与显示主体的重量的分量相平衡。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而使活塞杆伸出的预定的作用力与显示主体的重量的分量相平衡,以至当没有施加外力用于改变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的距离时,显示主体相对于基座保持静止。
22.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其中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而使活塞杆伸出的预定的作用力超出显示主体的重量的分量,以补偿缸体内壁与活塞外周之间的静摩擦力,以至当没有施加外力用于改变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的距离时,显示主体相对于基座保持静止。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杆支撑件,其第一端与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其内部与缸体的外部滑动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体支撑,其第一端与缸体的第一端接触,并且其第一端的缸体连接孔的直径小于缸体的直径,活塞杆能通过它伸缩,并且其第二端与基座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5的显示装置,其中缸体的第二端还包括缸体支架,与基座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9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缸装置,与缸装置相邻,其第一端与显示主体连接,第二端与基座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7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个辅助缸包括导管,与基座连接;以及导杆,与显示主体连接,可滑动地位于导管里。
28.根据权利要求28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缸体支撑,其第一端容纳并支撑缸体和导管的各自的第一端,其第二端与基座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31的显示装置,其中缸体支撑的第一端有缸体连接孔,其直径小于缸体的直径,活塞杆通过它伸缩,以及管连接孔,其直径小于导管的直径,导杆通过它伸缩。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杆支撑件,其第一端与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其内部与缸体支撑的外部滑动接触。
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杆支撑件,其第一端与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其内部与缸体的外部以及导管的外部滑动接触。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杆支撑件,其第一端与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其内部与缸体支撑的外部滑动接触。
33.用于显示装置的缸装置,连接到基座与显示主体,缸体装置包括缸体,用流体加压,并与基座连接;活塞,可以在缸体里滑动;以及活塞杆,其第一端与显示主体连接,第二端与活塞连接,以使活塞杆能从缸体里伸缩以改变显示主体和基座之间的距离,其中活塞有至少一个通孔,允许流体从其中流过,并在活塞在缸体里滑动时保持缸体内部压力均匀一致。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配备有屏幕的显示主体;支撑显示主体的基座;以及位于显示主体与基座之间,可动地支撑显示主体的汽缸装置,其中汽缸装置施加一个至少与显示主体的重量一样大的支撑力。因而,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结构的显示装置,能精确调整显示主体的高度。而且,显示主体可以在一个较小力的作用下容易地升高。
文档编号F16M11/26GK1484252SQ0315493
公开日2004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4日
发明者赵南日, 闵圣基, 金永泰, 许舜行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