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529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包括:第一旋转构件(11、12);第二旋转构件(17),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同轴地布置;控制板(18),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7)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7)不可旋转地接合;推动构件(22),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与所述控制板(18)之间,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接合,并且与所述控制板(18)可滑动地接触;以及弹性构件(23),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与所述推动构件(22)之间,由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支撑并将所述推动构件(22)压靠于所述控制板(18)。
【专利说明】扭矩波动吸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布置在引擎与传动装置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并且吸收(减小或限制)引擎与传动装置之间产生的扭矩波动。扭矩波动吸收器可包括滞后机构(hysteresis mechanism),用于借助摩擦力产生的滞后扭矩来吸收扭矩波动。在滞后机构处,沿轴向布置在两个旋转构件之间的推动构件借助盘簧压靠于其中一个旋转构件。在提到的两个旋转构件之间产生扭矩的情况下,借助推动构件与提到的其中一个旋转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滞后扭矩来吸收扭矩波动。这样的滞后机构还可包括根据两个旋转构件之间的扭转角而改变滞后扭矩的机构(可变滞后机构)。
[0003]包括可变滞后机构的公知的离合器盘在JPS58-637A (以下称为专利文献I)中披露。根据专利文献I中披露的结构,在导板构件与离合器毂之间产生扭矩的情况下,可变滞后机构沿轴向移动控制构件。控制构件具有凸轮面,该凸轮面与其中一个导板构件处形成的接触滑动构件接触并且接合。之后,布置在离合器毂的法兰部与控制构件之间的弹性构件的负载改变,因此,布置在离合器毂的法兰部与导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构件的摩擦力改变。这样,可变滞后机构改变滞后扭矩。
[0004]包括可变滞后机构的另一公知的离合器盘在JPH1-158225A(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披露。根据专利文献2中披露的结构,在盘构件与毂构件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可变滞后机构改变弹簧构件的负载,该弹簧构件具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板构件处形成的凸轮面可滑动地接触,因此,被弹簧构件压靠于毂构件的摩擦构件的摩擦力改变。这样,可变滞后机构改变滞后扭矩。
[0005]公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在JP2007-218347A (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中披露。根据专利文献3,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第一滞后机构,构造有侧板和毂,并且通过使低摩擦构件偏向旋转允许空间中的毂或侧板而产生较小的滞后,在该旋转允许空间中,允许侧板和毂旋转;以及第二滞后机构,通过使高摩擦机构偏向移动及旋转允许空间之外的毂或侧板而产生较大的滞后。
[0006]包括可变滞后机构的另一公知的离合器盘在W02011060752的公开文本(以下称为专利文献4)中披露。根据专利文献4的结构,在盘构件与惯性本体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可变滞后机构沿轴向移动彼此摩擦地接合的两个斜面构件中的一个。然后,施加到布置在其中一个斜面构件与盘构件之间的弹簧的负载改变,因此,提到的两个斜面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改变。这样,可变滞后机构改变滞后扭矩。
[0007]根据专利文献I中描述的可变滞后机构,充当凸轮机构的凸轮面与接触滑动构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很少改变,并且基本上,仅布置在离合器毂的法兰部与导板构件之间的摩擦构件的摩擦力改变。因此,很难产生较大的滞后扭矩。
[0008]根据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可变滞后机构,很难抵抗过大的扭矩而保持可变滞后机构的强度,因为凸轮机构布置在具有弯曲特性的弹簧构件处。
[0009]根据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可变滞后机构,可变滞后机构被构造成使得滞后扭矩根据旋转允许空间内或者旋转允许空间之外被吸收的扭矩波动中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很难平稳地改变滞后扭矩。
[0010]根据专利文献4中描述的可变滞后机构,在不考虑扭转方向的情况下,盘构件与惯性本体之间的扭转角产生的滞后扭矩是对称的(点对称,见图11)。因此,该可变滞后机构不适合用于扭转特性应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改变的装置。
[0011]因此,需要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其适合用于需要扭转特性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改变的装置,同时保持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第一旋转构件;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同轴地布置;控制板,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不可旋转地接合;以及推动构件,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所述推动构件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接合,并且与所述控制板可滑动地接触。扭矩波动吸收器还包括弹性构件,其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与所述推动构件之间,由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支撑并且将所述推动构件压靠于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推动构件的每个滑动表面被形成为预定的形状,以便当所述推动构件与所述控制板之间产生扭转时,使所述推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控制板轴向地移位,从而改变所述弹性构件的压力负载,并且改变或变化所述推动构件与所述控制板之间产生的滞后值。
[0014]根据以上描述的结构,由于扭矩波动吸收器构造成通过改变推动构件与控制板的每个滑动表面的形式、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产生滞后值的改变或变化,所以扭矩波动吸收器的除了控制板和推动构件之外的构造无需太复杂,导致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强度可得以维持。根据该实用新型,因为滞后值根据推动构件与控制板的每个滑动表面的形式的改变而改变或变化,所以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且,根据该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倾斜角,也就是,通过包括推动构件与控制板的每个滑动表面的不同的倾斜角,任何滞后值均可设定为对应于扭转方向和扭转角。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推动构件的每个滑动表面被非对称地形成为对应于所述推动构件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扭转方向和扭转角。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推动构件的每个滑动表面被形成为所述每个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沿周向改变。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推动构件的每个滑动表面是由与轴向正交的至少一个平面部、相对于所述平面部倾斜的至少一个斜面部以及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至少两个部分的组合形成的。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一体地形成。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斜面部,并且所述推动构件在所述控制板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滑动到所述控制板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的压力负载。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具有不同的倾斜角的斜面部,并且所述推动构件在所述控制板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滑动到所述控制板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的压力负载。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多个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斜面部,并且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斜面部都被形成为阶梯式,所述推动构件在所述控制板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沿相反的方向之一滑动到所述控制板的形成为阶梯式的所述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的压力负载。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案,所述控制板包括多个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的斜面部,并且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斜面部都被形成为阶梯式,所述推动构件在所述控制板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沿相反的方向之一滑动到所述控制板的形成为阶梯式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的压力负载。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扭矩波动吸收器适合用于需要扭转特性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改变的装置,同时保持扭矩波动吸收器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的和其它特征、特性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0025]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在此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结构的沿图2中的线1-1的剖视图;
[0026]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在此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结构的从轴向观察的部分切除的平面图;
[0027]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在此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结构的图2中的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0028]图4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在此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控制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9]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控制板的结构的从图4A中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0030]图4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控制板的结构的从图4B中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0031]图5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在此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第二推动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32]图5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第二推动构件的结构的从图5A中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平面图;
[0033]图5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第二推动构件的结构的从图5B中的箭头的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0034]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沿图3中的周向的线V1-VI的、未产生扭转时的剖视图;
[0035]图6B是沿图6A中的R方向的、第二推动构件扭转时的剖视图;
[0036]图6C是沿图6B中的L方向的、第二推动构件扭转时的剖视图;
[0037]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扭转特性的视图;
[0038]图8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剖视图;
[0039]图S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第二推动构件沿L方向扭转时的剖视图;
[0040]图S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第二推动构件沿L方向扭转时的剖视图;
[0041]图8D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第二推动构件沿L方向扭转时的剖视图;
[0042]图9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剖视图;
[0043]图9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第二推动构件沿R方向扭转时的剖视图;
[0044]图9C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滞后部的运行的、第二推动构件沿R方向扭转时的剖视图;
[0045]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扭转特性的视图;和
[0046]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公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的扭转特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根据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包括:第二侧板12 (充当第一旋转构件,图1);毂构件17 (充当第二旋转构件,图1),与第二侧板12同轴地布置;控制板18 (图1),沿轴向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毂构件17之间,并且与毂构件17不可旋转地接合;第二推动构件22(充当推动构件,图1 ),沿轴向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控制板18之间,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的方式与第二侧板12接合,并且与控制板18可滑动地接触;以及盘簧23 (充当弹性构件,图1),沿轴向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第二推动构件22之间,由第二侧板12支撑并且将第二推动构件22压向控制板18。控制板18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每个滑动表面形成为预定的形状,以使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轴向地移位,因此,改变盘簧23的压力负载。这样,当第二推动构件与控制板18之间产生扭转时,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之间产生的滞后值(滞后扭矩)改变或变化。
[0048]在该说明书中,参照附图的附图标记用于帮助理解而非用于限制附图中的应用形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
[0049]将参照图1到图5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
[0050]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例如布置在作为驱动源的引擎的旋转轴与传动装置(或者替代地,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马达发电机、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鼓或者无级变速器(CVT)的带轮)的旋转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以吸收(限制)由旋转轴之间的扭转产生的扭矩波动(见图1到图3)。扭矩波动吸收器I充当离合器盘的组成构件。扭矩波动吸收器I具有通过包括阻尼部2和滞后部3来吸收扭矩波动的功能。阻尼部2借助弹力来吸收扭矩波动,同时滞后部3借助由摩擦力产生的滞后扭矩来吸收扭矩波动。扭矩波动吸收器I还可包括当扭矩波动超过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吸收能力时产生滑移的限制部。
[0051]阻尼部2是靠近引擎的旋转轴的旋转驱动力被输入的位置。之后,阻尼部2输出例如输入到马达发电机的旋转轴或者传动装置的输入轴的旋转驱动力。在阻尼部2的外周上,布置多个盘簧15。
[0052]滞后部3与动力传递路径上的阻尼部2平行地设置。滞后部3布置在阻尼部2的径向向内的外周上,以形成为环形。滞后部3构造成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而改变或变化滞后值。
[0053]扭矩波动吸收器I包括板10、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铆钉13、支座构件14、盘簧15、缓冲构件16、毂构件17、控制板18、第一推动构件21、第二推动构件22以及盘簧23(见图1到图5)。
[0054]板10是环形板构件(见图1到图3)。例如,板10可被用于夹在离合器装置的多个摩擦构件之间,或者借助螺栓固定到连接于引擎的旋转轴的飞轮。板10包括多个凸出部IOa,上述多个凸出部从板10的内周端表面沿周向向内凸出。凸出部IOa布置为被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夹在其间,并且借助铆钉13连接和固定到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因此,板10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 —体地旋转。凸出部IOa还充当限制阻尼部2处的过大扭转(毂构件17与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之间的过大扭转)的止动部的组成构件。当阻尼部2处产生扭转时,凸出部IOa的沿周向的相对的两个端表面选择性地分别与毂构件17的凸出部17e接触和分离。
[0055]第一侧板11形成为环板形的旋转构件,并且是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第一侧板11将旋转驱动力从板10传递到阻尼部2和滞后部3。第一侧板11布置为与第二侧板12分离。第一侧板11的外周部借助铆钉13而与板10的凸出部IOa一起连接到第二侧板12。第一侧板11与板10、第二侧板12—体地旋转。第一侧板11包括阻尼部2的中间部处形成的开口部11a,用以容置支座构件14 (例如,一对支座构件14)和盘簧15。开口部Ila的周向相对的端表面分别与支座构件14选择性地接触和分离。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不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Ila与布置在盘簧15的相对两端处的支座构件14进行接触,或者靠近支座构件14而设置,同时允许开口部Ila与支座构件14之间存在间隙。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Ila与其中一个支座构件14接触。第一侧板11在阻尼部2的径向内侧设置的滞后部3处与第一推动构件21不旋转地接合。第一侧板11经由第一推动构件21由第一侧板11的内周端部处的毂构件17可旋转地支撑。
[0056]第二侧板12是形成为环板形的旋转构件,并且是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第二侧板12将旋转驱动力从板10传递到阻尼部2和滞后部3。第二侧板12布置为与第一侧板11分离。第二侧板12的外周部借助铆钉13而与板10的凸出部IOa—起连接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与板10、第一侧板11 一体地旋转。第二侧板12包括阻尼部2的中间部处形成的开口部12a,用以容置支座构件14和盘簧15。开口部12a的周向相对的两个端表面分别与支座构件14选择性地接触和分离。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不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12a与布置在盘簧15的相对两端处的支座构件14进行接触,或者靠近支座构件14而设置同时允许开口部12a与支座构件14之间存在间隙。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12a与其中一个支座构件14接触。第二侧板12包括多个孔部12b和凹部12c,用以与第二推动构件22接合,从而在阻尼部2的径向内侧的滞后部3处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孔部12b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第一旋转防止部22a接合以轴向可移动。第一旋转防止部22a形成为凸出的形状。凹入部12c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第二旋转防止部22b接合,以轴向可移动。第二旋转防止部22b也形成为凸出的形状。第二侧板12在滞后部3的孔部12b与开口部12a之间的部分处支撑盘簧23的外周端部。第二侧板12经由第二推动构件22由第二侧板12的内周端部处的毂构件17可旋转地支撑。
[0057]铆钉13是将板10连接到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
[0058]支座构件14的每一个是阻尼部2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支座构件14分别容置在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以及毂构件17的法兰部17b处形成的开口部I la、12a和17c中。支座构件14布置在开口部I la、12a和17c的周向相对的端表面与盘簧15的相对两端之间。为了减小盘簧15的摩擦,支座构件14可由树脂制造。
[0059]盘簧15是阻尼部2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盘簧15分别容置在毂构件17的法兰部17b以及第一和第二侧板11、12处形成的开口部lla、12a和17c中,并且与布置在盘簧15的相对两端处的支座构件14进行接触。当第一、第二侧板11、12与毂构件17之间产生扭转时,盘簧15被压缩并吸收第一、第二侧板11、12与毂构件17之间的旋转差异导致的震动。缓冲构件16布置在预定的盘簧15的线圈的内部。
[0060]缓冲构件16是在阻尼部2处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吸收当毂构件17的凸出部17e与板10的凸出部IOa进行接触时产生的震动的构件(见图1到图3)。缓冲构件16布置在盘簧15的线材的内部。当阻尼部2处产生扭转时,缓冲构件16保持未加载的状态,直到缓冲构件16被一对支座构件14挤压。在毂构件17的凸出部17e与板10的凸出部IOa进行接触之前,缓冲构件16被这对支座构件14挤压。
[0061]毂构件17是旋转构件,其包括法兰部17b,该法兰部17b从形成为筒形的毂部17a的外周表面的预定部分径向向外延伸。毂构件17是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毂构件17围绕旋转轴4旋转。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同轴地布置。毂构件17输出旋转驱动力,该旋转驱动力从阻尼部2和滞后部3传出。毂部17a形成位于毂部17a的内周表面处的内齿条,用于连接到(接合)传动装置的旋转轴(旋转轴4的外齿条)。毂部17a经由第一推动构件21可旋转地支撑第一侧板11。毂部17a经由第二推动构件22可旋转地支撑第二侧板12。法兰部17b包括多个凸出部17e,这些凸出部从外周端表面周向向外凸出。凸出部17e是止动部的组成构件,用于限制阻尼部2处的过大扭转(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的过大扭转)。凸出部17e的周向相对的两个端表面分别与板10的突出部IOa选择性地接触和分离。法兰部17b包括开口部17c,该开口部17c容置阻尼部2处的盘簧15和支座构件14。开口部17c的周向相对的两个端表面分别与支座构件14选择性地接触和分离。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不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17c与布置在盘簧15的相对两端处的支座构件14接触,或者靠近支座构件14设置,同时允许开口部17c与支座构件14之间存在间隙。在毂构件17与第一、第二侧板11、12之间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开口部17c与其中一个支座构件14接触。在阻尼部2径向内侧的滞后部3处,法兰部17b的表面沿轴向使第一推动构件21滑动,也就是,沿轴向可滑动地压靠于第一推动构件21。法兰部17b包括开口部17c的径向内侧的部分处的多个凹入部17d(也可采用通孔)。凹入部17d是在开口部17c的径向内侧从开口部17c的径向内表面切除并附接到控制板18的凸出部18a的凹部。通过将凹入部17d附接到凸出部17a,毂构件17与控制板18接合,以相对于控制板18不可旋转(或者可固定)。在滞后部3处,法兰部17b的表面沿轴向压靠于控制板18。
[0062]控制板18是通过挤压环形板构件而产生的挤压构件。控制板18是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4)。控制板18沿轴向布置在法兰部17b与第二推动构件22之间。在滞后部3处,控制板18可滑动地压靠于(接合)第二推动构件22,以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改变或变化滞后值。沿轴向靠近法兰部17b的控制板18的表面与法兰部17b接触。法兰部17b的表面是平面部18b的背表面,并且是不可滑动的。控制板18包括凸出部18a,该凸出部18a附接到外周部(平面部18b的外周部)的预定部分处的凹入部17d。通过将凸出部18a附接到凹入部17d,毂构件17和控制板18以相对不可旋转的方式接合(或以相对不可旋转并且轴向不可移动的方式接合,或可固定)。控制板18相对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环形(滑动)表面具有不对称的形状,以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之间的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控制板18也形成为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沿周向改变的结构。如图4中所示,例如,平面部18b和斜面部18c、18d按这种顺序沿周向重复地布置。平面部18b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18b的沿周向的长度比第二推动构件22的沿周向的平面部(图5中的平面部22e)的长度长。平面部18b的沿轴向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表面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图5中的平面部22e)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随着斜面部18c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18c的平面部18b,斜面部18c包括倾斜成更加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c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图5中的斜面部22d)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图5中的斜面部22d)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随着斜面部18d沿周向靠近邻近斜面部18d的平面部18b,斜面部18d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d设定为借助止动部(凸出部IOa和17e)而不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图5中的斜面部22f)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斜面部18d的沿周向的长度比斜面部18c的沿周向的长度短。控制板18例如可由摩擦构件、树脂、金属或表面处理金属制成,从而当控制板18与第二推动构件22彼此滑动时使滞后稳定。替代性地,控制板18可与毂构件17 —体地形成。控制板18可通过挤压金属板而生产。
[0063]第一推动构件21是环形构件,并且是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第一推动构件21沿轴向布置在第一侧板11与毂构件17的法兰部17b之间。第一推动构件21与第一侧板11不可旋转地接合。第一推动构件21可滑动地压靠于法兰部17b。第一推动构件21还沿径向布置在第一侧板11与毂部17a之间,以充当支撑第一侧板11的滑动轴承(轴瓦),使得第一侧板11相对于毂部17a旋转。第一推动构件21例如可由摩擦构件、树脂、金属或表面处理金属制成,从而当第一推动构件21与法兰部17b彼此滑动时使滞后稳定。
[0064]第二推动构件22是环形构件,并且是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见图1到图3和图5)。第二推动构件22沿轴向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控制板18之间。第二推动构件22可滑动地压靠于(接合)控制板18,以根据滞后部3处的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改变或变化滞后值。第二推动构件22根据相对于滞后部3处的控制板18的扭转方向和扭转角轴向地位移,并且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的压缩量有所改变。因此,盘簧23的压力负载增大和减小,导致滞后部3处的滞后值改变。第二推动构件22包括多个第一和第二旋转防止部22a、22b,以与第二侧板12接合成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第一旋转防止部22a凸出地形成,并且接合沿轴向可移动的第二侧板12的孔部12b。第一旋转防止部22a与盘簧23接合成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第二旋转防止部22b凸出地形成,并且接合第二侧板12的凹入部12c以轴向可移动。靠近第二侧板12的第二推动构件22的(不滑动)表面被盘簧23偏置。第二推动构件22形成为靠近控制板18的第二推动构件22的(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沿周向改变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例如,平面部22c、斜面部22d、平面部22e以及斜面部22f形成为按这种顺序沿周向重复。平面部22c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随着斜面部22d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22d的平面部22c,斜面部22d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d对应于控制板18的斜面部(图4中的斜面部18c)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图4中的斜面部18c)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平面部22e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22e布置为沿轴向比平面部22c更靠近控制板18。平面部22e的沿周向的长度比控制板18的沿周向的平面部(图4中的平面部18b)的长度短。平面部22e与平面部(图4中的平面部18b)可滑动地接触和分离。随着斜面部22f沿周向靠近邻近斜面部22f的平面部22c,斜面部22f包括倾斜成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f设定为借助止动部(凸出部IOa和17e)而不与控制板18的斜面部(图4中的斜面部18d)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斜面部22f的沿周向的长度比斜面部22d的长度短。第二推动构件22例如可由摩擦构件、树脂、金属或表面处理金属制成,从而当控制板18与第二推动构件22彼此滑动时使滞后稳定。
[0065]盘簧23是滞后部3的组成构件。盘簧23是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形弹性构件,并且朝向毂构件17的法兰部17b偏置第二推动构件22(见图1到图3)。
[0066]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运行。
[0067]如图6A中所示,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未产生扭转(第二侧板12与法兰部17b之间的扭转)的情况下,第二推动构件22可被盘簧23挤压以与控制板18接触。因此,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b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e彼此接触,而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c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d彼此接触。
[0068]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6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R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如图6B中示出的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R方向滑动。也就是,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b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e彼此滑动,同时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c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d分离。如图6B中所示,当平面部18b与平面部22e彼此滑动而斜面部18c、22d彼此分离时,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不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位移,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不改变,并且滞后值不改变或变化。在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沿R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d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f彼此不接触,因为止动部(图2中的突出部IOa和17e)限制过大的扭转。当图6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成图6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7中的线Kl表示。当图6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成图6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也由图7中的线Kl表示。
[0069]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6A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L方向扭转的情况下,如图6c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L方向扭转。也就是,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c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d彼此滑动,即斜面部22d滑动到斜面部18c上,并且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b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e分离。如图6c中所示,当斜面部18c与斜面部22d彼此滑动、平面部18b、22e彼此分离时,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地位移,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收紧。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增大导致滞后值增大。在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沿L方向扭转的情况下,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c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d被限制为彼此接触,因为止动部(突出部IOa和17e)限制过大的扭转。当图6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成图6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7中的线K2表示。当图6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成图6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7中的线K3表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法兰部17b轴向地位移,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的收紧率减小。这样,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减小,导致滞后部3处的滞后扭矩减小。
[0070]根据第一实施例,由于扭矩波动吸收器I构造成通过改变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每个滑动表面的形式而根据扭转方向和扭转角来产生滞后部3的滞后值的改变,所以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除了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之外的构造无需太复杂,从而导致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强度可得以保持。根据第一实施例,因为滞后部3的滞后值根据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每一个滑动表面的形式的改变而改变或变化,所以可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对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每一个滑动表面的倾斜角进行控制,也就是,通过包括不同的倾斜角,任何滞后值可设定为对应于扭转方向和扭转角。
[0071 ] 现在,将参照图8到图10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
[0072]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并且被改变成在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每一个滑动表面上包括更多的台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除了控制板18和第二推动构件22之外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是相同的。
[0073]控制板18的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环形表面(滑动表面)沿周向形成多个台阶(沿R方向两个台阶以及沿L方向三个台阶)。例如,如图8中所示地,平面部18p、斜面部18q、平面部18r、斜面部18s、平面部18t、斜面部18u、平面部18v以及斜面部18w形成为按这种顺序沿周向重复。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其他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板18的构造相同(见图1到图4)。
[0074]平面部18p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18p的沿周向的长度比第二推动构件22的沿周向的平面部22p的长度短。平面部18p的沿轴向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表面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p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75]随着斜面部18q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18q的平面部18p,斜面部18q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q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q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22q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18q具有与斜面部22q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18q设定为借助止动部(突出部IOa和17e)而不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s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
[0076]平面部18r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18r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18q与18s之间。平面部18r的沿周向的长度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r的沿周向的长度相同,并且比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的沿周向的长度长。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18r的表面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或平面部22r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77]随着斜面部18s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18s的平面部18r,斜面部18s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s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s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22s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18s具有与斜面部22s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18s的倾斜角与斜面部18q的倾斜角相同。
[0078]平面部18t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18t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18s、18u之间。平面部18t的沿周向的长度比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的沿周向的长度长。平面部18t的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表面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79]随着斜面部18u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18u的平面部18t,斜面部18u包括倾斜成更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u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u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22u可滑动地接触或分离。
[0080]平面部18v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18v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18u与18w之间。平面部18v的沿周向的长度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沿周向的平面部22v的长度相同。平面部18v的靠近第二推动构件22的表面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或者平面部22v选择性地可滑动地接触和分离。
[0081]随着斜面部18w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18w的平面部18v,斜面部18w包括倾斜成更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18w对应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w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22w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18w具有与斜面部22w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18w的倾斜角与斜面部18u的倾斜角相同,并且可与斜面部18q和18s的倾斜角的绝对值相同或不同。斜面部18w设定为借助止动部(凸出部IOa和17e)而不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u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
[0082]第二推动构件22形成为第二推动构件22的靠近控制板18的(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沿周向改变的结构。例如,如图8中所示,平面部22p、斜面部22q、平面部22r、斜面部22s、平面部22t、斜面部22u、平面部22v以及斜面部22w形成为按这种顺序沿周向重复。第二推动构件22的其他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推动构件22的构造相同(图1到图3以及图5)。
[0083]平面部22p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22p的沿周向的长度比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p的沿周向的长度长。平面部22p与平面部18p选择性地可滑动地接触和分离。
[0084]随着斜面部22q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22q的平面部22p,斜面部22q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q对应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q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18q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
[0085]平面部22r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22r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22q与22s之间。平面部22r的沿周向的长度与控制板18的沿周向的平面部18r的长度相同,并且比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p的沿周向的长度短。平面部22r与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r或平面部18p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86]随着斜面部22s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22s的平面部22r,斜面部22s包括倾斜成更靠近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s对应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s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18s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22s具有与斜面部18s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22s的倾斜角与斜面部22q的倾斜角相同。斜面部22s设定为借助止动部(凸出部IOa和17e)而不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q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
[0087]平面部22t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22t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22s与22u之间。平面部22t的沿周向的长度比控制板18的沿周向的平面部18t的长度短。平面部22t与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t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88]随着斜面部22u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22u的平面部22t,斜面部22u包括倾斜成更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u对应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u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18u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22u具有与斜面部18u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22u设定为借助止动部(凸出部IOa和17e)而不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w接触,该止动部限制阻尼部2和滞后部3的扭转。
[0089]平面部22v包括与轴向正交的平面。平面部22v沿周向布置在斜面部22u与22w之间。平面部22v的沿周向的长度与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v的沿周向的长度相同。平面部22v与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v或平面部18p选择性地可滑动接触和分离。
[0090]随着斜面部22w沿周向远离邻近斜面部22w的平面部22v,斜面部22w包括倾斜成更远离法兰部17b的表面。斜面部22w对应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w的倾斜角,并且与斜面部18w可滑动地接触(接合)或分离。例如,斜面部22w具有与斜面部18w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是有利的。斜面部22w的倾斜角与斜面部22u的倾斜角相同,并且可与斜面部22q和22s的倾斜角的绝对值相同或不同。如果不同,相对于旋转方向的滞后可以是不对称的。
[0091]以下,将根据第二实施例描述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运行。
[0092]根据图8A和图9A,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未产生扭转(第二侧板12与法兰部17b之间的扭转)的情况下,第二推动构件22被盘簧23挤压以与控制板18接触。因此,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p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p彼此接触,同时斜面部18q与斜面部22q以及平面部18r与平面部22r分别彼此接触。而且,斜面部18s与斜面部22s以及平面部18t与平面部22t分别彼此接触。
[0093]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8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的情况下,如图8B中示出,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L方向扭转,直到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L方向扭转。也就是,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p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p彼此滑动,同时平面部18r与平面部22r以及平面部18t与平面部22t分别彼此滑动。另一方面,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q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q分离,同时斜面部18s与斜面部22s分离。之后,斜面部18u与斜面部22u彼此接触,同时斜面部18w与斜面部22w彼此接触。当斜面部18u、22u与斜面部18w、22w分别彼此接触时(如图8B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不会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位移,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不会改变,同时滞后值不改变或变化。当图8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8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10中的线K5表示。当图8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8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也由图10中的线K5表示。
[0094]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8B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L方向扭转的情况下,如图Sc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L方向扭转。也就是,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u和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u彼此滑动,即斜面部22u滑动到斜面部18u上,同时斜面部18w与斜面部22w彼此滑动。另一方面,平面部18t与平面部22t分离,同时平面部18v与平面部22v分离。当平面部18t、22t与平面部18v、22v分别彼此分离时(如图8C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地位移,因此,盘簧23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被压缩。这样,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增大,同时滞后值增大。当图SB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SC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10中的线K6表示。当图8C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SB中所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10中的线K9指示。也就是,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法兰部17b轴向地位移,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的收紧率减小。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减小,导致滞后值减小。
[0095]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8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L方向扭转的情况下,如图8D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u与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u分离,同时斜面部18w与斜面部22w分离。在斜面部18u与斜面部22u以及斜面部18w与斜面部22w分别分离之后,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L方向扭转,而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v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t以及平面部18p与平面部22v彼此滑动。当平面部18v、22t与平面部18p、22v分别彼此滑动时,如图8D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不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位移,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不改变,同时滞后值不改变或变化。在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沿L方向扭转的情况下,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w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u彼此不接触,因为止动部(图2中的突出部IOa和17e)限制过大的扭转。当图8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8D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表示为从图10中的线K6到线K7。当图8D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S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表示为从图10中的线K8到线K9。
[0096]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9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R方向扭转的情况下,如图9B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R方向扭转。也就是,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q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q彼此滑动,同时斜面部18s与斜面部22s彼此滑动。另一方面,平面部18r与平面部22r分离,同时平面部18t与平面部22t分离。当平面部18r、22r与平面部18t、22t分别彼此分离时(如图9B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地位移,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收紧。这样,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增大,导致滞后值增大。当图9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9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10中的线Kl表示。当图9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9A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由图10中的线K4表示。也就是,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朝向法兰部17b轴向地位移,因此,沿轴向布置在第二推动构件22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盘簧23的收紧率减小。这样,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减小,导致滞后值减小。
[0097]在图1中的滞后部3处因图9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而产生扭转并且第二侧板12相对于法兰部17b沿R方向滑动的情况下,如图9C中所示,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s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s分离,同时斜面部18q与斜面部22q分尚。在斜面部18s与斜面部22s以及斜面部18q与斜面部22q分别分尚之后,第二推动构件22 (相对于第二侧板12不可旋转)相对于控制板18 (相对于法兰部17b不可旋转)沿R方向扭转,同时控制板18的平面部18p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平面部22r以及平面部18r与平面部22t彼此滑动。当平面部18p、22r与平面部18r、22t分别彼此滑动时(如图9C中所示),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不朝向第二侧板12轴向地位移,因此,第二推动构件22的借助盘簧23的压力不改变,同时滞后值不改变或变化。在第二推动构件22相对于控制板18沿R方向扭转的情况下,控制板18的斜面部18q与第二推动构件22的斜面部22s不彼此接触,因为止动部(图2中的突出部IOa和17e)限制过大的扭转。当图9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9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表示为从图10中的线Kl到线K2。当图9C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改变为图9B中示出的第二推动构件22与控制板18的定位时,扭矩波动吸收器I的扭转特性的改变表示为从图10中的线K3到线K4。
[0098]根据第二实施例,除了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之外,多个目标值可被支持,因为通过改变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滞后可以是多级的。
[0099]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第二推动构件22和控制板18的滑动表面通过结合平面与斜面(平坦的斜面)而形成,然而并不限制于此。这些表面可自由地确定,例如,可采用弯曲的表面。而且,滞后不仅可以是多级的,而且通过采用弯曲的表面可以是无级的,以实现光滑的滞后扭矩传递。
【权利要求】
1.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 第一旋转构件(11、12);
第二旋转构件(17),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同轴地布置; 控制板(18),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7)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7)不可旋转地接合;以及 推动构件(22),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与所述控制板(18)之间,所述推动构件(22)以轴向可移动但不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接合,并且与所述控制板(18)可滑动地接触;以及 弹性构件(23 ),沿轴向布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 )与所述推动构件(22 )之间,所述弹性构件(23)由所述第一旋转构件(12)支撑并且将所述推动构件(22)压靠于所述控制板(18),其中所述控制板(18)与所述推动构件(22)的每个滑动表面被形成为预定的形状,以便当所述推动构件(22)与所述控制板(18)之间产生扭转时,使所述推动构件(22)相对于所述控制板(18)轴向地移位,从而改变所述弹性构件(23)的压力负载,并且改变所述推动构件(22)与所述控制板(18)之间产生的滞后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与所述推动构件(22)的所述每个滑动表面被非对称地形成为对应于所述推动构件(22)与所述控制板(18)之间的扭转方向和扭转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与所述推动构件(22)的所述每个滑动表面被形成为所述每个滑动表面的倾斜角沿周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与所述推动构件(22)的所述每个滑动表面是由与轴向正交的至少一个平面部、相对于所述平面部倾斜的至少一个斜面部以及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至少两个部分的组合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与所述第二旋转构件(17) —体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包括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斜面部,并且所述推动构件(22)在所述控制板(18)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22)滑动到所述控制板(18)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23)的压力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包括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具有不同倾斜角的斜面部,并且所述推动构件(22)在所述控制板(18)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22)滑动到所述控制板(18)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23)的压力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包括多个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斜面部,并且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斜面部都被形成为阶梯式,所述推动构件(22)在所述控制板(18)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22)沿相反的方向之一滑动到所述控制板(18)的形成为阶梯式的所述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23)的压力负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18)包括多个平面部以及分别布置在所述平面部的沿周向相对的两侧处的形成有不同的倾斜角的斜面部,并且所述平面部和所述斜面部都被形成为阶梯式,所述推动构件(22)在所述控制板(18)的平面部上滑动,所述推动构件(22)沿相反的方向之一滑动到所述控制板(18)的形成为阶梯式的斜面部中的一个斜面部上,以增大所述弹性构件(23)的压力负载。
【文档编号】F16F15/129GK203477179SQ20132058952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小室诚, 神保优, 井下芳尊, 森勇人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