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3061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包括连杆体、连杆盖和锥形定位销;所述连杆盖的左右连接面上的连杆盖螺栓孔旁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柱形盲孔;锥形定位销的硬度远远大于连杆体的硬度,且其高度大于柱形盲孔的深度;锥形定位销配合安装在连杆盖的柱形盲孔中,连杆盖盖合在连杆体上并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螺栓产生的压力使锥形定位销在连杆体的连接面上挤压出起限位作用的定位锥孔。本实用新型的柱形盲孔之间的间距公差无特殊精加工要求,降低加工难度;螺栓可采用普通螺栓,降低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活塞连杆组是汽车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重要运动部件,它的小头随活塞作往复运动,大头随曲轴作回转运动,杆身在大小头运动的合成下作摆动。连杆是发动机重要的安全件,连杆的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连杆从结构上看并不复杂,但连杆属于典型的不规则件且连杆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连杆和连杆盖连接后,和曲轴连接孔需要精加工,确保曲轴和连杆之间的运动自如。在装配和维修时,连杆和连杆盖不能装反,也不能乱缸,否则会影响连杆和曲轴之间的力的传递。发动机在拆和装的过程中,为确保连杆和连杆盖的重复精度,所以连杆和连杆盖之间需要重复定位精度很高的定位方式。
[0003]连杆和曲轴装配过程中需先将连杆和连杆盖拆下,在装配完曲轴后再装上连杆盖,为保证连杆和连杆盖恢复到机加工后的状态,连杆与连杆盖需要有高精度的定位结构来保证。
[0004]现有的连杆和连杆盖是通过2个连接螺栓来连接固定的,连杆和连杆盖分别有2个连接螺栓孔,连接螺栓孔一般分为定位部分和紧固部分,螺栓孔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都比较高,作为定位的光孔,在钻孔后还要进行铰孔,加工工序较多,不易保证,且连接螺栓也是非标的,要求也较高。连杆和连杆盖的两螺栓连接孔设有定位部分,两定位孔距要求也较高,然后通过和非标的螺栓来确保定位精度。现有的这种连接结构孔距加工精度要求高,加工成本大;螺栓需要非标的设计,和普通螺栓成本也有较大幅度增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产品重复定位精度,降低加工精度、加工要求及采购成本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包括连杆体1、连杆盖2和锥形定位销3 ;所述连杆盖2的左右连接面上的连杆盖螺栓孔22旁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柱形盲孔21,所述柱形盲孔21之间的间距公差无特殊精加工要求;锥形定位销3的硬度远远大于连杆体I的硬度,且其高度大于柱形盲孔21的深度;锥形定位销3配合安装在连杆盖2的柱形盲孔21中,连杆盖2盖合在连杆体I上并通过螺栓4紧固连接。
[0007]其中,所述锥形定位销3包括与连杆盖的柱形盲孔相配合安装的柱体部31和用于在连杆体大头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锥孔11的定位锥体部32。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体部32为锥体322,或定位锥体部32由柱部321和锥体322构成。[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体部32的外径小于柱体部31的外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锥形定位销3由硬度大于连杆体I的硬质材料制成或其热处理后的硬度大于连杆体I的硬度。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过程是锥形定位销3配合安装在连杆盖2的柱形盲孔21中,连杆盖2盖合在连杆体上,螺栓分别穿过连杆盖螺栓孔22和连杆体螺栓孔12,拧紧螺栓4。通过拧紧螺栓4使得锥形定位销3的定位锥体部32和连杆体I大头的连接面上的产生高压力,产生的高压力使锥形定位销3的定位锥体部32在连杆体I的连接面上挤压出可用于重复精确定位的定位锥孔11。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盖2的柱形盲孔21之间的间距公差无特别精加工要求,便可以实现精确的拆装重复定位,且对紧固螺栓无特别要求,可以使用普通螺栓。
[0012]有益效果:
[0013]降低连杆体及连杆盖的加工精度,连杆盖的连接面上的柱形盲孔的孔间距公差无特别精加工要求。
[0014]紧固螺栓可采用普通螺栓,无特别要求;虽增加了锥形定位销,但综合比较降低了连杆装置的总成本。
[0015]提高了连杆和连杆盖的重复定位精度,通过锥形定位销和由锥形定位销挤压出的定位锥孔实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精确重复定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连杆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连杆大头结构示意图。
[0019]图4锥形定位销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连杆体、2-连杆盖、3-锥形定位销、4-螺栓、11-定位锥孔、12-连杆体螺栓孔、21-柱形盲孔、22-连杆盖螺栓孔、31-柱体部、32-定位锥体部、321-柱部、322-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0022]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包括连杆体1、连杆盖2和锥形定位销3 ;所述连杆体包括连杆体小头和连杆体大头,连杆体大头的左右连接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杆体螺栓孔12,连杆盖2的左右连接面上分别设有一个与连杆体大头的连杆体螺栓孔12相配合的连杆盖螺栓孔22。连杆盖2的左右连接面上的连杆盖螺栓孔22旁分别设有至少I个柱形盲孔21,本例中优选地为连杆盖2的左右连接面上各设I个柱形盲孔21。所述2个柱形盲孔21的之间的间距公差无特殊精加工要求,降低了 2个柱形盲孔21的加工要求,节省了连杆的加工成本。锥形定位销3的高度大于柱形盲孔21的深度,使连杆盖2盖合在连杆体I上并通过螺栓4紧固连接,确保可以使锥形定位销3在连杆体I的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孔。锥形定位销3配合安装在连杆盖2的柱形盲孔21中,连杆盖2盖合在连杆体I上,螺栓4分别穿过连杆盖螺栓孔22和连杆体螺栓孔12,拧紧螺栓4,产生的压力使得锥形定位销3在连杆体I的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锥孔11。所述柱形盲孔21优选地为圆柱形盲孔。
[0023]其中,所述锥形定位销3包括与连杆盖的柱形盲孔相配合安装的柱体部31和用于在连杆体大头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孔的定位锥体部32。定位锥体部32的外径小于柱体部31的外径。定位锥体部32优选地由柱部321和锥体322构成,定位锥体部32也可以仅由锥体322构成。锥形定位销3由硬度远远大于连杆体I的硬质材料制成或其热处理后达到热处理要求HRC55左右,热处理后的硬度远远大于连杆体I的硬度,使得通过拧紧螺栓4可以在连杆体的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锥孔11,用于拆、装连杆重复定位。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体(I)、连杆盖(2)和锥形定位销(3);所述连杆盖(2)的左右连接面上的连杆盖螺栓孔(22)旁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柱形盲孔(21);硬度大于连杆体(I)的锥形定位销(3)的高度大于柱形盲孔(21)的深度;所述锥形定位销(3)配合安装在连杆盖(2)的柱形盲孔(21)中,连杆盖(2)盖合在连杆体Cl)上并通过螺栓(4)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定位销(3)包括与连杆盖的柱形盲孔相配合安装的柱体部(31)和用于在连杆体大头连接面上挤压出定位锥孔的定位锥体部(32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锥体部(32 )为锥体(322 ),或定位锥体部(32 )由柱部(321)和锥体(322 )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锥体部(32)的外径小于柱体部(3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发动机连杆和连杆盖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定位销(3)由硬度大于连杆体(I)的硬质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16C7/02GK203702829SQ20142009504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焦红兰, 唐志桥 申请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