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4034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软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
背景技术
车用制动软管是用来连接制动硬管与制动器的一种制动管路,用于传送制动液,保证汽车制动的顺利进行。由于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不易控制,软管容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因此对软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上车身上的各种零部件较多,软管属于柔性零部件,且属于活动件,还须保证足够的长度,并且还不能与周边件有任何干涉,所以在保证制动液顺利传送的条件下,使制动软管尽量简化成为一种必要。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2327454U,
公开日是2012年7月11日,名称为“汽车用液压制动软管接头”的方案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液压制动软管接头,包括接头座,所述接头座中部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部设置有连接螺纹;水平开设在接头座上的连接孔与所述通孔内腔相贯通,自所述连接孔密封延伸出的衬管外部间隙固定设置有管套。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汽车用液压制动软管接头,由于制动器端接头和制动硬管端接头均是直的,导致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不易控制,软管容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汽车用液压制动软管接头,由于制动器端接头和制动硬管端接头均是直的,导致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不易控制,软管容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靠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易控制,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为了实现 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包括制动器端接头、软管和制动硬管端接头,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动硬管端接头上,所述制动器端接头由头柄、弯折成钝角的衬管和弯折成90度角的定位弯头组成,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柄的两端,且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均与头柄连成于一体,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衬管上。本方案通过对制动器端接头的衬管进行弯折,从而改变制动器端接头的头柄与软管连接的角度,使软管接头的角度发生改变,使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在安装时易控制,并进而让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因此,软管的位置及路径得到控制,解决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问题。另外,由于衬管有弯折段,进而还可减小软管的长度,软管的长度变短了,也就减小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机会,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变得较高,还能使制动管路的设计和开发变的得更为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衬管弯折成165度的夹角,并且衬管朝定位弯头的相反方向弯折。衬管弯折成165度的夹角,既保证了衬管弯折后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在安装时易控制,并进而让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又能保证制动液顺畅流过弯折处。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弯头的弯折处为圆弧形弯折,所述衬管的弯折处为弧形弯折。弧形弯折的衬管利于制动液的顺畅流过,圆弧形弯折的定位弯头易于定位,且占用空间小,对周边件影响小。作为优选,在衬管弯折处的夹角内侧外壁上沿衬管轴线设有加强筋。因为衬管内的压强较大,加强筋能够增强衬管弯折处的强度。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夹口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夹口均咬合在软管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让软管路径变得优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较大程度上杜绝软管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方案通过对制动器端接头的衬管进行弯折,从而改变制动器端接头的头柄与软管连接的角度,使软管接头的角度发生改变,使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在安装时易控制,并进而让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因此,软管的位置及路径得到控制,解决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问题。另外,由于衬管有弯折段,进而还可减小软管的长度,软管的长度变短了,也就减小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机会,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变得较高,还能使制动管路的设计和开发变的得更为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定位弯头1、头柄2、衬管3、软管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制动硬管端接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如图1所不,包括制动器接头、软管4和制动硬管端接头7,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动硬管端接头上,制动器端接头由头柄2、弯折成钝角的衬管3和弯折成90度角的定位弯头I组成,定位弯头和衬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柄的两端,且定位弯头和衬管均与头柄连成于一体,本实施例中衬管弯折成165度的夹角,并且衬管朝定位弯头的相反方向弯折,定位弯头的弯折处为圆弧形弯折,衬管的弯折处为弧形弯折,并在衬管弯折处的夹角内侧外壁上沿衬管轴线设有加强筋你,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衬管上。还包括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第一支架的夹口和第二支架的夹口均咬合在软管上。通过对制动器端接头的衬管进行弯折,从而改变制动器端接头的头柄与软管连接的角度,使软管接头的角度发生改变,使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在安装时易控制,并进而让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因此,软管的位置及路径得到控制,解决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问题。另外,由于衬管有弯折段,进而还可减小软管的长度,软管的长度变短了,也就减小了软管与周边件干涉的机会,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变得较高,还能使制动管路的设计和开发变的得更为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低。衬管弯折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设计,其中衬管弯折成165°的夹角最佳,既保证了衬管弯折后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在安装时易控制,并进而让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又能保证制动液顺畅流过弯折处。弧形弯折的衬管利于制动液的顺畅流过,圆弧形弯折的定位弯头易于定位,且占用空间小,对周边件影响小。因为衬管内的压强较大,加强筋能够 增强衬管弯折处的强度。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让软管路径变得优化,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能够较大程度上杜绝软管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
靠性高。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 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包括制动器端接头、软管(4)和制动硬管端接头(7),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动硬管端接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端接头由头柄(2)、弯折成钝角的衬管(3)和弯折成90度角的定位弯头(I)组成,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柄的两端,且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均与头柄连成于一体,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衬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管弯折成165度的夹角,并且衬管朝定位弯头的相反方向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弯头的弯折处为圆弧形弯折,所述衬管的弯折处为弧形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在衬管弯折处的夹角内侧外壁上沿衬管轴线设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的夹口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夹口均咬合在软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属于汽车制动软管技术领域,意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管路的软管路径易控制,软管不易与周边件发生干涉,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一种车用制动软管接头。包括制动器端接头、软管和制动硬管端接头,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制动硬管端接头上,所述制动器端接头由头柄、弯折成钝角的衬管和弯折成90度角的定位弯头组成,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分别固定连接在头柄的两端,且所述定位弯头和所述衬管均与头柄连成于一体,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衬管上。本实用新型主要用在汽车制动软管技术中。
文档编号F16L33/00GK203131268SQ20132001293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宫静, 邓荣, 朱敬国, 黄楠, 刘文凯, 金龙莹, 童华鑫, 刘巍, 潘之杰,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