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091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包括O形圈,密封沟槽,O形圈放在密封沟槽内,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沟槽与工作油口之间的凸台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弧形沉槽。这种结构的布置可使片式多路阀在工作的过程中,便于工作压力油沿此弧形沉槽,快速的充满O形圈内侧,随着工作负载的变化,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使O形圈产生均匀的变形,始终以合理的压缩比与端面牢牢的贴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密封,确保不会出现油液外渗的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液压元件是控制工程机械行动与工作的关键部件。由于工程机械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工作环境和工作介质多变,液压元件在承受反复的液压冲击过程中,极易造成工作油液泄漏,主要体现在端面的结合面处油液外渗,这极大的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的使用忠诚度。
[0003]随着国内工程机械需求的迅速增长,液压元件作为其核心零部件,有效的克服结合面处的泄漏是提高产品性能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结合面间的密封主要以端面密封为主,大部分属于静密封结构,其密封结构主要以O形圈密封为主,通过在结合面上开设特定的沟槽,配以相应规格大小的O形圈,依靠O形圈横截面的压缩预变形最终达到密封效果。
[0004]目前国内存在的O形圈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此种结构是一种常用的端面密封结构,该密封槽的底面为锥面,在通过工作压力油液时,油液传递的工作压力使工作油液径向压到槽内O形圈上,产生向外的扩张,而密封槽的尺寸越向外越浅,随着压力的增大,O形圈的轴向压力也增大,达到密封的效果。该结构较为简单,但在实际装配生产过程中,由于两个工作端面的贴合,极易造成密封槽空间内形成封闭容腔,工作油液传递的压力不能均匀作用于O形圈上,达不到O形圈预期的压缩变形,造成密封槽内油液外渗。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有助于密封圈内圈迅速充满工作油液,且产生均匀的压缩变形,实现可靠的端面密封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按照下述方法实现:
[0007]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包括O形圈,密封沟槽,O形圈放在密封沟槽内,在密封沟槽与工作油口之间的凸台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弧形沉槽,凸台可有效防止多路阀在换向过程中造成局部真空时,O形圈不被吸入油口造成划伤,确保O形圈工作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0008]弧形沉槽圆心与密封沟槽圆心相距为弧形沉槽半径的距离,弧形沉槽半径为工作油口直径的0.3?0.4倍,弧形沉槽深度为0.3mm?0.5_。这种结构的布置可使片式多路阀在工作的过程中,便于工作压力油沿此弧形沉槽,快速的充满O形圈内侧,随着工作负载的变化,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使O形圈产生均匀的变形,始终以合理的压缩比与端面牢牢的贴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密封,确保不会出现油液外渗的现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使工作油液迅速充满O形圈内侧,使O形圈受力均匀,避免O形圈局部承受高压冲击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有效防止O形圈被吸入工作油口中,导致密封失效,此弧形沉槽结构简单,布局简洁,便于加工制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现有技术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泄漏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泄漏密封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4]I一密封槽,2—锥面,3—密封沟槽,4一凸台,5—工作油口,6—弧形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包括O形圈,密封沟槽3,O形圈放在密封沟槽3内,在密封沟槽3与工作油口 5之间的凸台4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弧形沉槽6,凸台4可有效防止多路阀在换向过程中造成局部真空时,O形圈不被吸入油口造成划伤,确保O形圈工作稳定,延长使用寿命。弧形沉槽6圆心与密封沟槽3圆心相距为弧形沉槽6半径的距离,弧形沉槽6半径为工作油口 5直径的0.3?0.4倍,弧形沉槽6深度为0.3mm?0.5mm。这种结构的布置可使片式多路阀在工作的过程中,便于工作压力油沿此弧形沉槽6,快速的充满O形圈内侧,随着工作负载的变化,在工作压力的作用下使O形圈产生均匀的变形,始终以合理的压缩比与端面牢牢的贴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密封,确保不会出现油液外渗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包括O形圈,密封沟槽(3),O形圈放在密封沟槽(3)内,其特征在于:在密封沟槽(3)与工作油口(5)之间的凸台(4)上开有一个或多个对称的弧形沉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元件防泄漏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沉槽(6)圆心与密封沟槽(3)圆心相距为弧形沉槽(6)半径的距离,弧形沉槽(6)半径为工作油口(5)直径的0.3?0.4倍,弧形沉槽(6)深度为0.3mm?0.5_。
【文档编号】F16J15/06GK204114124SQ201420507713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刘帮才, 蒋泉生, 张凯, 沙世伟 申请人: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