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967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递或阻断来自曲轴的驱动力的离合器装 置,尤其涉及具有一对离合器的双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离合器装置,公知有这样的离合器在有底的圓筒 形状的离合器外部件的内周面,沿轴向形成有槽部,在摩擦板的外 周缘,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在径向突出的凸部,该摩擦板的凸部以 有游隙的状态嵌合在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中,由此,摩擦板卡合在 离合器外部件上,且相对于离合器外部件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但不能 相对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3895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合器装置中,只示出了具有 一个离合器的单离合器装置,对于具有一对离合器的双离合器装置 则没有考虑。
并且,在双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下,为了谋求零件数量的减少而 使一对离合器共用一个离合器外部件,由此,导致离合器外部件的 轴向长度变长,而且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长度也变长。因此,为 了在制作轴向长度变长了的离合器外部件时使用于形成离合器外部 件的槽部的型芯易于拔出,就需要将槽部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 部件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增大的锥形状。
然而,若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为圆锥形状,其宽度变大,则随 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 ,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 之间的游隙变大,并且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附近游隙最大。因此, 与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单离合器装置中离合器外部件的轴向长度
3是短的情况不同,在共用离合器外部件的双离合器装置中,由于在 离合器外部件的轴向长度长出的部分, 一对离合器中的配置在开口 侧的离合器的凸部与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之间的游隙大,因此存在 离合器外部件与摩擦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音变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双离合器装置,即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能够将离 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适当的范围 内,从而能够抑制在离合器外部件和摩擦板之间产生的沖击力和冲
击声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案是, 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包括 在同一轴线上并列配置的一对离合器和一对离合器共用的离合器外 部件,该一对离合器设在曲轴与变速器之间,用于对曲轴的旋转驱 动力向变速器的传递进行切断、接续, 一对离合器具有至少一片的 摩擦板,该摩擦板的外周缘上设有多个在径向突出的凸部,离合器 外部件是一端部封闭而另 一端部开口的有底的圆筒状部件,并且该 离合器外部件具有在内周面上在轴向延伸设置的槽部,凸部在有游 隙的状态下嵌合在槽部中,由此,摩擦板卡合在离合器外部件上且 相对于离合器外部件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其特征在 于,槽部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 一对离合器中的一个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侧,另一个配置在 离合器外部件的封闭侧,配置在开口侧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凸部的 宽度大于配置在封闭侧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凸部的宽度。
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一对离合器中, 与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板厚大于另一个离合器 的摩擦板的板厚。
第三方案在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一对离合器中, 与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侧。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双离合器装置,槽部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 外部件的开口宽度逐渐变大, 一对离合器中的一个配置在离合器外 部件的开口侧,另一个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封闭侧,配置在开口 侧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凸部的宽度大于配置在封闭侧的离合器的摩 擦板的凸部的宽度,因此,即使由于一对离合器共用离合器外部件 而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由于根据变大了的槽部的 宽度使摩擦板的凸部的宽度相应增大而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 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制
在离合器外部件与摩擦板之间产生的沖击力和沖击声音。
根据第二方案的双离合器装置,由于在一对离合器中,使与第
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板厚大于另一个离合器的摩 擦板的板厚,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与减速时和起步时负荷变大的第 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的摩擦板的凸部对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 的沖击的耐久性。
根据第三方案的双离合器装置,由于在一对离合器中,与第一 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侧,所以能够 加厚与减速时和起步时负荷变大的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的 摩擦板的板厚,并且能够使其凸部比另 一 个离合器的摩擦板的凸部 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与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离合器的摩擦板 的凸部对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冲击的耐久性。


图1是用于说明搭载有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动力单元的局 部剖视左侧—见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动力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向^L剖^L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5是图4的B-B线向视图。符号说明
PA…-动力单元 EA—-发动机
TA…-变速器
10— _双离合器装置
11— —发动机本体
12— --曲轴
13— —曲轴箱
25- --齿轮变速机构
26- —第一主轴
27- …第二主轴
28- —中间轴
37— —第一离合器
38— —第二离合器
39…-离合器外部件 39a--槽部
46——第一离合器内部件 47…-第一摩擦板 47a——凸部
48- --第二摩擦板
49- —第一受压板
50- —第一压板 51…-第一螺旋弹簧
52…-第一液压室 53…-端壁部件 54—--补偿室
56— —第二离合器内部件
57- -第三摩擦板 57a——凸部58-…第四摩擦板 59…-第二受压板 60——第二压板 61…-第二螺旋弹簧
62— —第二液压室
63— —端壁部件
64— --补偿室
G1——第一速用齿轮组 G2-—第二速用齿轮组 G3--第三速用齿轮组 G4--第四速用齿轮组 G5--第五速用齿轮组 G6--第六速用齿轮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 细说明。另外,附图是按照符号的朝向来看的。
图1是用于说明搭载有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的动力单元的局 部剖视左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动力单元的右侧视图,图3是 图1的A-A线向视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双离合器装置的主要 部位放大图,图5是图4的B-B线向视图。
首先,如图l和图2所示,动力单元PA是搭载在例如两轮摩托 车上的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EA和对该发动机EA的驱动力进行变 速的变速器TA。
发动机EA的发动机本体11包括曲轴箱13、气缸体14、气缸盖 15和结合在气缸盖15上的盖罩16,其中,上述曲轴箱13旋转自如 地支承沿着两轮摩托车的车宽方向的曲轴12,上述气缸体14结合在 曲轴箱13上,并具有可滑动自如地嵌合活塞18的气缸体内径17, 上述活塞18通过连杆19连接设置在曲轴12上,上述气缸盖15结合在气缸体14上,并且在气缸盖15与气缸体14之间形成有面对活 塞18的顶部的燃烧室20。
曲轴箱13由上部箱半体13a和下部箱半体13b互相结合形成, 上部箱半体13a与气缸体14形成为一体。另外,曲轴12的轴线配 置在上部箱半体13a和下部箱半体13b的结合面上。
在搭载到两轮摩托车上的状态下,气缸体内径17的轴线C向前 上方倾斜,气门传动装置23用于对配置在气缸盖15上且能够进行 开闭动作的进气门21和排气门22进行开闭驱动,该气门传动装置 23收纳在气缸盖15和盖罩16之间。
如图3所示,变速器TA包括齿轮变速机构25和设在齿轮变速 机构25与曲轴12之间的本发明的双离合器装置10,双离合器装置 10夹设在向驱动轮传递曲轴12的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中间, 用于根据液压的作用或释放而切换动力传递的断开或接续。
齿轮变速机构25被收纳在曲轴箱13内,并包括可选择性地确 定的多个变速级的齿4仑组,例如,第一至第六速用齿4仑组Gl、 G2、 G3、 G4、 G5、 G6。另外,齿轮变速机构25在第一主轴26和与驱动 轮连接的中间轴28的轴间设有第二速用齿轮组G2、第四速用齿轮 组G4和第六速用齿轮组G6,并且在同轴且可自由相对旋转地贯通 第 一主轴26的第二主轴27以及中间轴28的轴间设有第 一速用齿轮 组G1、第三速用齿轮组G3和第五速用齿轮组G5。
另外,如图3所示,曲轴箱13具有在曲轴12的轴向上隔开间 隔-波此相对的一对侧壁13c、 13d。而且,第一主轴26的中间部i走转 自如地贯穿侧壁13c,并且在侧壁13c和第一主轴26之间安装有J求 轴承29,上述第一主轴26具有与曲轴12平行的轴线并形成为圓筒 状。另外,具有与曲轴12平行的轴线的第二主轴27与第一主轴26 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保持恒定,并且第二主轴27可相对旋转地贯穿 第一主轴26,在第一主轴26和第二主轴27之间夹装有多个滚针轴 承30。另外,第二主轴27的与双离合器装置IO相反侧的端部通过 球轴承31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13的侧壁13d上。具有与曲轴12平^f亍的轴线的中间轴28的一端部通过^^轴寿义32 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13的侧壁13c上,中间轴28的另一端 部通过球轴承33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13的侧壁13d上。另 外,在中间轴28的另一端部和侧壁13d之间夹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 34。另外,在贯穿侧壁13d并从侧壁13d突出的中间轴28的端部固 定驱动链轮3 5,以巻挂用于向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链条3 6 。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曲轴箱13的右侧部结合有离合器罩65, 并且,在形成于曲轴箱13和离合器罩65之间的离合器室45中收纳 有双离合器装置10。
如图4所示,双离合器装置10包括在第一主轴26和第二主轴 27的轴线上并列配置的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以及第一 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共用的离合器外部件39。
第一离合器37设在曲轴12和第一主轴26的一端部之间,第二 离合器38设在曲轴12和第二主轴27的一端部之间。并且,来自曲 轴12的旋转驱动力通过一级减速装置40和减震弹簧41输入到第一 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另外,输入到第一离合器37的驱动力 通过第一主轴26向第二速用齿轮组G2、第四速用齿轮组G4和第六 速用齿轮组G6传递,输入到第二离合器38的驱动力通过第二主轴 27向第一速用齿轮组Gl、第三速用齿轮组G3和第五速用齿轮组 G5传递。
一级减速装置40具有设在曲轴12上的驱动齿轮42、和能够相 对旋转地支承在第 一主轴26上并与驱动齿轮42啮合的从动齿轮43 , 从动齿轮43通过减震弹簧41连接在离合器外部件39上。
第一离合器37通过第一主轴26与第二速用齿轮组G2、第四速 用齿轮组G4和第六速用齿轮组G6连接,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离 合器37包括离合器外部件39;由离合器外部件39同轴地包围并 且不能相对旋转地结合在第一主轴26上的第一离合器内部件46;不 能相对旋转但能在轴向上移动地卡合在离合器外部件39上的多张第 一摩擦板47;不能相对旋转但能在轴向上移动地卡合在第一离合器内部件46上,并且与第一摩擦板47交替配置的多张第二摩擦板48; 与相互重叠配置的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板48相对地设在第一 离合器内部件46上的第一受压板49;将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 板48夹在其与第一受压板49之间的第一压板50;以及在轴向上对 第一压板50施加从第一受压板49离开的方向上的力的第一螺旋弹 簧51。
端壁部件53固定地配置在第一离合器内部件46上,在上述端 壁部件53和第一压板50之间形成有与第一压板50的背面相对的第 一液压室52,第一压板50#4居第一液压室52的液压的增大而动作, 从而将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板48夹压在第一压板50与第一受 压板49之间。由此,第一离合器37成为将从曲轴12传递来的驱动 力向第一主轴26传递的接续状态。另外,在第一离合器内部件46 和第 一压板50之间形成有与第 一压板50的前表面相对的补偿室54, 在补偿室54中收纳有第一螺旋弹簧51,该第一螺旋弹簧51用于向 使第一液压室52的容积减少侧作用弹簧力。
另外,补偿室54与为了向齿轮变速机构25的各润滑部以及第 一主轴26与第二主轴27的轴间供给润滑油而同轴地i殳置在第二主 轴27中的第一油通路55连通。因此,即使在减压状态下有伴随旋 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第一液压室52内的油从而在第一压板50 上产生对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板48推压的力,也由于有同样 的离心力作用于补偿室54内的油,所以不会在第一压板50上产生 对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板48的不必要的推压力。
第二离合器38在第二主轴27的轴线上与第一离合器37并列设 置,并将第一离合器37夹在第二离合器38与一级减速装置40之间, 第二离合器38通过第二主轴27与第一速用齿轮列Gl、第三速用齿 轮列G3和第五速用齿轮列G5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离合器38 包括离合器外部件39;由离合器外部件39同轴地包围并且不能相 对旋转地结合在第二主轴27上的第二离合器内部件56;不能相对旋 转但能在轴向上移动地卡合在离合器外部件39上的多张第三摩擦板57;不能相对旋转但能在轴向上移动地卡合在第二离合器内部件56 上,并且与第三摩擦板57交替配置的多张第四摩擦板58;与相互重 叠配置的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相对地设在第二离合器内 部件56上的第二受压板59;将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夹在 其与第二受压板59之间的第二压板60;以及在轴向上对第二压板 60施加从第二受压板59离开的方向上的力的第二螺旋弹簧61。
端壁部件63固定地配置在第二离合器内部件56上,在上述端 壁部件63和第二压板60之间形成有与第二压板60的背面相对的第 二液压室62,第二压板60根据第二液压室62的液压的增大而动作, 从而将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夹压在第二压板60与第二受 压板59之间。由此,第二离合器38成为将从曲轴12传递来的驱动 力向第二主轴27传递的接续状态。另外,在第二离合器内部件56 和第二压板60之间形成有与第二压板60的前表面相对的补偿室64, 在补偿室64中收纳有第二螺旋弹簧61,该第二螺旋弹簧61用于向 使第二液压室62的容积减少侧作用弹簧力。
另外,补偿室64与后述的第二油通路73连通。因此,即使在 减压状态下有伴随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于第二液压室6 2内的油 从而在第二压板60上产生对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推压的 力,也由于有同样的离心力作用于补偿室64内的油,所以不会在第 二压板60上产生对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的不必要的推压 力。
另外,在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离合器38的第 三摩擦板57的外周缘上,分别设有用于嵌合在后述的离合器外部件 39的槽部39a中的凸部47a、 57a。该凸部47a、 57a从第一摩擦板 47和第三摩擦板57外周缘在径向上突出形成,并在圆周方向上以大 致相等的间隔配置有多个。
如图4所示,离合器外部件39是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 有底的圓筒状部件,在其内周面设有用于嵌合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 47a和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槽部39a。该槽部39a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筒状部上在轴向上延伸设置,并在圆周方向上以大致相等
的间隔配置有多个。
在这样构成的双离合器装置10中,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 和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以有游隙的状态嵌合在离合器外部件39 的槽部39a中,由此,第一摩擦板47和第三摩擦板57能够相对于 离合器外部件39在轴向上移动,另外,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 和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由于嵌合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 中,所以相对于离合器外部件39不能相对旋转。
并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 39a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并且, 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 的凸部57a的宽度X被设定得比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的 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的宽度Y大。
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与第一速用齿轮组G1 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和第四摩擦板58的板厚大于 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和第二摩擦板48的板厚。
进一步,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速用齿轮组G1 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第一离合 器37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
另外,如图4所示,在覆盖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的 离合器盖65的内表面侧,安装有第一隔壁部件66、第二隔壁部件 67和第三隔壁部件68。并且,在第二主轴27和第一隔壁部件66之 间设有形成第一油路69的第一筒部件70,上述第一油路69与第一 离合器37的第一液压室52连通,另外,在第二主轴27和第二隔壁 部件67之间,在其与第一筒部件70之间形成与第二离合器38的第 二液压室62相通的环状的第二油路71,并设有同轴地围绕第 一筒部 件70的第二筒部件72,另外,在第二主轴27和第三隔壁部件68 之间,在其与第二筒部件72之间形成与第二离合器38的补偿室64 相通的环状的第二油通路73,并^殳有同轴地围绕第二筒部件72的第三筒部件74。
并且,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油路69和第二油^各71与离合 器执行机构76连接,通过该离合器执行机构76控制第一油路69和 第二油路71,即控制第一液压室52和第二液压室62的液压,由此 对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的断开、接续进行切换控制。
离合器执行机构76包括对向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液压室52 作用或释放液压进行切换的第一电磁控制阀77、对向第二离合器38 的第二液压室62作用或释放液压进行切换的第二电》兹控制阀78、和 供第一电磁控制阀77和第二电磁控制阀78共用设置的支承板79。 另外,离合器执行机构76通过用多个螺栓80将支承板79紧固在与 离合器罩65的上部一体形成的安装板部65a上而被安装在离合器罩 65上。
如图2所示,在齿4仑变速^4勾25的下方,在曲轴箱13内收纳 有由于来自曲轴12的动力传递而动作的油泵81,并且,在离合器罩 65上形成有第三油路82,用于将从该油泵81排出的油导向第一电 磁控制阀77和第二电;兹控制阀78侧。
另外,在离合器罩65内形成有构成油路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油 路,上述油路路径用于将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与离合器 执行机构76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离合器罩65上形成有第四 油路83和第五油路84,第四油路83用来连接与第一离合器37的第 一液压室52连通的第一油路69和第一电磁控制阀77之间,第五油 路84用于连接与第二离合器38的第二液压室62连通的第二油路71 和第二电磁控制阀78之间。
如图3所示,在第一主轴26和中间轴28之间设有从第一离合 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的相反侧依次排列的第四速用齿轮组G4、第 六速用齿轮组G6和第二速用齿轮组G2。第二速用齿轮组G2具有 与第一主轴26 —体设置的第二速用驱动齿轮87、和被可自由相对旋 转地支承在中间轴28上并与第二速用驱动齿轮87啮合的第二速用 从动齿轮88,第六速用齿轮组G6具有被可自由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一主轴26上的第六速用驱动齿轮89、和-波支承在中间轴28上且 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并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89啮合的 第六速用从动齿轮90,第四速用齿轮组G4具有被支承在第一主轴 26上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的第四速用驱动齿轮91、 和-陂可自由相对旋转地支承在中间轴28上并与第四速用驱动齿4仑 91啮合的第四速用从动齿轮92。
在第二速用从动齿轮88和第四速用从动齿轮92之间,第一换 档装置93被支承在中间轴28上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 转,上述第一换档装置93可以切换与第二速用从动齿轮88卡合的 状态、与第四速用从动齿轮92卡合的状态、以及与第二速用从动齿 轮88和第四速用从动齿轮92都不卡合的中立状态,第六速用从动 齿轮90与该第一换档装置93—体设置。另外,第二换档装置94被 支承在第一主轴26上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第四速 用驱动齿轮91与上述第二换档装置94 一体设置,第二换档装置94 能够对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89的卡合和卡合解除进行切换。
并且,通过在第二换档装置94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89不卡合 的状态下使第一换档装置93与第二速用从动齿轮88卡合,从而确 立第二速用齿轮组G2,通过在第二换档装置94与第六速用驱动齿 轮89不卡合的状态下使第一换档装置93与第四速用从动齿轮92卡 合,从而确立第四速用齿轮组G4,通过使第一换档装置93处于中 立状态并使第二换档装置94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89卡合,从而确 立第六速用齿轮组G6。
另外,如图3所示,在从第一主轴26的左端部突出的第二主轴 和中间轴28之间,第一速用齿轮组G1、第五速用齿4仑组G5和第三 速用齿轮组G3从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的相反侧开始依次 排列地设置。第三速用齿轮组G3具有被支承在第二主轴27上且能 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的第三速用驱动齿轮95、和被可自 由相对旋转地支承在中间轴28上并与第三速用驱动齿轮95啮合的 第三速用从动齿轮96,第五速用齿轮组G5具有被可自由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二主轴27上的第五速用驱动齿轮97、和被支承在中间轴 28上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并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97 啮合的第五速用从动齿轮98,第一速齿轮列Gl具有与第二主轴27 一体设置的第一速用驱动齿轮99、和被可自由相对旋转地支承在中 间轴28上并与第一速用驱动齿轮99啮合的第一速用从动齿轮100。
第三速用驱动齿轮95与被支承在第二主轴27上且能够在轴向 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的第三换档装置101 —体设置,第三换档装 置101能够对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97的卡合和卡合解除进行切换。 另外,在第三速用从动齿轮96和第一速用从动齿轮100之间,第四 换档装置10 2被支承在中间轴2 8上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且不能相对 旋转,上述第四换档装置102可以切换与第三速用从动齿轮96卡合 的状态、与第一速用从动齿轮100卡合的状态、以及与第三速用从 动齿轮96和第一速用从动齿轮IOO都不卡合的中立状态,第五速用 从动齿轮98与该第四换档装置102 —体设置。
并且,通过在第三换档装置101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97不卡合 的状态下使第四换档装置102与第一速用从动齿轮100卡合,从而 确立第一速用齿轮组Gl,通过在第三换档装置101与第五速用驱动 齿轮97不卡合的状态下使第四换档装置102与第三速用从动齿轮96 卡合,从而确立第三速用齿轮组G3,通过使第四换档装置102处于 中立状态并使第三换档装置101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97卡合,从而 确立第五速用齿4仑组G5。
第一至第四换档装置93、 94、 101、 102被第一至第四换档拨叉 103、 104、 105、 106旋转自如地保持,通过在第一主轴26、第二主 轴27和中间轴28的轴向上驱动这些第一至第四换档拨叉103、 104、 105、 106,第一至第四换档装置93、 94、 101、 102在轴向上滑动移 动。
如图1所示,第一至第四换档拨叉103、 104、 105、 106分别卡 合在换档鼓107的外周面,上述换档鼓107具有与曲轴12平行的轴 线,并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曲轴箱13上,各换档拨叉103至106根据该换档鼓107的转动而在轴向上滑动地移动。
换档鼓107由具有电动马达109的换档执行机构108转动驱动, 该换档执行机构108在与结合离合器罩65侧的相反侧配置在曲轴箱 13的侧面上。
如以上的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装置10,离合器外 部件39的槽部39a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宽度逐 渐变大,第二离合器38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第一离 合器37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 擦板57的凸部57a的宽度X大于第一离合器37的第 一摩擦板47的 凸部47a的宽度Y,因此,即使由于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 共用离合器外部件39而使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的宽度变大, 也由于根据变大了的槽部39a的宽度使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 宽度X相应变大,所以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与第三摩 擦板57的凸部57a之间的游隙抑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抑 制在离合器外部件39与第三摩擦板57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 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装置10,由于使与第一速用 齿轮组Gl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板厚大于第一离 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板厚,因此,能够提高针对与减速时和 起步时负荷变大的第一速用齿轮组Gl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 摩擦板57的凸部57a对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的沖击的耐久 性。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装置10,由于与第一速用 齿轮组Gl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 所以能够加厚与减速时和起步时负荷变大的第一速用齿轮组Gl连 接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板厚,并且能够使凸部57a 比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大。因此,能够提高 针对与第 一速用齿轮组Gl连接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 凸部57a对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的沖击的耐久性。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情况,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做适宜的变更。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器37和第二离合器38 的第一至第四摩擦板47、 48、 57、 58各使用了五片共计二十片,但 是也可根据发动机EA的输出来增减其片数。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 57和第四摩擦板58的板厚大于第 一 离合器37的第 一摩擦板47和第 二摩擦板48的板厚,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只加厚第三摩〗寮板57的 板厚。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包括在同一轴线上并列配置的一对离合器和上述一对离合器共用的离合器外部件,上述一对离合器设在曲轴与变速器之间,用于对上述曲轴的旋转驱动力向上述变速器的传递进行切断、接续,上述一对离合器具有至少一片的摩擦板,上述摩擦板的外周缘上设有多个在径向突出的凸部,上述离合器外部件是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口的有底的圆筒状部件,并且该离合器外部件具有在内周面上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槽部,上述凸部在有游隙的状态下嵌合在上述槽部中,由此,上述摩擦板卡合在上述离合器外部件上且相对于上述离合器外部件能够在轴向上移动而不能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上述槽部被形成为随着趋向上述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上述一对离合器中的一个配置在上述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侧,另一个配置在上述离合器外部件的封闭侧,配置在开口侧的上述离合器的上述摩擦板的上述凸部的宽度大于配置在封闭侧的上述离合器的上述摩擦板的上述凸部的宽度。
2. 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双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离合器中,与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上述离合器的上述摩擦板的板厚大于另一个上述离合器的上述摩擦板的板厚。
3. 如权利要求2上述的双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离合器中,与第一速用齿轮组连接的上述离合器配置在上述离合器外部件的开口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装置,即使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的宽度变大,也能够将离合器外部件的槽部与摩擦板的凸部之间的游隙抑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并能够抑制在离合器外部件和摩擦板之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声音。离合器外部件(39)的槽部(39a)被形成为随着趋向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而宽度逐渐变大,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开口侧的第二离合器(38)的第三摩擦板(57)的凸部(57a)的宽度(X)被设定得大于配置在离合器外部件(39)的封闭侧的第一离合器(37)的第一摩擦板(47)的凸部(47a)的宽度(Y)。
文档编号F16D13/00GK101315107SQ20081010782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塚田善昭, 小笠原敦, 渡边纯也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