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667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泵的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搭载于例如汽车等的变速器中,在相对于输入轴加速旋转的状态下使用的油泵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装入在例如汽车等的变速器中的油泵,因输入轴的旋转而驱动旋转、产生必需的油压和油量。这样的油泵为了确保其功能和耐用性,对各个滑动部分进行充分的润滑是必要的。
为了达到变速器的轻质量化和省空间化的目的,有时将油泵小型化(例如专利文献1)。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必要的油压和充分的油量,与以往相比,油泵的驱动轴要高速旋转。为此,向支撑驱动轴的外周面和端面的轴承部件的滑动面提供充分的润滑油量是必要的。还有,作为确保充分的油量的结构,已有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3018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54722号公报然而,为了向轴承部件的滑动面供给充分的润滑油量,必须设置专用的润滑油路和导槽以将润滑油引导到滑移面,因而有构造复杂,增加了加工工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结构向滑动面供给充分的润滑油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
本发明之1是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该油泵包括相对于输入轴平行配置的驱动轴,具有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外周面并使其自由旋转的第1滑动面的轴承,和由上述驱动轴驱动旋转、升压吸入侧油室的润滑油并送到排出侧油室的转子;上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加后传递到上述驱动轴,并且,设置有连通上述排出侧油室和上述第1滑动面的润滑油孔。
本发明之2,在本发明之1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润滑油孔贯通设置在由上述排出侧油室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轴承一体化构成的壳体部件上。
本发明之3,在本发明之1或2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润滑油孔具有在上述排出侧油室的、沿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端部开口的入口侧开口部。
本发明之4,在本发明之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润滑油孔具有在上述第1滑动面的、沿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大致中央开口的出口侧开口部。
本发明之5是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该油泵包括相对于输入轴平行配置的驱动轴,支撑上述驱动轴并使其自由旋转的轴承,固定在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面侧、升压吸入侧油室的润滑油并送到排出侧油室的转子,和具有支撑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并使其自由旋转的第2滑动面的推力轴承;上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加后传递到上述驱动轴,并且,设置有从其外侧支撑轴承的轴承保持部,该轴承在沿上述输入轴的直径方向的、比上述第2滑动面靠向内侧的位置配置,在上述轴承保持部上,从上述轴承的端部向轴方向突出地设置有储油容器,从上述输入轴供给到的润滑油被导入到上述轴承,在上述储油容器上设置有切口部,从上述储油容器供给到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切口部供给到上述第2滑动面。
本发明之6,在本发明之5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第2滑动面包含在沿上述输入轴的轴方向的上述切口部所占有的领域内。
本发明之7,在本发明之5或6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驱动轴在轴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上具有与上述第2滑动面磨擦的推力垫圈。
本发明之8,在本发明之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具有将通过上述切口部供给的润滑油从上述切口部引导到上述第2滑动面的第1凸棱。
本发明之9,在本发明之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具有朝向上述第2滑动面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引导飞散的润滑油的第2凸棱。
本发明之10,在本发明之9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第2凸棱兼做加强用的凸棱。
本发明之11,在本发明之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上述第1凸棱和上述第2凸棱在各自的最低的部分、即最底部与上述第2滑动面连结。
本发明之12,在本发明之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中,在上述输入轴和上述驱动轴之间设置着用于增加上述驱动轴的旋转速度的齿轮。
根据本发明之1,升压后的排出侧油室的润滑油可以经过润滑油孔供给到第1滑动面。另外,这种润滑油路可以利用例如钻头加工(钻孔加工)比较简单地贯通设置。
根据本发明之2,通过对一个壳体部件实施例如钻孔加工,可以简单地构成润滑油孔。
根据本发明之3,因为在排出侧油室的端部开口形成入口侧开口部、所以排出侧油室内的润滑油容易通过该入口侧开口部流入润滑油孔。
根据本发明之4,因为入口侧开口部配置在沿驱动轴的轴方向上的第1滑动面的大致中央位置,所以润滑油可以从该出口侧开口部均匀地供给到第1滑动面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个端部侧。即,润滑油可以从第1滑动面的大致中央的出口侧开口部均匀地供给到第1滑动面的全体。
根据本发明之5,通过在轴承保持部的储油容器的一部分上设置切口部的这种简单结构,供给到轴承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该切口部供给到第2滑动面。
根据本发明之6,第2滑动面被包含在沿输入轴的轴方向上的切口部所占有的领域内、即相对于输入轴的轴方向的位置、第2滑动面设置在与切口部重叠的位置上,所以从切口部供给的润滑油很容易到达第2滑动面。
根据本发明之7,由于推力垫圈与第2滑动面磨擦,增加了驱动轴和推力垫圈的材料的选择的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之8,从切口部供给的润滑油可以沿着第1凸棱高效率地供给到第2滑动面。
根据本发明之9,飞散的油可以沿第2凸棱高效率地供给到第2滑动面。
根据本发明之10,因为第2凸棱兼作加强用的凸棱,所以没有必要另外设置与加强用的凸棱不同的第2凸棱。
根据本发明之11,因为第2滑动面与第1、第2凸棱的最底部连结,所以润滑油可以方便地由凸棱引导而收集到第2滑动面。
根据本发明之12,通过利用齿轮的简单结构,可以增加输入轴的转速并传递到驱动轴。


图1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油泵的润滑结构的混合驱动装置的概略构成的轮廓图。
图2为油泵近傍的纵剖面3为图2中的A-A线向视4为图3中的B-B线向视5为图2中的C-C线向视中10-混合驱动装置,17-输入轴,30-油泵,31-驱动轴,32-轴承(径向轴承),32a-第1滑动面,33-转子,36-吸入侧油室,37-排出侧油室,40-壳体部件,41a-驱动轴的外周面(轴部的外周面),43,45-齿轮,46-推力垫圈,46a-驱动轴的另一方的端面(推力垫圈的前端面),47-推力轴承,47a-第2滑动面,50-润滑油孔,51-入口侧开口部,52-出口侧开口部,55-轴承保持部,56-轴承,61-储油容器,61b-切口部,62-第1凸棱,62b-最底部(第1凸棱的顶端部),64-第2凸棱,64b-最底部(第2凸棱的顶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个图中的同一符号表示同一构成或相同作用,适当地略去了关于这些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可以适用于搭载在例如汽车中的混合驱动装置中。
参照如图1所示的轮廓图,简单说明混合驱动装置10的全体的大概结构。另外,图1中的箭头F方向为汽车的前侧(引擎侧),箭头R方向为汽车的后侧(差速装置侧)。
如图1所示,混合驱动装置10从前侧到后侧顺序配设有第1电动马达11、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第2电动马达13和变速装置14。这些都收容在壳体15的内侧并配设在轴16(输入轴17及输出轴18的轴心)的周围。另外,壳体15由多个分割壳体沿轴方向(沿轴16的方向)前后连接构成一体。另外,在以下说明中,简称“轴方向”时,指的沿轴16的方向。该轴方向与输入轴17、输出轴18、后述的驱动轴31的轴方向是一致的。
第1电动马达11具有固定在壳体15上的定子20、支撑在该定子20的内径侧(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壳体15的直径方向的位置,靠近轴16一侧为内径侧,离开一侧为外径侧)并能够自由旋转的转子21。该第1电动马达11的转子21与后述的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的恒星齿轮S0连结。该第1电动马达11主要依靠通过恒星齿轮S0输入的动力进行发电,通过逆变器(图中未表示)驱动第2电动马达13,或对HV电池组(混合驱动用的电池组图中未表示)进行充电。
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由相对于输入轴17同轴状态配置的单小行星齿轮构成。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具有支撑多个小齿轮P0的行星齿轮架CR0、与小齿轮P0进行啮合的恒星齿轮S0、与小齿轮P0进行啮合的内齿圈R0。该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的行星齿轮架CR0与输入轴17连结,恒星齿轮S0与第1电动马达11的转子21连结,内齿圈R0与输出轴18连结。这种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依靠第1电动马达11的旋转控制,将通过输入轴17输入给行星齿轮架CR0的动力通过恒星齿轮S0分配到第1电动马达11侧、通过内齿圈R0分配到输出轴18侧。另外,分配给第1电动马达11的动力用来发电,另外分配给输出轴18的动力用来驱动汽车。
第2电动马达13具有固定在壳体15上的定子22、支撑在该定子22的内径侧中并能够自由旋转的转子23。该第2电动马达13的转子23与后述的变速装置14的恒星齿轮S1连结。该第2电动马达13与前面所述的第1电动马达11一样,通过逆变器与HV电池组连结。然而其主要功能不同。即、第2电动马达13与主要用来发电的第1电动马达11不同,其主要功能是用来作为驱动马达,辅助汽车的动力(驱动力)。但是在刹车时则起发电机的作用,将车辆惯性力转变为电能。
变速装置14具有由1个双小齿轮行星齿轮、和共用其中一个小齿轮的单小齿轮行星齿轮,即所谓拉维瑙式行星齿轮单元24,还具有第1制动器B1、和第2制动器B2。
其中,行星齿轮单元24由2个恒星齿轮S1,S2、支撑小齿轮P1和作为共同的长小齿轮的小齿轮P2的行星齿轮架CR1、和内齿圈R1构成。2个小齿轮P1,P2中,小齿轮P1与恒星齿轮S1和内齿圈R1啮合、小齿轮P2与恒星齿轮S2和小齿轮P1啮合。该行星齿轮单元24的内齿圈R1与第1制动器B1连结,恒星齿轮S2与第2制动器B2连结。作为变速装置14整体,作为输入部件的恒星齿轮S1与上述第2电动马达13的转子23相连结,作为输出部件的行星齿轮架CR1与输出轴18连结。如后所述,该变速装置14通过与第1、第2制动器B1,B2中的一方结合,并释放另一方,以及与此相反,一端释放而另一端结合,从而切换为不同减速比的2级减速级。即,变速装置14改变从上述第2电动马达13通过恒星齿轮S1输入的动力的大小,并通过行星齿轮架CR1、内齿圈R0传递给输出轴18。
在上述构成的混合驱动装置10中,从引擎输入到输入轴17的动力通过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分配给第1电动马达11和输出轴18。然后,第2电动马达13的驱动力通过变速装置14传递给输出轴18。即,来自引擎的驱动力和第2电动马达13的驱动力合并在一起输出给输出轴18。
适用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的油泵配设在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的外周侧的下方、即紧邻内齿圈R0的外侧的下方。
参照图2、图3、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中,图2表示油泵30近傍的纵截面图。该图中的各部件中,动力分配用行星齿轮12、轴16、输入轴17、输出轴18、恒星齿轮S0、行星齿轮架CR0、内齿圈R0分别对应于图1的轮廓图中说明的部分。还有,图3为图2中的A-A线向视图,即从后方(图2中的右方)观察壳体部件(后述)的图。图4为图3的B-B线向视图。
作为油泵30,可以使用例如内啮合齿轮泵。如图2所示,该油泵30装备有相对于输入轴17平行配置的驱动轴31、支撑该驱动轴31并使其自由旋转的径向轴承(轴承)32、由驱动轴31驱动旋转的转子33。还有,后侧的泵体34和前侧的泵盖35在接合面H1沿轴方向接合,构成吸入侧油室36和排出侧油室37。
上述转子33包括固定在驱动轴31的后端部的安装部(后述)并在外周面具有齿部的小齿轮38、与该小齿轮38啮合的同时伴随小齿轮38的旋转而进行偏心旋转的内齿轮39。由于该转子33的旋转,从油盘(图中未表示)向箭头K1方向流入到吸入侧油室36的润滑油被升压后送到排出侧油室3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泵盖35和上述的径向轴承32一体化构成壳体部件40。
进一步详细说明油泵30。作为油泵30的构成要素之一的驱动轴31由与输入轴17平行的轴部41、在该轴部41的后端部(一方的端面侧)形成的平面部42、在轴部41的前端部(另一方的端面侧)形成的齿轮43一体化构成。
其中,轴部41在轴方向比较长、其外周面41a在轴方向的全长上被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内周面)32a支撑并能够自由旋转。
平面部42从上述的轴部41向后方以板状延长形成,具有2个平面。上述小齿轮38固定(嵌入)在该2个平面上,并且在轴方向及周方向上不能移动。另外,也可以形成小径部,以取代平面部42,通过键将小齿轮38固定在该小径部上。
齿轮43整体形成大致法兰盘状,后面侧的中心设置了阶梯部44。由于该阶梯部44的后端面44a与径向轴承32的前端面32b接触,阻止了驱动轴31全体沿轴方向向后方的移动,从而将其定位。还有,齿轮4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齿轮部43a。该齿轮部43a和在与上述输入轴17一体化的行星齿轮架CR0的前行星齿轮架板CR0a上形成的齿轮45的齿部45a啮合。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与输入轴17一体化旋转的齿轮45的直径,油泵30侧的驱动轴31的齿轮43的直径设定为其大致一半。从而输入轴17的旋转速度通过行星齿轮架CR0、齿轮45增加大致2倍后传递给驱动轴31。
还有,驱动轴31的齿轮43的前面的中央形成有凹部43b。推力垫圈46嵌入该凹部43b。该推力垫圈46形成平滑的前端面46a,与后述的推力轴承47的第2滑动面47a磨擦结合。由于推力垫圈46的前端46a与该第2滑动面47a接触,阻止了驱动轴31整体沿轴方向向前方的移动,从而将其定位。
如上所述,上述驱动轴31被径向轴承32支撑并能够自由旋转。径向轴承3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其内面形成直接支撑驱动轴31的轴部41的外周面41a的第1滑动面32a。该第1滑动面32a的轴方向长度(轴承宽度)设定为与轴部41的外周面41a的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即,第1滑动面32a在轴方向的全长上支撑轴部41的外周面41a。在壳体部件40中的泵盖35的后侧形成有吸入侧油室36的前部36a和排出侧油室37的前部37a。吸入侧油室36的后部36b和排出侧油室37的后部37b均在泵体侧形成。这样,通过接合面H1,泵体34与壳体部件40结合,从而前部36a与后部36b一体化而构成吸入侧油室36,还有,前部37a与后部37b一体化而构成排出侧油室37。
前述转子33配设在泵体34侧,前端面和上述的接合面H1大致一致。利用驱动轴31,输入轴17的旋转速度大致增加2倍后传递到该转子33。因此,即使在使用比较小型的油泵3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驱动轴31旋转速度增加,从而能够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充分的润滑油量。即、虽然油泵30被小型化,但是通过提高驱动轴31的转速,确保了必要的润滑油量。
如上所述,与不增加转速的情况相比,驱动轴31的转速增加后,必须增加向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和驱动轴31的轴部41的外周面41a之间供给的润滑油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排出侧油室37和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之间设置润滑油孔50,将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润滑油50孔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
润滑油孔50具有在排出侧油室37处开口的入口侧开口部51、和在第1滑动面32a侧开口的出口侧开口部52。润滑油孔50在这些入口侧开口部51和出口侧开口部52之间的部分贯穿设置,即中间部分53在壳体部件40的径向轴承32的部分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直线状贯穿设置。通过该润滑油孔50将排出侧油室37和第1滑动面32a连通。还有,润滑油孔50的入口侧开口部51配置在排出侧油室37的前端部的内周侧(靠近第1滑动面32a一侧),另一方面,出口侧开口部52配置在第1滑动面32a的沿轴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即在轴承宽度的大致中间位置。这种润滑油孔50例如可以通过利用钻头从入口开口侧51侧对壳体部件40进行穿孔加工而成。此时,由于在排出侧油室37的端部配置着入口侧开口部51,因此不需要在开孔加工前进行加工锪孔,从而简化了加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润滑油孔50在壳体部件40的径向轴承32和泵盖35的前侧的壁部35a交差的近傍贯穿设置。因此,可以将由于润滑油孔50的贯穿设置引起的壳体部件40的强度降低控制在最小限度。
上述构成的油泵30中,输入轴17旋转后,其旋转通过行星齿轮架CR0的前行星齿轮架板CR0a、齿轮45、齿轮43大致增加2倍转速后传递给驱动轴31。驱动轴31旋转,则与其一体化的小齿轮38也旋转、而且与小齿轮38啮合的内齿轮39也旋转。这样,沿箭头K1方向(如图2、图3所示)流入吸入侧油室36的润滑油被升压,并沿箭头K2方向(如图3所示)流入到排出侧油室37内,其一部分沿箭头K3方向分流,从入口侧开口部51流入,经由润滑油孔50,通过出口侧开口部52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
这样,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通过在排出侧油室37和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之间设置润滑油孔50,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该润滑油孔50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因此对于高速旋转的驱动轴31也能提供充分的润滑油量。这时,驱动轴31旋转的速度越高,需要的润滑油越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轴31旋转的速度升高后,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的润滑油量相应增加,随之,通过润滑油孔50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的润滑油量也增加。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简单地在排出侧油室37和第1滑动面32a之间设置润滑油孔50,可以向第1滑动面32a供给充分的润滑油量。
还有,因为在排出侧油室37的端部开口形成润滑油孔50的入口侧开口部51,所以排出侧油室37内的润滑油可以方便地通过该入口侧开口部51供给到润滑油孔50。
还有,因为在第1滑动面32a中沿轴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配置润滑油孔50的出口侧开口部52,所以润滑油可以从该出口侧开口部52均等地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的一方的端部侧(前端侧)、和另一方的端部侧(后端侧)。即,润滑油可以从在中央位置配置的出口侧开口部52均匀地供给到第1滑动面32a全体。另外,润滑了第1滑动面32a的润滑油中的、沿第1滑动面32a向前方流动的润滑油,能在径向轴承32的前端32b和驱动轴31的齿轮43的阶梯部44的后端面44a之间进行润滑。
上述润滑油孔50的直径为能够供给必要的润滑油量的最小值即可。
另外,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示例说明了用径向轴承(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对驱动轴31的轴部41的外周面41a进行直接支撑的情况。本发明也可以取代该方式,在轴部41的外周面41a和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之间插入轴承(图中未表示)或衬套(图中未表示),通过这些部件支撑驱动轴31并使其自由旋转。根据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通过前述的润滑油孔向轴承或衬套供给充分的润滑油量。
<实施方式2>
参照图2、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中,如上所述,图2表示油泵30近傍的纵断面图。图5为图2中的C-C线向视图,即、是从后方观察分割壳体(变速器壳体)15A时的图。但是,在同一图中,省略了分割壳体15A以外的部件等。另外,图2中的分割壳体15A相当于图5中的分割壳体15A的D-D线向视图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为对推力轴承47的第2滑动面47a进行润滑的润滑结构。第2滑动面47a如图2、图5所示,在从分割壳体15A的后端面突出的推力轴承47的后端面上形成。另外,该分割壳体15A通过后端的接合面H2(图2中表示的油泵30的下方)从后方与其它的分割壳体15B相接合。
如图2所示,在分割壳体15A的后部设置有从外周侧到内周侧呈法兰盘状延长的壁部54。该壁部54的后面54a的对应于上述推力垫圈46的位置上形成有推力轴承47。该推力轴承47从壁部54的后面54a向后方突出成圆板状,该后端面与轴方向成直角,且精加工成平滑状态。该后端面即为第2滑动面47a。第2滑动面47a支撑推力垫圈47、即嵌合在驱动轴31的齿轮43的前端面中央的凹部43b的推力垫圈47的前端面47a并使其自由滑动,同时阻止驱动轴31整体沿轴方向向前方移动,将其定位。
该壁部54在内侧(靠近轴16侧)形成有轴承保持部55,保持着轴承56。轴承56为球轴承,具有外圈56a、内圈56b、被配置在两者之间的保持器56c所保持的多个球。在轴承保持部55的内周面55a上嵌合了外圈56a,还有,在连结部件57的外周面57a上嵌合了内圈56b。该连结部件57为与恒星齿轮S0和第1电动马达11的转子21(参照图1)连接的部件。轴承56整体由分割壳体15A的轴承保持部55保持,通过连结部件57支撑恒星齿轮S0和转子21,相对于输入轴进行相对自由旋转。
从输入轴17侧向该轴承56供给润滑油。即如图2所示,在连结部件57的内周面侧和输入轴17的外周面侧之间形成油路a,在连结部件57的内周面和恒星齿轮S0的轮毂部5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油路b。该油路b在后端侧被保持在环59内的密封部件60所封闭。还有,在连结部件57上形成有连通该油路b并贯通从连结部件57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放射方向的油路c。该油路c在轴方向的位置与轴承55的后面相比稍靠向后方,且和上述推力轴承47的第2滑动面47a的轴方向位置大致一致。即,油路c相对于推力轴承47在轴方向处于重叠位置。
轴承保持部55上形成有收集从油路c向外侧排出的润滑油的储油容器61。储油容器61为环状,覆盖轴承56的后面的外周侧。储油容器61的内周面形成有从后侧向前侧直径扩大的倾斜面61a、即轴承56侧为大直径的倾斜面61a。该倾斜面61a的轴方向的位置与上述油路c大致一致。即、在倾斜面61a的轴方向的区域内配置有油路c。这样,从油路c向外侧供给的润滑油由该倾斜面61a集中,并被导入到轴承56的外圈56a和内圈56b的球56d的滚动面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环状的储油容器61的周方的一部分被切除,形成了从内侧的倾斜面61a连通外侧的切口部61b。该切口部61b的轴方向的位置与上述油路c的轴方向位置和推力轴承47的轴方向位置一致。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切口部61b的周方向的位置配置在沿上述行星齿轮架CR的旋转方向(箭头R方向)的、比第2滑动面47a和基座更处于上游侧的位置。即、切口部61b的周方向的中心线61c的延长线通过至少比第2滑动面47a的中心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另外,中心线61c的延长线也可以通过比第2滑动面47a内的最上游侧位置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
还有,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从切口部61b向外侧供给的润滑油引导到第2滑动面47a,进而设置有壁状的第1凸棱62。该第1凸棱62的基端部62a与储油容器61的外周面的比切口部61b稍靠下游侧的位置连接,而且,其顶端部62b与第2滑动面47a的比中心稍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
还有,从分割壳体15A的外周壁63(具有接合面H2的壁)的内周面到第2滑动面47a延长设置有壁状的第2凸棱64。第2凸棱64的基端部64a与外周壁63的比第2滑动面47a更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而且,其顶端部与第2滑动面47a的比中心稍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该第2凸棱64兼作分割壳体15A的增强用的凸棱。这些第1、第2凸棱62、64的高度尺寸(位于图2中的左右方向)设置为与第2滑动面47a大致相同。
另外,上述第1、第2凸棱62、64从图5所示的方向观察时为大致直线状,各自的顶部62b、64b、即与第2滑动部47a的连接部位于第1、第2凸棱62、64中的最低的位置。换言之、第1、第2凸棱62、64的各自的最低的部分、即最底部与第2滑动面47a连结。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油泵的润滑结构,从输入轴17供给的润滑油沿油路a、b、c向箭头K4、K5方向流动,供给到分割壳体15A的轴承保持部55的储油容器61。供给到储油容器61的润滑油沿倾斜面61a供给到轴承56。这时,供给到储油容器61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切口部61b供给到储油容器61的外侧,并沿着第1凸棱62向箭头K6方向流动,供给到第2滑动面47a。
另一方面,由于以上述行星齿轮架CR0为首的旋转部件的旋转等,向分割壳体15A内飞散的润滑油由上述第1凸棱62引导而供给到第2滑动面47a,并由第2凸棱64沿箭头K7方向引导而供给到第2滑动面47a。此时,因为第2滑动面47a与第1、第2凸棱62、64的最底部连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油可以很方便地在第2滑动面47a集中。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从输入轴17侧通过油路a、b、c供给到储油容器61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切口部61b由第1凸棱62引导而供给到第2滑动面47a,所以能够确保充分的润滑油量。还有,飞散的润滑油可以由第2凸棱64向第2滑动面47a引导,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润滑油量。
还有,切口部61的轴方向的位置与第1滑动面47a大致相同,还有,由于其周方向的位置比第1滑动面47a稍靠近上游侧,所以从切口部61供给的润滑油沿图5中箭头K6的方向流动,在第2滑动面高效地集中。因此,即使在油泵30的驱动轴31与以往相比处于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与推力垫圈摩擦接触的第2滑动面47a供给充分的润滑油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例说明了第2滑动面47a支撑嵌合在驱动轴31、构成驱动轴31的一部分的推力垫圈46的前端46a并使其自由旋转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取代这种方式,第2滑动面47a直接支撑驱动轴31的轴方向的另一端面(与固定转子33的一方的端面侧相反侧的端面)并且使其自由旋转。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该油泵包括相对于输入轴平行配置的驱动轴,具有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外周面并使其自由旋转的第1滑动面的轴承,和由上述驱动轴驱动旋转、升压吸入侧油室的润滑油并送到排出侧油室的转子;上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加后传递到上述驱动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通上述排出侧油室和上述第1滑动面的润滑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孔贯通设置在由上述排出侧油室的至少一部分和上述轴承一体化构成的壳体部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孔具有在上述排出侧油室的、沿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端部开口的入口侧开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润滑油孔具有在上述第1滑动面的、沿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大致中央开口的出口侧开口部。
5.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该油泵包括相对于输入轴平行配置的驱动轴,支撑上述驱动轴并使其自由旋转的轴承,固定在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一方的端面侧、升压吸入侧油室的润滑油并送到排出侧油室的转子,和具有支撑上述驱动轴的轴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并使其自由旋转的第2滑动面的推力轴承;上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加后传递到上述驱动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从其外侧支撑轴承的轴承保持部,该轴承在沿上述输入轴的直径方向的、比上述第2滑动面靠向内侧的位置配置,在上述轴承保持部上,从上述轴承的端部向轴方向突出地设置有储油容器,从上述输入轴供给到的润滑油被导入到上述轴承,在上述储油容器上设置有切口部,从上述储油容器供给到上述轴承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切口部供给到上述第2滑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滑动面包含在沿上述输入轴的轴方向的上述切口部所占有的领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轴在轴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面上具有与上述第2滑动面磨擦的推力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将通过上述切口部供给的润滑油从上述切口部引导到上述第2滑动面的第1凸棱。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朝向上述第2滑动面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引导飞散的润滑油的第2凸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凸棱兼做加强用的凸棱。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凸棱和上述第2凸棱在各自的最低的部分、即最底部与上述第2滑动面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输入轴和上述驱动轴之间设置着用于增加上述驱动轴的旋转速度的齿轮。
13.一种混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泵的润滑结构,并包括第1齿轮元件与上述输入轴连结、第2齿轮元件与第1电动马达连结、第3齿轮元件与输出轴连结的行星齿轮,和通过变速器向上述输出轴传递驱动力的第2电动马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混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引擎向上述输入轴输入的动力通过上述行星齿轮分配给上述第1电动马达和上述输出轴。
全文摘要
一种油泵的润滑结构,将输入轴(17)的旋转通过齿轮(45,43)增速后传递到油泵(30)的驱动轴(31)。在油泵(30)上设置润滑油孔(50),从排出侧油室(37)排出的润滑油的一部分通过润滑油孔(50)供给到径向轴承(32)的第1滑动面(32a)。另外,通过设置储油容器(61)的切口部(61b)和第1凸棱(62),将从输入轴(17)侧通过油路(a、b、c)、储油容器(61)供给到轴承(56)的润滑油的一部分供给到自由旋转地支撑推力垫圈(46)的第2滑动面(47a)。由此,可以增加供给到自由旋转地支撑相对于输入轴而增速旋转的油泵的驱动轴的径向轴承的第1滑动面和推力轴承的第2滑动面的润滑油量。
文档编号F16H57/02GK1619189SQ20041008255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2日
发明者真野恭规, 表贤司, 本池一利, 足立昌俊 申请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