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182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 (Gruppengetriebevorrrichtung)0
背景技术
已知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至少包含主动调节单元和控制和/或调节单元,它们被设置用于使通过调节单元提供的调节力矩与换档过程相匹配。本发明的目的特别是基于简化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结构设计。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实现。其它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动的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将一调节力矩引入前置副变速器单元中,所述组合式变速器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该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中的调节力矩至少与借助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由此能实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特别简单的可切换性,从而能够简化整个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结构方案,特别是简化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结构方案。“组合式变速器系统” 应优选地理解成,至少具有用于挂入主变速器档位的主变速器单元和用于使主变速器档位增加到多倍的前置副变速器单元。“换档过程”在此应特别是理解为升档过程和/或降档过程。“升档过程”应特别是理解为其中使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总传动比降低的换档过程。“升档过程”优选理解成其中主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降低的换档过程。“降档过程”应特别是理解成一种其中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总传动比升高的换档过程。“降档过程”有利地应理解成其中主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升高的换档过程。另外,“主动的调节单元”应理解成特别是一种被设置用于提供一不同于初级驱动机/主驱动器的驱动力矩的调节力矩的单元。“设置” 应理解成专门地编程、设计和/或配置。有利的是,所述调节单元在至少一个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同步。由此可使前置副变速器内的同步过程缩短,从而能实现更高的舒适性。“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同步”在此应理解成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切换装置的同步。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吸收调节力矩和用于输出调节力矩。由此提供了一种可灵活使用的调节单元。另外提出,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在换档过程中对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调节力矩进行匹配和/或改变。由此可实现特别快速的同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优选包括至少一个设计成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至少部分地与调节单元相连接。由此有利地可以简单地借助调节单元来使切换装置同步。“切换装置”在此特别是应理解成一种用于在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内建立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的装置,所述连接用于挂入变速器档位,所述切换装置例如是具有相应切换爪的滑套。 “同步”应理解成使转速改变、特别是均衡以建立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切换装置设计成非同步的爪齿式接合装置。优选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仅具有非同步的切换装置。特别优选地,主变速器单元也仅具有非同步的切换装置。“非同步”在此应特别是理解成,在切换装置进行切换时避免在联接元件之间的打滑连接。另外提出,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消除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撞齿调节(Zahn-auf-Zahn-Mellungen)。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切换舒适性。在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副轴,其中所述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一副轴调节装置,所述副轴调节装置被设置用于提供作用在副轴上的调节力矩。由此可实现有利的、快速的同步。特别优选的是,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至少在一反向的、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实施的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调节用于副轴的调节力矩。由此可有利地、快速地实施特别是反向换档过程。“反向换档过程”在此特别是应理解成如下的换档过程,其中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与主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反向地、即向相反的方向改变。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 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该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被设置用于提供一作用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调节力矩。由此可进一步改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同步。为了对换档过程进行同步,原则上调节单元可以或者具有至少一个副轴调节装置,或者具有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特别有利地,调节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副轴调节装置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有利的是,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至少在一同向的、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实施的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调节用于变速器输入轴的调节力矩。由此,特别是同向换档过程可有利地、快速地实施。“同向换档过程”在此应特别是理解成如下的换档过程,其中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与主变速器单元的传动比同向地、即向相同的方向改变。因为调节单元可以有利地另外被设置用于对主变速器单元进行同步,所以另外提出,组合变速器系统包括主变速器单元,该主变速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由此可实现主变速器单元的结构简单的实施方案。特别优选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调节力矩至少与一借助主变速器单元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由此可实现主变速器单元的有利的快速同步,其可以特别有利地与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同步相协调。有利地另外提出,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主变速器单元同步和/或消除主变速器单元的撞齿调节。由此可进一步改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切换舒适性。在一有利的扩展方案中,调节单元在至少一个运行模式中形成混合驱动模块,该混合驱动模块被设置用于提供一驱动力矩。由此可将组合式变速器系统有利地用于驱动和/或回收。另外提出,组合式变速器系统构造成双离合变速器。由此可以实现设计成双离合变速器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简单同步。


其他的优点由下面对附图进行的说明给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有大量的组合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合理地单独地考虑各特征并将各特征组合成其它组合。其中图1示出带有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动力传动系,该副变速器具有副轴调节装置和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图2示出在使用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的作为同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3示出在使用副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同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4示出在使用副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反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5示出在使用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反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6示出在使用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同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7示出在使用副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同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8示出在使用副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反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图;图9示出在使用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反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的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一具有示例性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汽车动力传动系,该汽车动力传动系包括一主变速器单元18和一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通过主变速器单元18可以切换出一定数量的主变速器档位。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可以将可借助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出的主变速器档位分别切换到高速分档位(Splitgang)和低速分档位。此外,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具有一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通过该后置副变速器单元可将借助主变速器单元18和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形成的分档位分成两个切换组。动力传动系还包括一初级驱动机23, 该初级驱动机设计成发动机。初级驱动机23在力流中设置在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上游。
组合式变速器系统还包括一起动离合器M和一与该起动离合器M相连接的变速器输入轴16。变速器输入轴16在力流中设置在起动离合器M与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之间。另外,变速器装置包括一中间轴25,该中间轴在力流中设置在主变速器单元18与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之间。另外,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一变速器输出轴沈,该变速器输出轴在力流中设置在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下游。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以副轴构造方式实施。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包括一与变速器输入轴16平行设置的副轴14。为连接变速器输入轴16与副轴14,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 包括两个齿轮平面/齿轮级27、28以及一用于切换所述齿轮平面27、28的切换装置13。借助两个齿轮平面27J8可以为形成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分档位而切换出两个不同的传动比。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切换装置13构造成非同步的爪齿式接合装置。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因此仅包括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13。主变速器单元18同样以副轴构造方式实施。副轴14对于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 和主变速器单元18是一体的。为了连接副轴14和中间轴25,主变速器单元18具有四个齿轮平面四、30、31、32,还具有三个用于切换所述四个齿轮平面四、30、31、32的切换装置 19、20、21。通过所述三个齿轮平面四、30、31可以切换出三个作为前进档位的主变速器档位。齿轮平面32用于形成倒车档位。为了形成直接档位,可以借助两个切换装置13,19使中间轴25与变速器输入轴16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主变速器单元18的切换装置 19,20,21设计成非同步的爪齿式接合装置。主变速器单元18因此仅包括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 19、20、21。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以行星构造方式实施。它包括一太阳轮33,该太阳轮可与中间轴25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另外该后置副变速器单元还包括一与变速器输出轴26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的行星架34和一齿圈35。为了对切换组进行切换,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包括切换装置37,借助该切换装置37可使齿圈35选择性地与变速器壳体 36或太阳轮33连接。切换装置37设计成非同步的爪齿式接合装置。为进行同步,切换装置37包括两个同步环,在换档过程中借助所述同步环在切换装置37的待接合的切换元件之间建立摩擦锁合的连接。针对改变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总传动比的换档过程,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一主动的调节单元11,通过该调节单元可以向主变速器单元18和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引入调节力矩。另外,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一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该控制调节单元使所述被引入主变速器单元18的调节力矩和所述被引入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调节力矩与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实施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换档过程相匹配,特别是与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可借助调节单元11设定的调节力矩可以至少在部分范围内无级地、在一下限值与一上限值之间设定。下限值小于零,相当于吸收调节力矩。上限值大于零,相当于输出调节力矩。调节单元11独立于初级驱动机23。在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实施的换档过程中,使调节力矩与相应的换档过程相匹配。在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中,改变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切换装置13的切换位置。在这样的换档过程中同样可以改变主变速器单元18的切换装置19、20、 21的切换位置。原则上在这种换档过程中主变速器单元18的切换装置19、20、21的切换位置也可以保持不变。借助于通过调节单元11引入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的调节力矩可以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同步。前置副变速器单元的切换装置13具有一输入接合元件和两个输出接合元件。输入接合元件通过一可轴向移动的滑套实现,该滑套可以选择性地与两个借助切换爪实现的输出接合元件之一相连接。在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同步期间,可以使输入接合元件的转速与待切换的输出接合元件的转速彼此接近,直到能够在输入接合元件和待切换的输出接合元件之间建立形锁合(formschluessig)连接。为此,调节单元11与切换装置13的两个输出接合元件和输入接合元件相连接。在一换档过程中,控制调节单元12使调节力矩与变速器输入轴16 的转速45和副轴14的转速44相匹配。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和副轴14的转速44 可以借助一未详细示出的传感器单元彼此独立地确定。在一换档过程中,通过调节单元11 将转速44、45分别调节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和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1可以规定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为初级驱动机23规定的转速46(可以)借助一未详细示出的、与控制调节单元12相连接的另外的控制调节单元来设定。为了设定副轴14的转速44,调节单元11包括一副轴调节装置15,通过该副轴调节装置可设定副轴14的调节力矩。副轴调节装置15将调节力矩直接引入副轴中。副轴14 通过所述两个齿轮平面27J8与输出接合元件作用(wirkungsmaessig)连接。因此,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可设定输出接合元件的转速。为了设定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调节单元11包括一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 17,通过该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可设定变速器输入轴16的调节力矩。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将调节力矩引入变速器输入轴16中。变速器输入轴16与输入接合元件相连接。因此,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可设定输出接合元件的转速。副轴调节装置15和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各自包括一电机38、39,通过所述电机可以吸收和输出调节力矩。为吸收调节力矩,电机38、39根据由控制调节单元12规定的工作模式或者是作为发电机运行,或者被以反向电流通电。副轴调节装置15的电机38与副轴14同轴。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的电机39与变速器输入轴16同轴。原则上也可以采用错开的布置方式,例如借助齿轮的错开布置方式。通过控制调节单元12,至少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切换装置13的所有换档过程同步。另外,通过控制调节单元12消除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切换装置13的撞齿调节。另外,通过控制调节单元12可以使主变速器单元18的切换装置19、20、21的换档过程同步。此外,通过控制调节单元12可以消除主传动装置18的切换装置19、20、21的撞齿调节。为了同步并且消除撞齿调节,副轴调节装置15和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是可以通过控制调节单元12相互独立地被调节的。根据待实施的换档过程或者为了消除撞齿调节, 对副轴14或者变速器输入轴16施加调节力矩。在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传动比与主变速器单元18的传动比反向改变的反向换档过程中,副轴14被施加调节力矩。在仅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换档过程中,变速器输入轴16被施加调节力矩。在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传动比与主变速器单元18的传动比同向改变的同向换档过程中,变速器输入轴16被施加调节力矩。替代地也可以设想出其他的运行模式。作为同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有利地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来实施。在该降档过程中,使主变速器单元18从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切换到较低的主变速器档位。此外,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高速分档位切换到低速分档位。为了开始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空档位置。另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 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高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借助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 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提高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低速分档位。在提高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提高。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被进一步提高,直至其达到由控制调节单元12规定的、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通过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提高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直到该转速与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相同。一旦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 46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更低的主变速器档位,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2)。作为同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也可以替代地借助副轴调节装置15来实施。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高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使副轴 14的转速44降低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副轴14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切换到低速分档位。在降低副轴14的转速44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提高。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初级驱动机的转速46被进一步提高,直到其达到由控制调节单元12规定的、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通过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提高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直至该转速与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相同。一旦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更低的主变速器档位,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3)。作为反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有利地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来实施。在该降档过程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从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切换到较低的主变速器档位。此外,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调整到高速分档位。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 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使副轴14 的转速44提高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副轴14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高速分档位。在提高副轴14的转速44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提高。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 被进一步提高,直到其达到由控制调节单元12规定的、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通过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提高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直至该转速与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相同。一旦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更低的主变速器档位,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4)。作为反向降档过程的换档过程也可以替代地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来实施。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 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 使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降低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低速分档位。在降低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提高。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接合。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被进一步提高,直至其达到由控制调节单元12规定的、 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通过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提高了变速器输入轴16 的转速45,直到该转速与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相同。一旦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便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更低的主变速器档位,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5)。在一可选的运行模式中,控制调节单元12在降档过程中第三阶段42中不使离合器M接合。代替于此,在第三阶段42中,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和/或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调节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 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便在第四阶段 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较低的主变速器档位。然后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相应的降档过程。作为同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有利地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5来实施。在该升档过程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从较低的主变速器档位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此外,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切换到高速分档位。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 24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 使变速输入轴16的转速45降低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该针对转速45规定的理论转速小于副轴14在第二阶段41中具有的转速44。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 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 10切换到高速分档位。在降低变速器输入轴16转速45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降低。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 17进一步降低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在使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进一步降低的同时,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进一步降低。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然后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6)。作为同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可以替代地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来实施。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低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将副轴14的转速44提高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副轴14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高速分档位。在提高副轴14转速44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降低。 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使副轴14的转速44降低。在使副轴14转速44降低的同时,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进一步降低。一旦副轴14的转速 44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然后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7)。作为反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有利地借助副轴调节装置15来实施。在升档过程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从较低的主变速器档位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此外,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高速分档位切换到低速分档位。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 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高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使副轴14 的转速44降低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副轴14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低速分档位。在使副轴14转速44降低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还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 降低。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副轴调节装置15使副轴14的转速44进一步降低。在使副轴14转速44进一步降低的同时,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进一步降低。 一旦副轴14的转速44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然后,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8)。作为反向升档过程的换档过程也可以替代地借助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实施。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首先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此外, 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40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高速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41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 将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提高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变速器输入轴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低速分档位。在使变速器输入轴16转速45提高的同时,控制调节单元12使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降低。在第三阶段42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使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降低。在使变速器输入轴16转速45降低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初级驱动机23的转速46。一旦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达到用于切换主变速器单元18的理论转速,则在第四阶段43中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较高的主变速器档位。然后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换档过程(见图9)。仅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利用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来进行。在该换档过程中,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分档位改变,而主变速器单元18的主变速器档位保持不变。为了启动换档过程,控制调节单元12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主变速器在换档过程中持续保持挂入(档位)。在换档过程的第一阶段中,控制调节单元12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从所挂入的分档位切换到空档位置。在第二阶段中,控制调节单元12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使变速器输入轴16的转速45改变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一旦副轴 14达到用于切换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理论转速,控制调节单元12便将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切换到待挂入的分档位。在第三阶段中,使起动离合器M接合,由此结束换档过程。
为了在主变速器单元10中消除撞齿调节,使起动离合器M分离。然后,借助副轴调节装置15来消除撞齿调节。在所挂入的分档位中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借助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来消除撞齿调节。在仅借助主变速器单元18实施的换档过程中,主变速器单元18的切换装置19、 20,21同样通过调节单元11来同步。在起动离合器M分离时,借助副轴调节装置15使主变速器单元18同步。在挂入分档位的情况下,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借助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使主变速器单元18同步。在动力传动系力锁合(kraftschluessig)地接合的运行模式中,调节单元11形成混合驱动模块,通过该混合驱动模块可以提供另外的驱动力矩。在这个前置副变速器单元 10、主变速器单元18和后置副变速器单元22都处于挂入状态的运行模式中,可由调节单元 11提供的调节力矩附加于初级驱动机23的驱动力矩起作用。借助于在这个运行模式中形成混合驱动模块的调节单元11提供增强(Boost)模式和/或回收模式。此外,可以借助调节单元11、例如通过将主变速器单元18切换到空档位置并且接合起动离合器M来提供设计成起动发电机模块的混合驱动模块。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动的调节单元(11),该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将一调节力矩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所述组合式变速器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和/或调节单元(1 ,该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的所述调节力矩与至少一个借助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1)在所述至少一个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使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1) 被设置用于吸收调节力矩和用于输出调节力矩。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 或调节单元(1 被设置用于在换档过程中对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的调节力矩进行匹配和/或改变。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13),该切换装置至少部分地与调节单元(11)相连接。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 或调节单元(1 被设置用于消除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撞齿调节。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副轴(14),其中所述调节单元(11)包括至少一个副轴调节装置(15),所述副轴调节装置被设置用于提供一作用在副轴(14)上的调节力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 (12)在至少一个反向的、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调节用于副轴(14)的调节力矩。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16),其中所述调节单元(11)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17),该变速器输入轴调节装置被设置用于提供一作用在所述变速器输入轴(16)上的调节力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 (12)在至少一个同向的、借助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中被设置用于调节用于变速器输入轴(16)的调节力矩。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主变速器单元(18),该主变速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无同步环的切换装置(19、20、2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 (12)被设置用于使调节力矩与至少一个借助主变速器单元(18)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1 被设置用于使主变速器单元同步和/或用于消除所述主变速器单元(1 的撞齿调节。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 (11)在至少一个运行模式中形成混合驱动模块,该混合驱动模块被设置用于提供一驱动力矩。
15. 一种用于带有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的调节力矩至少与一借助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 (10)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的组合式变速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主动的调节单元(11),该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将一调节力矩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所述组合式变速器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和/或调节单元(12),该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被设置用于使被引入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中的所述调节力矩至少与借助所述前置副变速器单元(10)实施的换档过程相匹配。
文档编号F16H61/04GK102341621SQ20108001092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7日
发明者D·乌尔默, K-L·克里格尔, M·古格勒兹, W·科克 申请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