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0599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轴承套圈的内圈和外圈的工作表面为四点接触的桃形沟形状,在外圈非基面外内径上,设计一个带锁量的斜坡,本发明将角接触球轴承的斜坡结构应用于四点接触球轴承上,装配滚动体非常方便,填补了目前四点接触球轴承没有满装球的结构设计,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
【专利说明】 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轴承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照标准规定,四点接触球轴承(主要承受双向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目前还没有满装球结构,主要还是考虑到轴承的结构和装配问题。四点接触球轴承,因接触角问题,使得轴承沟道截面包角较大,即沟道较深,受轴承零件组装的限制,设计钢球数量有限即填充角为180° -186°,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四点接触满装球结构设计。
[0003]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在结构上和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方法,由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满足用户轴承外形尺寸和大载荷满装球结构要求。
[0005]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中包括:滚动体、外圈、基准面、非基准面、带锁量的装球斜坡、内圈,其中:在外圈的非基准面外内径处,设有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在所述外圈与内圈中间的沟道内装设有滚动体;通过滚动体的十字交叉线形成有第一接触角、第二接触角、第三接触角、第四接触角。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特征在于带锁量的装球斜坡的尺寸公式为:t = 0.00053De+KtDw+ δ t其中De:沟道尺寸、Dw:滚动体尺寸、Kt:角度系数、At:尺寸系数。
[0008]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角αι、α2> α3、α 4 = 15。_20。。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包括:滚动体、外圈、基准面、非基准面、带锁量的装球斜坡、内圈,其中:在外圈的非基准面外内径处,设有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在所述外圈与内圈中间的沟道内装设有滚动体;通过滚动体的十字交叉线形成有第一接触角、第二接触角、第三接触角、第四接触角。本发明本发明结构原理:1)根据用户提出的轴承外形尺寸和满装球要求及工况要求,选择四点接触满装球结构轴承;2)根据超薄壁轴承零件壁薄、强度低、易变形的特点,按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方法,引用到该四点接触球轴承上来;3)在外圈非基准外内径上,设计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
[0010]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0011]采用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填充角为344° -355°,比正常四点结构的填充角180° -186°增大了近I倍,即所用钢球数量增加近I倍。由径向基本额定静载荷Cot =foiZDw2C0Sa可知其它参数不变,只是钢球数增加近I倍得满装球径向基本额定静载荷增加近I倍。(其中f。为系数,Dw钢球直径i钢球列数Z钢球数量a接触角)由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bfflfc (i COS a )0 7Z273Dw1-8可知其它参数不变,只是钢球数增加近I倍得满装球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增加约0.6倍。(其中bmf。为系数,Dw钢球直径i钢球列数Z钢球数量a接触角)
[0012]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由上述可知轴承的承载能力可大大增加,装配滚动体非常方便,零件机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填补国际空白,该产品发到用户处,经用户检测验收很满意。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的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成品轴承示意图。
[0015]1:滚动体 2:外圈
[0016]3:基准面 4:非基准面
[0017]5:带锁量的装球斜坡6:内圈
[0018]a 1:第一接触角a 2:第二接触角
[0019]a 3:第三接触角a 4:第四接触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1]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的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成品轴承示意图。
[002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包括:滚动体1、外圈
2、基准面3、非基准面4、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内圈6,其中:
[0023]在外圈2的非基准面4外内径处,设有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 ;
[0024]在所述外圈2与内圈6中间的沟道内装设有滚动体I ;
[0025]通过滚动体I的十字交叉线形成有第一接触角a 1、第二接触角a 2、第三接触角a 3、第四接触角a 4。
[0026]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应用时要考虑下列因素:
[0027](I)、根据用户提出的轴承外形尺寸、和满装球要求,选择四点接触满装球结构轴承;
[0028](2)、根据超薄壁轴承易变形的特点,按角接触球轴承装球方法,设计该轴承的装球方法;
[0029](3)、在外圈2非基准面4外内径上,设计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如图1所示;
[0030](4)、根据轴承外圈2零件尺寸借助角接触球轴承设计装配锁口高度t,确定该外圈的斜坡尺寸t ;
[0031]公式:t= 0.00053De+KtDw+ δ t
[0032]De:沟道尺寸
[0033]Dw:滚动体尺寸
[0034]Kt:角度系数
[0035]δ t:尺寸系数
[0036]其中通过滚动体(I)的十字交叉线形成有第一接触角(a J、第二接触角(α 2)、第三接触角(α3)、第四接触角(α4)。
[0037]接触角α 丨、α 2、α 3、α 4 = 15。-20。。
[0038](5)、将轴承外圈2加热到120°,用热装法将外圈2装入到内孔组件中。
[0039](6)、轴承图纸,用户确认。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动体(1)、外圈(2)、基准面(3)、非基准面(4)、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内圈(6),其中: 在外圈⑵的非基准面⑷外内径处,设有一个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 在所述外圈⑵与内圈(6)中间的沟道内装设有滚动体⑴; 通过滚动体(1)的十字交叉线形成有第一接触角(α ,)、第二接触角(α 2)、第三接触角(α3)、第四接触角(α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特征在于带锁量的装球斜坡(5)的尺寸公式为:
t = 0.00053De+KtDw+δt
其中,De:沟道尺寸
Dw:滚动体尺寸
Kt:角度系数
At:尺寸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截面超薄壁四点接触轴承满装球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角a J、α 2、α 3、α 4 = 15。_20。。
【文档编号】F16C19/16GK104033489SQ20141020280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刘成斌, 邹小洛, 张翠英 申请人:洛阳维斯格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