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整汽车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165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调整汽车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各种特种工程车发动机及副发动机配套使用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工程车辆发动机主要采用的是脚踏离合式离合器,这种脚踏离合式离合器极大地限制了汽车底盘及驾驶室空间的布置,不能满足改装特殊车型的特殊功能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无需脚踏离合机构的离合器。若采用无需脚踏离合机构的离合器,为了解决烧离合片而使离合器寿命降低的问题,对离合器设计还应有能够自动分离与控制以合适时间延时结合的功能;同时还要具有和脚踏式离合器一样的自动调整行程补偿摩擦片等元件的磨损功能。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使用主发动机及副发动机改装特种工程车辆时整车底盘及驾驶室空间受限的困难,本实用新型提出自调整汽车离合器,能够使发动机正常分离并延时结合、同时能够实现脚踏离合式离合器的自动调整功能。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包括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助力泵固定在离合器壳的后端,助力泵的活塞杆头部顶压在离合器拨叉尾端的定位槽中;离合器总泵固定在一个垫板上,离合器总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助力泵的进口连接,垫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与离合器总泵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驱动缸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连接有带单向阀的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器、控制阀、卸荷装置连接,卸荷装置的出口是卸荷口。有益效果:与现有的离合器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1)目前发动机及副发动机长期存在的烧离合片导致离合器寿命降低的问题;(2)现有脚踏离合式离合器空间布置的局限性;(3)现有脚踏离合式离合器受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对操作者的操作技能有相当高的要求,而该新型离合器装置可根据不同的离合器设定最理想的接合时间实现自动化操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路原理图。图3是卸荷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包括汽车离合器,设有一个助力泵9固定在离合器壳4的后端,助力泵的活塞杆头部顶压在拨叉7尾端的定位槽中;离合器总泵12固定在一个垫板11上,离合器总泵12的出口通过油管10与助力泵9的进口连接,垫板11上还固定有气缸14,气缸14的活塞杆13与离合器总泵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气缸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接头15,三通管接头15 —端连接有带单向阀20的进气接头21,进气接头21与整车气源连接,整车底盘气源的通断由汽车底盘电磁阀控制,三通管接头1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器16、电磁阀17、减压阀18顺序连接,减压阀18的出口是卸荷口 19 (排气口)。如图1所不,汽车离合器,主要由从动盘1、压盘2、离合器壳4、输入轴3、拨叉7、拨叉支架6、分离轴承5、后端盖8、离合器壳尾部的凸缘22组成,由于,汽车离合器是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只是在离合器壳上固定有助力泵9,助力泵9 (代替现有的推杆)与拨叉连接。图1所示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的分离原理和接合原理。其一,离合器的分离原理:当打开汽车底盘电磁阀时,整车底盘的气体通过汽车底盘电磁阀及管路输送给单向阀20,气体由单向阀21进入气缸14,气缸14进气后推动活塞杆13向前运动,活塞杆13推动离合器总泵12的推杆,离合器总泵12在其推杆的作用下开始工作,从而推动液压油通过油管10进入助力泵9 ;助力泵9的推杆在液压油的推动下开始工作,进而推动离合器拨叉6转动,拨叉支架6的转动带动了离合器分离轴承5运动,最终使离合器的压盘2和从动盘I分离,此过程为离合器的自动分离过程。其二,离合器的接合原理:当离合器装置需要接合时,驾驶员先断开汽车底盘进气口电磁阀的电源,使电磁阀闭合,整车底盘的气体停止通入气缸14,单向阀20阻止气缸14内储存的气体回流,同时三通排气口的电磁阀打开,由于离合器卸载后自身具有复位功能,离合器分离轴承5给拨叉支架6 —个反作用力,拨叉支架6也给助力泵9推杆一个反作用力,助力泵9又给离合器总泵12 —个反作用力,离合器总泵12推动气缸活塞杆13,使气缸活塞杆13开始复位,通过控制与气缸接口三通15连接的电磁阀17和减压阀18,计算好减压阀18的设定压力,使气缸14在设定的压力下排气,从而实现离合器在合适的时间内自动延时接合。气动回路的原理图参见图2。如图1所示,驱动缸采用气缸,卸荷装置采用减压阀,控制阀是电磁阀17。驱动缸也可以采用液压油缸,控制阀可以是电磁阀或液压换向阀,此时,需要配备液压站作为动力源。如图1所示,卸荷装置是减压阀。卸荷装置不局限于此,可将减压阀9用调速阀或节流阀代替。卸荷装置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结构,由增容气缸23和带细长孔24的卸荷管组成。对于上述的几种变换结构,可在其变换范围内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由此产生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包括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助力泵固定在离合器壳的后端,助力泵的活塞杆头部顶压在拨叉尾端的定位槽中;离合器总泵固定在一个垫板上,离合器总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助力泵的进口连接,垫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与离合器总泵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驱动缸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连接有带单向阀的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器、控制阀、卸荷装置连接,卸荷装置的出口是卸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是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是液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装置是减压阀、节流阀或调速阀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装置由增容气缸(23)和带细长孔(24)的卸荷管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是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是电磁阀或液压换向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自调整汽车离合器,包括汽车离合器,设有一个助力泵固定在离合器壳的后端,助力泵的活塞杆头部顶压在离合器拨叉尾端的定位槽中;离合器总泵固定在一个垫板上,离合器总泵的出口通过油管与助力泵的进口连接,垫板上还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与离合器总泵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驱动缸的进口连接有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一端连接有带单向阀的接头,三通管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过滤器、电磁阀、卸荷装置连接,卸荷装置的出口是卸荷口。与现有的离合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离合器设定最理想的接合时间实现自动化操作。
文档编号F16D48/02GK203051548SQ2012205549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7日
发明者周海仙 申请人:十堰隆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