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电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17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力电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阀门,具体涉及用于城市供水行业的ー种新型水力电动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水力控制阀多为垂直直通式结构,阀门关闭时,其动カ源是通过导管将管路中的带压介质输入到隔膜腔获得的。为保证阀门关闭的可靠性,増大其关闭压力, 通常的做法是在橡胶隔膜的上方加设ー复位弹簧,使弹簧的压カ与液体压カ共同作用于橡胶膜片上,推动阀瓣关闭阀门。上述结构特征虽可实现阀门的迅速关闭,但也増加了阀门开启时的阻力,同时也使得隔膜负载加重,导致隔膜的挠性降低,易出现疲劳破裂。另外因其自身结构所致,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易产生水锤、低频振荡,关闭可靠性差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维修便捷、使用寿命长的水力电动控制阀。是目前能够适应在各种环境下,实现城市或企业供水自动化的唯一选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包括设置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部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连通,且阀体与进水通道轴线呈115°倾角;阀体上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压カ腔体,压カ腔体通过隔膜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顶部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导管,且上腔体通过导管与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顶部与导管连通处设置有电液控制器总成;所述隔膜上安装有一端设置在出水通道内的阀杆,阀杆上套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阀杆上的阀瓣和阀座,所述阀座固定在进水通道上,所述阀瓣和进水通道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导管包括加压管和泄压管,并通过设于电液控制器总成内的三通阀相连接,所述加压管与进水通道相连通,泄压管一端连接三通阀,另一端向阀体外部排空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安装有外排水接头。所述泄压管自由端可自行连接管道或软管。所述压カ腔体由固定在一起的压カ腔上盖和压力腔下盖构成,压カ腔下盖固定安装在阀体上,隔膜设置在压カ腔上盖和压力腔下盖之间。所述隔膜由双层的丁睛橡胶和设于其中间夹层的尼龙网复合构成,延长了使用寿命。所述压カ下腔体设有至少ー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为垂直L结构,使通道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且难以实施破坏或攻击,有效防止意外堵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密封性好、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0013]2)后倾115° Y型阀体设计,兼顾了高流量,低阻力,在电液控制器的驱动下,阀门可以双向流动(以往的水力控制阀水流向只能单向使用)全开,使水流成半直线型流动,压力损失小,过流量大,对泥沙不敏感。3)采用外排水方式,适合中国缺水国情,使阀门的低水压工作性能优于CJT219-2005国标中推荐阀门结构和产品(目前国内的水力电动阀几乎都是内排水的,且膜片加有弹簧,小压力下,使阀门性能变的关阀容易,开阀难。由于弹簧的存在,在特定的压力和流量下,该阀门结构会产生严重的低频振荡,给使用者带来麻烦)。加装了外排水接头更加适合在室内安装使用而不便于排水的场合。连接适当长度聚氨酯气管,方便的将开阀时的上腔水排出室外。4)三室联动驱动装置提供直接的、快速而精确的控制,运行平缓,关闭严密,井能有效地防止水击现象的发生。5)维修便利,仅需旋开紧固驱动装置的四个螺母,不必拆卸管线上的阀体即可更换维修易损件,停水时间缩至最短。·6)多个阀体排气孔呈垂直L形结构,使通道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且难以实施破坏或攻击,也有效防止意外堵塞,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通道2、出水通道3、阀体4、电液控制器总成5、隔膜6、加压管7、泄压管8、阀杆9、阀瓣10、阀座11、密封件12、压カ腔上盖13、压カ腔下盖14、排气孔15、上腔体16、下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包括设置在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2之间的阀体3,所述阀体3内部与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2均连通,且阀体3与进水通道I轴线呈115°倾角;阀体3上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压カ腔体,压カ腔体通过隔膜5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15和16,上腔体15顶部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导管,且上腔体15通过导管与进水通道I相连通,所述阀体3顶部与导管连通处设置有控制器总成4 ;所述隔膜5上安装有一端设置在出水通道2内的阀杆8,阀杆8上套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阀杆8上的阀瓣9和阀座10,所述阀座10固定在进水通道I上,所述阀瓣9和进水通道I之间安装有密封件11。所述导管包括加压管6和泄压管7,并通过设于电液控制器总成4内的三通阀相连接,所述加压管6与进水通道I相连通,泄压管7 —端连接三通阀,另一端为向阀体外部排空的自由端。泄压管7自由端可自行连接管道或软管。所述压カ腔体由固定在一起的压カ腔上盖12和压カ腔下盖13构成,压カ腔下盖13固定安装在阀体4上,隔膜5设置在压カ腔上盖12和压カ腔下盖13之间。所述隔膜5由双层的丁睛橡胶和设于其中间夹层的尼龙网复合构成,所述下腔体16设有至少ー个排气孔14 ;所述排气孔14为垂直L形结构,使通道更为隐蔽不易被发现且难以实施破坏,有效防止意外堵塞。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原理关阀时,将有一定压カ的水通过加压管6以及控制器总成4内的三通阀,导入上腔体15。由于隔膜5和阀瓣9所受水压的面积不同,从而产生压カ差,隔膜5带动阀杆8和阀瓣9向下运动,最終完成关闭阀门。适当控制加压管6的孔径,即可精准控制阀门的关闭时间,而且不会产生水锤现象。开阀时,控制器总成4内的三通阀将与上腔体15相连的泄压管7打开,进水通道I中有一定压カ的水推开阀瓣9,是阀 杆8带动隔膜5向上运动,基础上腔体15的水井上升至顶点,从而使阀门开启至最大。后倾115°的阀瓣兼顾了高流量和低流阻特性。
权利要求1.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包括设置在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2)之间的阀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内部与进水通道(I)和出水通道(2)均连通,且阀体(3)与进水通道轴线呈115°倾角;阀体(3)上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压カ腔体,压カ腔体通过隔膜(5)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15、16),上腔体(15)顶部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导管,且上腔体(15)通过导管与进水通道(I)相连通,所述阀体(3)顶部与导管连通处设置有电液控制器总成(4);所述隔膜(5)上安装有一端设置在出水通道(I)内的阀杆(8),阀杆(8)上套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阀杆(8)上的阀瓣(9)和阀座(10),所述阀座(10)固定在进水通道(I)上,所述阀瓣(8)和进水通道(I)之间安装有密封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加压管(6)和泄压管(7),并通过设于电液控制器总成(4)内的三通阀相连接,所述加压管(6)与进水通道(I)相连通,泄压管(7) —端连接三通阀,另一端向阀体外部排空的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カ腔体由固定在一起的压カ腔上盖(12)和压カ腔下盖(13)构成,压カ腔下盖(13)固定安装在阀体(3)上,隔膜(5)设置在压カ腔上盖(12)和压カ腔下盖(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其特征在干所述隔膜(5)由双层的丁睛橡胶和设于其中间夹层的尼龙网复合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カ下腔体设有至少ー个排气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4)为垂直L形隐蔽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电动控制阀,包括设置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阀体,所述阀体内部与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连通,阀体上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压力腔体,压力腔体通过隔膜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上腔体顶部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导管,且上腔体通过导管与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顶部与导管连通处设置有水力控制阀电液控制器总成;所述隔膜上安装有一端设置在出水通道内的阀杆,阀杆上套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装在阀杆上的阀瓣和阀座,所述阀座固定在进水通道上,所述阀瓣和进水通道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维修便捷、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F16K31/126GK202418612SQ20122000061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靳世延, 高桂官, 黄志雄 申请人:高桂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