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32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流量调节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各类制冷、制热设备或其它需要调节流体流量的场合,通常会使用流量调节阀,电动阀即为流量调节阀一种。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电动阀主要包括阀座11、阀体外壳12和与阀座11焊接在一起的固定架13;另外,阀座11上还焊接有罩盖(图中未示出),阀体外壳12套接在罩盖上,实现与阀座11的连接。

阀座11的外壁上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定位凹槽111,且定位凹槽111的开口方向与阀座11的轴向垂直,固定架13上设有与定位凹槽111配合的定位平板部131,定位平板部131插入定位凹槽111内,与阀座11焊接固定。

固定架13还设有与定位平板部131连接的固定平板部132,通过固定平板部132实现对电动阀线圈的支撑。

可见,线圈架13与阀座11的固定,不仅需要在阀座11上开槽,后续两者配合后还需实施焊接工艺才能固定可靠,工艺流程较复杂;阀座11与罩盖的配合也通过焊接方式;线圈架13用于固定线圈,罩盖用于固定阀体外壳12,线圈又套装在阀体外壳12上,所以线圈架13与罩盖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样装配时,线圈架13和罩盖中的任一者先与阀座11焊接,都会对另一者与阀座11的焊接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电动阀装配的合格率,并影响电动阀的可靠性。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电动阀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消除阀座及其相关部件装配时的相互影响,提高装配合格率和产品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该线圈固定架的结构设计能够规避装配工序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装配工序,降低设计成本和工艺成本,从而提高装配合格率和保障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阀的线圈固定架,所述线圈固定架具有支撑线圈的第一平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平板部固定连接的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用于与电动阀的阀体外壳套接;所述套筒部还连接有用于与电动阀阀座套接固定的第二平板部。

本发明提供的线圈固定架包括套筒部和与套筒部连接的第二平板部,其中,套筒部用于与电动阀的阀体外壳套接,第二平板部用于与电动阀的阀座套接固定,也就是说,该线圈固定架既起到了连接阀座与阀体外壳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安装固定线圈的作用,这样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罩盖,规避现有技术中罩盖与固定架先后与阀座焊接固定时互相影响的现象,线圈固定架通过第二平板部与阀座套接固定,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在阀座开槽的设计,如此,减少了装配工序,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工艺成本,能够提高装配合格率和确保产品质量。

所述第二平板部由所述套筒部的顶端沿径向向内弯折形成。

所述第二平板部为圆环板。

所述第一平板部具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或限位凹孔或限位凸部,以与线圈的定位结构相配合。

所述线圈固定架通过板材拉伸冲压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阀,包括阀座、线圈和阀体外壳,所述阀座上端焊接固定有线圈固定架,所述线圈外套于所述阀体外壳;所述线圈固定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固定架,所述阀体外壳外套于所述线圈固定架的套筒部。

由于上述线圈固定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具有该线圈固定架的电动阀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阀座的上端具有台阶面朝上的台阶部,所述线圈固定架的第 二平板部外套于所述台阶部,且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所述阀体外壳的下端与所述线圈固定架焊接固定。

所述阀体外壳与所述线圈固定架通过氩焊或等离子焊或激光焊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动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动阀的线圈固定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阀座11,定位凹槽111,阀体外壳12,固定架13,定位平板部131,固定平板部132;

阀座21,台阶部211,阀体外壳22,线圈23,线圈固定架24,第一平板部241,限位凹槽241a,套筒部242,第二平板部2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动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电动阀的线圈固定架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实施例中,电动阀包括阀座21、线圈23和阀体外壳22;其中,阀座21的上端焊接有线圈固定架24;线圈23外套于阀体外壳22,通常,线圈23小间隙套装在阀体外壳22上。

该线圈固定架24具有支撑线圈23的第一平板部241,可以理解, 第一平板部241支撑线圈23的平板面与阀座21的轴线方向垂直。

该线圈固定架24还包括与第一平板部241固定连接的套筒部242,该套筒部242用于与阀体外壳22套接。具体的方案中,套筒部242可通过如下方法形成:在第一平板部241上开设中心孔,该中心孔的周壁沿轴向延伸形成套筒部242。此外,套筒部242还连接有与阀座21套接固定的第二平板部243。

如上,该线圈固定架24通过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套接固定,并且其套筒部242用于与阀体外壳22套接,也就是说,线圈固定架24在安装固定线圈23的基础上,还起到了连接阀座21与阀体外壳22的作用,这样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的罩盖,规避现有技术中罩盖与固定架先后与阀座焊接时互相影响的现象,线圈固定架24通过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套接固定,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在阀座21上开槽的设计,如此减少了装配工序,降低了设计成本和工艺成本,从而能够提高装配合格率和确保产品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线圈固定架24虽然仍命名为“线圈固定架”,但其功能已与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固定架有所区别,即除了用于固定线圈之外,还能实施将阀座21与阀体外壳22相连接,从功能上构成了阀体部件的一部分。因此,其与背景技术所述描述的“线圈固定架”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

具体的方案中,线圈固定架24的第一平板部241具有至少一个限位结构,以便与线圈23的定位结构相配合,从而实现线圈固定架24与阀座21在轴向和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固定,实现二者的相互定位。

线圈固定架24通过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套接固定后,线圈固定架24的第一平板部241相对阀座21的轴向位置固定,线圈23由第一平板部241的平板面支撑,线圈23置于第一平板部241后,使其定位结构与第一平板部241的限位结构相配合,从而两者的相对位置固定,也即线圈23与阀座21的相对位置固定。

具体地,第一平板部241的限位结构具体为限位凹槽241a,如图4中所示,相应地,线圈23的定位结构可设为与限位凹槽241a配合 的定位凸部;当然,实际设置时,所述限位结构也可以设为限位凹孔或限位凸部,线圈23的定位结构可相应调整。

具体地,第一平板部241为沿周向连续分布的结构,如图4中所示,更具体地,第一平板部241在周向的延伸范围大于180o,以便更好地支撑线圈23。

另外,第一平板部241上具体可设置多个限位凹槽241a,多个限位凹槽241a可沿第一平板部241的周向均布。如此,便于调整线圈23与阀座21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方案中,第二平板部243设于套筒部242的顶端,更具体地,第二平板部243由套筒部242的顶端沿径向向内弯折形成,可以理解,如此,第二平板部243的平板面,与第一平板部241的平板面平行。

当然,第二平板部243也可设于套筒部242的底端,即与第一平板部241位于同一端,相较而言,第二平板部243与第一平板部241分设在套筒部242的两端更便于加工。

对应地,阀座21的上端具有台阶面朝上的台阶部211,线圈固定架24的第二平板部243外套在该台阶部211上,并由台阶面支撑,也就是说,第二平板部243与台阶面抵接,这样,实现了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的定位,便于两者焊接固定。

具体地,第二平板部243为圆环板,如图4中所示,这样,便于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的台阶部211配合,装配时,将圆环板套入台阶部211即可,能够提高定位的准确性,且提高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之间的焊接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第二平板部243与阀座21定位的可靠性,可使圆环板的孔径与台阶部211的外径相匹配。

可以理解,圆环板的中心位于第一平板部241的中心孔的中心线上,这样有助于确保套筒部242与阀座21的同轴度,从而确保阀体外壳22与阀座21的同轴度。

装配时,线圈固定架24通过第二平板部241与阀座21固定后, 再将阀体外壳22外套于套筒部242,具体地,阀体外壳22与套筒部242可小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以使两者较好地定位,便于后续阀体外壳22与线圈固定架24的焊接固定;具体操作时,只需将阀体外壳22下端与线圈固定架24焊接即可,在套接时,阀体外壳22的下端面可略高于第一平板部241的上平面,以便于焊接时焊料的流动,提高焊接质量;阀体外壳22与线圈固定架24焊接固定后,再将线圈23套装于阀体外壳22,并使其定位结构与第一平板部241的限位结构相配合实现固定。

具体操作时,阀体外壳22与线圈固定架24的焊接可通过氩焊或等离子焊或激光焊等母材熔化焊接方式。

阀座21还焊接有流通连接管,通常线圈固定架24、阀座21以及流通连接管通过钎焊的方式密封固定,当然,根据阀座21与线圈固定架24的材质,两者的焊接固定也可采用母材熔化焊接方式,如阀座21与线圈固定架24采用不锈钢或碳钢制成时。

此外,上述线圈固定架24可以通过板材拉伸冲压而成,制作方便,工艺较简单。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动阀及其线圈固定架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