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513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前箱体、护壳、减震装置和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前箱体由前支承、前侧板、中支承、黄油管、底加强板、加强筋、中侧板和前箱体固定块组成;减震装置由导杆、螺栓、前箱体垫板、弹簧和后箱体垫板组成;后箱体由后箱体固定块、顶板、耳板、底板、中心支承、后侧板、弯板和后耳板组成,后箱体固定块连接顶板和底板,耳板固定于后侧板顶部,弯板设于后侧板一端,后耳板安装于弯板上,中心支承安装于后侧板下部;本发明使斗杆具有减震功能,并同时能够保护斗杆、动臂、平台、下车等结构件,提高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斗杆模块化设计,方便制造,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已知的挖掘机斗杆中,斗杆长度基本为固定长度,无法实现长度的自由变化。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工况条件的改变的时候,往往需要改变结构保护斗杆和动臂定制短斗杆或加长臂来实现对其的适应性,造成了客户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的增加。另外,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目前的斗杆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整挖掘力,同样也限制了挖机对工况的适应性。
[0003]中国专利CN201010200722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斗杆,包括垫板104与防碰条105,防碰条105的顶面设置有横向贯穿防碰条的凹槽106。通过设置的凹槽106,弱化防碰条105的弯曲刚度,从而降低垫板104的厚度要求,避免斗杆101弯曲时因刚度太大而撕裂垫板及周围的焊缝。但是这种结构只能实现斗杆底板部分的冲击和保护,其它部位不能有效保护;并且斗杆不具备整体抗震机功能;斗杆的问题针对性不足,使用和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斗杆只能实现斗杆底板部分的冲击和保护,不具备整体抗震机功能,使用和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减震斗杆结构,所述斗杆包括前箱体、护壳、减震装置和后箱体,所述前箱体与所述减震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和所述后箱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护壳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和所述后箱体上,其中:
[0007]所述前箱体由前支承、前侧板、中支承、黄油管、底加强板、加强筋、中侧板和前箱体固定块组成,所述中支承和所述黄油管设于所述前侧板内,所述中侧板一端连接所述前箱体固定块,所述中侧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前侧板;
[0008]所述护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所述上外壳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上方,所述下外壳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下方;
[0009]所述减震装置由导杆、螺栓、前箱体垫板、弹簧和后箱体垫板组成,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前箱体固定块;
[0010]所述后箱体由后箱体固定块、顶板、耳板、底板、中心支承、后侧板、弯板和后耳板组成,所述后箱体固定块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耳板固定于所述后侧板顶部,所述弯板设于所述后侧板一端,所述后耳板安装于所述弯板上,所述中心支承安装于所述后侧板下部。
[0011]上述减震斗杆结构,其中,所述前箱体固定块上开设有与螺栓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后箱体固定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
[0012]上述减震斗杆结构,其中,所述前箱体固定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
[0013]上述减震斗杆结构,其中,所述前侧板包括左前侧板和右前侧板,所述中侧板包括左中侧板和右中侧板,所述后侧板包括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左右侧板皆安装于斗杆的左右两侧。
[001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0015](I)本发明使斗杆具有减震功能,并同时能够保护斗杆、动臂、平台、下车等结构件,提高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0016](2)本发明通过将斗杆模块化设计,方便制造,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挖掘机斗杆中斗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中前箱体、减震装置和后箱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中前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中后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及挖掘机中护壳和减震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0024]I铲斗,5前箱体,6护板,7减震装置,8前支承,9左前侧板,10右前侧板,11中支承,12黄油管,13底加强板,14加强筋,15左中侧板,16右中侧板,17前箱体固定块,18导杆,19螺栓,20前箱体垫板,21弹簧,22后箱体垫板,23后箱体固定块,24固定螺栓,25顶板,26耳板,27底板,28中心支承,29左后侧板,20右后侧板,31弯板,32后耳板,33上外壳,34下外壳,50后箱体,100斗杆,104垫板,105防碰条,10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结合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减震斗杆结构,斗杆包括前箱体5、护壳6、减震装置7和后箱体50,前箱体5与减震装置7通过螺栓19固定连接,减震装置7和后箱体50通过螺栓19固定连接,护壳6通过固定螺栓24安装于减震装置7和后箱体50上,其中:
[0028]前箱体5由前支承8、前侧板、中支承11、黄油管12、底加强板13、加强筋14、中侧板和前箱体固定块17组成,中支承11和黄油管12设于前侧板内,中支承11用于连接其他工作装置,中侧板一端连接前箱体固定块17,前箱体固定块17上开设有与螺栓19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用于将前箱体固定块17和减震装置7相连接,中侧板另一端连接前侧板;
[0029]护壳6由上外壳33和下外壳34组成,上外壳33安装于减震装置7上方,下外壳34安装于减震装置7下方,上下外壳中设有弹簧结构;
[0030]减震装置7由导杆18、螺栓19、前箱体垫板20、弹簧21和后箱体垫板22组成,弹簧21套设于导杆18上,螺栓19贯穿前箱体固定块17 ;
[0031]后箱体50由后箱体固定块23、顶板25、耳板26、底板27、中心支承28、后侧板、弯板31和后耳板32组成,后箱体固定块23连接顶板25和底板27,后箱体固定块23上开设有与螺纹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用于将后箱体固定块23和减震装置7相连接,耳板26固定于后侧板顶部,弯板31设于后侧板一端,后耳板32安装于弯板31上,中心支承28安装于后侧板下部。
[0032]本发明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以下实施方式,请继续参见图2至图6所示,
[0033]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前箱体固定块17上还开设有与导杆18直径相匹配的通孔,导杆一端可贯穿所述前箱体固定块17 ;前侧板包括左前侧板9和右前侧板10,中侧板包括左中侧板15和右中侧板16,后侧板包括左后侧板29和右后侧板30,左右侧板皆安装于斗杆的左右两侧。
[0034]使用者可根据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发明的特性及功能,
[0035]为了同时解决在挖掘机挖进行挖掘、破碎、铲刮等作业时,因震动冲击加速动臂,斗杆开裂,本实施例中的斗杆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斗杆分为前箱体5,减震装置7和后箱体50三部分。用螺栓19将减震装置7装于斗杆前箱体5和后箱体50之间,在挖机工作时,利用减震装置7缓冲挖机工作时带来的冲击,减轻了斗杆、动臂的冲击带来的焊缝和母材开裂,斗杆前箱体5、减震装置7、后箱体50通过螺栓19连接,当前箱体5、减震装置7、后箱体50任何以局部开裂时,通过拆卸更换对应损坏部分的模块进行维修,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0036]具体应用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的减震的斗杆,斗杆有前箱体5、护壳6、减震装置7、后箱体50组成。当挖机工作时,铲斗I受到冲击(铲斗还可以是破碎锤、松土器、高频琐碎锤等其他工作装置),推动前箱体5压缩减震装置弹簧,此时导杆18与前箱体固定块17处于脱离状态,如图6虚线位置所示。但挖机不工作时,减震装置7处于张紧状态。护壳6具备局部部分具有弹性,通过螺栓连接在斗杆前箱体5和后箱体50固定块时,随张紧装置运动,当斗杆前箱体5损坏时(如易损部位前支承对接焊缝,低加强板、低加强筋),拆卸固定螺栓24,拆开护壳6、前箱体5,更换新前箱体。通过相同的办法,更换后箱体50和减震装置7。
[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使斗杆具有减震功能,并同时能够保护斗杆、动臂、平台、下车等结构件,提高整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将斗杆模块化设计,方便制造,降低了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
[0038]实施例二
[0039]本实施例中,基本的斗杆结构与实施例一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斗杆减震装置7不唯一,也可为其它减震方式,如气压减震法或油压减震法,只要能够保证前箱体5与后箱体50之间具有减震效果即可,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种相同,在此不赘述。
[0040]实施例三
[0041]本实施例中,基本的斗杆结构与实施例一种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箱体5与护壳6、后箱体50的连接方式不固定为螺栓连接,还可通过如榫卯式结构或其他任何连接结构连接,只要能保证中箱体可拆卸式即可,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种相同,在此不赘述。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斗杆结构,所述斗杆包括前箱体(5)、护壳(6)、减震装置(7)和后箱体(50),所述前箱体(5)与所述减震装置(7)通过螺栓(19)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7)和所述后箱体(50)通过螺栓(19)固定连接,所述护壳(6)通过固定螺栓(24)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7)和所述后箱体(50)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箱体(5)由前支承(8)、前侧板、中支承(11)、黄油管(12)、底加强板(13)、加强筋(14)、中侧板和前箱体固定块(17)组成,所述中支承(11)和所述黄油管(12)设于所述前侧板内,所述中侧板一端连接所述前箱体固定块(17),所述中侧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前侧板; 所述护壳(6)由上外壳(33)和下外壳(34)组成,所述上外壳(33)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7)上方,所述下外壳(34)安装于所述减震装置(7)下方; 所述减震装置(7)由导杆(18)、螺栓(19)、前箱体垫板(20)、弹簧(21)和后箱体垫板(22)组成,所述弹簧(21)套设于所述导杆(18)上,所述螺栓(19)贯穿所述前箱体固定块(17); 所述后箱体(50)由后箱体固定块(23)、顶板(25)、耳板(26)、底板(27)、中心支承(28)、后侧板、弯板(31)和后耳板(32)组成,所述后箱体固定块(23)连接所述顶板(25)和所述底板(27),所述耳板(26)固定于所述后侧板顶部,所述弯板(31)设于所述后侧板一端,所述后耳板(32)安装于所述弯板(31)上,所述中心支承(28)安装于所述后侧板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固定块(17)上开设有与螺栓(19)外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后箱体固定块(23)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箱体固定块(17)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杆(18)直径相匹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包括左前侧板和右前侧板,所述中侧板包括左中侧板和右中侧板,所述后侧板包括左后侧板和右后侧板,左右侧板皆安装于斗杆的左右两侧。
5.一种挖掘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斗杆结构。
【文档编号】F16F15/067GK104264727SQ20141046845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5日
【发明者】李志辉, 陈国广, 徐本乐 申请人: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