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002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包含在一双轴枢轴器设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于第一轴及第二轴的轴身至少组接连动分别设有定位角度凹缺口的一上限位块及一下限位块,一定位轴销设于上下限位块之间;上限位块的底缘与所述下限位块凹缺口之间具有一距离,轴销的轴身上套设一配合所述距离的弹性轴套,供在弹性轴套内表面与所述轴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裕度间隙,限位块于转动至定点角度与弹性轴套干涉配合消除裕度间隙,使掀开到达定点角度位置的电子设备上盖显示荧幕稳固定位,有效改善开启后的偏移或晃动现象。
【专利说明】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尤指可适用于由显示端及系统端所构成,可将显示端及系统端相对开启及闭合的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使开启端在到达定点角度时,能稳固定位以防止产生开启端的偏移及晃动现象。
【背景技术】
[0002]以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为例,大致上含有一主机系统端(主机)及一可供掀开的液晶荧幕显示端(上盖),两者在一相对端部以枢轴器连接,供在使用时能以该枢轴器为动作轴心掀开上盖的液晶显示荧幕进行操作,或在不使用时反向将两者相对闭合。
[0003]目前已有可将此类行动电子设备的显示端与系统端分离的设计,使显示端可单独携带使用,具有如平板电脑般的优点,或透过双轴枢轴器的设置,使显示端及系统端能以更大角度弯折互叠成平板状,提供一类如平板电脑的操作及使用型态。
[0004]现有使用于如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的双轴式枢轴器结构主要是具有一第一转轴与显示端一同转动,及一第二转轴与系统端一同转动,同时,透过相关构件设置,亦可使两个转轴能同步转动。但现有此类使用双轴式的枢轴器为使显示端掀开到达一定角度时能达到确实定位的功能,通常会在双轴设置限位机构,使显示端掀开后能限制在定点角度位置,但习用的双轴枢轴器此类限位机构却容易使显示端掀开后有晃动的现象。
[0005]图1即显示其中一种双轴枢轴器的限位结构,此类现有的限位结构在相对限位块12与限位块13之间设有一轴销14,每一限位块12、限位块13分别预设缺口部15、16,作为定点角度的限定装置。为使显示端10能以较顺畅的动作与相对的系统端11翻转打开,通常会在限位块12与轴销14之间保留间隙a。但是,如图2所示,所预留的间隙a在如图示的显示端10到达设定角度,也就是轴销14与限位块13预设缺口部16到达相对位置时,会在轴销14与限位块13缺口部16之间含有预留间隙量17,造成显示端10会有一小角度Θ的偏移空间,使显示端10虽然已经定位在该设定角度位置,却会有小幅度偏移及晃动的现象,对使用者的操作会造成相当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能在双轴枢轴器其中一轴到达设定角度位置时,可消除预留的转动间隙,以改善偏移及晃动的现象。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包含在一双轴枢轴器设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的轴身至少组接连动一上限位块及一相对下限位块,一定位轴销设于所述上限位块及下限位块之间,所述上限位块及下限位块分别设有依设定角度定位所需的一个以上的凹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的底缘与所述下限位块凹缺口最低位置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所述轴销直径小于所述距离,并在所述轴销的轴身上套设一弹性轴套,所述弹性轴套在所述弹性轴套内表面与所述轴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裕度间隙。[0008]其中,所述弹性轴套设有至少一受力缺口。
[0009]其中,所述受力缺口为一轴向槽缝。
[0010]其中,所述轴向槽缝为一弧形槽缝。
[0011]其中,所述轴销设有一大于轴销直径的肩部。
[0012]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双轴枢轴器其中一轴连动所述限位块到达设定角度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与弹性轴套的干涉配合,消除预先在所述弹性轴套内表面与轴销外表面之间所形成的裕度间隙,使掀开到达定点角度位置的电子设备上盖显示荧幕稳固定位,有效改善开启后的偏移或晃动现象,防止所述弹性轴套在长期使用后,因材料疲劳所可能造成的失效状况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现有双轴枢轴器在显示端打开时的限位机构相关结构图。
[0014]图2:显不图1的所可能广生的晃动状态不意图。
[0015]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0016]图4:显示图3的元件分解图,其中,
[0017]图4A:显示双轴限位块与轴销放大分解图,
[0018]图4B:显示轴销分解图。
[0019]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断面剖视图。
[0020]图6:显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3及图4所示,于图示其中一种可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双轴枢轴器包含一第一轴20及一第二轴30,于所述第一轴20及第二轴30的轴身一侧分别设有组接件21、31供分别接合如笔记型电脑之类电子设备的显示端(如上盖显示荧幕)及系统端(如主机),于所述第一轴20及第二轴30的另侧轴身则分别组装两相对隔板22、23,以及设于两隔板22、23之间的上限位块40及相对下限位块50,以及设于所述上限位块40及下限位块50之间的定位轴销60,并在轴身上依序套设凹凸轮装置24、34,弹性装置25、35,摩擦片26、36以及固定装置27、37,并将上述套设于第一轴20及第二轴30的枢轴器构件装设于一外壳体100内部。所述的双轴枢轴器结构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并非加以限制,依以下说明可了解,其他型式的双轴枢轴器亦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4、4A及图4B所示,所述上限位块40及相对下限位块50分别设有依设定角度(如90°、130° )定位所需的一个以上的凹缺口 41、51,以将所述上限位块40与电子设备上盖显示荧幕组接连动为例,在上盖显示荧幕转动到设定角度(如90° )时,请参图4A,上限位块40的底缘将与下限位块50凹缺口 51相对,此时,上限位块40的底缘将与下限位块50凹缺口 51最低位置之间的距离为d。如图4A及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设有一直径小于所述距离d的轴销60,并在该轴销60的轴身上套设一配合所述距离d大小的弹性轴套70,所述弹性轴套70的圈径在未受力时略大于所述距离d。于此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轴套70设有一如轴向槽缝之类供形成一受力缺口 71,且所述轴向槽缝最好为一弧形槽缝,供在受力后形成一彼此相靠接的较大接触面。[0023]如图5及图6所示,所述弹性轴套70在未受力的自然弹张状态下,套设于轴销60时,使所述弹性轴套70内表面与轴销60外表面之间形成一裕度间隙72。
[0024]同时,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为防止所述弹性轴套70在长期使用后,因材料疲劳所可能造成的失效状况发生,于所述轴销60可预设一大于轴销直径的肩部61,如图5所示,使所述肩部61在常态略小于所述弹性轴套70在未受力的自然弹张状态下的圈径。
[0025]本实用新型依上述改良结构因而可在上限位块40随电子设备上盖显示荧幕掀开到达设定角度(如90° )位置时,使上限位块40底缘迫压位于上限位块40的底缘将与下限位块50凹缺口 51之间的弹性轴套70,透过所述上限位块40与弹性轴套70的干涉配合,使弹性轴套70预设受力缺口 71 (轴向槽缝)因受力而靠合,消除预先在所述弹性轴套70内表面与轴销60外表面之间所形成的裕度间隙72,使掀开到达定点角度位置的电子设备上盖显示荧幕稳固定位,有效改善开启后的偏移或晃动现象。
[0026]以上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对于熟习此一技艺人士依该实施例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以下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包含在一双轴枢轴器设有一第一轴及一第二轴,于所述第一轴及第二轴的轴身至少组接连动一上限位块及一相对下限位块,一定位轴销设于所述上限位块及下限位块之间,所述上限位块及下限位块分别设有依设定角度定位所需的一个以上的凹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的底缘与所述下限位块凹缺口最低位置之间具有一设定距离,所述轴销直径小于所述距离,并在所述轴销的轴身上套设一弹性轴套,所述弹性轴套在所述弹性轴套内表面与所述轴销外表面之间形成一裕度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套设有至少一受力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缺口为一轴向槽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槽缝为一弧形槽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轴枢轴器晃动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销设有一大于轴销直径的肩部。
【文档编号】F16C11/10GK203560286SQ201320725815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陈嘉辉, 林子郁, 吕科延 申请人: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