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856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手扶拖拉机领域中,大功率手扶拖拉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东北三省,大多使用功率为11.03KW的大马力手扶拖拉机,现有机型其变速箱体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为采用最终传动机构以达到增高地隙的七轴式变速箱体,另一种为无最终传动机构的弧形斜卧式八轴变速箱体,上述两种变速箱体分别存在结构强度差、地隙小,不利于中耕的缺陷。由于原变速箱体设计结构的局限性,造成了手扶拖拉机整机结构强度差,可靠性差,不利于中耕,易造成机器的损坏和农作物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功率(11.03KW)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体按九轴孔结构设计,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为传动系变速轴孔,第四轴为转向轴孔,第五轴为介轮轴孔,第六轴为输出轴孔,第七轴为倒档轴孔,第八轴为配套农机具输出轴孔,第九轴孔为驱动轮轮距无级调节孔,第一轴至第八轴通过直齿圆柱齿轮实现动力传递,变速箱体各轴孔按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排列,传动方式为(3+1)×2,共六个前进档,两个倒退档;在整机布置上,因采用了最终传动增高机构,变速箱体各轴孔按卧式排列,以保证整机的平衡性和适当的重心高度,减轻了操作强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增加的第九轴孔,既可以无级调节驱动轮轮距,又可以提高最终传动机构的联接强度,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结构,提高了变速箱体的使用可靠性和适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体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案实现,将变速箱体第一轴孔至第七轴孔按变速和降速要求重新排列,设计了第八轴孔以满足配套农机具的要求,增加的第九轴孔可以达到加强最终传动机构的联接强度及实现驱动轮轮距无级调节的目的;变速箱体第一轴孔中心1与第二轴孔中心2的距离为81mm,垂直高度为80.38mm;第二轴孔中心2与第三轴孔中心3的距离为82.5mm,垂直高度为16mm;第三轴孔中心3与第四轴孔中心4的距离为87mm,垂直高度为22.5mm;第四轴孔中心4与第五轴孔中心5的距离为90mm,垂直高度为87.5mm;第五轴孔中心5与第六轴孔中心6的距离为97.5mm,垂直高度为29.6mm;第七轴孔中心7与第二轴孔中心2的距离为75.69mm,第七轴孔中心7与第三轴孔中心3的距离为104.39mm;第八轴孔中心8与第七轴孔中心7的距离为79.5mm,垂直高度为34.2mm;第九轴孔中心9与第六轴孔中心6的水平距离为53.5mm,垂直高度为115mm。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其物征是变速箱体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第四轴孔、第五轴孔、第六轴孔、第七轴孔、第八轴孔、第九轴孔按卧式位置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其特征是变速箱体第一轴孔中心1与第二轴孔中心2的距离为81mm,垂直高度为80.38mm;第二轴孔中心2与第三轴孔中心3的距离为82.5mm,垂直高度为16mm;第三轴孔中心3与第四轴孔中心4的距离为87mm,垂直高度为22.5mm;第四轴孔中心4与第五轴孔中心5的距离为90mm,垂直高度为87.5mm;第五轴孔中心5与第六轴孔中心6的距离为97.5mm,垂直高度为29.6mm;第七轴孔中心7与第二轴孔中心2的距离为75.69mm,第七轴孔中心7与第三轴孔中心3的距离为104.39mm;第八轴孔中心8与第七轴孔中心7的距离为79.5mm,垂直高度为34.2mm;第九轴孔中心9与第六轴孔中心6的水平距离为53.5mm,垂直高度为1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功率(11.03KW)卧式九轴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体,本实用新型变速箱体按九轴孔结构设计,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第三轴孔为变速轴孔,第四轴孔为转向轴孔,第五轴孔为介轮轴孔,第六轴孔为输出轴孔,第七轴孔为倒档轴孔,第八轴孔为配套农机具输出轴孔,第九轴孔为驱动轮轮距无级调节孔,第一轴孔至第八轴孔通过直齿圆柱齿轮实现动力传递,变速箱体传动方式为(3+1)×2,共六个前进档,两个倒退档,变速箱体各轴孔按卧式排列,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结构,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及变速箱体的使用可靠性和适用性。
文档编号F16H57/02GK2685661SQ20042003934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学春, 高公如, 张义华, 逄本义 申请人:张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