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533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电机包括壳体、前端盖及电机输出轴。减速箱包括外罩、主动齿轮轴及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包括主动齿轮部、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从动齿轮轴包括从动齿轮部、第二前轴部和第二后轴部。外罩设在前端盖上。电机输出轴具有空腔,空腔侧壁上设有一对销孔。第一后轴部插入该空腔内,第一后轴部后端端面设有贯穿侧壁的贯穿槽,一销钉穿过销孔和贯穿槽。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上设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第一后轴部设有轴肩,第一后轴承的后端面抵靠轴肩,前端面抵靠固定于前端盖上的挡圈。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后轴部和从动齿轮部套在轴心上。本实用新型轴向安装距离短,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
【专利说明】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自平衡电动两轮车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电机和减速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件,通常利用联轴器将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减速箱的输入轴。由于设置了联轴器,并且电机和减速箱都具有端盖,导致安装时整个连接结构的轴向距离过长,并增加了整体的重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向安装距离短、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箱;电机包括壳体、罩设在壳体前端的前端盖以及电机输出轴;减速箱包括外罩、主动齿轮轴以及与主动齿轮轴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包括主动齿轮部和分别位于该主动齿轮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从动齿轮轴包括从动齿轮部和分别位于该从动齿轮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前轴部和第二后轴部;其特点是,外罩罩设在前端盖上,并与前端盖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前端盖设有一向外侧凸出的轴心;电机输出轴具有开口于前端面的空腔,该输出轴的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彼此相对的销孔;主动齿轮轴的第一后轴部的后端插入空腔内,该第一后轴部后端的端面开设有一贯穿后轴部侧壁的贯穿槽,一销钉穿过该一对销孔和该贯穿槽,该销钉与贯穿槽之间为间隙配合;主动齿轮轴的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其中,第一后轴部设有轴肩,第一后轴承的后端面抵靠该轴肩,第一后轴承的前端面抵靠固定于前端盖上的挡圈;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后轴部和从动齿轮部套在轴心上,第二前轴部穿过外罩;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前轴部和第二后轴部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安装在外罩上,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安装在前端盖上。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前端盖被电机和齿轮箱共用,从而大幅减小了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的轴向安装尺寸。电机输出轴与减速箱的主动齿轮轴之间通过一根销钉实现了电机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轴转动的功能,结构十分简单,且与现有的联轴器相比,传动效率损失也更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0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0009]请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1和减速箱2。电机1包括壳体10、罩设在壳体10前端的前端盖11、罩设在壳体10后端的后端盖12以及电机输出轴13。前端盖11设有一向外侧凸出的轴心14。电机输出轴13的前端套设有前端轴承15,前端轴承15安装在前端盖11上;电机输出轴13的后端套设有后端轴承16,后端轴承16安装在后端盖12上。电机输出轴13具有开口于前端面的空腔130,该输出轴的空腔130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彼此相对的销孔131。
[0010]减速箱2包括外罩21、主动齿轮轴23以及与主动齿轮轴23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轴25。外罩21罩设在前端盖11上,并与前端盖11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罩21和前端盖11通过多根螺栓相互连接。
[0011]主动齿轮轴23包括主动齿轮部230和分别位于该主动齿轮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一前轴部231和第一后轴部233。主动齿轮轴223的第一后轴部233的后端插入电机输出轴13的空腔130内,第一后轴部233后端的端面开设有一贯穿后轴部侧壁的贯穿槽236,一销钉3穿过一对销孔131和该贯穿槽236,销钉3与贯穿槽236之间为间隙配合。主动齿轮轴的第一前轴部231和第一后轴部233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前轴承232和第一后轴承234,其中,第一后轴部233设有轴肩235,第一后轴承234的后端面抵靠该轴肩235,第一后轴承234的前端面抵靠固定于前端盖11上的挡圈115。在电机输出轴的空腔130的侧壁上还设有一环形台阶134,该空腔内设有一弹性垫圈4,弹性垫圈4位于该环形台阶134与第一后轴部233的后端的端面之间。第一前轴承232的前端面抵靠在外罩21的内壁上。
[0012]从动齿轮轴25包括从动齿轮部250和分别位于该从动齿轮部250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前轴部251和第二后轴部253。从动齿轮轴25具有一沿轴向延伸的中心通孔255,从动齿轮轴25的第二后轴部253和从动齿轮部250套在轴心14上,第二前轴部251穿过外罩21。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前轴部251和第二后轴部253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前轴承252和第二后轴承254。
[0013]第一前轴承232和第二前轴承252安装在外罩21上,第一后轴承234和第二后轴承254安装在前端盖11上。优选地,第一前轴承232、第二前轴承252、第一后轴承234和第二后轴承254均为滚动轴承。
[0014]本实施方案的描述结合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描述的实施例,并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包括电机和减速箱;所述电机包括壳体、罩设在所述壳体前端的前端盖以及电机输出轴;所述的减速箱包括外罩、主动齿轮轴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轴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轴;所述的主动齿轮轴包括主动齿轮部和分别位于该主动齿轮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所述的从动齿轮轴包括从动齿轮部和分别位于该从动齿轮部的前后两侧的第二前轴部和第二后轴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罩设在所述的前端盖上,并与所述的前端盖可拆卸地相互连接,所述前端盖设有一向外侧凸出的轴心; 所述的电机输出轴具有开口于前端面的空腔,该输出轴的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一对彼此相对的销孔;所述主动齿轮轴的第一后轴部的后端插入所述的空腔内,该第一后轴部后端的端面开设有一贯穿后轴部侧壁的贯穿槽,一销钉穿过该一对销孔和该贯穿槽,该销钉与贯穿槽之间为间隙配合;主动齿轮轴的第一前轴部和第一后轴部上分别套设有第一前轴承和第一后轴承,其中,第一后轴部设有轴肩,第一后轴承的后端面抵靠该轴肩,第一后轴承的前端面抵靠固定于前端盖上的挡圈; 所述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后轴部和从动齿轮部套在所述的轴心上,第二前轴部穿过所述的外罩;从动齿轮轴的第二前轴部和第二后轴部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前轴承和第二后轴承; 所述的第一前轴承和第二前轴承安装在所述的外罩上,所述的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安装在所述的前端盖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输出轴的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一环形台阶,该空腔内设有一弹性垫圈,该弹性垫圈位于该环形台阶与第一后轴部的后端的端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轴承的前端面抵靠在所述外罩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和前端盖通过多根螺栓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与减速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轴承、第二前轴承、第一后轴承和第二后轴承均为滚动轴承。
【文档编号】F16H57/031GK204200871SQ20142061845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3日
【发明者】方继勇, 沈林, 王建宽 申请人: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