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47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接合和脱离设置在车辆中的离合器的操作中使用的离合器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离合器释放装置,其包括:释放拨叉,当由驾驶员操作离合器踏板时,引起所述释放拨叉围绕枢转点枢转;以及释放轴承,其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而沿轴线方向移动。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62-242132号(JP62-242132A)中描述了离合器释放装置的一个实例。

在离合器释放装置中,当释放拨叉枢转时,存在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和释放轴承的接触表面处出现摩擦和磨损的问题。在JP62-242132A的装置中,滚动构件设置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用于将释放拨叉的滑动阻力转换成滚动阻力,以抑制释放拨叉和释放轴承之间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如果滚动构件设置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如在JP62-242132A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释放拨叉的远侧端与释放轴承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并且抑制磨损。然而,由于需要将滚动构件设置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处,因此结构是复杂的。此外,来自释放拨叉的全部负荷施加到滚动构件,这可能导致关于滚动构件的耐久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在不使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抑制释放拨叉的远侧端和释放轴承之间的磨损的离合器释放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离合器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拨叉和释放轴承。释放拨叉具有细长形状。释放拨叉布置成围绕作为枢转点的给定纵向位置枢转,使得当沿枢转点的轴线的方向观看时释放拨叉的远侧端沿圆弧状的形状移动。释放轴承与释放拨叉的远侧端抵接接触。释放轴承构造为当离合器释放时根据释放拨叉的远侧端的移动而沿离合器的轴向方向移动。释放轴承具有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滚珠轴承。第一构件具有圆筒部和从圆筒部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一凸缘部。第二构件具有装配在圆筒部的外周面上的管状部和从管状部径向向外突出的第二凸缘部。当沿第一构件的轴向方向观看时第二凸缘部的一端与第一构件的第一凸缘部紧密接触。当沿第一构件的轴向方向观看时第二凸缘部的另一端与释放拨叉的远侧端抵接接触。在沿第一构件的轴向方向观看时,滚珠轴承沿第一构件的圆筒部的径向向外布置在邻近第一凸缘部的位置处。第一构件的圆筒部和第二构件的管状部在其间具有间隙,使得间隙允许第二构件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而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移动。间隙大于当离合器接合和脱离时释放拨叉的远侧端的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的移动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形成允许所述第二构件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而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移动的间隙,从而当释放拨叉的远侧端抵接所述第二构件并枢转时,第二构件沿与释放拨叉的远侧端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原本会出现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与第二构件之间的磨损。此外,没有必要在释放拨叉的远侧端和第二构件之间设置滚动构件等,因此防止结构复杂。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释放轴承可以具有弹性构件,当离合器接合时,弹性构件使第二构件沿与第二构件的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如上所述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为用于当离合器接合时使第二构件沿与第二构件的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离合器释放时能够确保使第二构件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释放轴承可以具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而沿释放拨叉的远侧端的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的移动的方向引导第二构件。

在如上所述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引导机构设置为用于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引导第二构件。因此,当第二构件根据释放拨叉的枢转而移动时能够消除或减少施加到第二构件的负荷的变化。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第一构件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第二构件和释放拨叉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

在上述的离合器释放装置中,第一构件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第二构件和释放拨叉由金属材料形成。因此,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低,并且当释放拨叉枢转时能够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滑动。

附图说明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离合器的构造的示意图,在所述离合器中,采用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合器释放装置;

图2是示出已知的释放轴承的结构与施加到释放轴承的力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3是当从释放拨叉沿轴向方向抵接释放轴承的一侧观看的图1的释放轴承的视图;

图4是图3的释放轴承的A-A剖视图;

图5是当从箭头B的方向观看时图3的释放轴承的视图;和

图6是示出从离合器的接合状态到释放状态的过渡期间施加至弹簧的负荷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附图中的部件或部分根据需要简化或变形,因此附图中描绘的各个部件或部分的尺寸比例、形状等不是必然精确的。

图1示意性示出了离合器10,在离合器10中,采用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合器释放装置12。离合器10是为围绕与发动机11相同的旋转轴线C(轴线C)设置的干式单板摩擦离合器。离合器10包括安装在发动机11的曲轴14上的飞轮16、连接到输出轴18的离合器盘20、设置在离合器罩22上的压力板24、膜片弹簧26、液压离合器释放缸28和释放轴承32。膜片弹簧26适于将压力板24朝向飞轮16推动,以便将离合器盘20压抵住飞轮16用于动力传递。离合器释放缸28适于当离合器踏板(未示出)压下时操作。释放轴承32布置成可沿离合器10的轴线C的方向移动。在操作中,释放轴承32通过离合器释放缸28经由形成为细长形状的释放拨叉30而朝向飞轮16(向图1中的右方)移动,以使膜片弹簧26的内端部朝向飞轮16(向图1的右方)移位从而释放(脱离)离合器10。本实施例的离合器释放装置12包括释放拨叉30和释放轴承32,并且当离合器10接合和脱离时操作。

在没有液压油供给到离合器释放缸28的液压室中的情况下,压力板24在膜片弹簧26的偏置力下按压离合器盘20,从而将离合器10联接。当离合器踏板被驾驶员压下,并且液压油供给到离合器释放缸28的液压室中时,离合器释放缸28的活塞34移动,并且释放轴承32经由释放拨叉30而沿轴线C的方向朝向飞轮16(向图1的右方)移动,使得释放轴承32按压膜片弹簧26的内周缘。结果,膜片弹簧26的偏置力减小;因此,压力板24按压离合器盘20的力减弱,并且离合器10的转矩容量降低。然后,如果释放轴承32的移动量达到预定量,压力板24停止按压离合器盘20,从而将离合器10释放。

释放拨叉30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布置为能够围绕设置在给定的纵向位置的枢转点36枢转。当将离合器10释放时,引起释放拨叉30枢转,并且当沿枢转点的轴线的方向观看时释放拨叉30的与释放轴承32抵接接触的远侧端30a沿弧线移动。因此,当释放拨叉30枢转时,其远侧端30a沿释放轴承32的轴线C的方向朝向发动机11移动,并且还沿垂直于轴线C且接近枢转点36的方向移动。释放拨叉30由金属材料形成。

在下文中,将描述已知的释放轴承40的结构以及从所述结构产生的问题。图2示出了已知的释放轴承40的结构与施加到释放轴承40的力之间的关系。释放轴承40布置成能够沿轴线C的方向移动,并包括圆筒形的保持器42、可滑动地装配在保持器42的外周面上的释放轴承毂44、以及布置在释放轴承毂44的径向外侧的滚珠轴承48。滚珠轴承48的内圈的一端与膜片弹簧46抵接接触。

图2中通过单点划线表示的释放拨叉50(其将被称为“拨叉50”)与释放轴承毂44(其将被称为“轴承毂44”)抵接接触。负荷F表示当拨叉50枢转时施加至拨叉50的远侧端的力,在拨叉50的远侧端与轴承毂44之间,摩擦力Ff沿垂直于负荷F的方向产生。摩擦力Ff被计算为负荷F和拨叉50与轴承毂44之间的摩擦系数μf的乘积(Ff=μf×F)。摩擦力Ff消除轴承毂44和保持器42之间的径向空隙或游隙,并且摩擦力Ff也施加在轴承毂44和保持器42之间;因此,平行于轴线C的摩擦力Fr在轴承毂44和保持器42之间产生。摩擦力Fr被计算为摩擦力Ff和轴承毂44与保持器42之间的摩擦系数μr的乘积(Fr=μr×Ff=μr×μf×F)。

由于负荷F等于对应于膜片弹簧46的偏置力的释放负荷Fc/c和摩擦力Fr的总和(F=F=Fc/c+Fr),所以负荷F随摩擦力Fr增大而增大。因此,如果摩擦力Fr变大,离合器踏板的踏板力可能增加,或者可能在摩擦表面之间产生异常噪声。由于因此增加的负荷F,磨损可能出现在拨叉50和轴承毂44之间。本实施例的释放轴承32已经被开发以解决上述问题。

图3示出当从释放拨叉30沿轴线C的方向抵接的一侧观看时本实施例的释放轴承32。图4是图3的释放轴承32的A-A剖视图。图5示出当从图3中的箭头B的方向观看时的释放轴承32。图3对应于当从图4中的箭头D的方向观看时的视图。

释放轴承32包括:释放轴承毂54(其将被称为“轴承毂54”),其在由单点划线表示的圆筒形的保持器52的外周面上滑动;以及滚珠轴承56,其布置在轴承毂54的径向外侧。

轴承毂54包括:第一毂58,其具有圆筒部62,在释放拨叉30枢转时,圆筒部62沿轴线C的方向在保持器52的外周面上滑动;以及第二毂60,其具有装配在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上的管状部66。第一毂58对应本发明的第一构件,并且第二毂60对应本发明的第二构件。

第一毂58围绕作为中心轴线的轴线C布置。第一毂58包括:圆筒部62,其在保持器52的外周面上滑动;以及第一凸缘部64,其从圆筒部62的沿轴线C方向的中心附近的外周面径向向外突出。第一毂58由树脂构件形成。

第二毂60围绕作为中心轴线的轴线C布置,并形成为在剖视图中呈L形。第二毂60包括:管状部66,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穿过管状部;以及第二凸缘部68,其从管状部66的沿轴线C的方向更靠近第一凸缘部64的一端径向向外突出。第二毂60由金属材料形成。

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装配在第二毂60的管状部66的内周面中。此外,第一毂58的第一凸缘部64的垂直于轴线C的表面与第二毂60的第二凸缘部68的垂直于轴线C的表面紧密接触。第一毂58经由滚珠轴承56被膜片弹簧26沿轴线C的方向向第二毂60按压。因此,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构成为单元。另外,在轴线C的方向上与紧密接触第一凸缘部64的侧相反的第二凸缘部68的表面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抵接接触。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的接触表面预先涂布油脂,从而使得这些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小。

滚珠轴承56在沿轴线C的方向上邻近第一凸缘部64的位置处位于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径向外部。滚珠轴承56包括:环形内圈70,其与膜片弹簧26抵接接触;环形外圈72,其与第一毂58的第一凸缘部64抵接接触;以及多个滚珠74,其插在内圈70和外圈72之间。另外,设置了一对夹子76,所述一对夹子76将滚珠轴承56的外圈72和释放轴承毂54夹在其间。

在这个布置中,如图3中的阴影线表示的径向间隙78形成在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和第二毂60的管状部66的配合表面之间。

间隙78形成为使得当抵接第二毂60的第二凸缘部68的释放拨叉30围绕枢转点36枢转时第二毂60能够沿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的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作为中心的轴线C的径向方向)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由于释放拨叉30围绕枢转点36枢转(参见图1),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沿轴线C的方向移动,并且还沿垂直于轴线C且接近枢转点36的方向稍微移动。在图3中,当释放拨叉30枢转时,其远侧端30a移动到纸的背侧,并且还移动至纸的左方。因此,力沿垂直于轴线C且接近枢转点36的方向施加到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抵接接触的第二毂60(第二凸缘部68)。间隙78形成为使得在与和释放拨叉30的枢转关联的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的径向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允许第二毂60的移动。

在图3中,如果释放拨叉30枢转,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稍微移动到纸上的左方。因此,力类似地施加至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抵接接触的第二毂60,以便将第二毂60移动至纸上的左方。因此,间隙78形成为使得允许第二毂60在图3的纸上的沿横向方向的移动。更具体地,作为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的部件,间隙78通过削去在纸的左侧和右侧上的阴影部而形成。因此,第二毂60能够沿纸上的横向方向移动(滑动)对应于间隙78的尺寸的距离。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二毂60的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的垂直于轴线C且接近枢转点36的移动的方向将被定义为(第二毂60的)滑动方向。间隙78的大小被设定为大于远侧端30a的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的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的移动量的大小。即,间隙78的大小被设定为使得允许第二毂60在释放拨叉30的枢转期间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移动。

如图3所示,各自具有矩形形状的一对切口80形成在第二毂60的第二凸缘部68中的沿滑动方向的位置处。切口80形成有引导面80a,引导面80a沿平行于第二毂60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而滑动的滑动方向延伸。另外,切口80的更靠近轴线C的角部被倒圆角成圆弧状部。

此外,与切口80的引导面80a接合的一对引导突起82形成在第一毂58的第一凸缘部64上。引导突起82形成为分别从第一凸缘部64突出,并与一对切口80的引导面80a接合。切口80(引导面80a)和引导突起82构成引导机构83。通过这样形成的引导机构83,当释放拨叉30枢转时,第二毂60被沿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的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的移动的方向引导,从而使得第二毂60沿滑动方向平滑地移动。还能够消除或减少第二毂60移动时施加到第二毂60的负荷的变化。

如图5所示,弹簧84设置为用于当离合器10接合时指定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的相对位置。弹簧84的一端与第一毂58抵接接触,而另一端与形成在第二毂60的第二凸缘部68上的突起86抵接接触。突起86通过当形成第二毂60的切口80时留下第二毂60的一部分而不切掉它并且将所述部分弯曲到其平行于轴线C延伸的位置而形成。弹簧84对应于本发明的弹性构件。

弹簧84与突起86抵接接触。当离合器10接合时,弹簧84将第二毂60移动至如下位置:在当沿图3中示出的第二毂60的滑动方向(纸上的横向方向)观看时未设置弹簧84的一侧(图3中的纸上的左手侧)上的间隙78消除。即,当离合器10接合时,弹簧84使第二毂60移动至与第二毂60的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的移动的方向的相反侧。因此,尽管间隙78形成在图3中的沿滑动方向的相反侧,但当离合器10接合时,第二毂60通过弹簧84沿滑动方向移动至弹簧84侧(纸上的右手侧),使得在未设置弹簧84的一侧(纸上的左手侧)上的间隙78消除。换言之,沿滑动方向在弹簧84侧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与管状部66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径向间隙78,并且间隙78的大小等于形成在沿图3中所示的滑动方向的相反侧上的间隙78的总和。

弹簧84的偏置力设定为这样的幅度:使得当离合器10接合上(当释放拨叉30不枢转时),在图3中所示的第二毂60至少沿滑动方向移动到弹簧84侧,并且当沿滑动方向观看时间隙78形成在弹簧84侧。更具体地,弹簧84的偏置力调节为使得从弹簧84产生等于或大于在离合器10接合的情况下的膜片弹簧26的偏置力F1与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μ1的乘积和偏压力F1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μ2的乘积(F1×μ2)的总和(F1×(μ1+μ2))的偏置力。

另外,弹簧84的偏置力设定在,在超过上面指出的值(F1×(μ1+μ2))的范围内,离合器踏板上的踏板力的增加不引起任何问题的范围内。如图6所示,当离合器10接合时施加到弹簧84的负荷(=F1×(μ1+μ2))是最小的,并且施加到弹簧84的负荷随着离合器10释放而增加。弹簧84的偏置力设定在当离合器接合时产生的负荷和当离合器释放时产生的负荷之间。

将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释放轴承32的操作。当离合器10接合时,第二毂60在弹簧84的偏置力下沿滑动方向移动到弹簧84侧(图3的纸上的右方)。此时,在图3中,沿滑动方向在弹簧84侧的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和第二毂60的管状部66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78,且圆筒部62的外周面和在未设置弹簧84的侧的管状部66的内周面之间没有间隙。

当释放拨叉30随着离合器10从接合状态释放而枢转时,释放轴承32被释放拨叉30按压,并且沿轴线C的方向朝向膜片弹簧26移动。另外,由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沿弧线移动,力沿与远侧端30a的垂直于轴线C且接近枢转点36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方向施加到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抵接接触的第二毂60。

在这一点上,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彼此金属接触;因而,这些构件之间的摩擦系数μ2比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μ1高。因此,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作为单元沿滑动方向(径向方向)移动,并且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发生滑动。结果,磨损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出现在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之间。

如果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发生滑动,则从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产生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的摩擦力Ff;然而,因为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μ1小,所以摩擦力Ff小。在这一点上,通过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在保持器52上的滑动移动产生的摩擦力Fr也减小。因此,离合器踏板上的踏板力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增加,并且也抑制或减少了圆筒部62和保持器52之间产生的异常噪声。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μ1低,这是因为它们的接触是树脂和金属之间的接触,并且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设置油脂涂层,从而使摩擦系数μ1进一步减小。

由于间隙78的大小被设定为大于从离合器10的接合状态过渡到释放状态期间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沿滑动方向的移动量,所以允许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在离合器10释放的范围内滑动。因此,从离合器10的接合状态过渡到释放状态期间第二毂60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停止滑行,并且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彼此滑动接触地滑动或移动。此外,当离合器10接合时,第二毂60在弹簧84的偏置力下移动到原始位置,并且当离合器10释放时必然能够使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滑动。

另外,由于第一毂58的引导突起82与第二毂60的切口80的引导面80a接合,所以当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滑动时,引导突起82沿引导面80a移动。因此,第二毂60沿滑动方向平滑地移动,并且抑制负荷的增加。另外,由于切口80的角部被倒圆角成圆弧状的形状,所以这些部分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与第一毂58接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形成允许第二毂60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的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的移动的间隙78;因此,当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抵接第二毂60并枢转时,第二毂60沿与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原本会出现在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之间的磨损。另外,由于没有必要在释放拨叉30的远侧端30a和第二毂60之间提供滚动构件以便抑制磨损,所以防止结构变得复杂。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弹簧84设置为用于当离合器10接合时将第二毂60移动到与第二毂60的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的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的移动方向的相反侧。因此,当离合器10释放时,第二毂60能够被确保移动。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引导机构83设置为用于沿垂直于轴线C的方向引导第二毂60。因此,当第二毂60根据释放拨叉30的枢转而移动时能够消除施加到第二毂60的负荷的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毂58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第二毂60和释放拨叉30由金属材料形成。因此,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之间的摩擦系数低,并且当释放拨叉30枢转时能够使第一毂58和第二毂60滑动。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应用。

例如,间隙78通过削去第一毂58的圆筒部62的外周面而形成;然而,它们也可通过削去第二毂60的管状部66的内周面而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离合器10接合时,第二毂60借助弹簧84而沿滑动方向移动到弹簧84侧,从而间隙78形成在一个位置。然而,如图3所示,当离合器10接合时,间隙78也可以形成在两个位置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机构83设置在两个位置处,但引导机构83的位置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是一个位置。另外,引导机构83并不一定是必须的,而是可以省略。

应理解的是,上面已经描述的仅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且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改变和/或改进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