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电子装置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96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电子装置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杆件或一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常见用来将电子装置(如通讯设备、显示器等)悬挂于杆件上的设计先将电子装置锁固于L型支撑板件上,然后将锯齿状固定夹设置于L型支撑板件以及杆件之间,最后再将U型固定销于套住杆件后以螺丝锁固的方式穿设于L型支撑板件上,如此即可在将螺丝锁紧之后,利用U型固定销以及锯齿状固定夹紧紧地夹持住杆件,进而达到将电子装置悬挂于杆件上的目的。然而,上述方式需要许多的零组件方能完成,所以连带地就会导致繁复的组装流程,从而造成使用者在组装上诸多的不便;除此之外,由于此种方式也无法允许使用者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的悬挂角度,因此,其在实际使用上也缺乏弹性。虽然,在背景技术中, 其可通过连杆机构的增设以解决上述无法调整电子装置的悬挂角度的问题,但是此种方式却又会产生整体悬挂机构过于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杆件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其包含有一第一弯折板件,其上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结构;一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且其上具有多个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以及一固定件,其可拆卸地穿设于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以环接于该杆件上,该固定件用来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或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共同夹持住该杆件;其中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实质上平行于该杆件,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 该电子装置与该杆件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可调整一电子装置相对于一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 其包含有一第一弯折板件;以及一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 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其中当该第一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相对平行地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当该第二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支撑壁面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


图1为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固定于杆件上的组合示意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锯齿结构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图5为图2所示的第二锯齿结构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图6为第二锯齿结构在将图2所示的第一弯折板件与第二弯折板件翻转约180度后与固定件共同夹持住杆件的侧视图;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固定机构的示意图8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将电子装置固定于支撑壁面上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100固定机构12,102电子装置
14杆件16,106第一弯折板件
18,108第二弯折板件20固定件
22第一锯齿结构23补强肋结构
24第二锯齿结构25定位孔
26螺27垫片
104支撑壁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固定机构10的组合示意图。由图1可知,固定机构10用来将一电子装置12悬挂于一杆件14上,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2可较佳地为一通讯设备(如一通讯基地台等),但不受此限,其也可为其他常见的电子设备,如显示器等,而杆件14为应用于物件悬挂的固定杆柱。在此针对固定机构10的结构设计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1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10包含有一第一弯折板件16、一第二弯折板件 18,以及一固定件20;第一弯折板件16以一弯折角度θ连接于第二弯折板件18,其中弯折角度θ较佳地为165度,但不受此限,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可利用固定机构10以将电子装置12悬挂于杆件14上的合理范围内,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之间的弯折角度可根据电子装置12的实际使用需求而有所变化。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如钣金成型等)形成近似U型的一支撑架结构,用于如图1所示地共同锁固于电子装置12上;此外,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上分别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结构22以及多个第二锯齿结构24(在图2中分别显示两个),也就是说,多个第一锯齿结构22以及多个第二锯齿结构M皆非为一独立元件,而是直接形成于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上的结构,其相关成型制作工艺可采用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如钣金成型等),故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的结构弯折位置上可均具有至少一补强肋结构 23 (在图2中分别显示两个),用于增强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的结构强度, 但不受此限,意即补强肋结构23可为一可省略的元件,用于达到简化固定机构10的结构设计的目的,至于是否采用,端视固定机构10的应用需求而定;至于补强肋结构23的形成方式,其可采用背景技术中常见的机械加工方式来完成,如冲压成型等。固定机构10的固定件20则是较佳地为一 U型固定销,其可拆卸地通过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上所形成的定位孔25以穿设于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上,进而与多个第一锯齿结构22或与多个第二锯齿结构M共同夹持住杆件14,其中固定件20与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之间的锁固可利用如图2所示的螺丝26以及垫片27来完成,而上述定位孔25在第一弯折板件16或是第二弯折板件18上所配置的组数也可不限于如图2所示的两组,其可根据固定机构10所欲适用的杆件尺寸而有所变化,用于达到使用不同尺寸的固定件即可将电子装置12悬挂于不同尺寸的杆件上的目的,从而增进固定机构10在实际应用上的使用弹性。以下以电子装置12是一通讯设备为例针对固定机构10与电子装置12以及杆件 14之间的组装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10固定于杆件14上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第一锯齿结构22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侧视图;首先,使用者可在将固定件20在套住杆件14后,将固定件2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弯折板件16上,接着,再利用螺丝沈以及垫片27以将固定件20的两端锁固于第一弯折板件16上,如此一来,通过固定件20与第一弯折板件16之间的锁固,第一弯折板件16上的第一锯齿结构22即可与固定件20共同紧固地夹持住杆件14(如图3所示);最后,只要再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电子装置12分别锁固于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上,如此即可完成固定机构10与电子装置12以及杆件14之间的组装,其中电子装置 12可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地以实质上平行于杆件14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值得注意的是,由图4可知,通过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的弯折连接设计,邻近于第一锯齿结构22的第二锯齿结构M可在第一锯齿结构22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时抵接于杆件14上,用于产生增加固定机构10施加于杆件14上的夹持力的功效。另一方面,若是使用者欲调整电子装置12相对于杆件14的悬挂角度以改善电子装置12在信号收发上的传输品质,则使用者可依照上述组装流程将电子装置12经由固定机构10而固定于杆件14上,而与上述组装流程不同的是,在将固定件20套住杆件14后, 使用者须改将固定件20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二弯折板件18上,而非穿设在第一弯折板件 16上;接着,同样地也是利用螺丝沈以及垫片27以将固定件20的两端锁固于第二弯折板件18上,如此一来,通过固定件20与第二弯折板件18之间的锁固,第二弯折板件18上的第二锯齿结构M即可与固定件20紧固地夹持住杆件14 ;最后,只要再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电子装置12分别锁固于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上,如此即可完成固定机构10与电子装置12以及杆件14之间的组装,其中固定机构10与电子装置12以及杆件14 之间的结构关系可如图5所示,其为图2所示的第二锯齿结构M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侧视图,换句话说,当固定机构10利用第二锯齿结构M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方式以将电子装置12悬挂于杆件14上时,电子装置12会以上扬一悬挂角度α 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由图5可知,悬挂角度α实质上等于弯折角度θ的补角,而在此实施例中,弯折角度θ实质上等于165度,意即电子装置12会以上扬15度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同样地,由图5可知,通过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的弯折连接设计,邻近于第二锯齿结构M的第一锯齿结构22也可在第二锯齿结构M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时抵接于杆件14上,用于产生增加固定机构10施加于杆件14上的夹持力的功效。除此之外,在上述组装过程中,若是使用者先将如图5所示的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所形成的支撑架结构翻转约180度,接着再将固定件20的两端分别穿设
6于第二弯折板件18上并依照上述组装流程依序完成后续的组装步骤,则固定机构10与电子装置12以及杆件14之间的结构关系就会如图6所示,其为第二锯齿结构M在将图2所示的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翻转180度后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侧视图,也就是说,当将图2所示的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翻转约180度以及固定机构10以第二锯齿结构M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方式将电子装置10悬挂于杆件14上时,电子装置12会以向下倾斜一悬挂角度β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由图 6可知,悬挂角度β也实质上等于弯折角度θ的补角,而在此实施例中,弯折角度θ实质上等于165度,意即电子装置12会以向下倾斜15度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同样地,由图6可知,通过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的弯折连接设计,邻近于第二锯齿结构 24的第一锯齿结构22也可在第二锯齿结构M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时抵接于杆件14上,用于产生增加固定机构10施加于杆件14上的夹持力的功效。综上所述,通过第一弯折板件16与第二弯折板件18的弯折连接设计,以及选择性地利用第一弯折板件16上的第一锯齿结构22或是第二弯折板件18上的第二锯齿结构M 以与固定件20共同夹持住杆件14的组装方式,电子装置12相对于杆件14的悬挂角度可具有相对应的倾斜变化;举例来说,在此实施例中,依照上述不同的组装流程,电子装置12 可相对应地以平行于杆件14、相对杆件14上扬15度,或是相对杆件14向下倾斜15度的方式悬挂于杆件14上。值得一提的是,固定件20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只要是可达到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U型固定销相同的固定效果,意即在穿设于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之后可与第一锯齿结构22或第二锯齿结构M共同夹持住杆件 14的固定结构设计,其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举例来说,固定件20的设计也可改采用一环形锁固带,其可在穿过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后,在杆件14相对电子装置12的另一侧上将该环形锁固带的两端以螺丝锁合的方式锁紧,用于使第一弯折板件16 或第二弯折板件18通过该环形锁固带紧束于杆件14上。此外,除了可利用固定机构10以将电子装置12悬挂于杆件14上之外,使用者也可在将固定件20从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上卸离后,以螺丝锁固的方式选择性地将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与一支撑壁面进行锁固,用于使电子装置12可相对平行地或是以约等于弯折角度θ的补角的悬挂角度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进而增加固定机构10在实际应用上的使用弹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机构10欲用来将电子装置 12悬挂于该支撑壁面的前提下,多个第一锯齿结构22的结构设计可相对应地以相对于第一弯折板件16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第一弯折板件16上,同理,多个第二锯齿结构M的结构设计也可相对应地以相对于第二弯折板件18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第二弯折板件18 上,如此一来,在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被锁固于该支撑壁面上的过程中,即可改善因如图2所示的第一锯齿结构22或第二锯齿结构M的突出设计而使得第一弯折板件16或第二弯折板件18无法顺利地锁固于该支撑壁面上的情况发生;另外,在此使用情况下,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在结构长度设计上也可相对应地增长,以方便使用者可更加顺利地进行电子装置12与第一弯折板件1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8之间的锁固。接着,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固定机构100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固定机构100将一电子装置102固定于一支撑壁面104
7上的侧视图;由图7可知,固定机构100包含有第一弯折板件106以及一第二弯折板件108, 第二弯折板件108以一弯折角度Q1连接于第一弯折板件106,其中弯折角度91较佳地为 165度,但不受此限,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可利用固定机构100以将电子装置102固定于支撑壁面104上的合理范围内,第一弯折板件106与第二弯折板件108之间的弯折角度可根据电子装置102的实际使用需求而有所变化。以下以电子装置102是一通讯设备为例针对固定机构100与电子装置102以及支撑壁面104之间的组装进行说明,请同时参阅图7以及图8 ;首先,使用者可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将电子装置102分别锁固于第一弯折板件106以及第二弯折板件108上,接下来,只要再将第一弯折板件106锁固于支撑壁面104上,如此即可完成固定机构100与电子装置102 以及支撑壁面104之间的组装,其中电子装置102可如图8所示地以实质上平行于支撑壁面104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壁面104上。另一方面,若是使用者欲调整电子装置102相对于支撑壁面104的悬挂角度以改善电子装置102在信号收发上的传输品质,则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调整悬挂角度的组装流程,以达到改变电子装置102相对于支撑壁面104的悬挂角度的目的,举例来说,假设弯折角度θ !等于165度,则通过改将第二弯折板件108锁固于支撑壁面104上或是在将如图7所示的固定机构100翻转约180度后将第二弯折板件108锁固于支撑壁面104上的方式,电子装置102可相对应地相对支撑壁面104上扬15度,或是相对支撑壁面104向下倾斜15度的方式悬挂于支撑壁面104上。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元件结构设计皆可应用在此实施例中,以增加固定机构100的应用弹性,如固定件与锯齿结构的配合设计、锯齿结构向内凹陷的结构设计、补强肋结构的结构强化设计,以及定位孔的配置组数变化等,至于相关元件配置及组装流程,其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相比较于背景技术具有过多零组件的问题以及在使用连杆机构以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的悬挂角度的设计中所产生的整体悬挂机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利用锯齿结构直接形成于弯折板件上以及弯折板件彼此之间具有弯折角度的结构设计,来达到缩减固定机构所需的零组件数目以及可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或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目的。如此一来,不仅可大大地简化利用固定机构以将电子装置悬挂于杆件或支撑壁面上的组装流程,同时,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固定机构可允许使用者依照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不同的组装流程,以使电子装置可相对应地以平行于杆件、相对杆件上扬,或是相对杆件向下倾斜的方式悬挂于杆件或支撑壁面上,因此,本发明也可满足固定机构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需求,从而进一步地增加固定机构在实际应用上的使用弹性以及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其包含有第一弯折板件,其上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结构;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且其上具有多个第二锯齿结构,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以及固定件,其可拆卸地穿设于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以环接于该杆件上,该固定件用来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或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共同夹持住该杆件;其中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实质上平行于该杆件,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杆件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弯折角度实质上等于16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为一U型固定销,其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为环形锁固带,其于穿过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后,以螺丝锁合的方式紧束于该杆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一弯折板件可于该固定件从该第一弯折板件上卸离后,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一支撑壁面上,用于使该电子装置相对平行地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以相对于该第一弯折板件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弯折板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二弯折板件可于该固定件从该第二弯折板件上卸离后,以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一支撑壁面上,用于使该电子装置以该弯折角度的补角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以相对于该第二弯折板件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该第二弯折板件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的结构弯折位置上具有至少一补强肋结构。
10.一种可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支撑壁面的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其包含有第一弯折板件;以及第二弯折板件,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该第二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该电子装置上;其中当该第一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相对平行地悬挂于该支撑壁面上,当该第二弯折板件固定于该支撑壁面上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支撑壁面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弯折角度实质上等于165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一弯折板件上具有多个第一锯齿结构, 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用来与一固定件共同夹持住一杆件,以使该电子装置实质上平行于该杆件,该第二弯折板件上具有多个第二锯齿结构,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用来与该固定件共同夹持住该杆件,以使该电子装置与该杆件所夹的角度实质上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以相对于该第一弯折板件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该第一弯折板件上,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以相对于该第二弯折板件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于该第二弯折板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整电子装置相对于杆件或支撑壁面悬挂角度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含第一弯折板件、第二弯折板件及固定件。该第二弯折板件以一弯折角度连接于该第一弯折板件,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共同锁固于一电子装置上。该固定件可拆卸地穿设于该第一弯折板件或该第二弯折板件以环接于一杆件上,用来与该第一弯折板件的多个第一锯齿结构或该第二弯折板件的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共同夹持住该杆件。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一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平行于该杆件,当该固定件与该多个第二锯齿结构夹持住该杆件时,该电子装置与该杆件所夹的角度等于该弯折角度的补角。
文档编号F16M13/02GK102313120SQ2010102249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姜智展, 彭开田, 杨宛儒 申请人:合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