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376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动抱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传动抱箍,用于实现两根管体或杆体之间的轴向连接,属连接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抱箍是将两种杆状、管状或线状物体连接在一起的常用装置,常见的抱箍有电缆抱箍、电线杆抱箍、拉线抱箍、吊线抱箍、传动抱箍等。现有的传动抱箍一般由两个拱形板组成,拱形板的两个直边外翻形成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螺栓孔。两个拱形板抱箍在两管体或杆体的对接端通过螺栓连接,将两管体或杆体同时抱紧,就可以实现两管体或杆体的对接。这种传动抱箍的缺点是只能连接直径相同的管体或杆体,但当两管体或杆体直径不一致时,则不能将两管体或杆体同时抱紫,因而无法实现管体或杆体的连接。因此,设计ー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连接直径相同或直径不同管体或杆体的传动抱箍,是有关技术 人员目前所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连接直径相同或不同管体或杆体的传动抱箍。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传动抱箍,构成中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拱形板及两拱形板的连接螺栓,所述拱形板的两个直边外翻形成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在拱形板的ー个弧形边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位于拱形板的内侧,其轴线为拱形板的法线方向。上述传动抱箍,所述拱形板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齿。上述传动抱箍,所述拱形板的圆心角小于180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两拱形板对合并抱紧ー根管体或杆体端部,两拱形板上的圆柱销则插入到另ー根管体或杆体端部的通孔中,将两管体或杆体连接在一起。由于本装置不需要将两管体或杆体同时抱紧,因而既可以连接直径相同的管体或杆体,也可以实现直径不同管体或杆体之间的对接。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管体连接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0016]图中各标号为1、拱形板;2、连接耳;3、螺栓孔;4、连接臂;5、圆柱销;6、防滑齿;
7、连接螺栓;8、螺母;9、下管体;10、上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參看图I、图2,本实用新型传动抱箍的构成中包括两个铸造的拱形板I、连接螺栓
7、螺母8,拱形板I的两个直边外翻形成连接耳2,连接耳2上对应设置有螺栓孔3,拱形板I的上端向上延伸为连接臂4,连接臂4内侧设置有圆柱销5,圆柱销5的长度根据所夹管体的直径设置。參看图3、图4,拱形板I对应的圆心角为130度,拱形板I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被夹管体或杆体平行的条状防滑齿6,因而可与管体或杆体有效摩擦连接。
參看图5、图6,将两拱形板I对合后,顶端圆柱销5插入到上管体10下端设置的通孔中,两拱形板I内壁与下管体9摩擦连接,并用螺栓7插入到螺栓孔3中拧紧,从而实现了上管体10与下管体9间的径向连接。所述传动抱箍实现了任意两管体间的轴向连接,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现场的传动连接,可避免繁琐的现场焊接。该装置还可配合万向传动装置使用,实现万向节与传动轴的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抱箍,其特征在干,它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拱形板(I)及两拱形板(I)的连接螺栓(7 ),所述拱形板(I)的两个直边外翻形成连接耳(2 ),连接耳(2 )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3),在拱形板(I)的ー个弧形边上设置有圆柱销(5),所述圆柱销(5)位于拱形板(I)的内侧,其轴线为拱形板(I)的法线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传动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板(I)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齿(6)。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传动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板(I)的圆心角小于180度。
专利摘要一种传动抱箍,它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拱形板及两拱形板的连接螺栓,所述拱形板的两个直边外翻形成连接耳,连接耳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孔,在拱形板的一个弧形边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位于拱形板的内侧,其轴线为拱形板的法线方向。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两拱形板对合并抱紧一根管体或杆体端部,两拱形板上的圆柱销则插入到另一根管体或杆体端部的通孔中,将两管体或杆体连接在一起。由于本装置不需要将两管体或杆体同时抱紧,因而既可以连接直径相同的管体或杆体,也可以实现直径不同管体或杆体之间的对接。
文档编号F16B7/04GK202431669SQ2012200402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李锐, 陈艳青 申请人:保定天威恒通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