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189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机齿轮箱。
技术背景微型电机通常需要配合齿轮减速机构,以达到降低电机转速,増大转矩的目的。同时,为了減少空间或便于携带,与微型电机配置的电机齿轮箱需尽可能地微型或小型化。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与同样传动比的其他減速机构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且噪音低等特点,特别适合作为微型电机的齿轮减速机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机齿轮箱通中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通常不能同时保证微型化和高传动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ー种具有经优化分配的多级行星齿轮系的电机齿轮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ー种电机齿轮箱,它包括内齿壳体和端盖,所述的内齿壳体和所述的端盖封闭形成一内腔,所述的内腔中包括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电机齿轮、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一中心轮转架,所述的第二行星轮系包括包括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二中心轮转架,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轮系和输出轮转架,所述的第一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二中心轮转架上分别设有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所述的电机齿轮与第一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的第二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和第三行星轮组分别通过齿轮销驱动第一中心轮转架、第二中心轮转架和输出轮转架。特别地,所述的内齿壳体的底壁向所述的内腔延伸有沉陷部,所述的输出轮转架具有输出转轴,所述的输出转轴套垫片、第一轴承后从所述的内齿壳体的座孔中伸出,所述的沉陷部中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穿过垫片并用轴用挡圈限位。特别地,所述的端盖和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的第一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ニ行星轮组、所述的第二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组之间分别设有垫圏。特别地,所述的内齿壳体沿轴向设有轴向孔位,螺钉穿过所述的轴向孔位与所述的端盖固定。特别地,所述的端盖上还设有电机安装孔,所述的电机齿轮上设有电机转轴固定槽,所述的电机齿轮箱通过所述的电机安装孔与电机固定安装,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伸入所述的电机转轴固定槽并固定。通过采用以上结构,由第一行星齿轮中的电机齿轮作为初级主动齿轮,经过多级传动比的优化分配,最終驱动第三行星齿轮系中的输出轮转架,本实用新型兼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国大、效率高和工作平稳的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盖;2、电机转轴固定槽;3、第二行星轮组;4、第二中心轮转架;5、第三行星轮组;6、输出轮转架;7、第一轴承;8、轴用挡圈;10、内齿壳体;11、垫圈;12、齿轮销;14、电机齿轮;15、第二轴承;16、第一中心轮转架;17、第一行星轮组;18、输出转轴;19、电机安装孔;2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不,一种电机齿轮箱,它包括内齿壳体10和端盖I,内齿壳体10和端盖I封闭形成一内腔,内腔中包括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电机齿轮14、第一行星轮组17和第一中心轮转架16,第二行星轮系包括包括第二行星轮组3和第二中心轮转架4,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轮组5和输出轮转架6,第一中心轮转架16和第二中心轮转架4上分别设有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电机齿轮14与第一 行星轮组17啮合,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组3啮合,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组5啮合,第一行星轮组17、第二行星轮组3和第三行星轮组5分别通过齿轮销12驱动第一中心轮转架16、第二中心轮转架4和输出轮转架6。内齿壳体10的底壁向内腔延伸有沉陷部,输出轮转架6具有输出转轴18,输出转轴18套垫片、第一轴承7后从内齿壳体10的座孔中伸出,沉陷部中设有第二轴承15,第二轴承15穿过垫片并用轴用挡圈8限位。端盖I和第一行星轮组17、第一中心轮转架16和第二行星轮组3、第二中心轮转架4和第三行星轮组5之间分别设有垫圈11。内齿壳体10沿轴向设有轴向孔位,螺钉20穿过轴向孔位与端盖I固定。端盖I上还设有电机安装孔19,电机齿轮14上设有电机转轴固定槽2,电机齿轮箱通过电机安装孔19与电机固定安装,电机的转轴伸入电机转轴固定槽2并固定。
权利要求1.ー种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齿壳体和端盖,所述的内齿壳体和所述的端盖封闭形成一内腔,所述的内腔中包括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电机齿轮、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一中心轮转架,所述的第二行星轮系包括包括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二中心轮转架,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轮系和输出轮转架,所述的第一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二中心轮转架上分别设有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所述的电机齿轮与第一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的第二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三太阳轮和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组啮合,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和第三行星轮组分别通过齿轮销驱动第一中心轮转架、第二中心轮转架和输出轮转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壳体的底壁向所述的内腔延伸有沉陷部,所述的输出轮转架具有输出转轴,所述的输出转轴套垫片、第一轴承后从所述的内齿壳体的座孔中伸出,所述的沉陷部中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穿过垫片并用轴用挡圈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和所述的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的第一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的第二中心轮转架和所述的第三行星轮组之间分别设有垫圏。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壳体沿轴向设有轴向孔位,螺钉穿过所述的轴向孔位与所述的端盖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壳体沿轴向设有轴向孔位,螺钉穿过所述的轴向孔位与所述的端盖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上还设有电机安装孔,所述的电机齿轮上设有电机转轴固定槽,所述的电机齿轮箱通过所述的电机安装孔与电机固定安装,所述的电机的转轴伸入所述的电机转轴固定槽并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齿轮箱,它包括内齿壳体和端盖,内齿壳体和端盖封闭形成一内腔,内腔中包括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电机齿轮、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一中心轮转架,第二行星轮系包括包括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二中心轮转架,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轮系和输出轮转架,第一中心轮转架和第二中心轮转架上分别设有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电机齿轮与第一行星轮组啮合,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组啮合,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组啮合,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和第三行星轮组分别通过齿轮销驱动第一中心轮转架、第二中心轮转架和输出轮转架。
文档编号F16H1/46GK202520877SQ2012202035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庆汉, 蔡荣华 申请人:温州市正科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