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压力枢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08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压力枢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电子产品枢轴,尤指一种双压力枢轴。
背景技术
笔记型计算机因为便于携带而具有桌上型计算机无可取代的优势,而笔记型计算 机以机构上的设计而言,其主要在于其枢轴的设计,借助枢轴令主机与屏幕之间能够达到 开合的效果,且达到开合后的定位效果。枢轴的设计关系着笔记型计算机的质感,早期的枢轴必须双手操作屏幕与主机的 开启,使用者一手掀转屏幕,另一只手按压主机,借助按压主机的力量限制主机无法产生翘 动,而能够顺利的将屏幕相对主机掀开。而当使用者仅以单手掀转屏幕时,主机会受到掀转 的力量而产生翘动的现象,而无法满足单手掀转的需求。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主机相对 于屏幕重量比值越小的系统,会让使用者掀开屏幕时,更容易发生主机随着屏幕翘动的现 象。除此之外,当屏幕与主机闭合,而将笔记型计算机收藏于收纳袋内时,倘若屏幕与 主机之间存在有间隙时,存放于收纳袋内的其它物品,容易滚进屏幕与主机之间,假使使用 者按压屏幕或主机,而容易让屏幕产生变形甚至损坏。因此,笔记型计算机制造商拟出了 一套规范,将笔记型计算机翻转180度,利用治具令笔记型计算机悬空,当屏幕与主机闭合 时,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掀转角度限制为7度以内。符合这个规范时,当笔记型计算机收藏于 收纳袋内时,屏幕与主机之间将不会产生开口,而能够避免异物落入屏幕与主机之间。惟,目前笔记型计算机枢轴的设计并无法同时满足前述的单手开启屏幕以及笔记 型计算机翻转180度后,其掀转角度7度以内的双重限制。参照图9与图10,为现有的枢钮器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个轴件 91与一个座体92,轴件91能够结合于电子产品的屏幕,座体92能够结合于电子产品的主 机。轴件91依序穿设于一定位件93、座体92、一个垫圈94、一个盘型弹片95、一个固定凸 轮件96、一个转动凸轮件97、数个盘型弹片95与一固定件98,固定件98结合于轴件91末 端,固定件98能够防止套设于轴件91的构件脱离于轴件91。前述的固定凸轮件96固定于 座体92,而前述垫圈94、转动凸轮件97与盘型弹片95被限制于轴件91。同时见图11、图12与图13,当掀转电子产品的屏幕时,会带动轴件91转动,而能 够带动垫圈94、转动凸轮件97与盘型弹片95相对转动,转动凸轮件97相对固定凸轮件96 转动时,转动凸轮件97利用其表面凹凸的凸轮特征对应固定凸轮件96表面凹凸的凸轮特 征,而令转动凸轮件97会沿着轴件91的轴向移动,当转动凸轮件97的凸轮特征与固定凸 轮件96的凸轮特征错位时,转动凸轮件97压迫盘型弹片95,且转动凸轮件97与固定凸轮 件96产生定位效果,此时,屏幕与主机形成掀开定位。当转动凸轮件97的凸轮特征与固定 凸轮件96的凸轮特征吻合时,盘型弹片95弹性释放而压掣转动凸轮件97,此时,屏幕与主 机形成闭合定位。当转动轴件91时,盘型弹片95提供了固定凸轮件96所需的轴向压力,当轴件91刚转动时,固定凸轮件96必须抵抗盘型弹片95施加于转动凸轮件97的力量,使转动凸轮 件97的凸轮特征在爬起时相当费力。操作者必须施以较大的力量,才能够顺利的转动轴件 91,而令屏幕相对主机定位。因此操作者无法以单手掀开屏幕,而必须辅助以另一手按压 住主机,才能够顺利的掀开屏幕,而倘若操作者仅以单手掀开屏幕时,会让主机跟着向上翘 起。再者,当笔记型计算机收藏于收纳袋内时,屏幕与主机之间的开口,容易让异物进 入,当使用者按压屏幕或主机,将会使得屏幕产生变形甚至损坏。因此申请人希冀能够提出一种双压力枢轴,借此以改善先前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亟欲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缺失。本实用新型首目的为,借助第一压力装置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 定,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 时所需的压力,令该第二压力装置达到单手开启屏幕,且主机不翘起的目的,以及满足笔记 计算机整机翻转180度时,屏幕能够受到枢轴的扭力值与该第二压力装置所提供的锁定力 而锁定屏幕,在此状态下的屏幕相对主机开启的角度将会小于7度。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为,当屏幕相对主机闭合时,借助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 的斜面滑移至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斜面,令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凹部能够自 动滑入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凸部,进一步达到屏幕与主机之间的角度为5至15度 时,屏幕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双压力枢轴,包括有一个轴件,该轴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 的连接部与一个轴部,该轴件的轴部末端设有一个固定件;一个座体,该座体两端分别形成 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枢接部,该座体的枢接部枢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上,且 能够产生相对的旋转关系;一个转动凸轮件,其固定于该座体,该转动凸轮件受到该座体带 动而转动;一个位移凸轮件,其套设于该轴件,该位移凸轮件受到该转动凸轮件的压掣而横 向位移;一个用于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定的第一压力装置,其套设于该轴 件,且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轴件的固定件之间;一个第二压力装置,其位于该第一压力装 置与该转动凸轮件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套设该位移凸轮件,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 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 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其包括有一个第一压力装置与一个第二压力装置,该 第一压力装置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定,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 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令该第二压力装置达到 单手开启屏幕,且主机不翘起的目的,以及满足笔记计算机整机翻转180度时,屏幕能够受 到枢轴的扭力值与该第二压力装置所提供的锁定力而锁定屏幕,在此状态下的屏幕相对主 机开启的角度将会小于7度。2.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当屏幕相对主机闭合时,借助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斜面滑移至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斜面,令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凹部能够 自动滑入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凸部,进一步达到屏幕与主机之间的角度为5至15度 时,屏幕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的立体外观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的立体分解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的剖面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座体相对轴件闭合的示意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座体相对轴件开启的示意图。图7 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掀转的剖面图,表位移凸轮件压掣弹性组的示意 图。图8 为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整机翻转的示意图。图9 为现有的会使主机翘动的枢钮器的立体外观图。图10 为现有的会使主机翘动的枢钮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1 为现有的会使主机翘动的枢钮器的剖视图。图12 为图11的延续,表掀转屏幕时需要双手同时使用的示意图。图13 为现有的枢钮器结合于主机与屏幕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91轴件92座体93 定位件[0035]94垫圈95盘型弹片96 固定凸轮件[0036]97转动凸轮件98固定件1 枢轴[0037]10轴件11连接部12 轴部[0038]13挡止部14架体15 固定件[0039]20座体21连接部22 枢接部[0040]221第一面222第二面223 枢孔[0041]224穿孔225第一限位部226第二限位部[0042]31限位片311限位孔312第一限位挡部[0043]313第二限位挡部32垫圈321 限位孔[0044]41转动凸轮件411第一面412第二面[0045]413突部414枢孔415第一转动凸轮部[0046]4151斜面4152凹部416第二转动凸轮部[0047]4161斜面4162凹部42 位移凸轮件[0048]421限位孔424第—-位移凸轮部4241 斜面[0049]4242凸部425第二位移凸轮部4251 斜面[0050]4252凸部43间隔片431 限位孔[0051]432第一穿孔433第二穿孔51第一压力装置[0052]511盘型弹簧510限位孔60第二压力装置[0053]61套件611第一抵压面612端面[0054]613套设空间62分隔件621端面[0055]622第二抵压面623限位孔63弹性组[0056]631盘型弹簧630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 型的双压力枢轴1包括有一个轴件10、一个座体20、一个限位片31、数个垫圈32、一个转动 凸轮件41、一个位移凸轮件42、一个间隔片43、一个第一压力装置51与一个第二压力装置 60。其中同时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的剖视图。该轴件10的两端分别形成一 个连接部11与一个轴部12,而该连接部11与该轴部12之间径向设有一个挡止部13,该轴 件10的连接部11供结合电子产品,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11结合一个架体14,该架体14能 够结合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该轴部12的截面呈非圆形状,该轴部12末端 形成有螺纹,以供结合一个具有螺孔的固定件15。该座体20两端分别形成一个连接部21与一个枢接部22,该座体20的连接部21 供结合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该枢接部22枢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且能 够产生相对的旋转关系。该枢接部22包括一个第一面221与一个第二面222,该枢接部22 设有一个枢孔223与一个穿孔224,该枢孔223与该穿孔224皆穿透该枢接部22的第一面 221与第二面222。该枢接部22第一面221凸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225与一个第二限位部 226,该第一限位部225与该枢孔223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二限位部226与该枢孔223之间 的距离。该轴件10的轴部12穿设于该枢孔223,该轴件10能够相对该座体20枢转。同时参照图5与图6,该轴件10的挡部13与该座体20的枢接部22之间设有该限 位片31。该限位片31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311,且该限位片31的外周缘设有一个第一限 位挡部312与一个第二限位挡部313。该第一限位挡部312与该限位孔311之间的距离小 于该第二限位挡部313与该限位孔311之间的距离。该限位片31套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 12,该限位片31随着该轴件10转动,该限位片31的第一限位挡部312与该轴件10的挡止 部13能够挡设该座体20的第一限位部225,该第二限位挡部313能够挡设该座体20的第 二限位部226,进一步让屏幕相对主机掀开而产生定位。该数个垫圈32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321,该垫圈32设于该座体20的枢接部22的 第二面222,且该限位孔321套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该转动凸轮件41包括一个第一面411与一个第二面412,该转动凸轮件41的一端 轴向朝向该第一面411的方向延伸一个突部413,该突部413穿设于该座体20的穿孔224, 令该转动凸轮件41固定于该座体20,两者无法相对旋转。该转动凸轮件41轴向设有一个 枢孔414,该枢孔414穿透该第一面411与该第二面412,该枢孔414套设该轴件10的轴部12,该转动凸轮件41能够相对该轴件10枢转。该第二面412形成一个第一转动凸轮部 415与一个第二转动凸轮部416,且该第一转动凸轮部415包括两个斜面4151与一个凹部 4152,该凹部4152位于该两个斜面4151之间,该第二转动凸轮部416包括两个斜面4161与 一个凹部4162,该凹部4162位于该两个斜面4161之间,且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 416彼此相对,该第一转动凸轮部415邻近该枢孔414,该第二转动凸轮部416远离该枢孔 414。该位移凸轮件42包括一个第一面421与一个第二面422,该位移凸轮件42轴向 设有一个限位孔423,该限位孔423穿透该第一面421与该第二面422,该限位孔423套设 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令该位移凸轮件42随着该轴件10转动。该位移凸轮件42第一面 421突设一个第一位移凸轮部424与一个第二位移凸轮部425,且该第一位移凸轮部424包 括两个斜面4241与一个凸部4242,该凸部4242位于该两个斜面4241之间,该第二位移凸 轮部425包括两个斜面4251与一个凸部4252,该凸部4252位于该两个斜面4251之间,且 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彼此相对。该第一位移凸轮部424邻近该限位孔423,该 第二位移凸轮部425远离该限位孔423。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分别对应该第 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416,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能够吻合的对应该第一 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416,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 部424、425也能够与该第一与第二转 动凸轮部415、416形成错位。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416的斜面4151、4161对应该 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的斜面4241、4251,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416的凹 部4152、4162对应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的凸部4242、4252。该间隔片43位于该位移凸轮件42与该转动凸轮件41之间,该间隔片43面接触 于该转动凸轮件41,该间隔片43提供该转动凸轮件41相对转动时的滑顺效果。该间隔片 43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431、一个第一穿孔432与一个第二穿孔433,该限位孔431与该第 一穿孔432呈连通,且该第一穿孔432与该第二穿孔433呈相对。该限位孔431套设于该 轴件10的轴部12,令该间隔片43随着该轴件10转动,且该第一穿孔432套设该第一位移 凸轮部424,该第二穿孔433套设该第二位移凸轮部425,令该间隔片43与该位移凸轮件42 同步转动。该第一压力装置51位于该转动凸轮件41与该轴件10的固定件15之间,该第一 压力装置51提供该枢轴1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定,该第一压力装置51包括数个盘型 弹簧511形成对接,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个盘型弹簧511。该盘型弹簧511轴向设有一限位 孔510,该限位孔510套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令该盘型弹簧511随着该轴件10转动。该第一压力装置51与该转动凸轮件41间设有该第二压力装置60,本实施例中该 第二压力装置60位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与该间隔片43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60的弹性 回复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60供应该枢轴1的自动锁 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41相对该位移凸轮件42转动时所需的压力。该第二压力装置60 套设着该位移凸轮件42,进一步限制了该转动凸轮件41与该第一压力装置51之间的距离 是固定不变的。该位移凸轮件42受到该转动凸轮件41的带动而产生横向位移时,该位移 凸轮件42被限制于该第二压力装置60内移动。该第二压力装置60包括一个套件61、一个 分隔件62与一个弹性组63,该套件61包括一个第一抵压面611、一个端面612与一个套设 空间613,该第一抵压面611与该端面612分别位于该套件61的两端的端部,该套设空间613穿透该套件61的两端。该分隔件62包括一个端面621、一个第二抵压面622与一个限 位孔623,该端面621与该第二抵压面622分别位于该分隔件62的两端,该限位孔623穿 设于该分隔件62。该套件61的第一抵压面611抵设于该转动凸轮件41的端面,该套件61 的端面612与该分隔件62的端面621互相抵设,该分隔件62的第二抵压面622抵设于该 第一压力装置51,该套设空间613套设该弹性组63与该位移凸轮件42。该分隔件62的限 位孔623套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令该第二压力装置60的分隔件62随着该轴件10转 动。该弹性组63位于该位移凸轮件42与该分隔件62之间,该弹性组63的弹性回复 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的弹性回复力,该弹性组63包括数个盘型弹簧631形成对接,本 实施例中共设有两个盘型弹簧631。该盘型弹簧631轴向设有一限位孔630,该限位孔630 套设于该轴件10的轴部12,令该盘型弹簧631随着该轴件10转动。该弹性组63弹性释放 令该位移凸轮件42受到压迫而压掣于该转动凸轮件41。同时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掀转的剖面图。该固定件15旋紧至该轴 部12而压抵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令该第一压力装置51供应其相反于该固定件15的一面 的所有构件的压力,令该枢轴1的扭力值稳定,此时所有的构件在轴向是不会移动的,因此 该第一压力装置51也不会再做压缩/回复的动作。该弹性组63压掣该转动凸轮件41的 压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压掣该第二压力装置60的压力,所以当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 开启,该座体20相对该轴件10转动时,该座体20带动该转动凸轮件41相对该轴件10转 动,令该转动凸轮件41相对该间隔片43与该位移凸轮件42转动,令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 轮部415、416脱离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该转动凸轮件41转动而压掣该位移 凸轮件42,令该位移凸轮件42相对该轴部12产生横向位移,该位移凸轮件42进一步压掣 该弹性组63,因为该弹性组63的弹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51的弹力,因此该弹性组63无 法顶开该分隔件62,该分隔件62的端面621依然抵设于该套件61的端面612,因此该弹性 组63虽然受到该位移凸轮件42的压迫,但该弹性组63并不会迫使该第一压力装置51产 生压缩,因此,该枢轴1所承受的扭力值并不会发生变化。令该第二压力装置60达到单手 开启屏幕,且主机不翘起的目的。当屏幕相对主机闭合时,借助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415、416的斜面4151、 4161滑移至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的斜面4241、4251,令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 轮部415、416的凹部4152、4162能够自动滑入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424、425的凸部 4242、4252,进一步达到屏幕与主机的间的角度为5至15度时,屏幕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同时参照图8,为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整机翻转的示意图。因为该枢轴1的开 启过程的扭力都是稳定的,因此当笔记计算机整机翻转180度时,屏幕能够受到枢轴1的扭 力值与该第二压力装置60的弹性组63所提供的锁定力而锁定屏幕,在此状态下的屏幕相 对主机开启的角度将会小于7度。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其包括有一个第一压力装置与一个第二压力装置,该 第一压力装置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定,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 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令该第二压力装置达到 单手开启屏幕,且主机不翘起的目的,以及满足笔记计算机整机翻转180度时,屏幕能够受
9到枢轴的扭力值与该第二压力装置所提供的锁定力而锁定屏幕,在此状态下的屏幕相对主 机开启的角度将会小于7度。2.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当屏幕相对主机闭合时,借助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 部的斜面滑移至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斜面,令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凹部能够 自动滑入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凸部,进一步达到屏幕与主机之间的角度为5至15度 时,屏幕能够自动关闭的功能。惟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10
权利要求一种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轴件,该轴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轴部,该轴件的轴部末端设有一个固定件;一个座体,该座体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枢接部,该座体的枢接部枢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上,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旋转关系;一个转动凸轮件,其固定于该座体,该转动凸轮件受到该座体带动而转动;一个位移凸轮件,其套设于该轴件,该位移凸轮件受到该转动凸轮件的压掣而横向位移;一个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恒定值扭力的第一压力装置,其套设于该轴件,且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轴件的固定件之间;一个第二压力装置,其位于该第一压力装置与该转动凸轮件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套设该位移凸轮件,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力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抵压 面、一个第二抵压面与一个套设空间,该第一抵压面抵设于该转动凸轮件的端面,该第二抵 压面抵设于该第一压力装置,该套设空间套设该弹性组与该位移凸轮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力装置包括一个套件、一个 分隔件与一个弹性组,该套件包括该第一抵压面、一个端面与该套设空间,该第一抵压面与 该套件的端面分别位于该套件的两端的端部,该套设空间穿透该套件的两端,该分隔件包 括一个端面、该第二抵压面与一个限位孔,该分隔件的端面与该第二抵压面分别位于该分 隔件的两端,该限位孔穿设于该分隔件,该套件的端面与该分隔件的端面互相抵设,该分隔 件的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使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分隔件随着该轴件转动,该弹性组 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分隔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包括数个盘型弹簧形成对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盘型弹簧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该 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该盘型弹簧随着该轴件转动。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个压力装置包括 数个盘型弹簧形成对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盘型弹簧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该 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该盘型弹簧随着该轴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转动凸轮件与该位移凸轮件之间 设有一个使该转动凸轮件滑顺地相对转动的间隔片,该间隔片面接触于该转动凸轮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转动凸轮件形成一个第一转动凸 轮部与一个第二转动凸轮部,该位移凸轮件突设一个第一位移凸轮部与一个第二位移凸轮 部,该间隔片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一个第一穿孔与一个第二穿孔,该限位孔与该第一穿孔 呈连通,且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相对,该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使该间隔片随着 该轴件转动,且该第一穿孔套设该第一位移凸轮部,该第二穿孔套设该第二位移凸轮部,使该间隔片与该位移凸轮件同步转动,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能够吻合的对应该第一与第 二转动凸轮部,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也能够与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形成错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凸轮部包括两个斜面与 一个凹部,该第一转动凸轮部的凹部位于该第一转动凸轮部的两个斜面之间,该第二转动 凸轮部包括两个斜面与一个凹部,该第二转动凸轮部的凹部位于该第二转动凸轮部的两个 斜面之间,该第一位移凸轮部包括两个斜面与一个凸部,该第一位移凸轮部的凸部位于该 第一位移凸轮部的两个斜面之间,该第二位移凸轮部包括两个斜面与一个凸部,该第二位 移凸轮部的凸部位于该第二位移凸轮部的两个斜面之间,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斜面 能够滑移至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斜面,使该第一与第二转动凸轮部的凹部能够自动 滑入该第一与第二位移凸轮部的凸部,借此当屏幕与主机之间的角度为5至15度时,屏幕 能够自动关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轴件的连接部与轴部之间径向设 有一个挡止部,该座体的枢接部凸设有一个第一限位部与一个第二限位部,该轴件的挡部 与该座体的枢接部之间设有一个限位片,该限位片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且该限位片的外 周缘设有一个第一限位挡部与一个第二限位挡部,该限位片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该限位 片随着该轴件转动,该限位片的第一限位挡部与该轴件的挡止部能够挡设该座体的第一限 位部,该第二限位挡部能够挡设该座体的第二限位部,借此使屏幕相对主机掀开而产生定 位。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双压力枢轴,其包括有一第一压力装置与一第二压力装置,该第一压力装置套设于该轴件,且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轴件的固定件之间,该第一压力装置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扭力值恒定;该第二压力装置位于该第一压力装置与该转动凸轮件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套设该位移凸轮件,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
文档编号F16C11/10GK201730954SQ2010205095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0日
发明者林朝吉 申请人: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