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管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645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减震管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架设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减震管托。
背景技术
经检索,最新的现有技术方案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名称《减震管托》,专利号201120287225.1,公布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该专利的总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下托块(9 )和下底板(13 ),压力管道(15 )支承在下托块(9 )上,下托块(9 )支承在下底板(13)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底板(1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立式固定支架(11 ),与压力管道(15)两侧相配的两个径向夹块(I)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8)相连,支撑板(8)通过各自的紧固连接件(7)与对应的立式固定支架(11)相连,在所述的紧固连接件(7)上、所述的立式固定支架(11)和支撑板(8)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组件(20)。据该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介绍,其不仅可以保持管系的刚性,而且能消除管系径向产生的振动应力,能满足压力管道减振支撑的要求。经研究、分析后,以及我们的进一步创新实践,发现上述实用新型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该专利技术方案不足的是:1.不能很好地限制管道垂直方向的震动,现场管道的震动方向具有多种多样性,所以适用性和通用性均不强。2.由于弹簧只能储存能量,并没有真正消除震动的有害能量,因此对设备及管道的长期运行而言还存在潜在的隐患。3.只有弹簧这一级减震,抗共振的频率范围不广。

实用新型内容现有技术还存在3个可以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它们是:1.不能很好地限制管道垂直方向的震动;2.没有真正消除震动的有害能量;3.抗共振的频率范围不广。为了解决上述3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1.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架托的对象是管道,其包括:基础结构,夹持设备;所述的管道位于夹持设备中,夹持设备与基础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的夹持设备包括:水平的橡胶板机构,上支座,下支座,摩擦板,底板,左缓冲块,右缓冲块,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右侧弹簧压力机构;所述的底板,其下与所述的基础结构固定连接,其上与所述的摩擦板相抵并摩擦;摩擦板的上方是下支座,该两者固定连接;下支座、管道和上支座,该三者从下到上依序设置;上支座之上是橡胶板机构,此两者固定连接;左缓冲块,其位于下支座的左侧,其与底板连接;右缓冲块,其位于下支座的右侧,其与底板连接;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左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连接;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右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连接;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对称设置。2.所述的左缓冲块和右缓冲块,每一缓冲块的底部均与底板的固定连接。[0014]3.所述的左缓冲块和右缓冲块,每一缓冲块均开设长槽形安装孔;所述的底板,其每一侧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穿过缓冲块的安装孔并旋入底板的安装螺孔内,由此实现缓冲块与底板的固定连接。4.所述的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包括橡胶板和包块;所述的包块包括连为一体的三块:前块、底块和后块;橡胶板位于包块中;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其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所述的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和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每一弹簧压力机构均包括:第一弹簧,弹簧箱,第一压板,上部开设螺纹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底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箱,其顶部设有封盖,封盖的中央开设活动孔;所述的第一连杆由下朝上穿过第一弹簧和弹簧箱封盖的活动孔,进一步讲,第一弹簧的底部与第一连杆底端的第一压板弹性相抵,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弹簧箱的封盖弹性相抵;弹簧箱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其上部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其顶部装入螺母组件。5.所述的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三者:上板,橡胶板,以及下板;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其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所述的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和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每一弹簧压力机构均包括:第二弹簧,中央开孔的第二压板,上部开设螺纹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上部,先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再穿过第二弹簧,然后穿过第二压板的中央孔;第二连杆的上部装入螺母组件;进一步讲,第二弹簧的底部与橡胶板组件中的上板弹性相抵,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第二压板弹性相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很好地限制管道垂直方向以及各个方向的震动。2.消除震动的有害能量,方法是:a.通过安装摩擦板增加摩擦力,把震动的有害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b.同时利用缓冲块的缓冲减震材料可以进一步吸收有害能量和控制震动。3.抗共振的频率范围广,其措施是:通过橡I父板减震和弹黃减震,具有两级减震。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减震托管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8:1 ;图4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4:1 ;图5是图1中II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2:1 ;图6是是实施例二中的减震托管主视图;[0035]图7是图6中IV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2:1。图中的标号说明1.管道;2.基础结构;4.上支座;5.下支座;6.摩擦板;7.底板;8.左缓冲块;
9.右缓冲块;10.导管;11.橡I父板;12.包块;13.弟一弹黃;14.弹黃箱;14a.弹黃箱;15.第一压板;16.第一连杆;16a.第一连杆;17.上板;18.下板;19.第二弹簧;19a.第二弹簧;20.第二压板;20a.第二压板;21.第二连杆;21a.第二连杆;31.垫板;32.平肩螺钉;33.螺栓;34.导管;35.圆螺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总体的描述、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管托,其架托的对象是管道1,其包括:基础结构2,夹持设备;所述的管道位于夹持设备中,夹持设备与基础结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设备包括:水平的橡胶板机构,上支座4,下支座5,摩擦板6,底板7,左缓冲块8,右缓冲块9,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右侧弹簧压力机构;所述的底板7,其下与所述的基础结构2固定连接,其上与所述的摩擦板6相抵;摩擦板6的上方是下支座5,该两者固定连接;下支座5、管道I和上支座4,该三者从下到上依序设置;上支座4之上是橡胶板机构,此两者固定连接;左缓冲块8,其位于下支座5的左侧,其与底板7连接;右缓冲块9,其位于下支座5的右侧,其与底板7连接;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左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7连接;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右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7连接;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对称设置。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了总体的描述,以下再描述的技术方案作相关的说明和解释。说明和解释I。关于“基础结构2”的说明。在架设管道时,一般在地面上需要做好基础结构2 (如水泥墩等),然后将本实用新型减震管托与基础结构2进行连接,比如,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7与基础结构2进行连接;即便在特殊的情况下,管托直接架设在大地上,也需要事先平整土地,浇筑水泥结构,然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7与水泥结构连接,在此特殊情况下,水泥结构就是基础结构2。说明和解释2。管道位于夹持设备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讲:管道被夹在下支座5和上支座4之间。说明和解释3。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它们分别与橡胶板机构的左、右部相连;该两个压力机构对称设置,从两侧对称向橡胶板机构施加由弹簧参与的向下弹性之力。所以,具有两级减震的良好效果;两级减震是指:橡胶板机构的减震,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的减震。说明和解释4。摩擦板6位于下支座5的下方,并且摩擦板6和下支座5固定连接。摩擦板6相与底板7相抵、摩擦,能把震动的有害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说明和解释5。设置的左缓冲块8和右缓冲块9,可明显降低震动幅度并吸收有害
倉tfi。说明和解释6。由于具有上述的技术措施和效果,所以本发明综合性、总体性的技术效果良好,其中,两级减震措施带来抗共振频率范围广,多种技术措施的良好技术效果是能多方面同时吸收震动的有害能量,特别是摩擦板6能把震动的有害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描述a.所述的左缓冲块8和右缓冲块9,每一缓冲块的底部均与底板7的固定连接。描述b.所述的左缓冲8块和右缓冲块9,每一缓冲块均开设长槽形安装孔;所述的底板7,其每一侧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穿过缓冲块的安装孔并旋入底板7的安装螺孔内,由此实现缓冲块与底板7的固定连接。说明和解释。描述a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成熟的、大批量的减震管托运用。描述b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实际施工条件变化较多的地方使用,以便经常需要调节缓冲块的位置;或者适用于批次多、每一批次中的数量又较少的情况。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5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的减震托管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8:1 ;图4是图1中I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4:1 ;图5是图1中III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2:1。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10 ;橡胶板组件包括橡胶板11和包块12。包块12包括连为一体的三块:前块、底块和后块;橡胶板11位于包块12中;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其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10。在橡胶板组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橡胶板11,橡胶板11可以很好地起到减震等等效果,但为了橡胶板11能长期、可靠地工作,防止破损、破裂、变形等等,使用了包块12。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以应用的各种减震管托中,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是对称设置的。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和右侧弹簧压力机构,每一弹簧压力机构都包括:第一弹簧13,弹簧箱14,第一压板15,上部开设螺纹的第一连杆16 ;第一连杆16的底端与第一压板15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6由下朝上穿过第一弹簧13和弹簧箱14封盖的活动孔,进一步讲,第一弹簧13的底部与第一连杆16底端的第一压板15弹性相抵,第一弹簧13的顶部与弹簧箱14的封盖弹性相抵;弹簧箱14的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橡胶板组件向下施加减震的弹性压力,另外,两边的弹簧通过橡胶板组件的两端也向下施加弹性压力,也就是讲,当管道I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时,它既受到橡胶板组件的限制,也受到两边的弹簧限制,而且该两个向下的限制力均为弹性的。单一的橡胶板组件,其最佳减震能力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单一的成对弹簧,其最佳减震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单一的成对缓冲块,其最佳减震能力同样也是具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前述三个频率范围均不相同,但它们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共同的、叠加的最佳减震能力就具有很大的频率范围,能给管道I的震动、特别是上下方向的震动予以避免、或减小。还有,产品通用性好,可以适用于受各个方向震动力的管道。还有,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块由金属结构件镶嵌减震材料而成。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在下支座四个方向都加减震块,以实现特殊的、优良的减震效果。[0062]第一连杆16的上部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10,第一连杆16的顶部装入螺母组件。如果没有导管10,第一连杆16可能在瞬间会与橡胶板发生黏连作用,使减震的效果降低,并且长期工作造成橡胶板破损。螺母组件,其最简单的配置是一处只使用一个螺母,这也是可以的,但是其技术效果不佳。为了达到较好的技术效果,在设计、配置时,一是可以增加垫片,如此可以防止长期工作后橡胶板破损、螺母向下沉陷,二是可以增加防止螺母松动的防松动零件。关于防松动零件,最简单的有,在一处使用一个螺母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螺母和一个弹性垫圈,使两个螺母间的弹性垫圈受力压平,如此则可以很好地防止松动;还有,如图1所示,增加标号为35的圆螺母,以起到放松止退的作用。实施例二结合图6和图7进行说明。与实施例一中的情况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弹簧位于橡胶板组件的上侧,并且不使用弹簧箱,详见以下的说明和解释。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10。橡胶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三者:上板17,橡胶板11,以及下板18。在橡胶板组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橡胶板11,但为了橡胶板11能长期、可靠地工作,防止破损、破裂、变形等等,使用了上板17和下板18。橡胶板组件的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10 ;导管10的作用有:避免第二连杆21可能在瞬间会与橡胶板发生黏连作用,保持减震的技术效果,防止长期工作中造成橡胶板破损。结构上,第二连杆21的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1的上部,先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10,再穿过第二弹簧19,然后穿过第二压板20的中央孔;第二连杆21的上部装入螺母组件;进一步讲,第二弹簧19的底部与橡胶板组件中的上板17弹性相抵,第二弹簧19的顶部与第二压板20弹性相抵。本实施例二中的减震管托,橡胶板组件向下施加减震的弹性压力,另外,两边的弹簧通过橡胶板组件的两端也向下施加弹性压力,也就是讲,当管道I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时,它既受到橡胶板组件的限制,也受到两边的弹簧限制,而且该两个向下的限制力均为弹性的。橡胶板组件、成对的第二弹簧19、成对的缓冲块,该三者组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其共同的、叠加的最佳减震能力就具有很大的频率范围;所以,能在很大的频率范围内,使管道I的震动、特别是上下方向的震动得以避免、或减小。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架托的对象是管道(I ),其包括:基础结构(2),夹持设备;所述的管道位于夹持设备中,夹持设备与基础结构固定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的夹持设备包括:水平的橡胶板机构,上支座(4),下支座(5),摩擦板(6),底板(7),左缓冲块(8),右缓冲块(9),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右侧弹簧压力机构; 所述的底板(7),其下与所述的基础结构(2)固定连接,其上与所述的摩擦板(6)相抵并摩擦;摩擦板(6)的上方是下支座(5),该两者固定连接;下支座(5)、管道(I)和上支座(4),该三者从下到上依序设置;上支座(4)之上是橡胶板机构,此两者固定连接; 左缓冲块(8),其位于下支座(5)的左侧,其与底板(7)连接;右缓冲块(9),其位于下支座(5)的右侧,其与底板(7)连接; 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左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7)连接;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上部与橡胶板机构的右部连接,其下部与底板(7)连接; 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缓冲块(8)和右缓冲块(9 ),每一缓冲块的底部均与底板(7 )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特征是:所述的左缓冲(8)块和右缓冲块(9),每一缓冲块均开设长槽形安装孔;所述的底板(7),其每一侧均开设一个以上的安装螺孔;安装螺栓穿过缓冲块的安装孔并旋入底板(7)的安装螺孔内,由此实现缓冲块与底板(7)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特征是: 所述的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10);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包括橡胶板(11)和包块(12); 所述的包块(12)包括连为一体的三块:前块、底块和后块;橡胶板(11)位于包块(12)中;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其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10); 所述的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和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每一弹簧压力机构均包括:第一弹簧(13),弹簧箱(14),第一压板(15),上部开设螺纹的第一连杆(16);第一连杆(16)的底端与第一压板(15)固定连接; 所述的弹簧箱(14),其顶部设有封盖,封盖的中央开设活动孔; 所述的第一连杆(16)由下朝上穿过第一弹簧(13)和弹簧箱(14)封盖的活动孔,进一步讲,第一弹簧(13)的底部与第一连杆(16)底端的第一压板(15)弹性相抵,第一弹簧(13)的顶部与弹簧箱(14)的封盖弹性相抵;弹簧箱(14)的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16),其上部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10),其顶部装入螺母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管托,其特征是: 所述的橡胶板机构包括:橡胶板组件和两根导管(10);所述的橡胶板组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三者:上板(17),橡胶板(11),以及下板(18); 所述的橡胶板组件 ,其左部和右部各开设一个安装孔,每一安装孔内设置一根导管(10); 所述的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和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其每一弹簧压力机构均包括:第二弹簧(19),中央开孔的第二压板(20),上部开设螺纹的第二连杆(21);第二连杆(21)的底部与底板(7)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1)的上部,先穿过橡胶板组件安装孔内的导管(10),再穿过第二弹簧(19),然后穿过第二压板(20)的中央孔;第二连杆(21)的上部装入螺母组件;进一步讲,第二弹簧(19)的底部与橡胶板组件中的上板(17)弹性相抵,第二弹簧(19)的顶部与`第二压板(20)弹性相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架设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管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很好地限制管道垂直方向震动等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减震管托包括夹持设备等;其特征是所述的夹持设备包括水平的橡胶板机构,上支座(4),下支座(5),摩擦板(6),底板(7),左缓冲块(8),右缓冲块(9),左侧弹簧压力机构,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左、右侧弹簧压力机构对称设置。有益效果是能限制管道垂直方向以及各个方向的震动,等等。
文档编号F16F15/04GK202946783SQ20122066142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徐赤坤, 郭凯, 朱珂 申请人:上海中申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