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249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水泵的出口处,一般应安装止回阀及水锤吸纳装置,以防止介质逆流,消除开泵及停泵时水锤对系统的损害。水泵出口系统的传统设计如图1,这种设计的目的是①缓开。先启动水泵,再开启电动阀,防止开泵水锤;②缓闭。先将电动阀关闭90%,再停泵,然后将电动阀全关;③止回。④为防止非正常停电时止回阀突然关闭造成水锤,需要安装水锤吸纳器。这种传统设计的缺点是外围复杂,需要电动阀、止回阀等伺服阀,能耗大,造价高,空间占用多,操作易出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省去多种外围伺服阀门、构造简单、运行可靠,阻力小且能缓开缓闭的止回阀。
所述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包括由阀体1、阀瓣2组成的阀本体和外接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阀本体内有一由阀盖5和隔离盘4联接组成的封闭控制腔,弹力膜片6将此控制腔分隔成独立的控制上腔16和独立的控制下腔17,中心轴10的上端经浮动轴9与弹力膜片6相连,中心轴10的下端与连杆21连接,连杆21同时与阀瓣2固定连接,连杆座24与阀体1固定连接,控制阀门工作状态的阀瓣2通过阀瓣轴12与连杆座24活动连接。
所述外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管道22、23、针阀13、手动球阀19、常开型电磁阀15、常闭型电磁阀14;前述控制上腔16与针阀13联通,控制上腔16同时还与电磁阀15经管道23联通;前述控制下腔17与手动球阀19经管道22联通。
浮动轴9与中心轴10轴向活动连接,中心轴10经轴承8与隔离盘4轴向滑动连接。浮动轴9的上端固定于弹力膜片中央,下端置于中心轴上端所开的滑槽内。针阀1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联通,电磁阀14的另一端与大气联通。
电磁阀15的另一端经Y型过滤器18与阀体内介质流出口经管道联通,手动球阀19的另一端与阀体内介质流入方向经管道联通。
弹力膜片6上设有膜片压板7,压力表25与手动球阀20联通并与阀体内介质流入端经管道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外接控制系统将阀门进出口间的压力介质导入水力控制头,改变控制上腔16和控制下腔17的压力差,调节压差变化的时间,从而实现对阀门状态的精确控制,阀门的三种工作状态①阀门的开启过程水泵启动时,电磁阀14、15同时接通电源,电磁阀14开启,电磁阀15关闭,压力介质经主阀进口通过控制管道22进入控制下腔17,推动弹力膜片6向上运动,控制上腔16通过针阀13及电磁阀14泄压,由于针阀的流通截面积较小,控制上腔16泄压速度较慢,从而控制了弹力膜片6向上运行的速度,弹力膜片缓缓上升,阀瓣2缓缓开启,调节针阀的开度,可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
②阀门全开启状态水泵正常工作时,弹力膜片6位于控制上腔16顶部,此时阀瓣2处于全开状态,主阀流道完全畅通,流道无弯曲及缩口,阀门对流体的阻力甚微(附图4)。
③阀门关闭90%时的状态当水泵停机或非正常停电瞬间,主阀瓣2在自重及回水冲击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连杆机构带动中心轴10向下移动,此时,电磁阀15开启,电磁阀14关闭。回水通过控制管道23进入控制上腔16,控制下腔则通过控制管道22泄压,由于阀瓣2关闭非常迅速,远大于弹力膜片6下行的速度,当阀瓣2关闭90%时,中心轴10通过销“吊”在浮动轴9上(附图6),弹力膜片6阻滞了阀瓣2的关闭速度,因此在停泵或停电的瞬间,阀门能迅速关闭90%而不完全关闭,从而防止水锤产生,弹力膜片6下行某一距离后,阀瓣2全关闭,弹力膜片6下行至最低点时,弹力膜片6通过中心轴10给阀瓣2施加一个轴向压力,避免回水泄漏,调节手动球阀19的开度,可设定阀瓣2关闭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水泵启动时缓慢开启;2、水泵正常运行时基本无水阻;3、停泵或非正常停电时快速关闭90%,然后缓闭;4、止回。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取代传统设计中的电动阀、止回阀及水锤吸纳器,且能耗大幅度降低,设备占用空间大幅减小,设备自控运行稳定,特别适用于各种泵站、石油、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使用。


附图1为水泵出口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案;
附图2为采用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后水泵出口系统设计方案;附图3为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全开状态图;附图5为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关闭90%状态图;附图6为浮动轴与中心轴联接方式图。
图中1-阀体、2-阀瓣、3-连接盘、4-隔离盘、5-阀盖、6-弹力膜片、7-膜片压板、8-轴承、9-浮动轴、10-中心轴、11-连杆销、12-阀瓣轴、13-针阀、14-常闭型电磁阀、15-常开型电磁阀、16-控制上腔、17-控制下腔、18-Y型过滤阀、19、20-手动球阀、21-连杆、22、23-控制管道、24-连杆座、25-压力表,26-水泵,27-水锤吸纳器,28-止回阀,29-电动阀,30-检修阀,31-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3中连杆座24与阀体1固定连接,阀瓣2经过阀瓣轴12与连杆座24活动连接,阀瓣2还与连杆21固定连接,控制上腔16与针阀13联通,控制上腔还与常开型电磁阀15经控制管道23联通,控制下腔17经控制管道22与手动球阀19联通。弹力膜片6与浮动轴9连接,浮动轴9与中心轴10轴向活动连接,中心轴10与连杆21经连杆销11活动连接。
浮动轴9的上端固定于弹力膜片中央,下端置于中心轴上端所开的滑槽内(附图6示)。针阀1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联通,电磁阀14的另一端与大气联通。
电磁阀15的另一端经Y型过滤器18与阀体内介质流出口经管道联通,手动球阀19的另一端与阀体内介质流入方向经管道联通。
弹力膜片6上设有膜片压板7,压力表25与手动球阀20联通并与阀体内介质流入端经管道联通。
它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①阀门的开启过程水泵启动时,电磁阀14、15同时接通电源,电磁阀14开启,电磁阀15关闭,压力介质经主阀进口通过控制管道22进入控制下腔17,推动弹力膜片向上运动,控制上腔16通过针阀13及电磁阀14泄压,由于针阀的流通截面积较小,控制上腔16泄压速度较慢,从而控制了弹力膜片6向上运行的速度,弹力膜片缓缓上升,阀瓣2缓缓开启,调节针阀的开度,可控制阀门的开启速度。
②阀门全开启状态水泵正常工作时,弹力膜片6位于控制上腔16顶部,此时阀瓣2处于全开状态,主阀流道完全畅通,流道无弯曲及缩口,阀门对流体的阻力甚微(附图4)。
③阀门关闭90%时的状态(附图5示)当水泵停机或非正常停电瞬间,主阀瓣2在自重及回水冲击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连杆机构带动中心轴10向下移动,此时,电磁阀15开启,电磁阀14关闭。回水通过控制管道23进入控制上腔16,控制下腔则通过控制管道22泄压,由于阀瓣2关闭非常迅速,远大于弹力膜片6下行的速度,当阀瓣2关闭90%时,中心轴10通过销“吊”在浮动轴9上(附图6示),弹力膜片6阻滞了阀瓣2的关闭速度,因此在停速或停电的瞬间,阀门能迅速关闭90%而不完全关闭,从而防止水锤产生,弹力膜片6下行某一距离后,阀瓣2全关闭,弹力膜片6下行至最低点时,弹力膜片6通过中心轴10给阀瓣2施加一个轴向压力,避免回水泄漏,调节手动球阀19的开度,可设定阀瓣2关闭的时间。
权利要求1.一种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包括由阀体(1)、阀瓣(2)组成的阀本体和外接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阀本体内有一由阀盖(5)和隔离盘(4)联接组成的封闭控制腔,弹力膜片(6)将此控制腔分隔成独立的控制上腔(16)和独立的控制下腔(17),中心轴(10)的上端经浮动轴(9)与弹力膜片(6)相连,中心轴(10)的下端与连杆(21)活动连接,连杆(21)同时与阀瓣(2)固定连接,连杆座(24)与阀体(1)固定连接,控制阀门工作状态的阀瓣(2)通过阀瓣轴(12)与连杆座(2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外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管道(22、23)、针阀(13)、手动球阀(19)、常开型电磁阀(15)、常闭型电磁阀(14);前述控制上腔(16)与针阀(13)联通,控制上腔(16)同时还与电磁阀(15)经管道(23)联通;前述控制下腔(17)与手动球阀(19)经管道(22)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浮动轴(9)与中心轴(10)轴向活动连接,中心轴(10)经轴承(8)与隔离盘(4)轴向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浮动轴(9)的上端固定于弹力膜片中央,下端置于中心轴上端所开的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针阀(1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联通,电磁阀(14)的另一端与大气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电磁阀(15)的另一端经Y型过滤器(18)与阀体内介质流出口经管道联通,手动球阀(19)的另一端与阀体内介质流入方向经管道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特征是弹力膜片(6)上设有膜片压板(7),压力表(25)与手动球阀(20)联通并与阀体内介质流入端经管道联通。
专利摘要一种零阻缓开缓闭止回阀,其阀本体内有一由阀盖5和隔离盘4联接组成的封闭控制腔,弹力膜片6将控制腔分隔成独立的控制上腔16和下腔17,中心轴10的上端经浮动轴9与弹力膜片6相连,下端与连杆21连接,连杆21同时与阀瓣2固定连接,连杆座24与阀体1固定连接,阀瓣2通过阀瓣轴12与连杆座24活动连接;其外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管道22、23、针阀13、手动球阀19、常开型电磁阀15、常闭型电磁阀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水泵启动时缓慢开启;2.正常运行时基本无水阻;3.停泵或非正常停电时快速关闭90%,然后缓闭;4.止回。因此可取代传统设计中的电动阀、止回阀及水锤吸纳器,且能耗大幅降低,设备占用空间大幅减小,运行稳定。
文档编号F16K15/00GK2714914SQ20042007591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四波, 吴勇 申请人:富莱通(武汉)阀业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