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及其能量调整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076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及其能量调整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能量调整方法及其能量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惯量体蓄能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等众多优点,发明一种可高效的利用惯量体蓄能和放能的系统意义重大,特别是能够发明一种能够使惯量体转速下降的速度快于动力轴的下降速度的系统,或者发明一种惯量体的转速波动速度快于动力轴的转速波动的系统,将大大推广惯量体储放能的应用。另外,传统动力系统(例如包括电动机和发动机的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负荷响应性十分重要,不仅影响系统的噪声、震动、寿命和效率,而且在包括发动机时也会影响系统的污染排放,特别是车辆与工程机械,如果能够提高负荷响应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会极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耗和造价。除此之外,负荷变化快的运动系统,例如车辆、坦克等因需要满足高负荷需求,往往需要按照最高负荷要求配置发动机,这样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均处于大马拉小车的状态,这不仅仅占据大量有效空间、增加大量重量,也造成严重的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与此同时,如果能够有效地将能量往复地传动,例如将刹车能或下坡能量储存到旋转惯量体中,在必要的时候将旋转惯量体的动能释放给车辆系统,将有利于节能环保并使效率得到提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能量调整方法及其能量调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机械变速器、流体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驱动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同一装置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机械变速器、流体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将转动件的动力传动给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同一装置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给所述转动件。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机械变速器、流体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将转动件的动力传动给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同一装置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给其它转动件。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机械变速器设为机械变速箱或设为机械无级变速箱。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速器设为以气体为工质的传动比可调装置,或所述流体变速器设为以液体为工质的传动比可调装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矩器设为以气体为工质的变矩器或设为以液体为工质的变矩器。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耦合器设为以气体为工质的耦合器或设为以液体为工质的耦合器。

进一步选择性地,在向所述惯量体存储能量的过程包括经离合控制或包括回路开关控制,和/或所述惯量体动能释放过程包括经离合控制或包括回路开关控制。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包括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系统中的以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输出叶轮为主动件的传动系统经离合装置与旋转惯量体离合传动,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叶轮且动力可以往复传输。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包括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系统中的以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输出叶轮为主动件的传动系统经离合装置和增速机构与旋转惯量体离合传动,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叶轮且动力可以往复传输。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旋转惯量体设为飞轮。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流体变比机构和旋转惯量体往复传动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经流体变比机构和增速机构对旋转惯量体传动,使所述旋转惯量体经所述流体变比机构对所述驱动件传动。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经流体变比机构对旋转惯量体传动,利用刹车系统使所述驱动件减速,使所述旋转惯量体经所述流体变比机构对所述驱动件传动。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叶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轮和涡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轮、导轮和涡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涡叶轮A和泵涡叶轮B。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设为变矩器、往复变矩器或设为耦合器。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泵涡叶轮机构A、泵涡叶轮机构B和独立飞轮,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和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轴向或径向对应设置,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离合传动设置,和/或所述独立飞轮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离合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在所述独立飞轮上设主传动轴轴孔,主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主传动轴轴孔内。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联动设置,或所述主传动轴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一体化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动力件、增速机构、泵涡叶轮A、泵涡叶轮B和旋转惯量体,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串联连通设置,所述泵涡叶轮B与所述旋转惯量体机械连接设置,所述泵涡叶轮A与所述增速机构的高速端机械连接设置,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增速机构的低速端和所述泵涡叶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动力件、增速机构、泵涡叶轮A、泵涡叶轮B和旋转惯量体,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对应设置,所述泵涡叶轮B与所述旋转惯量体机械连接设置,所述泵涡叶轮A与所述增速机构的高速端机械连接设置,所述动力件与所述增速机构的低速端和所述泵涡叶轮A离合切换传动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泵轮、导轮和涡轮,所述泵轮、所述导轮和所述涡轮配合设置,所述泵轮的泵轮传动轴与传动轴A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泵轮的泵轮传动轴与传动轴B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的涡轮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A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的涡轮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B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泵轮、导轮和涡轮,所述泵轮、所述导轮和所述涡轮串联连通,所述泵轮的泵轮传动轴与传动轴A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泵轮的泵轮传动轴与传动轴B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的涡轮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A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的涡轮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B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传动轴A和所述传动轴B至少其一与飞轮传动设置,或所述传动轴A和所述传动轴B至少其一经离合装置与飞轮传动设置,或所述传动轴A和所述传动轴B至少其一经变速装置再经离合装置与飞轮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固连设置或为经变速装置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变速传动设置,或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定传动比变速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齿轮传动设置或液压传动设置或磁力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变速传动设置,或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定传动比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有所述传动设置为齿轮传动设置、齿轮变速传动设置或为定传动比齿轮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导轮与静止件离合传动设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叶轮和独立飞轮,两个所述叶轮对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传动连接。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叶轮和独立飞轮,两个所述叶轮串联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变速机构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变速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变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变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增速机构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增速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增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增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减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减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减速机构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增速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减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增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增速机构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减速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经定比增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和/或所述叶轮与所述独立飞轮经定比减速机构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叶轮设为泵涡叶轮。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叶轮A和叶轮B,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对应设置,所述叶轮A设为泵涡叶轮A,所述叶轮B设为泵涡叶轮B,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工作介质设为液体、气体或设为气液两相混合物。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B增重设置和/或所述泵涡叶轮B与旋转惯量体机械连接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B经增速机构与旋转惯量体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A的排量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排量不等。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A与离合器传动设置。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工作介质设为气体或设为气液两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流体回路内的底压设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流体回路内的工质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

进一步选择性地,使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和所述泵涡叶轮B的流体回路内的工质的绝热指数小于等于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本发明中,所述机械变速器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机械变速箱或机械无极变速箱。

本发明中,所谓的“泵涡叶轮”是指叶形经特定设置的,既能满足泵轮需求的又能满足涡轮需求的叶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机械连接设置”是指一切通过机械方式的联动设置,可选择性选择固定连接设置、一体化设置、传动设置或离合传动设置。

本发明中,所谓的“连接设置”是指固连设置、一体化设置或机械联动设置。

本发明中,所谓的“A与B传动设置”是指A和/或A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与B和/或B的机械连接设置件传动设置,包括换向传动设置。

本发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中,A与B和C离合切换传动设置包括当A解除对B的传动的同时与C发生的传动的连续离合切换传动形式,也包括在一段时间内,A与B和C均不发生传动关系的传动形式,这种传动方式可以通过离合器实现,也可以通过齿轮切换等形式实现。包括离合切换换向传动设置。

本发明中,所谓的“串联连通”是指流体流通通道上的连通,A与B串联连通是指流入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来自B,或者流出A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流入B。

本发明中,所谓的“独立飞轮”是指与发动机非固连设置的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是指与负荷变化的传动系统连接的传动部件,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件。

本发明中,所述传动轴包括传动结构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变比单元”是指能够形成不同传动比的传动单元。所述变比单元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正反馈变比单元或设为负反馈变比单元。

本发明中,所谓的“流体变比机构”是指以流体为工作介质且能形成不同传动比的传动单元。所述流体变比机构也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以正反馈变比模式工作的正反馈流体变比机构或设为以负反馈变比模式工作的负反馈流体变比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是指工质能够实现往复流动的流体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流体变速器”是指以流体为工质,且能够实现变速的装置,例如包括泵和马达的变速单元,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泵和所述马达中的至少一个设为变量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正反馈变比模式”是指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和/或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的工作的模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负反馈变比模式”是指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下降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和/或变比单元的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上升时,另一个传动端的转速以更快的速度上升的工作的模式。

本发明中,所谓的“定比齿轮系统”是指传动比固定的齿轮传动系统,与独立飞轮连接端和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端的传动比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本发明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是指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包括在已有部件上增加的物体和/或物质,和/或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而增加的传动关系。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惯量体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飞轮或独立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旋转惯量体”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惯量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飞轮”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扭转减震弹性件”是指为了减少旋转动力冲击所设置的弹性件。

本发明中,所谓的“惯量体”是指以增加转动惯量为目的增加的物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惯量体”包括可选择性地选择设有扭转减震弹性件的惯量体。

本发明中,所谓的“叶轮流体机构”是指至少包括两个叶轮,且在工作介质的作用下叶轮间存在传动关系的流体机构。例如液力变矩器、液力耦合器、气力变矩器或气力耦合器等。所述叶轮流体机构可选择性地设为“闭合叶轮流体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闭合叶轮流体机构”是指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通的叶轮的流体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增速机构”是指动力输出端的转速大于动力输入端的转速的变速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泵涡叶轮机构”是指叶形经特定设置的,既能满足泵轮需求的又能满足涡轮需求的叶轮机构。

本发明中,所谓的“独立飞轮”是指与发动机非固连设置的飞轮。

本发明中,所谓的“增重设置”是指超于部件强度要求以外,为增加转动惯量而增加重量的设置方式。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和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能量调整方法具有负荷响应好、节能高效的优点,且所公开的能量调整系统还具有占据空间小、重量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本发明实施例10变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18变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本发明实施例18变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1: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2:本发明实施例20变换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1和16.2: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机械变速器驱动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所述机械变速器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机械变速器可选择性地选择设为机械式无极变速器或设为机械式有级变速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机械变速器还可选择性地选择用流体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替代。

实施例2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流体变速器将转动件的动力传动给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所述流体变速器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给所述转动件。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流体变速器可选择性地选择用机械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替代。

实施例3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用流体变矩器将转动件的动力传动给惯量体储存动能,再用同一装置将所述惯量体的动能释放给其它转动件。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实施例3中所述流体变矩器还可选择性地选择用机械变速器、流体变速器或流体耦合器代替。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含有所述机械变速器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机械变速器设为机械变速箱或设为机械无极变速箱。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含有所述流体变速器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体变速器设为以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流体为工质的传动比可调装置,如包括泵和马达的传动装置,且可进一步使所述泵和所述马达中的至少一个设为变量式。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含有所述流体变矩器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体变矩器设为以气体或液体为工质的变矩器或耦合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至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向所述惯量体存储能量的过程包括经离合控制或包括回路开关控制,和/或所述惯量体动能释放过程包括经离合控制或包括回路开关控制。

实施例4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包括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系统中的以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输出叶轮为主动件的传动系统经离合装置与旋转惯量体4离合传动,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叶轮且动力可以往复传输。

实施例5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包括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系统中的以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的动力输出叶轮为主动件的传动系统经离合装置和增速机构61与旋转惯量体4离合传动,所述往复能量流流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叶轮且动力可以往复传输。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4和实施例5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旋转惯量体4设为飞轮。

实施例6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流体变比机构和旋转惯量体4往复传动设置。

实施例7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经流体变比机构和增速机构61对旋转惯量体4传动,使所述旋转惯量体4经所述流体变比机构对所述驱动件传动。

实施例8

一种能量调整方法,使驱动件经流体变比机构对旋转惯量体4传动,利用刹车系统使所述驱动件减速,使所述旋转惯量体4经所述流体变比机构对所述驱动件传动。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两个串联设置的叶轮;或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轮和涡轮;或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轮、导轮和涡轮;或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至少包括泵涡叶轮A 21和泵涡叶轮B 22;或使所述流体变比机构设为变矩器、往复变矩器或设为耦合器。

实施例9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泵涡叶轮机构A 2、泵涡叶轮机构B 3和独立飞轮41,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和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轴向对应设置,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离合传动设置,且所述独立飞轮4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离合传动设置。

图1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为储能过程,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满足泵轮的要求,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满足涡轮的要求。

当流体的流动方向与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相反时,为放能过程,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满足涡轮的要求,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满足泵轮的要求。

实施例10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2.1所示,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泵涡叶轮机构A 2、泵涡叶轮机构B 3和独立飞轮41,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和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径向对应设置,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离合传动设置,且所述独立飞轮4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离合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如图2.2所示,实施例10还可进一步在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和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之间设置导流通道91。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和实施例10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离合传动设置,且所述独立飞轮4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传动设置;或使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传动设置,且所述独立飞轮4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离合传动设置。

实施例11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独立飞轮41上设主传动轴轴孔51,主传动轴5设置在所述主传动轴轴孔51内。

实施例12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主传动轴5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13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主传动轴5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3所述联动设置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设为固连设置、经传动机构传动设置或变速传动设置。

当蓄能时,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作为满足泵轮需求的叶轮机构,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作为满足涡轮需求的叶轮机构,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带动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旋转,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在流体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将旋转动能传动给所述独立飞轮41,实现储能过程。

当放能时,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作为满足涡轮需求的叶轮机构,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作为满足泵轮需求的叶轮机构,具有旋转动能的所述独立飞轮41带动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旋转,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在流体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旋转,通过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 2将所述独立飞轮41的能量传递给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或其它传动件。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实施例9至实施例1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A2之间设置换向装置和/或在所述独立飞轮41与所述泵涡叶轮机构B 3之间设置。

实施例14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动力件501、增速机构61、泵涡叶轮A 21、泵涡叶轮B 22和旋转惯量体4,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串联连通设置,所述泵涡叶轮B 22与所述旋转惯量体4机械连接设置,所述泵涡叶轮A 21与所述增速机构61的高速端机械连接设置,所述动力件501与所述增速机构61的低速端和所述泵涡叶轮A 21离合切换传动设置。

实施例15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动力件501、增速机构61、泵涡叶轮A 21、泵涡叶轮B 22和旋转惯量体4,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对应设置,所述泵涡叶轮B 22与所述旋转惯量体4机械连接设置,所述泵涡叶轮A 21与所述增速机构61的高速端机械连接设置,所述动力件501与所述增速机构61的低速端和所述泵涡叶轮A 21离合切换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4和实施例15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机械连接设置设为固连设置、传动设置或一体化设置。

当蓄能时,所述泵涡叶轮A 21满足泵轮的需求工作,所述泵涡叶轮B 22满足涡轮的需求工作,所述动力件501带动所述泵涡叶轮A 21动作,在流体的作用下,所述泵涡叶轮A 21带动所述泵涡叶轮B 22旋转并将能量存储到所述旋转惯量体4内。

当放能时,所述泵涡叶轮A 21满足涡轮的需求工作,所述泵涡叶轮B 22满足泵轮的需求工作,所述旋转惯量体4带动所述泵涡叶轮B 22旋转,在流体的作用下,所述泵涡叶轮B 22带动所述泵涡叶轮A 21旋转,所述泵涡叶轮A 21将能量传递给所述动力件501或其它传动件。

实施例16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泵轮201、导轮203和涡轮202,所述泵轮201、所述导轮203和所述涡轮202配合设置,所述泵轮201的泵轮传动轴211与传动轴A 51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泵轮201的泵轮传动轴211与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202的涡轮传动轴212与所述传动轴A 51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202的涡轮传动轴212与所述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

实施例17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泵轮201、导轮203和涡轮202,所述泵轮201、所述导轮203和所述涡轮202串联连通,所述泵轮201的泵轮传动轴211与传动轴A 51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泵轮201的泵轮传动轴211与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202的涡轮传动轴212与所述传动轴A 51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所述涡轮202的涡轮传动轴212与所述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

实施例18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轴A 51与飞轮42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8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仅使所述传动轴A 51与飞轮4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如图9所示),或仅使所述传动轴A51与飞轮42经变速装置6再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如图10所示)。

实施例19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传动轴B 52与飞轮42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9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仅使所述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与飞轮42传动设置(图中未示),或仅使所述传动轴B 52经变速装置6再经离合装置与飞轮42传动设置(图中未示)。

实施例20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1.1所示,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传动轴A 51与飞轮42传动设置,使所述传动轴B 52与另一飞轮42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0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轴A 51与飞轮42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且使所述传动轴B 52与另一飞轮42传动设置;或使所述传动轴A 51与飞轮42经变速装置6再经离合装置传动设置,且使所述传动轴B 52与另一飞轮42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传动轴B 52经离合装置与另一飞轮42传动设置;或使所述传动轴B 52经变速装置6再经离合装置与另一飞轮42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固连设置或为经变速装置6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变速传动设置,或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定传动比变速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齿轮传动设置或液压传动设置或磁力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变速传动设置,或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设置为定传动比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有所述传动设置为齿轮传动设置、齿轮变速传动设置或为定传动比齿轮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导轮203与静止件10离合传动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16至实施例20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中的包括所述泵轮201、导轮203和涡轮202的流体机构可选择性地用机械变速器、机械无极变速器、流体变速器流体变矩器或流体耦合器替代,形成新的能量调整系统。

例如:如图11.2所示,将包括所述泵轮201、导轮203和涡轮202的流体机构用机械无极变速器93替代,所述机械无极变速器93的一个动力端与所述传动轴A 51离合传动设置,所述机械无极变速器93的另一个动力端与所述传动轴A 51离合传动设置,所述机械无极变速器93的一个动力端与所述传动轴B 52离合传动设置,所述机械无极变速器93的另一个动力端与所述传动轴B 52离合传动设置。其余装置可类同设置。

实施例21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叶轮204和独立飞轮41,两个所述叶轮204对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传动连接。

实施例22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包括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叶轮204和独立飞轮41,两个所述叶轮204串联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传动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传动连接。

实施例23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离合传动连接,且使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离合传动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3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仅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离合传动连接;或仅使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离合传动连接。

实施例24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经变速机构601传动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4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仅使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经变速机构601传动连接,或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经变速机构601传动连接,且使另一个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经变速机构601传动连接。

实施例25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2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另一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经变速机构601离合传动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5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仅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经变速机构601离合传动连接,或使所述叶轮204与所述变负荷传动连接结构体1经变速机构601离合传动连接,且使另一所述叶轮204与所述独立飞轮41经变速机构601离合传动连接。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4和实施例2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变速机构601设为定比增速机构或设为定比减速机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1至实施例2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叶轮204设为泵涡叶轮。

实施例26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6.1和图16.2所示,包括叶轮A和叶轮B,所述叶轮A和所述叶轮B对应设置,所述叶轮A设为泵涡叶轮A 21,所述叶轮B设为泵涡叶轮B 22,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工作介质设为液体、气体或设为气液两相混合物。

实施例27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2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与旋转惯量体4固连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7还可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增重设置,或选择性地仅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增重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与旋转惯量体4传动设置或一体化设置。

实施例28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2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经增速机构61与旋转惯量体4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26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B 22经增速机构61与旋转惯量体4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6至实施例2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使所述泵涡叶轮A 21的排量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排量不等。

实施例29

一种能量调整系统,如图19所示,在实施例26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A 21与离合器8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6至实施例2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使所述泵涡叶轮A 21与离合器8传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6至实施例2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工作介质设为气体或设为气液两相混合物,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流体回路内的底压设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流体回路内的工质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还可更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包括所述泵涡叶轮A 21和所述泵涡叶轮B 22的流体回路内的工质的绝热指数小于等于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