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87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阅于1998年11月17日公告的美国发明专 利US5836563所揭示的一种夹持装置,其包括座体、安装于座体上的齿轮、与齿轮相配合的 夹持臂及配合臂,所述夹持臂及配合臂上分别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夹持装置还 包括两端分别安装于座体及夹持臂上的弹簧,通过齿条与齿轮之间的啮合来达到夹持的目 的,同时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夹紧的效果,此种技术方案中,夹持的速度因为弹簧的弹力作 用容易出现不稳定状态,并且此技术方案中没有制动装置,如此无法实现夹紧力量及范围 的调节。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夹持装置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的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装置,用以夹持电子设 备,其包括底座、与底座相配合的且可在底座上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臂及安装于底 座内且夹持于底座与夹持臂之间的弹簧,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齿轮、 圆周半径较大的且与第一齿轮同时转动的第二齿轮及与第二齿轮相抵压以防止第二齿轮 回转的棘轮,所述夹持臂的底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 齿轮、圆周半径较大的第二齿轮及与第二齿轮相配合的棘轮,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一、第 二齿轮圆周半径的差异而产生的线速差可实现夹持臂夹紧及弹出速度的稳定,同时利用棘 轮制动,实现夹紧力量及范围的调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包括底座1、与底座1相配合的 且可在底座1上移动的夹持臂2及分别安装于底座1及夹持臂2上的两个弹性臂3。所述 底座1上安装有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齿轮4、位于第一齿轮4下面的且与第一齿轮4同时 转动的圆周半径较大的第二齿轮5、与第二齿轮5相抵压的棘轮6、调节棘轮6的开关7、限
3制棘轮6位置的限位件8及与夹持臂2相抵压的弹簧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装置 100可用以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装置100还可用以夹持导航 仪等其他可夹持的物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8为扭簧。 所述底座1包括位于底端的圆形的底壁11、与底壁11连通的用以收容夹持臂2的 收容空间10、位于收容空间IO两侧且自底壁11侧边向上垂直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第 二侧壁12、 13以及连接第一、第二侧壁12、 13且位于收容空间10后端的后壁14。所述底 壁11上垂直向上延伸有用以定位第一、第二齿轮4、5的第一凸柱111及用以定位棘轮6的 第二凸柱112,所述底壁11后端靠近后壁14处还设有一个挡块113,所述限位件8具有两 个自由端,所述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挡块113及棘轮6相抵压以保证夹持装置100在夹紧手 机时,所述棘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5抵压而保证了棘轮6的制动作用。第一、第二侧壁12、 13设有朝向收容空间10的第一、第二接触面121U31及位于顶端的第一、第二上表面120、 130,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面121、131上分别向外凹设有用以收容弹簧9且与收容空间10连 通的第一、第二安装槽122、132,所述第一、第二安装槽122、132位于底壁11上方且与第一、 第二上表面120、 130不连通。所述后壁14上凹设有前后贯穿后壁14的用以安装开关7的 第三安装槽141,所述后壁14自底壁11向上延伸高出第一、第二上表面120、130。 所述夹持臂2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两侧向下垂直延伸的第一、第 二壁部22、23及自主体部21向上延伸且连接第一、第二壁部22、23的耳部24。所述主体部 21包括位于前端的端面211、位于上端的上表面212及位于下端的下表面213,所述下表面 213上设有与第一壁部22内侧相抵压的以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的尺条214,所述第一、第二 壁部22、23靠近端面211处分别向外延伸有用以抵压弹簧9的第一、第二抵压部221、231。 所述弹簧9位于夹持臂2与第一、第二抵压部221、231的后端内侧壁之间。当夹持臂2组 装到底座1上时,所述第一、第二抵压部221、231位于第一、第二安装槽122U32内且第一、 第二抵压部221、231随着夹持臂2的移动而在第一、第二安装槽122U32内移动且压縮弹 簧9,所述耳部24与后壁14平行且等高,手机放于耳部24与后壁14之间。 所述两个弹性臂3分别安装于后壁14及耳部24上,当夹紧手机时,所述两个弹性 臂3与手机接触,如此避免后壁14及耳部24与手机直接接触而使手机磨损。 所述第一、第二齿轮4、5固定于一起,所述第一、第二齿轮4、5共同设有贯穿第一、 第二齿轮4、5而与第一凸柱11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41以把第一、第二齿轮4、5定位于底壁 11上。所述第一、第二齿轮4、5圆周半径不同,以此利用第一、第二齿轮4、5的圆周半径的 差异而产生的线速差可实现夹持臂2夹紧及弹出速度的稳定。 所述棘轮6包括可转动的棘杆61及自棘杆61 —端弯折延伸以抵压第二齿轮5的 勾部62,所述勾部62设有凹陷的台阶部63,所述台阶部63设有贯穿台阶部63以与第二凸 柱112相配合的第二通孔631,所述棘轮6可绕第二凸柱112转动,所述限位件8也套接于 第二凸柱112上,所述限位件8位于台阶部63下方处且抵压棘轮6。所述限位件8具有两 个自由端,所述两个自由端分别与挡块113及棘轮6相抵压以保证夹持装置100在夹紧手 机时,所述棘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5抵压而保证了棘轮6的制动作用。在所述夹持臂2压 縮弹簧9而移动时,所述第二齿轮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棘轮6在第二齿轮5的表面上 滑动,在夹持臂2夹紧手机时,所述夹持臂2停止移动,同时使得第二齿 5也停止转动,所 述棘轮6卡持于第二齿轮5的某个齿槽内以防止第二齿轮5回转。[0017] 所述开关7安装于第三安装槽141内且与棘轮6的棘杆61相抵压以调节棘轮6 使其脱离第二齿轮5。在夹紧手机时,所述棘轮6抵压第二齿轮5,在需要拿出手机时,利用 开关7推动棘杆61,使得棘杆6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尽而脱离第二齿轮5而释放制动,依靠 弹簧9的弹力使得夹持臂2松弹出来,从而手机可以轻易取出。 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的工作原理需夹紧手机时,通过推动夹持臂2带动第 一齿轮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带动第二齿轮5跟着逆时针转动,此时棘轮6在第二齿轮 5的表面上滑动,所述第一、第二抵压部221、231压縮弹簧。当手机夹紧后,停止推动夹持 臂2,此时棘轮6的勾部62卡持于第二齿轮5的某个齿槽内起制动作用以防止第二齿轮5 回转,其中,夹紧力量及范围的大小可通过棘轮6进行调节;需弹出手机时,通过按压开关7 以推动棘杆61,使得棘杆6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尽而脱离第二齿轮5而释放制动,夹持臂 2因为弹簧9的弹力而逐渐回复起始位置,从而可以轻易的取出手机,其中,利用了第一、第 二齿轮4、5的圆周半径的差异而产生的线速差来实现夹持臂夹紧及弹出速度的稳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100可以实现不同尺寸手机的夹紧需求,本实用 新型夹持装置100设置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齿轮4、圆周半径较大的第二齿轮5及与第二齿 轮5相配合的棘轮6,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一、第二齿轮4、5的圆周半径的差异而产生的线 速差可实现夹持臂2夹紧及弹出速度的稳定,同时利用棘轮6制动,实现夹紧力量及范围的 调节。
权利要求一种夹持装置,用以夹持电子设备,其包括底座、与底座相配合的且可在底座上移动以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臂及安装于底座内且夹持于底座与夹持臂之间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齿轮、圆周半径较大的且与第一齿轮同时转动的第二齿轮及与第二齿轮相抵压以防止第二齿轮回转的棘轮,所述夹持臂的底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齿轮为一体式结构且第 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的上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垂直向上延伸有用以定位 第一、第二齿轮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一、第二齿轮共同设有贯穿第一、第二齿轮而与第一凸 柱相配合的第一通孔。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自 主体部一侧向下垂直延伸的第一壁部,所述齿条设于主体部下表面上且位于第一壁部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另一侧向下垂直延伸有与 第一壁部相对的第二壁部,所述第一、第二壁部分别向外延伸有抵压弹簧的第一、第二抵压 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收容弹簧的第一、第二 安装槽,所述第一、第二抵压部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安装槽内且可在第一、第二安装槽内压 縮弹簧而移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安装于底座后端,所述底座上 向上垂直延伸有以定位棘轮的第二凸柱。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设有安装于第二凸柱上 且具有两个自由端的限位件,所述底座后端设有一个挡块,所述限位件的两个自由端分别 与挡块及棘轮相抵压。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可转动的棘杆及自棘杆 延伸末端进一步弯折延伸的且与第二齿轮相抵压以防止第二齿轮回转的勾部,所述勾部套 接于第二凸柱上且可绕第二凸柱转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设有与棘杆相抵压的且 可调节棘轮运动以让棘杆脱离第二齿轮的开关,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以收容开关的第三安装 槽。
专利摘要一种夹持装置,用以夹持手机,其包括底座及与底座相配合的且可在底座上移动的夹持臂,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夹持臂相抵压的弹簧、圆周半径较小的第一齿轮、圆周半径较大的第二齿轮及与第二齿轮相抵压的棘轮,所述夹持臂的底端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如此设置,可以利用第一、第二齿轮的圆周半径的差异而产生的线速差可实现夹持臂夹紧及弹出速度的稳定,同时利用棘轮制动,实现夹紧力量及范围的调节。
文档编号F16M11/04GK201439854SQ200920303900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日
发明者万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