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265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避震器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特别涉及一种避震器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载人的车辆中,例如大客车、小轿车、机车等,为了使乘坐者感觉到舒适,车辆上皆会组设有避震器以适应各种路况。此外,避震器一般具有一定的阻尼,但现今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状况,已发展出一种可视需要调整阻尼的避震器结构。避震器阻尼的调整方法是通过转动一转环,并使转环于避震器的轴向移动,转环上所组设的插销顶抵于避震器的阻尼管的阻尼调整杆,因为插销会随转环轴向移动,故插销相对会顶抵阻尼调整杆于轴向滑移,以此即可调整阻尼管的阻尼。在转动转环以调整阻尼时,为了让使用者可确实得知目前已调整到何种程度,于转动转环时会发出“搭搭”声响。换句话说,因插销与阻尼调整杆是彼此顶抵,故阻尼调整杆会施予插销一轴向下压力量,相对使插销也会产生轴向下压力量,之后利用此轴向下压力量使插销下压于一个具有多个轴向凹孔的响片,当转动转环时,插销会于每一轴向凹孔间移动,并因此产生“搭搭”声响,让使用者得知目前阻尼调整程度。然而,阻尼管的阻尼调整杆在轴向滑移时,因为受到阻尼管内阻尼油的影响,阻尼调整杆并不能很快速的在轴向滑移,故在转动转环时,阻尼调整杆的轴向滑移速度并不一定能跟上转动转环的速度,相对会使得阻尼调整杆与插销之间产生间隙而没有确实互相顶抵,插销即无法确实受到下压力量使其下压于响片,也因此无法产生声响。换句话说,使用者无法通过声响得知目前已将阻尼调整到何种程度,无法确实进行阻尼调整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实进行阻尼调整的避震器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包括一连接管,该连接管轴向延伸有一环侧壁,该环侧壁围绕有一轴孔,该环侧壁包括一长槽孔及一个以上凹孔,该长槽孔径向贯通该环侧壁并穿经该轴孔、并沿轴向伸长,该一个以上凹孔间隔且径向凹设于该环侧壁;一转环,螺合于该环侧壁并沿该环侧壁轴向移动,该转环包括一插销孔及一贯孔, 该插销孔径向贯通该转环并对应该长槽孔,该贯孔径向贯设于该转环并对应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一弹性嵌合单元,设置于该贯孔并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一插销,插置于该插销孔与该长槽孔并穿经该轴孔,该插销随该转环沿该长槽孔轴向移动;以及一阻尼管,轴向插入该轴孔,该阻尼管轴向滑设有一阻尼调整杆,该阻尼调整杆对应顶抵于该插销。该弹性嵌合单元包括一球珠、一弹簧及一螺丝,该弹簧顶抵于该球珠并驱使该球珠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0010]该长槽孔轴向位于该一个以上凹孔下方,该插销孔轴向位于该贯孔下方。该插销以一螺丝螺锁插置于该插销孔与该长槽孔并穿经该轴孔。该转环径向凹设有间隔的一个以上凹入部。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改良结构,通过采用一连接管、一转环、一弹性嵌合单元、一插销以及一阻尼管相互组设配合的创新设计,当转动转环时,弹性嵌合单元会于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并因此产生声响,使用者以此即可得知目前阻尼管的阻尼调整程度,达到确实进行阻尼调整动作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器改良结构1,包括一连接管2、一转环3、一弹性嵌合单元4、一插销5以及一阻尼管6。连接管2轴向延伸有一环侧壁21,环侧壁21围绕有一轴孔22,环侧壁21包括一长槽孔211及复数个凹孔212,其中的长槽孔211径向贯通环侧壁21并穿经轴孔22、并沿轴向伸长,故长槽孔211略呈长椭圆状,而复数个凹孔212彼此间隔且径向凹设于环侧壁21。转环3螺合于环侧壁21并沿环侧壁21轴向移动,也即转环3于环侧壁21上螺转并因此沿环侧壁21轴向移动,该转环3包括一插销孔31及一贯孔32,其中的插销孔31径向贯通转环3并对应连接管2环侧壁21的长槽孔211,贯孔32径向贯设于转环3并对应连接管2环侧壁21复数个凹孔212的其中一个。本实施例中,于配置上,连接管2环侧壁21的长槽孔211轴向位于复数个凹孔212 下方,转环3的插销孔31也轴向位于贯孔32的下方。此外,弹性嵌合单元4设置于转环3的贯孔32并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连接管2环侧壁21复数个凹孔212的其中一个。弹性嵌合单元4于本实施例中包括一球珠41 (例如钢珠、塑料珠等)、一弹簧42及一螺丝43,弹簧42顶抵于球珠41并驱使球珠41径向弹性的嵌合于复数个凹孔212的其中一个。当然,设计上并不以前述球珠41、弹簧42与螺丝43的结构为限,例如使用弹性片、具有圆弧状顶抵端的伸缩杆等结构也可。再者,插销5插置于转环3的插销孔31与连接管2环侧壁21的长槽孔211并穿经轴孔22,插销5随转环3沿长槽孔211轴向移动;阻尼管6轴向插入连接管2环侧壁21 所围绕的轴孔22,阻尼管6轴向滑设有一阻尼调整杆61,该阻尼调整杆61对应顶抵于插销 5。因此,当使用者欲调整阻尼管6的阻尼时,通过转动转环3即可达到调整的目的。再者,连接管2环侧壁21径向凹设有复数个凹孔212,弹性嵌合单元4径向弹性的嵌合于复数个凹孔212的其中一个,换句话说,于调整阻尼管6的阻尼并转动转环3时,弹性嵌合单元4可确实且弹性的嵌合于凹孔212,并因此产生声响,让使用者得知目前阻尼管6的阻尼调整程度,以此而不会产生如现有技术般因下压不确实无法产生声响的问题。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即可达到确实进行阻尼调整动作的功效。设计上,插销5以一螺丝51螺锁插置于转环3的插销孔31与连接管2环侧壁21 的长槽孔211并穿经轴孔22,以此使插销5在安装上更为牢固。此外,转环3径向凹设有彼此间隔的复数个凹入部33,以此让使用时转动转环3更为容易施力,减少使用者转动转环3时发生滑脱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管,该连接管轴向延伸有一环侧壁,该环侧壁围绕有一轴孔,该环侧壁包括一长槽孔及一个以上凹孔,该长槽孔径向贯通该环侧壁并穿经该轴孔、并沿轴向伸长,该一个以上凹孔间隔且径向凹设于该环侧壁;一转环,螺合于该环侧壁并沿该环侧壁轴向移动,该转环包括一插销孔及一贯孔,该插销孔径向贯通该转环并对应该长槽孔,该贯孔径向贯设于该转环并对应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一弹性嵌合单元,设置于该贯孔并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一插销,插置于该插销孔与该长槽孔并穿经该轴孔,该插销随该转环沿该长槽孔轴向移动;以及一阻尼管,轴向插入该轴孔,该阻尼管轴向滑设有一阻尼调整杆,该阻尼调整杆对应顶抵于该插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嵌合单元包括一球珠、一弹簧及一螺丝,该弹簧顶抵于该球珠并驱使该球珠径向弹性的嵌合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其中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长槽孔轴向位于该一个以上凹孔的下方,该插销孔轴向位于该贯孔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销以一螺丝螺锁插置于该插销孔与该长槽孔并穿经该轴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转环径向凹设有间隔的一个以上凹入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震器改良结构。包括连接管、转环、弹性嵌合单元、插销及阻尼管,连接管轴向延伸的环侧壁围绕有轴孔并包括径向贯通且穿经轴孔且沿轴向伸长的长槽孔及彼此间隔且径向凹设的一个以上凹孔;转环螺合于环侧壁并沿轴向移动,并包括径向贯通且对应长槽孔的插销孔及径向贯设且对应于其中一凹孔的贯孔;弹性嵌合单元设置于贯孔并径向弹性的嵌合于其中一凹孔;插销插置于插销孔与长槽孔并穿经轴孔、并随转环沿长槽孔轴向移动;阻尼管轴向插入轴孔并轴向滑设有对应顶抵于插销的阻尼调整杆。以此设计,达到确实进行阻尼调整动作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F9/44GK202158132SQ20112025393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张传文 申请人:张传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