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033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生活日常用品,特别是涉及用于悬挂或支撑物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挂钩或支撑装置包括有固定式、粘胶式以及吸盘式等。固定式挂钩或支撑装置借助螺丝或钉子与被固定物体表面固定,其优点是承重力强,固定性好,挂钩或支撑装置装好后能立即使用;其缺点是会破坏被固定物体表面的完整性,安装和卸取比较复杂。粘胶式挂钩或支撑装置是通过挂钩或支撑装置背面的粘胶与被固定物体表面粘结固定,其优点是安装容易;缺点是卸取不方便,且取后在被固定物体表面有残留粘胶,不容易清理,承重力和固定性不强。吸盘式挂钩或支撑装置是利用吸盘内产生真空,使吸盘吸附于被固定物体表面而固定,其优点是安装、卸取容易,可保证被固定表面完好干净,安装后可立即使用,并可重复使用;其缺点是易受温度、油污影响致使吸盘变形而脱落,承重力和固定性不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不但能保证承重力和固定力强;且安装、卸取容易,可保证被固定表面完好干净,安装后可立即使用以及能重复使用的薄膜挂件或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计、使用一种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包括挂件或支撑件以及背面为平面的衬板,所述挂件或支撑件与衬板为一整体,所述衬板背面粘结有对被固定物体表面能产生强吸附力的薄膜,该薄膜面积大于所述衬板背面面积。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1.承重力强、固定性强,一旦固定,不受正常室内外温度、湿度或油污等的影响,承重力是一般粘结挂钩或吸盘式挂钩的2~5倍;
2.可保证被固定物体表面完好干净;3.安装时,只需将薄膜与被固定物体表面贴紧,卸取时,只需从薄膜边缘揭开即可,安装和卸取极其方便,并可重复使用;4.贴好后可立即使用;5.采用透明或印制图案的薄膜,美观、具有装饰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型薄膜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型薄膜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可移型薄膜悬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挂钩1以及背面为平面的衬板2,所述挂钩1与衬板2为一整体,所述衬板2背面粘结有强吸附力的薄膜3,该薄膜3面积大于所述衬板2背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可移型薄膜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件4以及背面为平面的衬板2,所述支撑件4与衬板2为一整体,所述衬板2背面粘结有强吸附力的薄膜3,该薄膜3面积大于所述衬板2背面面积。
所述薄膜3由软性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或者由背面涂有不干胶的PVC、PP(聚丙烯)或PE(聚乙烯)制成。所述薄膜的形状可任意变化,其上可印制多种图案。
本实用新型利用薄膜3与被固定物体表面贴紧后产生静电力或黏附力,另外,普通挂钩与被固定物体表面的贴合面积就是衬板背面面积,而本实用新型忠的贴合面积为薄膜3的面积,大于所述衬板2背面面积,因此,所述薄膜3与被固定物体表面之间的贴合力相当大,一般能承受8公斤左右的拉力,在挂件1上悬挂或在支撑件4上承托轻于8公斤的物品,所述薄膜3都不会脱离被固定物体表面。通常可将本实用新型贴到玻璃、镜面、瓷砖、金属或金属镀塑等材质的光滑面如墙上、门窗、冰箱外壁、桌上以及车窗上,用于悬挂或支撑毛巾、衣服、厨房用具、洗浴用品、包、装饰品以及户外用品等等,经久耐用,使用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包括挂件(1)或支撑件(4)以及背面为平面的衬板(2),所述挂件(1)或支撑件(4)与衬板(2)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强吸附力的薄膜(3),该薄膜(3)粘结于所述衬板(2)背面,并且面积大于所述衬板(2)背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1)是挂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为软性PVC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3)为背面涂有不干胶的PVC、PP或PE薄膜。
专利摘要一种可移型薄膜悬挂/支撑装置,包括挂件(1)或支撑件(4)以及背面为平面的衬板(2),所述挂件(1)或支撑件(4)与衬板(2)为一整体,所述衬板(2)背面粘结有对被固定物体表面具有强吸附力的薄膜(3),该薄膜(3)面积大于所述衬板(2)背面面积。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承重力和固定性强,一旦固定,不受正常室内外温度、湿度或油污等影响,承重力是一般粘结挂钩或吸盘式挂钩的2~5倍;可保证被固定物体表面完好干净;安装时,只需将薄膜与被固定物体表面贴紧,卸取时,只需从薄膜边缘揭开即可,安装和卸取极其方便,并可重复使用;贴好后可立即使用。
文档编号F16B45/00GK2685633SQ20042004414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
发明者陈青松, 沈若曦 申请人:陈青松, 沈若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