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250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手机、电子辞典一般为折叠式,其包括本体和盖体,本体和盖体通过铰 链结构铰接在一起,从而实现盖体相对于本体打开或闭合。一种铰链结构,用以连接电子设备的本体和盖体,其包括一个转轴以及依次套设于转轴 上的一个旋转支架、 一个固定支架、 一个主动件、 一个随动件、多个摩擦件及多个弹性件, 转轴的端部与紧固件相螺合,旋转支架与盖体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与本体固定连接,主动件 与随动件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凸轮面,其中一个凸轮面上设有凸部,另一个凸轮面设有凹 部,弹性件抵持于随动件上,从而使得主动件与随动件的凸轮面始终紧密抵靠。主动件与随 动件的凸部与凹部相配合,可实现盖体相对于本体在特定的角度明显定位。然而,上述铰链结构中的主动件和随动件一般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方法制造,制造 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及模具的成本较高,从而增加了铰链结构的制造成本。发明内容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的铰链结构。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一个转轴、 一个第一固定支架、 一个转动支架、 一个紧固件、至 少一个配合件及至少一个弹性件,第一固定支架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上,转动支架相对转 动地套设于转轴上,紧固件设于转轴的端部,至少一个配合件与至少一个弹性件相对转动且 成对套设于转轴上,至少一个配合件及至少一个弹性件均包括相互配合的配合面,其中一个 配合面设有定位凸起,且另一个配合面开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上述铰链结构无需单独设置主动件与随动件,仅需在原有的配合件与弹性件的配合面上 设置定位凸起及定位凹槽,且其可通过冲压的方法制成,节省了主动件与随动件的制造成本 ,进而降低了上述铰链结构的制造成本。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的铰链结构在相反方向上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铰链结构的组装图。图4是图3沿IV-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铰链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100包括一个第一固定支架11、 一个第二 固定支架12、 一个转轴13、 一个限位摩擦片14、 一个转动支架15、四个配合件16、四个弹性 件17、两个垫片18及一个紧固件19,第一固定支架11及第二固定支架12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转 轴13上,转动支架15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3上,配合件16及弹性件17套设于转轴13上,且 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可相对转动,垫片18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13上,紧固件19与转轴13的 端部相螺合。第一固定支架11包括一个固定部112及自固定部112垂直延伸出的连接部114。固定部 112和连接部114均呈板状。固定部11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装配孔1122,第一固定支架ll通过 装配孔1122安装至电子装置的本体上。连接部114上开设有圆变形的枢接孔1142及环绕枢接 孔1142的圆弧形限位孔1144,枢接孔1142以供转轴13穿过。连接部114上还开设有位于限位 孔l 144外侧的第一销孔l 146及第二销孔1147,其为圆形孔。第二固定支架12包括一个固定部122及自固定部122垂直延伸出的连接部124。固定部 122和连接部124均呈板状。固定部12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装配孔1222,通过装配孔1222将第 二固定支架12安装至电子装置的本体上。连接部124上开设有卡合孔1242、第三销孔1244及 第四销孔1245。卡合孔1242为一个非圆形的变形孔,转轴13穿设卡合孔1242。第三销孔1244 及第四销孔1245为圆形孔,其通过铆接或者螺接的方式,使第二固定支架12与第一固定支架 ll固定连接起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铰链结构100设有形状相同的第一固定销1148及第二 固定销1246,其包括头部及从头部一端延伸的杆部。第二固定销1246铆接于第四销孔1245及 第一固定支架11的第二销孔1147,第一固定销1148铆接于第三销孔1244及第一固定支架11的 第一销孔1146,使第二固定支架12与第一固定支架11固定连接起来。转轴13包括一个基部132和一个从基部132—端延伸的轴部134。基部132为圆柱状,其与 第二固定支架12相抵持。轴部134为截面大体为非圆形的柱状体,柱状体上设有两个平行于 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对称平面1342。轴部134远离基部132的端部设有螺纹1344。限位摩擦片14呈圆盘状,其包括一个片体141、自片体141圆周的两侧分别向两个相反方 向垂直于片体141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144与第二限位凸起145。片体141上开设有圆形贯穿孔 142。第一限位凸起144与第二限位凸起145相对设置,其中第一限位凸起144与第一固定支架11上的限位孔1144相配合,并可在限位孔1144中转动。限位摩擦片14上于贯穿孔142的周围 开设有四个油孔146。
转动支架15包括一个固定部152和设于固定部152的一侧的连接部154。连接部154呈圆柱 状。固定部152上开设有多个装配孔1522,通过装配孔1522将转动支架15安装至电子装置的 盖体上。固定部152上开设有一个沿连接部154轴向延伸的圆弧形容置槽1524及卡槽1256,配 合件16、弹性件17及垫片18均容置于容置槽1524中。连接部154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圆 形穿设孔1542及设于连接部154的端面上的固定槽1544。穿设孔1542供转轴13的轴部134穿过 。固定槽1544与限位摩擦片14的第二限位凸起145相配合,使转动支架15与限位摩擦片14不 可转动地连接起来。
配合件16为圆片状的摩擦片,其具有较好的耐摩性。配合件16包括一个摩擦面162和与 摩擦面162相对的配合面164。配合件16的配合面164设有多个定位凸起1642及位于定位凸起 1642之间的多个油孔1644,定位凸起1642沿配合件16的径向延伸。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定位 凸起164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配合件16的边缘处设有一个卡块166,其从配合件16的侧壁 沿径向朝外延伸,用于卡入转动支架15的容置槽1524内的卡槽1526。配合件16的中间开设有 一个圆形通孔162,以供转轴13的轴部134穿过。
弹性件17大体呈圆片状,其中间开设有一个变形孔172。变形孔172的形状和大小对应于 转轴13的轴部134,从而使弹性件17不可转动的穿设在转轴13的轴部134上。弹性件17包括一 个与配合件16的配合面164相配合的配合面174。配合面174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742,其与 配合件16的配合面164上的定位凸起1642相配合,用于弹性件17相对限位配合件16转动时滑 出定位凹槽1742并抵压弹性件17。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742为两个定位,且对称设 置。当然,定位凹槽1742和定位凸起1642的数目并不受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数目,且定位凹 槽1742也可设置于配合件16上,此时弹性件17上设置与定位凹槽1742相配合的定位凸起 1642。
垫片18均呈圆片状,其邻近紧固件19而设置。垫片18中间开设有变形通孔182。通孔 182的形状和大小对应于转轴13的轴部134,从而使垫片18不可转动的穿设在转轴13的端部。
紧固件19为一个防松螺母,其大体为六棱柱形,其中心开设有螺孔192,转轴13轴部 134的螺纹1344与紧固件19的螺孔192配合而将紧固件19可拆卸地固定至转轴13上,从而防止 第二固定支架12、第一固定支架ll、限位摩擦片14、转动支架15、配合件16、弹性件17及垫 片18从转轴13上脱落。紧固件19包括一个防松部194,其用于增大紧固件19与垫片18之间的 摩擦力,以防止紧固件19与转轴13螺合后由于受到抵压而发生松动。本实施例中,防松部194为多个设于紧固件19端面的凸起。请参阅图1至图4,装配铰链结构100时,首先将第二固定支架12、第一固定支架ll、限 位摩擦片14、转动支架15、 一个弹性件17、两个配合件16、两个弹性件17、两个配合件16、 一个弹性件17、两个垫片18依次套于转轴12的轴部126上,其中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成对设 置,同时将配合件16的卡块166嵌入转动支架15的容置槽1524内的卡槽1526中,并将限位摩 擦片14的第一限位凸起144及第二限位凸起145分别嵌入至第一固定支架11的圆弧形限位孔 1144及转动支架15的固定槽1544中。此时,配合件16与转动支架15不可相对转动,限位摩擦 片14与第一固定支架11相对转动且与转动支架15不可相对转动。然后,将第一固定销1148铆 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1的第一销孔1146及第二固定支架12的第二销孔1244中,且将第二固定销 1246铆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1的第二销孔1147及第二固定支架21的第四销孔1245中,使第二固 定支架12与第一固定支架11固定连接起来。最后将紧固件19旋至转轴13的螺纹1344上,从而 将紧固件19固定至转轴13上。初始状态时,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的配合面相抵持,且配合件16的定位凸起1642扣合于 弹性件17的定位凹槽1742,旋转支架15相对第一固定支架11处于明显定位状态。朝一个方向 转动旋转支架15时,转动支架15带动限位摩擦片14及配合件16转动,弹性件17、垫片18及紧 固件19随着转轴13—起相对第二固定支架12及第一固定支架11固定,并且配合件16与弹性片 17始终相抵持。在此过程中,配合件16的定位凸起1642滑出弹性件17的定位凹槽1742,并始 终抵压弹性件17的配合面174,使弹性件17发生弹性形变而提供轴向弹力,从而使转轴13上 各元件之间产生摩擦力,使得转动支架15可相对第一固定支架11停留在任意位置。当限位摩 擦片14的第一限位凸起144沿第一固定支架11的限位孔1144转动到极限位置时,转动支架15 相对于第一固定支架ll不可继续转动。此时,转动支架15相对固定支架33处于最大打开角度 的位置。朝相反方向转动旋转支架15时,配合件16的定位凸起1642渐渐滑入弹性件17的定位 凹槽1742,最后配合件16的定位凸起1642重新扣合于弹性件17的定位凹槽1742,旋转支架 15相对第一固定支架11又处于原始的定位状态。上述铰链结构100无需单独设置主动件与随动件,仅需在原有的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的 配合面上设置定位凸起及定位凹槽,且其可通过冲压的方法制成,节省了主动件与随动件的 制造成本,进而降低了上述铰链结构的100的制造成本。并且上述铰链结构100省略了主动件 及随动件,其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另外,铰链结构100可通过紧固件16来调节配合件16与 弹性件17相挤压产生轴向压力的大小。可以理解,配合件16不限于摩擦片,也可为与弹性件17的材质相同的弹性片,使配合件16具有弹性形变的作用。
可以理解,配合件16上的定位凸起1642也可设置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弹性件17上也 对应开设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定位凹槽1742,另外,弹性件17上也可开设定位凸起 1642数目的倍数个定位凹槽1742,从而使转动支架15相对第一固定支架11在多个转动角度, 如120度、135度等处于明显定位状态。
可以理解,配合件16与弹性件17成对设置,其数目不限于四对,也可为一对、两对、三 对或四对以上,根据所需摩擦力的大小而设置。
可以理解,配合件16不限于卡块166与固定槽1526的卡入方式固定于容置槽1524中,只 需将使配合件16相对转动支架15不可转动即可,例如,可以利用定位销与定位孔的连接方式 将配合件16固定于容置槽1524中。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 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一个转轴、一个第一固定支架、一个转动支架、至少一个配合件、至少一个弹性件及一个紧固件,该第一固定支架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上,该转动支架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上,该至少一个配合件与该至少一个弹性件相对转动且成对套设于该转轴上,该紧固件设于该转轴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该成对的配合件及该弹性件均包括相互配合的配合面,其中一个配合面设有定位凸起,且另一个配合面开设有与该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还包括一个与该转动支架不可转动地连接的限位摩擦片,该限位摩擦片包括一个片体和自该片体的周缘朝垂直于该片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该第一固定支架设有一个与该第一限位凸起相配合的圆弧形限位孔,该第一限位凸起插设于该限位孔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摩擦片还包括与设于其周缘的第二限位凸起,其延伸方向与该第一限位凸起的延伸方向相反,该转动支架设有与该第二限位凸起相配合的固定槽,以使该限位摩擦片与该转动支架不可转动地连接起来。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配合件为摩擦片。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配合件不可转动地连接于该转动支架上,该至少一个弹性件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配合件的边缘处设有一个卡块,其沿该配合件的径向朝外延伸,该转动支架开设有一个容置槽及一个卡槽,该至少一个配合件及该至少一个弹性件容置于该转动支架的容置槽中,该配合件的卡块与该转动支架的卡槽相配合。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还包括套设于该转轴上的第二固定支架,其与第一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支架及该第二固定支架分别设有销孔及插入该销孔的固定销,该固定销与该销孔相配合,使第一固定支架与该第二固定支架固定连接起来。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轴部的端部设有螺纹,紧固件为螺母,其与该轴部的螺纹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垫片,该至少一个垫片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端部并与该紧固件相抵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一个转轴、一个第一固定支架、一个转动支架、一个紧固件、至少一个配合件及至少一个弹性件,该第一固定支架不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上,该转动支架相对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上,该紧固件设于该转轴的端部,该至少一个配合件与该至少一个弹性件相对转动且成对套设于该转轴上,该至少一个配合件及该至少一个弹性件均包括相互配合的配合面,其中一个配合面设有定位凸起,且另一个配合面开设有与该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定位凹槽。上述铰链结构制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16C11/10GK101666352SQ20081030435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日
发明者付朝忠, 王金鑫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