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002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包括一壳体元件,壳体元件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壳体元件的内表面与框架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磁吸元件以吸附固定在一具有金属材质的物件上或一具有磁性材质的固定件上,如此不仅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轻易的进行摆设固定,且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掉落损毁的机会。
【专利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可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并具有磁性功能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因科技的发达,令微小化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产品越来越普遍,例如:行动电话、随身听、影音播放器、平板电脑、数位音讯播放器等。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提供的多样性功能,例如:通话、播放影音、资料查询,让使用者生活上更为便利,而成为使用者不可或缺的工具。
[0003]大多数人往往会随意地收纳可携式电子装置于任何地点中(例如:抽屉),以致可携式电子装置容易被其他物品所遮蔽而不易寻找,或者摆置可携式电子装置于桌面上容易被其他物品所推挤掉落于地面之上,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损坏的可能。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可携式电子装置可通过固定结构吸附固定于一金属材质的物件上,则,不仅可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轻易的进行摆设固定,且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掉落于地面上以降低损毁的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包括一作为保护壳的壳体元件,可携式电子装置置放于壳体元件之中,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通过磁吸元件吸附固定在一金属材质的物件上,如此不仅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轻易的进行摆设固定,且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掉落损毁的机会。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包括一作为保护壳的壳体元件及一固定件,可携式电子装置置放于壳体元件之中,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第一磁吸元件将会固设在凹槽部中,再者,固定件的表面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磁吸元件与第二磁吸元件间的磁吸作用以吸附固定在固定件上。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中第一磁吸元件通过一第一抗磁性元件以固设在壳体元件的凹槽部中,而固定件的第二磁吸元件的外围围设有一第二抗磁性元件,通过两抗磁性元件的设置,以阻隔磁吸元件所产生的磁力作用,避免磁力作用影响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运作。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中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而固定件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通过壳体元件的第一定位部及固定件的第二定位部间的嵌合,可携式电子装置将可以更稳固的定位在固定件之上。
[000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10]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适用在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上,包括:一壳体元件,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其中壳体元件的内表面与框架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第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磁吸元件以吸附固定在一具有金属材质的物件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为一强力磁铁。
[001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通过一第一抗磁性元件以固设在凹槽部中。
[001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抗磁性元件为一铝箔或其他具有抗磁性作用的金属材质。
[0014]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适用在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上,包括:一壳体元件,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其中壳体元件的内表面与框架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第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及一固定件,其表面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磁吸元件与第二磁吸元件间的磁吸作用以吸附固定在固定件上。
[001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通过一第一抗磁性元件以固设在凹槽部中,而第二磁吸元件的外围围设有一第二抗磁性元件。
[001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兀件的外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而固定件的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壳体元件通过第一定位部及第二定位部间的嵌合以定位在固定件之上。
[001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元件及第二磁吸元件分别为一强力磁铁。
[0018]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强力磁铁材质为钕铁硼(NdFeB)、钐钴合金(SmCo)、铝钴镍合金(AlCoNi)钴钼合金(CoPt)或其他具有磁性作用的材质。
[001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抗磁性元件及第二抗磁性元件分别为一铝箔或其他具有抗磁性作用的金属材质。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可携式电子装置可通过固定结构吸附固定于一金属材质的物件上,不仅可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轻易的进行摆设固定,且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掉落于地面上以降低损毁的机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A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3]图1B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结构剖面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请参阅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及侧面结构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包括一壳体元件10,壳体元件10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在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30也可为一行动电话、一智能型手机、一随身听、一影音播放器、一数位音讯播放器、一平板电脑、一个人数位助理器或其他微小化的多媒体电子装置。
[0027]其中壳体兀件10包括一外表面11、一框架12及一内表面13。内表面13与框架12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5,容置空间15用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30。壳体元件10的外表面11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111,一第一磁吸元件16固设在凹槽部111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30置放在壳体元件10之中,即可利用壳体元件10上的第一磁吸元件16吸附固定在一金属材质的物件上,例如:冰箱、金属板、金属柜或其他金属物件。并且,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强力磁铁作为第一磁吸元件16,将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30更稳固地吸附在金属物件上,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30掉落地面损毁的机会。
[0028]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结构尚包括一固定件20,其正表面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26,可携式电子装置30可以通过第一磁吸元件16与第二磁吸元件26间的磁吸作用以吸附固定在固定件20上。再者,固定件20的背表面可以选择设置一粘性材质,固定件20利用粘性材质以固定于一使用者所指定的特定地点/物件之上,例如:墙壁、玻璃、冰箱、木柜、金属或非金属物件等等。则,可携式电子装置30通过固定件20将可以进一步摆置于任意地点/任意物件之上,增加收纳上的便利性。
[0029]壳体元件10尚设置有一第一抗磁性元件17,第一磁吸元件16通过第一抗磁性元件17以固设在凹槽部111中。固定件20尚设置有一第二抗磁性元件27,第二抗磁性元件27将设置于第二磁吸元件26的外围处。通过第一抗磁性元件17及/或第二抗磁性元件27的设置,当壳体元件10与固定件20进行结合时,磁吸元件16/26将会被包覆在抗磁性元件17/27内部,以此将可以阻隔磁吸元件16/26所产生的磁力作用,以避免磁力作用影响到可携式电子装置30的功能运作。
[00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磁吸元件16及/或第二磁吸元件26为一强力磁铁,其磁铁材质也可选择为钕铁硼(NdFeB)、钐钴合金(SmCo)铝钴镍合金(AlCoNi)、钴钼合金(CoPt)或其他具有磁性作用的材质,而第一抗磁性元件17及/或第二抗磁性元件27为一铝箔或其他具有抗磁性作用的金属材质。
[0031]又,壳体元件10的外表面11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8(如凹部或凸部),而固定件20的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可以嵌合在第一定位部18上的第二定位部28 (如凸部或凹部)。则,通过壳体元件10的第一定位部18及固定件20的第二定位部28间的嵌合,可携式电子装置30可以更稳固地定位在固定件20之上,避免从固定件20掉落下来的机会。
[0032]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是以一车用固定件40 (或称为车用固定架)作为一应用的范例解说。
[0033]如图所示,车用固定件40包括一置物背板41、一底板43及一延伸杆体45。其中延伸杆体45设置在置物背板41的外表面,车用固定物件40利用延伸杆体45以固定在车体之上,例如:延伸杆体45的尾端具有一吸盘,利用吸盘固定在车体的玻璃上。再者,置物背板41的内表面42尚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46及一第二抗磁性元件47,第二抗磁性元件47将设置于第二磁吸元件46的外围处。可携式电子装置30可以通过壳体元件10上的第一磁吸元件16以吸附固定在车用固定物件40的第二磁吸元件46上。[0034]以往使用者在车体之中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30的固定动作,常常会因为车体行进时的摇晃或空间狭小的因素,而不易进行。在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吸固定的方式,使用者只要将壳体元件10的第一磁吸元件16对准于车用固定件40的第二磁吸元件46位置进行贴近,第一磁吸元件16将会因为磁吸作用主动地往第二磁吸元件46进行吸附,在此,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将可携式电子装置30固定在车用固定件40之上,操作上极为便利。
[0035]当然,为了增加壳体元件10与车用固定件40间的紧密度,同样地,置物背板41的内表面42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48。当壳体元件10吸附在车用固定件40时,可以将壳体元件10的第一定位部18与置物背板41的第二定位部48进行嵌合,以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30更稳固地摆设于车用固定件40之上。
[0036]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是以一夹束固定件50作为另一应用的范例解说,此夹束固定件50将可以绑束在使用者的手臂、车把或车上的后照镜等等。如图所示,夹束固定件50包括一固定板51及至少一条束带部53。固定板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槽孔511,束带部53的一前端正面及尾端背面皆设置有魔鬼毡531。束带部53的尾端可以从固定板51的其中一槽孔511穿至固定板51下表面,并沿着固定板51下表面从另一槽孔511穿出。
[0037]接续,固定板5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56及一第二抗磁性元件57,第二抗磁性元件57将设置于第二磁吸元件56的外围处。使用者可以把设置有可携式电子装置30的壳体兀件10往固定板51的第二磁吸兀件56位置贴近,壳体兀件10的第一磁吸兀件16将会因为磁力的作用主动地往固定板51的第二磁吸元件56进行吸附,则可携式电子装置30将可以固定在夹束固定件50之上。
[0038]同样地,固定板51的上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58。当壳体元件10吸附在夹束固定件50时,可以将壳体元件10的第一定位部18与固定板51的第二定位部58进行嵌合,以使得可携式电子装置30更稳固地摆设于夹束固定件50之上。
[0039]当使用者欲进行外出活动时,可以将束带部53环绕于使用者的手臂上进行束紧,束紧后,将束带部53的尾端设置的魔鬼毡531与前端设置的魔鬼毡531相互粘扣固定,则,夹束固定件50即可绑束在使用者的手臂上。之后,使用者进行活动时,可携式电子装置30即可牢牢地摆固在手臂上的夹束固定件50上。当使用者欲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30的使用时,即可以轻易地从手臂上的夹束固定件50直接拿取可携式电子装置30。如上结构设计,将可达到可携式电子装置30简单摆设、立即取用的目的。
[0040]承上所述的内容尽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的应用实施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得知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30可以利用第一磁吸元件16吸附固定在设置有金属材质的各种应用物件上或设置有磁性材质的固定件20/40/50上。在此,只要可携式电子装置30利用第一磁吸元件16与其它金属物件或磁性物件相互磁吸结合,皆为本实用新型欲主张的权利范围。
[004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元件,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其中壳体元件的内表面与框架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第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第一磁吸元件以吸附固定在一具有金属材质的物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为一强力磁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磁铁材质为钕铁硼、衫钴合金、招钴镍合金、钴钼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通过一第一抗磁性元件以固设在所述凹槽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磁性元件为一铝箔。
6.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元件,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保护壳,其中壳体元件的内表面与框架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置放可携式电子装置,壳体元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向着壳体内部延伸的凹槽部,一第一磁吸元件固设在凹槽部中;及 一固定件,其表面设置有一第二磁吸元件,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该第一磁吸元件与该第二磁吸元件间的磁吸作用以吸附固定在该固定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通过一第一抗磁性元件以固设在所述凹槽部中,而所述第二磁吸元件的外围围设有一第二抗磁性元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元件的外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而所述固定件的表面尚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定位部,所述壳体元件通过该第一定位部及该第二定位部间的嵌合以定位在所述固定件之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元件及所述第二磁吸元件分别为一强力磁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磁铁材质为钕铁硼、衫钴合金、招钴镍合金、钴钼合金。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磁性元件及所述第二抗磁性元件分别为一铝箔。
【文档编号】F16M11/04GK203722942SQ201320725836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秦竹雄, 蔡正皓 申请人:狐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