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765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领域,特别是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
背景技术
传统润滑条件下,机械摩擦界面在运行过程中,依靠非摩擦时的摩擦面附着润滑油后摩擦产生的油膜达到润滑的目的。这种润滑方式只能解决机械传动部位动カ传递时摩擦面初始接触时的临界负荷问题,随着机械运行环境各项条件的变化,传统润滑方法和润滑介质均不能使摩擦面最大程度減少磨损,润滑的有效期也不能成倍延长,摩擦发生时存留界面上的润滑剂存量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摩擦面之间不直接接触,最大程度減少偶件磨损,提高了寿命,杜绝了摩擦面之间的金属摩擦,保证润滑效果成倍提高的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其特征在于对所需润滑的两偶件的接触面端设置潜伏坑,然后在两偶件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需润滑配合的两偶件之间的间隙处、张紧套内、以及截齿套与截齿座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剤,使其形成潜伏式自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延长了两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工作正常,平稳,高效。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煤机截齿组件时的截齿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煤机截齿组件时的齿套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煤机截齿组件时的装配简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滚动轴承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滑动轴承的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关节轴承的结构图。图8为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浮动密封圈的结构图。图中:110、截齿;110、潜伏坑;400、张紧套;200、截齿套;300、截齿座;500、润滑
剂;1、内圈;2、外圈;3、保持架;4、滚动体;5、潜伏坑;6、锥形滚子;7、轴套;8、转轴;9、浮动
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I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ー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8]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对所需润滑的两偶件的接触面端设置潜伏坑,然后在两偶件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如下I、将第一偶件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第一偶件点阵结构成形后,将第一偶件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偶件备用。3、与第一偶件润滑配合的第二偶件率先采用Φ2. 5mm*Imm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第二偶件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第一偶件与第二偶件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两偶件之间的间隙处、截齿套和截齿座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就根据机械摩擦配合面的机械运动形式,在摩擦配合偶件的相对静止或速度较低的ー个面上,设计配置阵列式、星空式孔群或矩形沟槽,使摩擦面在机械运动时界面之间存留大量的润滑剂,以期达到界面之间不管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有足够的润滑剂存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润滑有效,同时在冲击荷载发生时,潜伏在界面之间凹陷结构中的润滑剂被气流带出,从而保证摩擦面之间不直接接触,最大程度減少了偶件磨损,提高了寿命,更重要的是复合固体润滑剂的配合使用,杜绝了摩擦面之间的金属摩擦,保证了润滑效果的成倍提高。实施例2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可以应用于采煤机截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截齿与截齿套间、截齿套和截齿座间磨损特别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采煤机截齿组件,參见图1,包括截齿100,截齿的截齿柄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110。相邻潜伏坑之间的距离为5mm。截齿柄的末端有张紧套400。參见图2,截齿套200,齿套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210。參见图3,截齿柄端套装有截齿套200并设置于截齿座300内。在截齿与截齿套之间的间隙处、张紧套内、以及截齿套与截齿座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500。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截齿齿把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截齿点阵结构成形后,将截齿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截齿备用。3.截齿齿套外圆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截齿齿套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剤,使用标准为截齿和截齿套之间的间隙处、截齿套和截齿座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截齿与截齿套之间的间隙处、张紧套内、以及截齿套与截齿座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使其形成潜伏式自密封效果,同时保证截齿、截齿套在切煤或岩石地质结构掘进过程中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延长了采煤工作中的截齿的使用寿命,使采煤工作正常,平稳,高效。实施例3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滚动轴承中,滚动轴承是应用广泛 的重要机械基础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滚动轴承至少由内圈I、外圈2、保持架3、滚动体4构成,内圈I与外圈2之间固定有保护架3,滚动体4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I和外圈2之间。保持架内表面处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相邻潜伏坑之间的距离为5mm,滚动体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滚动体置于保持架内,在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保持架内表面处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保持架点阵结构成形后,将保持架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保持架备用。3、滚动体表面率先采用Φ2. 5mm*Imm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滚动体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保持架和滚动体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实施例4 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至少由内圈I、外圈2、保持架3、滚子6构成,其中内圈I和ー组锥形滚子6由筐形保持架3包罗成的ー个内圈组件,内圈组件外侧套接有外圈2。外圈2的内表面处以及内圈I的外表面处均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外圈2或内圈I相邻潜伏坑5之间的距离为5mm,滚子6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滚子在保持架的固定下分别与内、外圈接触,滚子与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剤。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外圈的内表面处以及内圈的外表面处均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内、外圏点阵结构成形后,将保持架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内、外圈备用。[0056]3、滚子表面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滚子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滚子和内、外圈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实施例5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滑动轴承中,滑动轴承的轴套7与转轴8之间要求有一层很薄的油膜起润滑作用。如果由于润滑不良,轴套与转轴之间就存在直接的摩擦,摩擦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虽然轴套是由特殊的耐高温合金材料制成,但发生 直接摩擦产生的高温仍然足于将其烧坏。轴套7内表面处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相邻潜伏坑5之间的距离为5mm,转轴8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轴套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轴套内表面处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轴套点阵结构成形后,将轴套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轴套备用。3、转轴表面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转轴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轴套与转轴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实施例6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关节轴承中,关节轴承是ー种球面滑动轴承,主要是由ー个有外球面的内圈I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2组成。外球面的内圈I处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相邻潜伏坑5之间的距离为5mm,内球面的外圈2上设置有若干潜伏坑。外球面的内圈和内球面的外圈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外球面的内圈处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外球面点阵结构成形后,将轴套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外球面备用。3、内球面的外圈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4、内球面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取出备用。5、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外球面的内圈和内球面的外圈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实施例7本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浮动密封环9中。浮动密封环是构成机械密封最主要的元件,机械密封是ー种旋转机械的油封摩擦件,比如离心泵、离心机、反应釜和压缩机等设备,由于传动轴贯穿在设备内外,这样,轴与设备之间存在ー个圆周间隙,设备中的介质通过该间隙向外泄露,如果设备内压カ低于大气压,则空气向设备内泄露,因此必须有ー个阻止泄露的轴封摩擦件。浮动密封环9摩擦副密封面表面处设置有若干潜伏坑5。相邻潜伏坑5之间的距离为5mm。摩擦副密封面与其他构件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本实施例的加工过程如下I、摩擦副密封面表面处率先采用Φ2.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mm点阵结构。2、摩擦副密封面点阵结构成形后,将轴套置于80度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中保温10分钟,在断定降温至室温时取出轴套备用。3、装配时过量涂覆复合潜伏式固体润滑剂,使用标准为摩擦副密封面与其他构件之间的间隙处自由溢出润滑剂为宜。
权利要求1.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其特征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偶件的接触面端有若干潜伏坑,两个偶件的接触面端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剤。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伏坑采用の2. 5mm*Imm开放式潜伏坑结构模式,潜伏坑网点距离为5_点阵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采用固体润滑剂,润滑剂的使用量为在两个偶件的接触间隙自由溢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领域,是复合固体润滑潜伏式润滑的摩擦件。其特征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偶件的接触面端有若干潜伏坑,两个偶件的接触面端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所需润滑配合的两偶件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润滑剂,使其形成潜伏式自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延长了两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工作正常,平稳,高效。
文档编号F16N1/00GK202402918SQ20112053667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军 申请人:西安奥奈特固体润滑工程学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