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4656发布日期:2019-04-20 03:0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与至少部段式板形构造的轴承支架连接,其中,轴承支架具有用于滚动轴承的外环的容纳孔,其中,滚动轴承的外环用两个固定板固定在轴承支架上,两个固定板固定在轴承支架的两个端侧,其中,两个固定板在两个夹紧面上夹紧外环,并且其中,在轴向测得的轴承支架的端侧间的距离小于在轴向测得的外环的夹紧面间的距离。



背景技术:

这种轴承装置在专利文献DE 602 09 752 T2中有公开。专利文献DE 10 2007 040 460 A1、US 8 052 331 B2、DE 10 2006 007 012 A1、DE 965 774 B、WO 2008/116443 A1也展示了相似的方案。在首先提到的方案中,建议了一种轴承装置的结构,其中,在轴承支架中保持的滚动轴承、和尤其地其外环以侧向的固定板在轴承支架上固定。两个固定板以螺栓固定在轴承支架上和使轴承外环在轴承支架上牢固地夹紧。由此使轴承外环在其两个侧上通过固定板支承;所述固定板同时也支承在板形构造的轴承支架的两个端侧面上。

在此,为了使外环的轴向的保持不会超静定,必须使共同作用的面精确地相互协调。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尽管有两个保持板但轴承还是会在轴向上移动,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外环相对于轴承支架的轴向位置没有明确定义。这导致在装置运行中、例如由滚动轴承支承的驱动轴的不确定的位置引起较大噪声和磨损提高。

因此对于所述已知的方案其缺点在于,加工耗费必须非常高,这使轴承支架的制造非常容易受成本变化的影响。

还已知其他的方案,其中,滚动轴承或者其外环仅通过唯一的保持板固定在轴承支架上。不过在此的缺点在于,轴承在轴承支架上的保持不像所述已知方案那样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进这种轴承支架,使得在简便和由此低成本的制造和因此存在的相应的制造公差的情况下还能确保在外环和轴承支架之间的确定的轴向相对位置。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解决,即两个固定板具有不同的机械强度。

轴承支架的端侧间的距离与外环的夹紧面间的距离的比例在此优选为在0.975到0.995之间。

两个固定板在轴承支架上优选地借助螺栓固定。

为了实现两个固定板的不同的机械强度有不同的可能性,下面介绍其中的一些;这些也可以以组合使用。

首先,两个固定板可以具有在轴向上测量的不同的厚度。

从轴向上看,其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

此外,所述固定板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

此外,两个固定板分别可以由多个相互堆叠布置的板元件组成。在此,两个固定板就具有不同数量的这种板元件。

通常通过所述的和通过其他措施可以使两个固定板具有不同的变形特性:

在此可以提供不同的材料强度、两个固定板的不同的构造、固定板的不同厚度、在固定板中的不同的加固元件、构造固定板的单个元件(例如薄板的多个不同的层)的不同数量,以便整体上使固定板得到在轴向上不同的弹-塑特性。

重要的是,至少在固定板的部段中有不同的机械强度。

两个固定板中的一个可以抗脱落地与滚动轴承的外环连接。在此优选地规定,该固定板布置在外环的端侧区域中的车削槽中。

在此,优选具有较大机械强度的固定板抗脱落地与滚动轴承的外环连接。

最后可以规定,螺栓的螺栓头布置在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的固定板上。

两个固定板借助轴承外环的夹紧面夹紧外环,对夹紧面需要注意的是,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这通过在外环中的环形槽(或称为车削结构)构成;这里是指所述环形槽的端侧的面(这种方案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会详细阐述)。同样还可以仅在轴承环的一个轴向端部区域中存在这样的环形槽并且在轴承外环的没有环形槽的另一个轴向端部上固定板在其端侧上夹紧轴承外环。最后还可以完全取消在轴承外环中的环形槽,在这种情况中固定板在轴承外环的端侧上贴靠并且这样夹紧外环。

这里作为板形描述的轴承支架也可以是壳体的壁的部段,滚动轴承固定在该部段上或者该部段中。

本发明在于如前述地解决轴承外环定位在轴承支架上时的超静定的问题。规定在固定板与轴承支架之间的确定的轴向间隙的组合,所述轴向间隙在固定螺栓拧紧时被消去,其中,规定两个固定板的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机械强度。这导致在拧紧固定螺栓时轴承外环被有针对性地拉向由两个固定板中刚度较大的固定板确定的基准位置。

这样可以有利地消除轴向轴承定位的超静定,为此不需要像在开始所述已知方案情况中特别高的制造精度。

不再需要迄今为止在保持板上、在轴承外环上和在轴承支架上或者在壳体的壁上所需的较小的制造公差,这实现了低成本的制造。

此外,以此可以降低废品率。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唯一的附图示出通过轴承装置的径向剖切,其中,滚动轴承由轴承支架所保持。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轴承装置1,其包括应当固定在轴承支架3中的滚动轴承2。所示出的并非最终安装状态,而是在此处仅示出一个的螺栓12被紧固前的安装状态。

所示轴承支架3至少具有所示的板形构造的带两个端侧8和9的部段,其在轴向a上相互之间具有距离X。轴承支架3可以是例如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中的部件;但是也可以就是例如变速器的壳体的部段自身。

为了容纳滚动轴承2的外环5,轴承支架3具有容纳孔4。滚动轴承2以外环5向容纳孔中推入和轴向定位,方法是在轴承支架3的两个端侧8、9上分别固定固定板6和7。

在外环5上,在外环5的两个端侧的区域中构造夹紧面10和11,如图所示,夹紧面10和11可以通过车削构造在外环5中。

如果在所示的安装条件中螺栓12插入轴承支架的相应的通孔中并紧固(用于螺栓12的对应螺纹位于固定板6中),那么由外环5、轴承支架3和固定板6、7构成连接并且使滚动轴承2这样地固定在轴承支架3上。

为了使其以静定的方式和在有由制造造成的公差的情况下顺利实现,规定轴承支架3的端侧8和9的在轴向上测得的距离X小于外环5的夹紧面10和11在轴向上测得的距离Y。据此,在螺栓12紧固之前首先构成轴向间隙14,如图所示。

为了在螺栓12紧固时构成外环5相对于轴承支架3的确定的轴向位置,此外规定两个固定板6和7有针对性地构造的不同和以此具有不同的机械强度。

这导致在螺栓12拧紧时具有较小的机械强度的固定板比另一个固定板倾斜的多,这样通过力学上不动的固定板确定外环5相对于轴承支架3的最终位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右侧的固定板7相较于左侧的固定板6具有较小的机械强度。据此,左侧的固定板6确定外环5相对于轴承支架3的相对位置;右侧的固定板7在螺栓12拧紧时被压弯,这通过塑性和/或弹性变形实现。

如图所示,不同的机械强度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方法是左侧的固定板6的厚度D1选择的大于另一个右侧的固定板7的厚度D2。较小的厚度优选最大约为较大的厚度的75%,优选60%。

当轴承支架3的端侧8和9的距离X与外环5的夹紧面10和11的距离Y的比例为在0.975和0.995之间时,可以在消去预期的制造公差的情况下实现所述装置的可靠的紧固。于是就可以不需要用耗费的措施加工所需部件和在安装时确保在安装过程结束时外环5相对于轴承支架3有确定的位置。

在实施例中规定,较厚的和以此刚度较大的固定板6与滚动轴承2抗脱落地连接。方法是,这样地构成在外环5的左侧端侧区域中的环形槽,使固定板6在轴向地装上时在外环5上卡紧并以此牢固地与外环5连接(最大为相应的拔出力)。

此外规定,螺栓12的螺栓头13贴靠在具有较低机械强度的固定板7上。

在螺栓拧紧之前,通过开始存在的轴向间隙14制造公差是无关紧要的,这些制造公差在螺栓12拧紧后被平衡或者被吸收并且尤其通过固定板6、7的弹性的或者塑性的变形消去。

在所述轴承装置向例如变速器中安装时,优选地首先使带有抗脱落地布置在滚动轴承2上的固定板6的滚动轴承2压装在轴15上并且轴向地定位(如图所示)。轴承支架3与其容纳孔4被布置在滚动轴承2的外环5上并且被安装。在此,先安装的固定板6与轴承支架3的端侧8齐平,使得在此在固定板6与轴承支架3的端侧8之间没有轴向间隙。

然后使第二个固定板7装入在外环5中的相应的环形槽中,其中就构成轴向间隙14。然后螺栓12拧进装置中,确切地说使螺栓头13贴靠在机械强度较低的固定板7的端侧上(如图所示)。

在同时拧紧所有的螺栓12时通过主要是具有较低刚性的固定板7的弹塑性变形实现轴承装置的牢固的连接。据此通过固定板6保持外环5相对于轴承支架3的位置的确定。

附图标记列表

1 轴承装置

2 滚动轴承

3 轴承支架

4 容纳孔

5 外环

6 固定板

7 固定板

8 端侧

9 端侧

10 夹紧面

11 夹紧面

12 螺栓

13 螺栓头

14 轴向间隙

15 轴

a 轴向方向

X 端侧间距离

Y 夹紧面间距离

d1 厚度

d2 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