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配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086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气密封配对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气密封配对环。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作为旋转轴封已有百余年历史,目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旋转密封。在工 业化发展的同时,随着人们对洁净环境的需求,机械密封的寿命和性能必须提高以适应高 参数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气密封配对环,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运行稳定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干气密封配对环,在其中一个环的端面上开有微米级深度的直线动压槽,并且在 环面上的内侧开有毫米级宽度的环向流通槽,直线动压槽与环向流通槽连通。本实用新型在配对环面上设有密封坝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密封环的槽型所形成的压力分布均勻,气膜稳定,运行稳定可靠;2)该密封环可以在较低的压力或者较低的转速下,开启密封配对环;3)该密封环的槽型所形成的气体膜的承载能力高;4)该密封环的槽型加工方式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气密封配对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干气密封配对环上的槽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直线动压槽,2、环向流通槽,3、密封坝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在干气密封配对环的一个环 面上开有一定深度和几何形状的流体动压槽。由密封环外侧开有直线动压槽1,直线动压 槽1向内侧逐渐收敛并在环面并入环向流通槽2,然后在密封环面设置密封坝区3,直线动 压槽1的深度要深于环向流通槽2。于是当密封配对环进行旋转时,转动的环会带动气体由 直线动压槽1泵送至环向流通槽2,由于密封坝区3的阻隔,形成压力均勻分布的气膜。在 环的端面就形成了带有梯度的压力分布区域,而且最高点压力均勻分布于环向流通槽,并 形成有效的环带气膜压力,使得动压效果明显,气膜刚度高。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密封环容易悬浮,形成更加稳定的气膜。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干气密封配对环中的直线动压槽1的深 度Hl和环向流通槽2的深度H2以及直线动压槽的外线与外顶点中心线所成角度
ν 1,直线动压槽的内线与外顶点中心线所成角度γ 2,配对环中开槽环的内径Ri,配对环
中开槽环的外径Rcj,环向流通槽的外径Rg1,环向流通槽的内径Rg2的取值根据具体工况
参数进行设计。旋转环或者静止环均可以采用图ι所示的直线动压槽ι和环向流通槽2。 其槽型的几何参数如下直线动压槽1的深度Hl在0. 005 0. 015mm范围内;环向流通槽 2的深度H2在0.008 0.018mm范围内;面宽B= Rtj-Ri,在6 30mm范围内;环向流通槽
与面宽比Bl= (I g「Rg2) / (R0-Ri),在0. 13 0. 45范围内;堰宽与槽宽比B2= Λ/ρ ,在0. 7
2. 2范围内;直线动压槽角度比Β3= γ 1/ γ 2,在0. 8 1. 4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干气密封配对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或者较 低的转速下开启,运行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1.干气密封配对环,其特征在于,该配对环在其中一个环的端面上开有微米级深度的 直线动压槽(1),并且在环面上的内侧开有毫米级宽度的环向流通槽(2),直线动压槽(1) 与环向流通槽(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气密封配对环,其特征在于,在配对环面上设有密封坝区(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干气密封配对环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该配对环在其中一个环的端面上开有微米级深度的直线动压槽(1),并且在环面上的内侧开有毫米级宽度的环向流通槽(2),直线动压槽(1)与环向流通槽(2)连通,在配对环面上设有密封坝区(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密封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或者较低的转速下开启,运行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F16J15/40GK201896950SQ20112002188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宝君 申请人: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