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塞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塞阀,包括具有流道的阀体、阀杆以及与所述阀杆末端活动连接的与阀体配合的具有流道的旋塞,旋塞在阀杆的带动下通过提升、旋转并下压实现切换,所述旋塞阀还包括设置于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止转装置。所述设置于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止转装置,使旋塞始终与阀杆的转动一致,进而在旋塞复位时与流道保持对齐。
【专利说明】一种旋塞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尤其是空调系统用的旋塞阀。

【背景技术】
[0002]旋塞阀用于截断或接通介质管路,其工艺管道中用的旋塞阀对密封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各种情况下都防止介质泄漏。在进行提升、旋转、下压,下压等操作时,旋塞阀对阀杆和旋塞的对中性要求很高,一般采用活动连接,提升时靠重力形成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摩擦力,保持旋塞和阀杆之间不旋转;在下压的时候,阀杆和旋塞之间的活动连接保证两者不干涉,旋塞可以与阀体之间自对中。但是,提升时在流体冲刷下可能产生转动,导致旋塞复位时无法对齐流道。
[0003]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旋塞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持旋塞复位时与流道对齐的旋塞阀。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具有水平流道的阀体、阀杆以及与所述阀杆末端活动连接的与阀体配合的具有流道的旋塞,旋塞的流道与阀体的流道配合形成流通通道,旋塞在阀杆的带动下通过提升、旋转并下压实现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阀还包括设置于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止转装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阀杆包括主杆部和末端的卡头,所述卡头包括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旋塞设有贯通顶面的小径部收容孔以及与小径部收容孔相通的大径部收容孔,所述小径部收容孔和大径部收容孔向所述旋塞的同一侧延伸并贯通,所述小径部收容于小径部收容孔内,所述大径部穿设于大径部收容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小径部与主杆部直径相等。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杆部的柱面上设有侧平面,所述旋塞上设有与所述侧平面匹配以限制所述阀杆和旋塞相互转动的挡块,所述侧平面和挡块共同形成所述止转装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卡头的径向面上设有非旋转面,所述大径部收容孔设有与所述非旋转面匹配以限制所述阀杆和旋塞相互转动的配合面,所述非旋转面和配合面共同形成所述止转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非旋转面为大径部侧平面或椭圆面,所述大径部收容孔内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大径部侧平面或椭圆面配合的平面或椭圆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头小径部的柱面上设有小径部侧平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旋塞阀设置于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止转装置,使旋塞始终与阀杆的转动一致,进而在旋塞复位时与流道保持对齐。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塞阀的主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旋塞和阀杆的分解结构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旋塞和阀杆的组合结构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对应阀杆的结构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旋塞和阀杆的分解结构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旋塞和阀杆的组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至图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旋塞阀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旋塞阀,包括具有水平流道的阀体1、密封连接于所述阀体I竖直顶部的阀盖2、密封连接于所述阀体I竖直底部的底盖3、穿设所述阀盖2设置的阀杆4以及组设于所述阀杆4末端并置于所述水平流道的旋塞5,所述底盖3上设有凹腔6,所述旋塞5的底部旋转中心处设有与所述凹腔6配合的凸轴7,所述旋塞阀还包括设置于旋塞5和阀杆4之间的止转装置,所述凸轴7置于底盖3的凹腔6中转动配合,构成旋塞防移位结构。旋塞5中的流道与水平流道相通,具体可以采用圆柱直流道,这样流道面积更大,介质流体阻力减少,更适应高温高压工况下的工作需求。所述阀杆4包括主杆部41和位于主杆部末端的卡头42,所述卡头42包括小径部421和大径部422,所述旋塞5设有贯通顶面的小径部收容孔51以及与小径部收容孔51相通的大径部收容孔52,所述小径部收容孔51和大径部收容孔52向所述旋塞5的同一侧延伸并贯通,以便于阀杆从旋塞5的一侧纳入,所述小径部421收容于小径部收容孔51内,所述大径部422穿设于大径部收容孔51。所述卡头42具有球头,与旋塞之间活动接触,相互不干涉,利于旋塞的对中。请参阅图4,所述小径部421与主杆部41的直径可以相等,这样,可以简化阀杆的结构。
[0022]请结合图1并特别参阅图2和图3,下面针对第一实施例旋塞阀中的止转装置作说明。所述主杆部41靠近卡头一侧的柱面上设有主杆部侧平面411,所述旋塞5上设有与主杆部侧平面411匹配以限制所述阀杆4和旋塞5相互转动的挡块9,所述主杆部侧平面411和挡块9共同形成所述止转装置。本实施例通过旋塞、阀杆和挡块三者的配合,共同形成止转结构,防止复位偏差。
[0023]实施例2
[0024]请结合图1并特别参阅图5和图6,下面针对第二实施例旋塞阀中的止转装置作说明,由于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相同部分采用相同标号,不再赘述。所述卡头42的大径部422的柱面上设有大径部侧平面4221,所述大径部收容孔52内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大径部侧平面4221配合的挡止平面521。本实施例通过旋塞、阀杆二者的配合,共同形成止转结构,防止复位偏差。或者,所述卡头42的小径部421的柱面上设有小径部侧平面4211。
[002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卡头的大径部的柱面上设有卡头侧平面,所述大径部收容孔设有匹配的挡止平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挡止面不一定是平面,只要是非旋转面即可,如椭圆面等。即,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塞阀,包括具有水平流道的阀体、阀杆以及与所述阀杆末端活动连接的与阀体配合的具有流道的旋塞,旋塞的流道与阀体的流道配合形成流通通道,旋塞在阀杆的带动下通过提升、旋转并下压实现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阀还包括设置于旋塞和阀杆之间的止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包括主杆部和末端的卡头,所述卡头包括小径部和大径部,所述旋塞设有贯通顶面的小径部收容孔以及与小径部收容孔相通的大径部收容孔,所述小径部收容孔和大径部收容孔向所述旋塞的同一侧延伸并贯通,所述小径部收容于小径部收容孔内,所述大径部穿设于大径部收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与主杆部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部的柱面上设有侧平面,所述旋塞上设有与所述侧平面匹配以限制所述阀杆和旋塞相互转动的挡块,所述侧平面和挡块共同形成所述止转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的径向面上设有非旋转面,所述大径部收容孔设有与所述非旋转面匹配以限制所述阀杆和旋塞相互转动的配合面,所述非旋转面和配合面共同形成所述止转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旋转面为大径部侧平面或椭圆面,所述大径部收容孔内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大径部侧平面或椭圆面配合的平面或椭圆面。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旋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小径部的柱面上设有小径部侧平面。
【文档编号】F16K5-02GK204284504SQ201420284055
【发明者】王定军 [申请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