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377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体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的阀体结构,尤指一种阀体把手结构。
技术背景阀体使用于流体的管制,而流体中有相当多是危险的物质,有些强酸、有些强 碱、有些高爆性、有些高挥发性或有些高毒性等,所以均需要有效管制才不致于发 生危险, 一般的阀体为确保安全,通常会于把手定位处,设置能使把手确实定位的 结构。参阅图1所示, 一种习用的阀体把手的定位装置,该阀体把手1 0上形成一水 平部1 1 ,该水平部1 1的一端朝阀体延伸一纵向部1 2 ,纵向部1 2上套设一可 沿着纵向部l 2上、下活动的活动插片l 3,该活动插片l 3的顶端,系弯折一与 把手水平部1 1平行的抵持缘13 1,活动插片1 3的底端则为可嵌置于阀体凹槽 的卡嵌缘13 2,该活动插片1 3的抵持缘1 3 1与把手1 0的水平部1 1间,夹 设有一可顶持活动插片1 3的弹性元件3 0 。上述该弹性元件3 0虽然可供活动插片1 3移动后的弹性复位,惟其仍存在有 下列缺失一、 弹性元件外露式,所以相当容易被外部的器械卡到而损坏或脱离,如此容 易造成使用上的困扰,且外露的弹性元件也容易受脏污或腐蚀物质沾到而损坏。二、 弹性元件除了两端有限位在水平部与抵持缘,其他部位均悬空在把手空间, 所以至少包含了X轴自由度与Y轴自由度,在压其弹性元件时,弹性元件就会往X 轴或Y轴偏斜,而另一方面,偏斜的弹性元件,也会将活动插片往偏斜的方向带, 造成活动插片偏离原来轨道,使活动插片卡住或动作无法顺畅,如此活动插片无法 顺利复位,反而造成定位的反效果,或需要再浪费时间调整。三、 因为弹性元件的体积,也造成了活动插片的抵持缘需要加大,才能顺利固 定弹性元件,如此占用空间相对加大。因此,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 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 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提出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把手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 使其不会有外部的器械碰损的问题,也不会被腐蚀物质碰触或为脏污所污损,且动 作可以顺畅易控制。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一种阓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阀体把手,该阀体把手设有用于连接阀体的连接部,阀体把手并设有供使用 者握持的水平部,连接部与水平部间设有转折部,转折部上并设有长剖槽;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埋设于长剖槽内;及,一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设有一或多个包覆在阀体把手转折部上,并将长剖槽 及弹性元件隐藏的包覆片,活动部件并设伸入长剖槽内弹性元件底部的突耳,活动 部件并设有凸伸向下的插片,而活动部件顶部设有可供手指扣拉的弯折片。其中,该转折部是倾斜的。其中,该活动部件设有二包覆片,二包覆片包覆在阓体把手转折部及弹性元件上。其中,该活动部件的插片插入阀体其一定位槽口中。其中,该活动部件设有长凹槽,而长凹槽埋设有弹性元件,阀体把手对应长凹 槽处设有伸入长凹槽内的弹性元件顶部的突耳。据此,在欲转动把手时,可扣拉活动部件使插片脱离阀体定位槽口,把手即可 自由转动,待把手到位时,放开活动部件,弹性元件立即将插片弹出插入阀体另一 定位槽口,达到弹性元件隐藏、滑动更顺畅、控制更容易的功效。对照先前技术的进步效果-一、 先前技术的弹性元件设成外露式,所以容易有各种碰损或腐蚀或污秽的情 形发生,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元件隐藏在活动部件及阀体把手内,所以不会有外部 的器械碰损的问题,也不会被腐蚀物质碰触或为脏污所污损。二、 先前技术的弹性元件具有X轴向与Y轴向的自由度,所以当活动插片压动 时,弹性元件会往X轴向或Y轴向任意移动,另者,弹性元件斜向移动也会让活动 插片被带偏,而造成活动插片的移动动作不顺畅或卡死,而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元件 被限位在活动部件及阀体把手内,所以弹性元件的导正效果佳,活动部件不会被带 偏,所以动作可以顺畅易控制。三、 弹性元件置设于活动部件内,相对的使活动部件可以减小,而适合于小型 阀体把手的使用。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釆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 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 体的了解。

图l:是习用的阀体把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其一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另一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剖示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 一种阀体把手结构,包括有一阀体把手4 0,该阀体把手4 0设有连接部4 l连接阀体7 0 (如图3所 示),阀体把手4 0并设有水平部4 2供使用者握持,连接部4 l与水平部4 2间 设有略具斜度的转折部4 3 ,转折部4 3上并设有长剖槽4 3 1;一弹性元件5 0 ,该弹性元件5 0埋设于长剖槽4 3 1内;一活动部件6 0 ,该活动部件6 0设有两侧延伸的包覆片6 1、 6 2,包覆片 6 1、 6 2包獲住阀体把手4 0转折部4 3,并将长剖槽4 3 1及弹性元件5 0隐 藏,活动部件6 0并设突耳6 3伸入长剖槽4 3 l的弹性元件5 O底部,活动部件 6 0并设有插片6 4凸伸向下,而活动部件6 0顶部设弯折片6 5可供手指扣拉;据此组成,阀体把手4 0连接部4 l连接至阀体7 0,阀体把手4 O水平部 42供使用者搌持,连接部4 l与水平部4 2间以略具斜度的转折部4 3连接,转 折部4 3上并设有长剖槽4 3 1供弹性元件5 0埋设, 一活动部件6 0的两侧延伸 包覆片6 1、 6 2包覆住阀体把手4 0转折部4 3,并将长剖槽4 3 1及弹性元件 5 O隐藏,活动部件6 0突耳6 3伸入长剖槽4 3 1的弹性元件5 0底部,活动部 件6 0插片6 4凸伸向下卡于阀体7 0其一定位槽口7 1 (如图3所示),而活动 部件6 0顶部设弯折片6 5可供手指扣拉,在欲转动阀体把手4 0时,可扣拉活动 部件6 0使插片6 4脱离阀体7 0定位槽口7 1 ,把手即可自由转动,待把手到位 时,放开活动部件6 0 ,弹性元件5 0立即将插片6 4弹出插入阀体7 0另一定位 槽口 7 2 ,达到弹性元件5 0隐藏,及活动部件6 0滑动更顺畅、控制更容易功效。参阅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阀体把手结构,其弹性元件5 0隐 藏,所以没有污损或因接触而腐蚀的问题,而弹性元件5 0周边除了阀体把手4 0 的长剖槽4 3 l限位外,并有活动部件6 O的限位,使弹性元件5 O没有X轴或Y 轴的自由度,所以在弹性元件5 O被压縮时,不会有歪斜的问题,行程也可以更顺畅、更正确。本实用新型的阀体把手结构,也可使用于倒置式阀体,主要由于本实 用新型的阀体把手4 0与活动部件6 0间设有弹性元件5 O,所以在没有外力的情
形下,弹性元件5 0可以保持插片6 4是插设在其一阀体7 0定位槽口7 1内定 位,如果操作者欲将阀体7 0改变启闭状态时,则以手指扣拉活动部件6 0的弯折 片6 5 ,而使活动部件6 0的突耳6 3压縮弹性元件5 0 ,进而使活动部件6 0的 插片6 4脱离原本定位的阀体7 0定位槽口 7 1 ,进而再扳动把手4 0旋转而控制 阀体7 O改变开启或关闭,再放开扣拉的手指,活动部件6 0立即被弹性元件5 0 推动,而插片6 4插入阀体7 0另一定位槽口7 2定位。参阅图6所示,其另一例中,该活动部件6 0可设长凹槽6 6,而长凹槽6 6 埋设弹性元件5 0 ,阀体把手4 0则对应长凹槽4 0设有突耳4 4伸入长凹槽6 6 内的弹性元件5 O顶部,如此拉动活动部件6 0仍会使弹性元件5 O被压縮,放开 活动部件6 0,则弹性元件5 0会将活动部件6 0弹复原位,而其弹性元件5 0仍 是被隐藏与限位。前文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进行具体的说明; 惟,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变更与修改,而该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范畴中。
权利要求1.一种阀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阀体把手,该阀体把手设有用于连接阀体的连接部,阀体把手并设有供使用者握持的水平部,连接部与水平部间设有转折部,转折部上并设有长剖槽;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埋设于长剖槽内;及,一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设有一或多个包覆在阀体把手转折部上,并将长剖槽及弹性元件隐藏的包覆片,活动部件并设伸入长剖槽内弹性元件底部的突耳,活动部件并设有凸伸向下的插片,而活动部件顶部设有可供手指扣拉的弯折片。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折部是倾斜的。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件设有二包覆 片,二包覆片包覆在阀体把手转折部及弹性元件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件的插片插入 阀体其一定位槽口中。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体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件设有长凹槽, 而长凹槽埋设有弹性元件,阀体把手对应长凹槽处设有伸入长凹槽内的弹性元件顶 部的突耳。
专利摘要一种阀体把手结构,主要于阀体把手转折部的上开设有长剖槽,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埋设于长剖槽内,一活动部件,该活动部件设有两侧延伸的包覆片,包覆片包覆住把手转折部,并将长剖槽隐藏,活动部件并设突耳伸入长剖槽的弹性元件底部,活动部件并设有插片凸伸向下,而活动部件顶部设弯折片可供手指扣拉,据此,在欲转动把手时,通过扣拉活动部件使插片脱离阀体定位槽口,把手即可自由转动,待把手到位时,放开活动部件,弹性元件立即将插片弹出插入阀体另一定位槽口,达到弹性元件隐藏、滑动更顺畅、控制更容易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K31/60GK201031992SQ20072014043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3日
发明者郑汉文 申请人:台湾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