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2121阅读:2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中国是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年消耗量近400万吨,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上,经过多年的角逐,竞争格局已日趋形成,我国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大部分被国外知名品牌占据,国内企业主要占领中档油品市场,大多数地方和民营企业依靠中、低档油品市场得以生存。目前,很多大城市堵车严重,开车时存在长期低速、频繁换挡、长期运转、换油频繁等特点,现有的润滑油大多无法满足现代高性能、高转速发动机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润滑油。

本发明的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份~6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0份~6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0份~50份、环氧丁烷10份~4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份~2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份~2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1份~10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1份~10份、聚异丁烯1份~20份、氯化铵1份~20份、纳米铜粉0.1份~1份、纳米镍粉0.1份~1份、纳米石墨0.1份~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份~20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1份~10份。

本发明的润滑油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更好的黏温性、更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更优良的剪切稳定性、抗磨性和修复功能,改善了润滑油综合性能、提升了润滑油的品质,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可行性及重大的经济价值。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润滑油,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杨酸镁0.01份~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01份~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01份~1份、硫化异丁烯0.01份~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01份~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6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50份、环氧丁烷1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2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0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1份、聚异丁烯20份、氯化铵1份、纳米铜粉1份、纳米镍粉0.1份、纳米石墨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0份、水杨酸镁0.0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01份、硫化异丁烯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0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6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0份、环氧丁烷4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2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0份、聚异丁烯1份、氯化铵20份、纳米铜粉0.1份、纳米镍粉1份、纳米石墨0.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20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1份、水杨酸镁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0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1份、硫化异丁烯0.0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45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45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35份、环氧丁烷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份、聚异丁烯10份、氯化铵10份、纳米铜粉0.5份、纳米镍粉0.5份、纳米石墨0.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0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份、水杨酸镁0.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1份、硫化异丁烯0.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52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52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43份、环氧丁烷3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5份、聚异丁烯15份、氯化铵15份、纳米铜粉0.75份、纳米镍粉0.75份、纳米石墨0.7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5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5份、水杨酸镁0.5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5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5份、硫化异丁烯0.5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7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8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8份、环氧丁烷18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5份、聚异丁烯5份、氯化铵5份、纳米铜粉0.25份、纳米镍粉0.25份、纳米石墨0.2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5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5份、水杨酸镁0.05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05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05份、硫化异丁烯0.05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05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0℃~60℃搅拌0.5h~2h,得到润滑油。

进一步地,搅拌时的功率为500rpm~3000rpm。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所述的润滑油在汽车以及机械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实施例6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6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50份、环氧丁烷1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2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0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1份、聚异丁烯20份、氯化铵1份、纳米铜粉1份、纳米镍粉0.1份、纳米石墨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0份。

实施例1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0℃搅拌2h,搅拌功率为5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6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0份、环氧丁烷4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2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0份、聚异丁烯1份、氯化铵20份、纳米铜粉0.1份、纳米镍粉1份、纳米石墨0.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20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1份。

实施例2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60℃搅拌0.5h,搅拌功率为30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45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45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35份、环氧丁烷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份、聚异丁烯10份、氯化铵10份、纳米铜粉0.5份、纳米镍粉0.5份、纳米石墨0.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0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份。

实施例3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5℃搅拌1h,搅拌功率为25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52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52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43份、环氧丁烷3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5份、聚异丁烯15份、氯化铵15份、纳米铜粉0.75份、纳米镍粉0.75份、纳米石墨0.7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5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5份。

实施例4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2℃搅拌1.5h,搅拌功率为12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7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8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8份、环氧丁烷18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5份、聚异丁烯5份、氯化铵5份、纳米铜粉0.25份、纳米镍粉0.25份、纳米石墨0.2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5份和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5份。

实施例5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7℃搅拌0.7h,搅拌功率为10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6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50份、环氧丁烷1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2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0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1份、聚异丁烯20份、氯化铵1份、纳米铜粉1份、纳米镍粉0.1份、纳米石墨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0份、水杨酸镁0.0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01份、硫化异丁烯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01份。

实施例6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3℃搅拌1.2h,搅拌功率为20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60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0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0份、环氧丁烷40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2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0份、聚异丁烯1份、氯化铵20份、纳米铜粉0.1份、纳米镍粉1份、纳米石墨0.1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20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1份、水杨酸镁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0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1份、硫化异丁烯0.0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份。

实施例7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8℃搅拌1.8h,搅拌功率为8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45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45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35份、环氧丁烷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0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0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1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1份、聚异丁烯10份、氯化铵10份、纳米铜粉0.5份、纳米镍粉0.5份、纳米石墨0.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0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1份、水杨酸镁0.1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1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1份、硫化异丁烯0.1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1份。

实施例8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1℃搅拌1.7h,搅拌功率为28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52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52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43份、环氧丁烷33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1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1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5份、聚异丁烯15份、氯化铵15份、纳米铜粉0.75份、纳米镍粉0.75份、纳米石墨0.7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15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5份、水杨酸镁0.5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5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5份、硫化异丁烯0.5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5份。

实施例9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9℃搅拌0.8h,搅拌功率为1700rpm,得到润滑油。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提出了一种润滑油,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7份、2,2,4-三甲基-1,3-戊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38份、一缩二(1,2-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8份、环氧丁烷18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5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5份、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0.5份、o,o,o-三苯基硫代磷酸酯0.5份、聚异丁烯5份、氯化铵5份、纳米铜粉0.25份、纳米镍粉0.25份、纳米石墨0.25份、聚苯乙烯纳米微球5份、环戊氨基二硫代甲酸钠0.5份、水杨酸镁0.05份、硫化叔丁基酚钙0.05份、丁二酰亚胺磷酸酯0.05份、硫化异丁烯0.05份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05份。

实施例10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加热至54℃搅拌1.7h,搅拌功率为2600rpm,得到润滑油。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润滑剂的可靠性,进行四球摩擦实验。所用钢球为一级gcr15标准钢球,上海钢球厂生产,钢球直径为12.7mm,硬度为60~65hrc,其化学组成(以质量分数计)为0.95%~1.05%c;0.15%~0.35%si;0.24%~0.40%mn;0.027%p;s<0.02%;1.30%~1.67%cr;ni<0.30%;cu<0.025%,其余为fe,所用钢球复合国家标准gb/t12583的实验用球标准。采用实施例1-10的润滑油进行实验。

四球极压实验条件:室温条件下,转速1450r/min,试验时间每次10s,实验结束后利用电子显微镜测量底球的磨损斑直径,按照国家标准gb3142-82的试验标准来测定油品试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通常情况下一个油品试样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

四球磨损实验条件:室温条件下,转速1200r/min,实验载荷392n,实验时间每次30min。实验结束后利用电子显微镜测量底球的磨损斑直径。将多次平行实验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三次平行实验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不大于5%。结果见表1。

表1:各实施例四球摩擦实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四球极压实验和四球磨损实验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润滑油的其最大负咬合均在700n以上,磨损直径几乎都在0.6以下,尤其是实施例6-10的润滑油,其最大负咬合均在800n以上,磨损直径都在0.42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润滑油具有很好的减磨作用,增加了机械部件的抗磨性,能有效改善润滑状态和降低磨损。

本发明的润滑油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性、更好的黏温性、更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更优良的剪切稳定性、抗磨性和修复功能,改善了润滑油综合性能、提升了润滑油的品质,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可行性及重大的经济价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