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060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具体为一种带有轴瓦/套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有轴瓦/套的滑动轴承,当运行一定时间后会造成磨损并产生间隙,若采用轴套结构,则必须更换轴套。若采用轴瓦结构,则必须调整轴承盖与轴承座之间的垫片厚度以调节或补偿磨损间隙,但此种方法只能补偿上下两端的磨损,左右两侧磨损间隙无法补偿。如果轴造成磨损并产生间隙而影响运转时,通常要进行更换或修补。在上述情况下,无论是更换或修补轴瓦/套或轴,均会造成较大的时间与金钱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可调节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轴或轴瓦/套磨损后不能补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包括轴、轴套及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轴径或轴套为圆锥体,所述轴瓦的内径为与轴径或轴套相匹配的圆锥体,所述的轴瓦或轴套外侧设有轴向调整装置。
所述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其中的调整装置为轴向调整螺母。
所述的调整装置为轴向定位的弹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由于采用了圆锥体结构的轴径或轴套及与其匹配的内径为圆锥体的轴瓦,使得轴瓦/套或轴径磨损产生的间隙影响到正常运转时,将轴瓦/套沿轴向向内侧稍作调整,即可补偿磨损间隙,使得转轴恢复正常运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可以进行多次磨损间隙的补偿,大大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


图1是圆锥体轴径及轴瓦结构示意图图2是圆锥体轴径及轴瓦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图3是圆锥体轴瓦与轴套匹配的应用实例图图中1-转轴 2-支承轴径 3-轴瓦 4-调整螺圈 5-轴瓦座 7-锁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包括转轴1,该转轴的支承轴径2为圆锥体形状。轴瓦3的内径为与支承轴径2相匹配的圆锥体。轴瓦3外侧有轴瓦座5,轴瓦右侧的调整螺圈4通过螺纹套连接在轴瓦座5上,当轴瓦或轴径或二者因磨损形成间隙时,将调整螺圈4向内侧作微调,即可补偿掉磨损形成的间隙。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发动机上的一个应用实例。图中齿轮与轴为一体结构,轴径2为圆锥体结构。轴径2与轴瓦3的圆锥体内径相对应,轴瓦3的瓦体纵截面为楔子形状,内调整螺圈4-1与4-2在轴瓦的外侧。当齿轮之间磨损产生间隙,并且轴瓦与轴径间磨损产生间隙时,将内调整螺母4-1与4-1作微调,使轴瓦3-1与3-2向内侧移动至所产生的磨损量的轴向距离,补偿掉轴瓦3与轴径2之间的磨损间隙。
图3中转子两端的设置有外径为圆锥体形状的轴套5-1、5-2,其与定位在机体轴孔内的圆锥体内径的轴瓦3-3、3-4相对应,轴套外侧分别装有调整螺母4-3与4-4,当轴套5-1、5-2及轴瓦3-3、3-4磨损产生间隙时,由调整螺母4-3与4-4分别向内侧进行微调,使轴套5-1与5-2向内侧移动其磨损量的轴向距离,将轴套与轴瓦间的磨损间隙补偿掉。锁片7用于锁定调整螺母4。
上述实施例中,将调整螺母4由一个套接在轴上的弹簧取代,弹簧的一端与轴套相接,另一端与锁片7相接。当轴套及轴瓦磨损时,由于弹簧力的作用,轴套随时进行调整,使轴套与轴瓦间始终保持规定间隙。
权利要求1.一种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包括轴(1)、轴套(5)及轴瓦(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的轴径(2)或轴套(5)为圆锥体,所述轴瓦(3)的内径为与轴径(2)或轴套(5)相匹配的圆锥体,所述的轴瓦(3)或轴套(5)外侧设有轴向调整装置(4)。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为轴向调整螺母。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装置为轴向定位的弹簧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包括轴、轴套及轴瓦,其中轴的轴径或轴套为圆锥体,所述轴瓦的内径为与轴径或轴套相匹配的圆锥体。所述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其中所述的轴瓦或轴套外侧设有轴向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由于采用了圆锥体结构的轴径或轴套及与其匹配的内径为圆锥体的轴瓦,使得轴瓦/套或轴径磨损产生的间隙影响到正常运转时,将轴瓦/套沿轴向向内侧稍作调整,即可补偿磨损间隙,使得转轴恢复正常运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补充磨损间隙的滑动轴承,可以进行多次磨损间隙的补偿,大大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C33/02GK2881197SQ20062002386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王连生 申请人:秦巧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