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149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特大型轴承,具体的说是ー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承领域,为保证轴承的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均要求保持架各个端面为光滑表面,润滑油注入在保持架和轴承内外圈之间用于润滑,然而特大型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如此,由于该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载荷和倾覆カ矩,很大一部分载荷加载在保持架上,很容易使得保持架的损坏,降低了特大型轴承的使用寿命, ー些企业经过研发在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接触的端面上设置钩槽,沟槽内形成油膜以便于保持架与内外圈分隔开,该种结构在润滑上效果较好,然而在重载运转中由于钩槽内润滑油流动时存在很大不稳定性从而导致该类轴承运转中极易出现震动,大大降低了轴承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ー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其结构简単,与特大型轴承配合使用时,大大减少了振动,提高轴承的稳定性。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设有架体,架体为环形,在架体上设有安装滚子的兜孔,在架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和内圆周面的端面上设有引流槽,所述的引流槽呈间隔设置在架体各个端面上,两个相邻引流槽的槽顶之间间距为20— 30 mm,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引流槽沿架体径向设置,内圆周面的引流槽沿架体轴向设置,所述的引流槽为V形槽,V形槽的角度为160°,槽深1.5—2 mm,在V形槽的两个倾斜面上对称设有导引槽,导引槽方向从引流槽的槽底向槽顶延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在保持架的上端面、下端面和内圆周面上设有引流槽,所述的引流槽为V形槽, 当V形槽的角度为160°,槽深1. 5—2 mm,两个相邻引流槽的槽顶之间间距为20— 30 mm, 此时形成的油膜效果更好,同时该结构的引流槽而且在受カ过程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受到强烈载荷或者巨大冲击时V形槽内的油膜在挤压过程中会产生ー种弹性抗力, 该抗カ不仅消减一部分载荷,而且在力传递过程中避免保持架直接受到较大力而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类轴承减振效果,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其ニ、在引流槽两个相对的倾斜面上对称设置导引槽,润滑油储存在槽内,当该保持架受到一定载荷时,润滑油经过槽底并沿着两个倾斜面设置的导引槽向两边均勻流动, 依靠润滑油的有序流动来保持轴承运转的稳定性,因此导引过程中可大大降低润滑油无序运动的不稳定性,提高该类轴承的减振效果,而且由于设置了导引槽,在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接触面形成油膜的速度更快,试验证明该结构使得轴承在内部减少摩擦50%以上,减少
3发热,使用过程中温度常规轴承降低了 15—20°C,降低噪音达10分贝,大大减少了振动,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其二、该保持架上设置的引流槽还有利于润滑油的储存和回转,减少保持架与滚道之间的摩擦,弧形油沟储存的润滑油可以在回转支承运转时不断释放润滑油,保持良好的润滑效果,弧形油沟有效的改善了回转支承的润滑效果,减少滚子与滚道之间的磨损,增加回转支承的寿命。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引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架体,2、兜孔,3、上端面,4、下端面,5、内圆周面,6、引流槽,601、槽底,602、槽顶,7、倾斜面,8、导引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设有架体1,架体1为环形,在架体1 上设有安装滚子的兜孔2,在架体1的上端面3、下端面4和内圆周面5的端面上设有引流槽6,该保持架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流进引流槽内并和轴承内外圈接触部位形成一层很薄的油膜,因此使得该保持架具有降低摩擦、减少轴承发热、降低噪音和减少震动的目的。所述的引流槽6呈间隔设置在架体1各个端面上,两个相邻引流槽6的槽顶之间间距为20— 30 mm,该间距为两个相邻引流槽之间最近的距离,上端面3和下端面4的引流槽6沿架体1 径向设置,内圆周面5的引流槽6沿架体1轴向设置,所述的引流槽6为V形槽,V形槽的角度为160°,槽深1. 5—2 mm,在V形槽的两个倾斜面7上对称设有导引槽8,导引槽8方向从引流槽的槽底601向槽顶602延伸,所述的导引槽8的形状优选用弧形沟槽,其他槽状结构均可。本发明在引流槽两个相对的倾斜面上对称设置导引槽,润滑油储存在引流槽内, 当该保持架受到一定载荷时,润滑油经过引流槽的槽底并沿着两个倾斜面设置的导引槽向两边均勻流动,依靠润滑油的有序流动来保持轴承运转的稳定性,因此导引过程中可大大降低润滑油无序运动的不稳定性,提高该类轴承的减振效果,而且由于设置了导引槽,在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接触面形成油膜的速度更快,试验证明该结构使得轴承在内部减少摩擦50%以上,减少发热,使用过程中温度常规轴承降低了 15 — 20°C,降低噪音达10分贝,大大减少了振动,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1. ー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设有架体(1),架体(1)为环形,在架体(1)上设有安装滚子的兜孔(2),在架体(1)的上端面(3)、下端面(4)和内圆周面(5)的端面上设有引流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槽(6)呈间隔设置在架体(1)各个端面上,两个相邻引流槽(6)的槽顶之间间距为20— 30 mm,上端面(3)和下端面(4)的引流槽(6)沿架体(1)径向设置,内圆周面(5)的引流槽(6)沿架体(1)轴向设置,所述的引流槽(6)为V形槽,V形槽的角度为160°,槽深1.5 — 2mm,在V形槽的两个倾斜面(7)上对称设有导引槽(8),导引槽(8)方向从引流槽的槽底(601)向槽顶(602)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特大型轴承的低摩擦保持架,设有架体,架体为环形,在架体上设有安装滚子的兜孔,在架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和内圆周面的端面上设有引流槽,所述的引流槽呈间隔设置在架体各个端面上,两个相邻引流槽的槽顶之间具有间隙,在V形槽的两个倾斜面上对称设有导引槽,导引槽方向从引流槽的槽底向槽顶延伸。本发明中在引流槽两个相对的倾斜面上对称设置导引槽,轴承重载工矿中润滑油经过槽底并沿着两个倾斜面设置的导引槽向两边均匀流动,依靠润滑油的有序流动来保持轴承运转的稳定性,因此导引过程中可大大降低润滑油无序运动的不稳定性,提高该类轴承的减振效果。
文档编号F16C33/66GK102537073SQ20121000309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杨书菊, 赵俊飞, 郝文路 申请人: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