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自铆联接方法

文档序号:2135阅读:4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板自铆联接方法
本发明介绍一种铝板联接方法,特别是一种不需要铆钉的自铆联接方法。
为了使两层铝板联接在一起,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以铆钉(包括使用普通铆钉、抽芯铆钉和铆螺母等)为联接体的铆接方法。这种联接方法虽然联接牢固,但需要铆钉和手工操作,成本高,工序多,不易实现机械化生产。此外,也有采用如图1所示的将两层铝板同时冲孔、拉深、再翻边的紧固联接方法和如图2所示的将一层铝板冲孔、拉深、再套上一层预先冲了孔的铝板,然后翻边紧固的联接方法。这两种联接方法都可以实现不用铆钉自联接的目的,但还存在工序多和留有影响外观和防喷淋性能的穿孔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铝板联接方法之不足,提供一种不用铆钉,工序简单的不穿孔式自铆联接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使用一台油压机和一套由凸模和凹模组成的自铆联接模具,利用油压机的压力推动凸模向下运动,使两层铝板同时拉深,当铝板接触到凹模底部时,凸模再向铝板挤压,使底部铝板变薄,与此同时,被挤出的金属受模具所限必然向凹模底部四周运动,其结果使下属金属填满凹模底部的空隙,上层金属则挤入下层铝板的拉伸段中,形成一个錐状,使上下层铝板铆接在一起。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铝板联接工艺中的缺陷。由于省去了铆钉,减少了生产工序,又不留穿孔,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此外,采用本发明铆接洗衣机外壳,不仅有好的外观,而且还获得良好的防喷淋性能。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在图3中,(1)为凸模,(2)为上层铝板,(3)为下层铝板,(4)为凹模。对于本发明的方法,模具深度,模具间隙,模具倒角、模具同心度以及所用压力等是重要的工艺参数。模具深度不够,模具间隙和倒角过大或者压力太小,上层铝板不易挤入下层铝板的拉伸段中或者挤入深度不足,使两层铝板联接不牢固;若模具深度过深,间隙太小或压力过大,容易拉断或拉穿上层铝板。此外,模具的同心度较差时,也会造成上下层铝板铆接不均匀,容易脱开。因此,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应根据铝板的厚度、硬度和铆点大小来选择模具各有关参数和需用压力。此外,最好采用圆形铆点。
以洗衣机外壳自铆联接为例铝板材料为L2铝板,厚度为0.8毫米。模具参数凹模直径为12毫米,深度为1.5毫米,凸模直径为8.5毫米,凸、凹模具倒角半径为0.3毫米,以100吨油压机作为工作母机,每次动作可完成两个外壳十二个铆点的铆接工作,每个铆点工作压力约为8吨。经测试表明,每个铆点的平均拉力极限可达30公斤,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铝板自铆联接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油压机的压力,使凸模向下运动,将两层铝板同时拉深,当铝板接触到凹模时再向下挤压,使底部铝板变薄的同时,使上层铝板挤入下层铝板的拉伸段中,将上下两层铝板铆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铆点以圆形为好。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板自铆联接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油压机的压力,通过凸模对两层铝板同时拉深,当铝板接触到凹模时再向下挤压,使底部铝板变薄的同时,使上层铝板挤入下层铝板的拉伸段中,将两层铝板铆接在一起。采用本发明铆接铝板,可省去了铆钉,减少了生产工序,又不留穿孔,因此使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实现机械化生产和防喷淋性能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B5/04GK87107110SQ87107110
公开日1988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立平, 许继梅, 许桂海, 周冠添, 谷文岳, 胡传东, 刘长风, 王山源 申请人:中山市洗衣机厂,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科学研究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