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44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ー种回转支承,具体涉及ー种适用于高转速、低噪音场合的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CT机上用的回转支承主要承受的是径向载荷,承受的轴向载荷很小,启动カ矩小,而且需要实现高速运转,并且需要克服噪音大的问题。传统的回转支承已无法满足低カ矩、高转速、低噪音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启动カ矩小、高速运转且噪音低的回转支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上圏、外下圈、中外圈、内上圈、内下圈、中内圏、橡胶垫、滚动体、保持器,其主要特点是中内圈和中外圈接触端面分别设有滚道,在中内圈、中外圈各端面加橡胶垫;中外圈与中内圈形成的小回转支承按安放在外下圈和内下圈上,夕卜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分别安装配合,并用联接螺钉将外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紧固。滚道采用30°接触角并采用陶瓷球作为滚动体,以满足启动カ矩小、高速运转。本发明结构合理,承载能力较好,主要应用于医疗CT机上可以实现启动カ矩小、高速运转、低噪音的目的。为回转支承应用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可能,在医疗器械行业等低噪音要求的场合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下圏,2、外上圏,3、橡胶垫,4、中外圏,5、陶瓷球、6、保持器,7、内上圏,8、中内圏,9、锥销,10、堵塞,11、内下圏。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上圈2、外下圈I、中外圈4、内上圈7、内下圈11、中内圈8、陶瓷球5、保持器6、橡胶垫3。中外圈4与中内圈8形成的30°接触角的滚道中依次安装保持器6和陶瓷球5,回转支承中外圈4与中内圈8相互承托并作相对转动,中外圈与中内圈形成的回转支承由于直径较小,所以启动カ矩小、可以实现高速运转。在中内圈4、中外圈8各端面设有橡胶垫3,中外圈4与中内圈8形成的小回转支承按安放在外下圈I和内下圈11上,将外上圈2与外下圈I相配合安装,并用联接螺钉将外上圈2、外下圈I紧固,内上圈7与内下圈11安装方法同外上、外下圈的安装。橡胶垫3可以减小振动并有效的减弱回转支承转动时滚道内噪音的传递,从而实现低噪音的效果。
权利要求
1.ー种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上圈、夕卜下圈、中外圈、内上圈、内下圈、中内圈、橡胶垫、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是中内圈和中外圈接触端面分别设有滚道,在中内圈、中外圈各端面加橡胶垫;中外圈与中内圈形成的小回转支承按安放在外下圈和内下圈上,外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分别安装配合,并用联接螺钉将外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采用陶瓷球作为滚动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滚道采用30°接触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分体式回转支承包括外上圈、外下圈、中外圈、内上圈、内下圈、中内圈、橡胶垫、滚动体、保持器,其特征是中内圈和中外圈接触端面分别设有滚道,在中内圈、中外圈各端面加橡胶垫;中外圈与中内圈形成的小回转支承按安放在外下圈和内下圈上,外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分别安装配合,并用联接螺钉将外上圈与外下圈、内上圈与内下圈紧固。本发明可实现启动力矩小、高速运转、低噪音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C27/06GK102661319SQ2012101547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丁洋正, 何东生, 陈武 申请人: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