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的一体化副阀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6269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的一体化副阀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阀座,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电站球阀上的一体化副阀座。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到处存在高温、高压等恶劣工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应用,运行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越来越高,从而对阀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站的循环系统大都是高温高压管道,温度高至650°C,压力磅级高至class4500 ;管道内介质为过热高压蒸汽、水,具有交变热循环,热疲劳,热冲击的特点,对阀门的耐温、耐压、耐磨、耐冲蚀及严密的密封都有很高的要求。各系统中用于关断、 隔离、疏水等用处的阀门大都采用截止阀。由于截止阀流阻大、启闭时间长容易外漏和内漏等自身结构缺陷,伴随着硬密封球阀的发展,硬密封球阀逐渐在关断、隔离上有了良好的应用。目前高温高压电站硬密封球阀的副阀座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内嵌阀体结构,另一种为中法兰连接的一体式阀体结构。第一种内嵌结构不管阀体采用何种方式嵌入阀体,阀体背部的静密封都为阀门的内漏提供了可能。第二种一体式阀体完全避免了阀门的内漏,但由于中法兰连接的两体式结构,在交变高温高压的介质冲击下,有可能造成阀门的外漏。阀门的内漏和外漏都是不允许的,都会给系统带来安全或降低系统效率的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彻底避免阀体和阀体泄露的高温高压电站球阀上的一体化副阀座。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电站球阀上的一体化副阀座,该副阀座与阀体采用细牙螺纹定位并焊接连接,且与球阀的流道中心线同轴,细牙螺纹两侧设有去应力槽,副阀座与球阀完全贴合。副阀座的密封面采用先进可靠的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选择合理的在应对交变温度压力差的蒸汽及水管道上有良好的表现硬质合金涂层。喷涂后球阀和阀座需要分别进行研磨,达到需要的表面光洁度。之后采用一对一的配研工艺,保证密封面的100%贴合,保证密封面的良好的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I)杜绝副阀座内漏;2)与阀体焊接连接,杜绝阀体外漏;3)焊接前螺纹保证定位,且焊缝下端的去应力槽降低焊接对阀体的热影响。

图I为含有本实用新型的闻温闻压电站球阀的结构不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0013]图中标号说明[0014]I一阀体;2一碟形弹簧;[0015]3—支撑阀座;4—球阀;[0016]5—副阀座;501—去应力槽;[0017]502—细牙螺纹;503—硬质合金硬密封面;[0018]504—轴向定位面;505一径向定位面;[0019]506—焊接坡口 ;6—填料;[0020]7—阀杆;8—高温隔热垫片;[0021]9一防扭支架;10—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23]如图I和图2所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闻温闻压电站球阀上的一体化副阀座,该副阀座5与阀体I采用细牙螺纹502定位并焊接连接,且与球阀4的流道中心线同轴,细牙螺纹502两侧设有去应力槽501 (如图2所示),副阀座5与球阀4完全贴合。在结构上避免球阀的外漏和内漏。[0024]图I所示的阀门为采用此实用新型阀座的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结构采用超音速火
焰喷涂技术的浮动球阀4在蝶形弹簧2和支撑阀座3的预压下装入阀体1,并与高强度材质并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的阀杆7相连;同样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的副阀座5用细牙螺纹 502拧入阀体I。轴向定位面504到位时,球阀4和支撑阀座3、蝶形弹簧2均进入设定工作状态,及球阀4和副阀座5完全贴合,并得到一定的密封比压。径向定位面505与阀体I 的配合保证硬质合金硬密封面503与流道中心线的同轴度。安装到位后,再通过焊接坡口 506与阀体I通过焊接连接。精细的细牙螺纹502和退刀槽501能够将焊接时将焊接热应力对硬质合金硬密封面503的影响降到最低。由于阀体采用了与副阀座为一体结构,就不存在副阀座的背部密封泄露的问题;且采用整体锻制,并与阀体I焊接组合,进而在阀体和副阀座连接处消除外漏可能。此实用新型结构彻底避免了阀体处的内漏和阀体连接处的外漏,降低焊接对阀体的热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的一体化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副阀座与阀体采用细牙螺纹定位并焊接连接,且副阀座的硬密封面与球阀的流道中心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的一体化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副阀座与球阀完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电站球阀的一体化副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牙螺纹两侧设有去应力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电站球阀上的一体化副阀座,该副阀座上的细牙螺纹两侧设有去应力槽,并与阀体定位,采用焊接方式与球阀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彻底避免了阀体处的内漏和阀体连接处的外漏,降低焊接对阀体的热影响。
文档编号F16K27/10GK202349254SQ2011205073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卓育成, 李晓冬, 梁连金 申请人:上海开维喜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