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带锁紧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243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固定带锁紧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带锁紧扣,包括固定侧壁、活动侧壁、入口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防滑轴、挡板、滑动挡板,出口板和弹簧。弹簧安装在滑动挡板的空腔内,受挡板上挡块阻挡。第一凸轮、挡板、滑动挡块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活动侧壁上形成一个活动组件。第二凸轮穿过活动组件上的通孔后,与入口板,防滑轴,出口板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固定侧壁上形成一个固定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固定带能在闭合状态被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牢牢地固定在中间,防滑轴的设置为对固定带的锁紧增加多一种防护。另外各个部分都独立的散件,制作工艺简单,通过支耳和固定孔的配合,能牢固的组合在一起,组装十分方便。
【专利说明】固定带锁紧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带的锁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固定带锁紧扣。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固定带锁紧扣一般采用的方案是,锁紧扣上设有手柄,固定带从手柄上穿过,手柄按照过中心方式移动以张紧并固定住固定带,过中心锁紧扣上的手柄可以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在打开位置,固定带可以穿过手柄,在闭合位置,固定带在张力作用下固定,手柄上设有锁紧装置,防止手柄在使用时会突然脱离闭合位置,而导致固定带松脱。传统的锁紧扣存在如下问题,当固定带随着固定物的晃动重复发生负载变化时,固定带会滑动变长,当固定带不再受力恢复到原始状态时,而固定带已经变长而无法缩回,当固定带慢慢变长到一定的长度之后,会发生锁紧扣松脱的现象。锁紧扣一般是一体的,制作工艺难度大,加工成本高。
[0003]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的,锁紧扣存在松脱的现象和锁紧扣是一体的,制作工艺难度大,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组合一起的固定带锁紧扣。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带锁紧扣,包括固定侧壁、活动侧壁、入口板、第一凸轮、第二凸轮、防滑轴、挡板、滑动挡板,出口板和弹簧。
[0006]所述固定侧壁的前段设有入口板固定孔、挂钩,中段设有第二凸轮固定孔,后段设有防滑轴固定孔、出口板固定孔。
[0007]所述活动侧壁后段设有开有挡板固定孔、长方形导槽、中段设有放置槽,前段设有通孔、第一凸轮固定孔。
[0008]所述入口板是钝角的L型板,倾斜的一侧开有穿带孔,用于穿接固定带;入口板的左右两侧各延伸出一个入口板支耳,入口板支耳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的厚度,入口板支耳的形状与入口板固定孔相吻合,入口板支耳穿入到入口板固定孔把入口板与固定侧壁固
定在一起。
[0009]所述第一凸轮的两端设有第一凸轮支耳,第一凸轮支耳的长度略大于活动侧壁的厚度,第一凸轮支耳的形状与第一凸轮固定孔相吻合,第一凸轮支耳穿过第一凸轮固定孔把第一凸轮与活动侧壁固定在一起。
[0010]所述第二凸轮的两端设有第二凸轮支耳,第二凸轮支耳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的厚度,第二凸轮支耳的形状与第二凸轮固定孔相吻合,第二凸轮支耳穿过通孔和第二凸轮固定孔,把第二凸轮和固定侧壁固定在一起;活动侧壁通过通孔能够实现绕第二凸轮转动。
[0011]所述防滑轴的两端设有防滑轴支耳,防滑轴支耳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的厚度,防滑轴支耳的形状与防滑轴固定孔相吻合,防滑轴支耳穿过防滑轴固定孔,把防滑轴和固定侧壁固定在一起;防滑轴的作用是在工作状态时,防止固定带松动。
[0012]所述挡板左右两侧延伸设有挡板支耳,挡板支耳的形状挡板固定孔相吻合,挡板支耳的长度与活动侧壁的壁厚相等,挡板支耳穿入档板固定孔,把挡板和活动侧壁固定在一起。挡板的前侧设有垂直向下的挡块。
[0013]所述滑动挡板的后部左右两侧设有滑动挡板支耳,滑动挡板支耳的长度略大于活动侧壁和固定侧壁厚度之和,滑动挡板的前段设有向下垂直向下的挡边,挡边沿顺时针90方向向内延伸出一个底边,挡边和底边围成的区域形成一个空腔。
[0014]所述出口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出口板支耳,出口板支耳的长度大于固定侧壁的厚度,出口板支耳的形状与出口板固定孔的形状相吻合,出口板支耳穿过出口板固定孔,把出口板和固定侧壁固定在一起。
[0015]所述弹簧安装在滑动挡板的空腔内,受挡板上挡块阻挡。
[0016]第一凸轮、挡块、滑动挡块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活动侧壁上形成一个活动组件。
[0017]第二凸轮穿过活动组件上的通孔后,与入口板,防滑轴,出口板一起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固定侧壁上形成一个固定组件。
[0018]活动组件绕第二凸轮转到固定组件出口板位置时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间距最大,略大于固定带的厚度。放置槽能完全恰入到防滑轴上。活动组件绕第二凸轮转到出口板位置时为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间距最小,小于一层固定带的厚度。第一凸轮与防滑轴的间距略小于两层固定带的厚度。滑动挡块受弹簧力作用能够牢牢把滑动挡板支耳卡在固定侧壁的挂钩内。对滑动挡板施加外力才能把活动组件从挂钩内脱离。
[0019]在打开状态时,把固定带从穿带孔穿入,固定带从第二凸轮底部绕过,绕经第二凸轮后从第二凸轮和第一凸轮之间区域穿出,再次经穿带孔穿出,把固定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转动活动组件到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之间的间距最小,所以固定带能被牢牢地锁紧。当固定带随着固定物的晃动发生变化时,固定带会导致活动组件发生移动,由于滑动挡板内设有弹簧,滑动挡板支耳卡在挂钩内,活动组件受外界干扰仍然能够保持原来的锁紧状态。第一凸轮与防滑轴之间的间距小于两层固定带的厚度,所以防滑轴能给固定带的锁紧多增加一种防护。
[002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固定带能在闭合状态被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牢牢地固定在中间,防滑轴的设置为对固定带的锁紧增加多一种防护。另外固定侧壁,活动侧壁,入口板,出口板,滑动挡板,挡板是独立的散件,制作工艺简单,通过支耳和固定孔的配合,能牢固的组合在一起,组装十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时立体示意图;
[0022]图2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时立体示意图;
[0023]图3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4]图4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5]图5本实用新型穿入固定带时闭合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6本实用新型穿入固定带时打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7本实用新型活动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固定侧壁,1’、固定侧壁,2、活动侧壁,2’、活动侧壁,3、入口板,4、第一凸轮,5、第二凸轮,6,防滑轴,7、挡板,8、滑动挡板,9,出口板,10、弹簧,11、入口板固定孔,12、挂钩、13、第二凸轮固定孔,14、防滑轴固定孔,15、出口板固定孔,21、挡板固定孔,22、长方形导槽,23、放置槽,24、通孔,25,第一凸轮固定孔,31、穿带孔,32、入口板支耳,41、第一凸轮支耳,51、第二凸轮支耳,61、防滑轴支耳,71、挡块,72、挡板支耳,81、滑动挡板支耳,82、挡边,83、底边,84、空腔,91、出口板9支耳,100、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固定带锁紧扣,包括固定侧壁1,1’、活动侧壁2,2’、入口板3、第一凸轮4、第二凸轮5、防滑轴6、挡板
7、滑动挡板8,出口板9和弹簧10。
[0030]所述固定侧壁1,1’的前段设有入口板固定孔11、挂钩12,中段设有第二凸轮固定孔13,后段设有防滑轴固定孔14、出口板固定孔15。
[0031]所述活动侧壁2,2’后段设有挡板固定孔21、长方形导槽22,中段设有放置槽23,前段设有通孔24、第一凸轮固定孔25。
[0032]所述入口板3是钝角的L型板,倾斜的一侧开有穿带孔31,用于穿接固定带;入口板3的左右两侧各延伸出一个入口板支耳32,入口板支耳32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1,1’的厚度,入口板支耳的形状与入口板3固定孔相吻合,入口板支耳32穿入到入口板3固定孔把入口板3与固定侧壁1,I’固定在一起。
[0033]所述第一凸轮4的两端设有第一凸轮支耳41,第一凸轮支耳41的长度略大于活动侧壁2,2’的厚度,第一凸轮支耳51的形状与第一凸轮固定孔25相吻合,第一凸轮支耳41穿过第一凸轮固定孔25把第一凸轮4与活动侧壁2,2,固定在一起。
[0034]所述第二凸轮5的两端设有第二凸轮支耳51,第二凸轮支耳51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1,I’的厚度,第二凸轮支耳51的形状与第二凸轮固定孔13相吻合,第二凸轮支耳51穿过通孔24和第二凸轮固定孔13,把第二凸轮5和固定侧壁1,1’固定在一起;活动侧壁2,2’通过通孔24能够实现绕第二凸轮5转动。
[0035]所述防滑轴6的两端设有防滑轴支耳61,防滑轴支耳61的长度略大于固定侧壁1,I’的厚度,防滑轴支耳61的形状与防滑轴固定孔14相吻合,防滑轴支耳61穿过防滑轴固定孔14,把防滑轴6和固定侧壁1,1’固定在一起;防滑轴6的作用是在工作状态时,防止固定带100松动。
[0036]所述挡板7左右两侧延伸设有挡板支耳72,挡板支耳72的形状与挡板7固定孔相吻合,挡板支耳72的长度与活动侧壁2,2’的壁厚相等,挡板7支耳穿入档板固定孔21,把挡板7和活动侧壁2,2’固定在一起。挡板7的前侧设有垂直向下的挡块71。
[0037]所述滑动挡板8的后部左右两侧设有滑动挡板支耳81,滑动挡板支耳81的长度略大于活动侧壁2,2’和固定侧壁1,1’厚度之和,滑动挡板8的前段设有向下垂直向下的挡边82,挡边82沿顺时针90方向向内延伸出一个底边83,挡边82和底边83围成的区域形成一个空腔84。
[0038]所述出口板9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出口板支耳91,出口板支耳91的长度大于固定侧壁1,I’的厚度,出口板支耳91的形状与出口板固定孔15的形状相吻合,出口板支耳穿91过出口板固定孔15,把出口板9和固定侧壁1,1’固定在一起。[0039]所述弹簧10安装在滑动挡板8的空腔84内,受挡板7上挡块71阻挡。
[0040]第一凸轮4、挡板7、滑动挡块8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活动侧壁2,2’上形成一个活动组件。
[0041]第二凸轮5穿过活动组件上的通孔24后,与入口板3,防滑轴6,出口板9 一起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固定侧壁1,1’上形成一个固定组件。
[0042]活动组件绕第二凸轮5转到固定组件出口板9位置时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一凸轮4与第二凸轮5之间的间距最大,略大于固定带100的厚度。放置槽23能完全恰入到防滑轴6上。活动组件绕第二凸轮5转到入口板9位置时为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凸轮4与第二凸轮5之间的间距最小,小于一层固定带的厚度。第一凸轮4与防滑轴6的间距略小于两层固定带的厚度。滑动挡板8受弹簧10力作用能够牢牢把滑动挡板87支耳卡在固定侧壁1,1’的挂钩内。对滑动挡板8施加外力才能把活动组件从挂钩12内脱离。
[0043]在打开状态时,把固定带100从穿带孔31穿入,固定带100从第二凸轮5底部绕过,绕经第二凸轮5后从第二凸轮5和第一凸轮4之间区域穿出,再次经穿带孔31穿出,把固定带100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转动活动组件到闭合状态,此时第一凸轮4与第二凸轮5之间的间距最小,所以固定带100能被牢牢地锁紧。当固定带100随着固定物的晃动重复发生负载变化时,会导致固定带100在活动组件发生滑动,由于滑动挡板8内安装有弹簧10,滑动挡板支耳81卡在挂钩12活动组件受外界干扰仍然能够保持原来的锁紧状态。闭合状态时,第一凸轮4与防滑轴6之间的间距略小于两层固定带100的厚度,所以防滑轴6能给固定带100的锁紧多增加一种防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固定带锁紧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侧壁(l,r)、活动侧壁(2,2’)、入口板(3)、第一凸轮(4)、第二凸轮(5)、防滑轴(6)、挡板(7)、滑动挡板(8),出口板(9)和弹簧(10);所述固定侧壁(1,1’)的前段设有入口板固定孔(11)、挂钩(12),中段设有第二凸轮固定孔(13),后段设有防滑轴固定孔(14)、出口板固定孔(15);所述活动侧壁(2,2’)后段设有挡板固定孔(21)、长方形导槽(22),前段设有通孔(24)、第一凸轮固定孔(25);所述入口板(3)设有穿带孔(31)和入口板支耳(32);所述第一凸轮(4)设有第一凸轮支耳(41);所述第二凸轮(5)设有第二凸轮支耳(51);所述挡板(7)设有挡板支耳(72)和挡块(71);所述滑动挡板(8)设有滑动挡板支耳(81)和空腔(84);所述出口板(9)设有出口板支耳(91);所述弹簧(10)安装在滑动挡板(8)的空腔(84)内,受挡板(7)上挡块(71)阻挡;第一凸轮(4)、挡块(7)、滑动挡块(8)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活动侧壁(2,2’)上形成一个活动组件;第二凸轮(5)穿过活动组件上的通孔(24)后,与入口板(3),出口板(9)通过各自支耳固定在固定侧壁(1,I’)上形成一个固定组件;活动组件绕第二凸轮(5)相对固定组件转动;绕到闭合位置时,滑动挡块支耳(81)卡在固定侧壁(1,1’)上的挂钩(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带锁紧扣,其特征在于:固定侧壁(1,1’)设有防滑轴固定孔(14);防滑轴(6)设有防滑轴支耳(61);防滑轴支耳(61)穿入防滑轴固定孔(14);把防滑轴(6)和固定侧壁(1,I’)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带锁紧扣,其特征在于;活动侧壁(2,2’)上设有放置槽(23),活动组件转动到出口板(9)位置时,放置槽卡接在防滑轴上。
【文档编号】F16G11/12GK203570923SQ20132079566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6日
【发明者】魏乐波 申请人:宁波比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