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748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属于自动化物流输送领域,该结构广泛应用于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作为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缸体、缸盖加工采用自动化设备输送及进行机床上下料的应用已经变得非常广泛,并且需求量逐年呈现上涨趋势。发送机缸体、缸盖因功能需求,其形状往往非常异形,在进行输送及在自动化设备上面的滑动,导致缸体、缸盖和自动化设备接触面必须能够适应其形状,保障滑动路径可以避让开缸体、缸盖凸起面,并且此接触面必须有良好的硬度、耐磨性、防锈及防腐性能,以上技术要求决定了设备必须使用一种形状异形且表面经过电镀硬铬处理的承载厚板。以往对此承载厚板进行的处理工艺是:将设计完成的承载厚板进行下料,经数控机床对厚板整体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整体抛光,进行电镀硬铬处理,完成对此承载厚板的加工。此工艺处理技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具体过程中实施起来存在很多问题,缸体、缸盖凸起面决定了承载厚板槽的深度,因此,凸起面越高承载厚板的槽会越深,对承载厚板毛坯下料板厚要求必须使用很厚的板材进行下料,并且加工切削量也非常大,根本无法提高加工效率,因其体积、厚度重量等较大后面给电镀硬铬工序也造成带来诸多影响。并且投入使用过程会存在磨损消耗,后续的跟换成本也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巧妙,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包括大底板、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支撑板三、支撑板四、支撑板五、支撑板六以及支撑板七,所述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支撑板三、支撑板四、支撑板五、支撑板六以及支撑板七上均开有沉头螺栓过孔,同时大底板对应的和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支撑板三、支撑板四、支撑板五、支撑板六以及支撑板七连接位置开有螺栓连接孔,大底板与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支撑板三、支撑板四、支撑板五、支撑板六以及支撑板七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上开有与大底板对应的三个孔洞一,所述支撑板一上还开有与大底板对应的开口方向向右的凹槽,所述支撑板一安装在大底板的左侧;所述支撑板二呈长条形,支撑板二上开有孔洞二,所述支撑板二连接在大底板的中下方位置;所述支撑板三呈长条形,支撑板二上开有孔洞三,所述支撑板三连接在大底板的中上方位置;所述支撑板四呈长条形,支撑板四上开有孔洞四,所述支撑板四连接在大底板的中下方位置;所述支撑板五呈长条形,支撑板五上开有孔洞五,所述支撑板五连接在大底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板六呈长条形,支撑板六上开有孔洞六,所述支撑板六连接在大底板的中上位置;所述支撑板七上开有与大底板对应的五个孔洞七,所述支撑板七上安装在大底板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二设置有三个,三个孔洞二等距的开设在支撑板二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三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三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三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四设有三个,三个孔洞四等距的开设在支撑板四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五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五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五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洞六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六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六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有效解决了自动化设备所用承载缸体、缸盖零件滑动的镀铬板结构问题。将整体式镀铬板进行拆分设计,降低了下层大底板加工工艺要求,提高加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并且降低了后期因支撑镀铬板损坏进行更换的成本,对局部进行跟换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通过结构的改进间接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稳定性,为后续此类设备支撑镀铬板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大底板、2-支撑板一、3-支撑板二、4-支撑板三、5-支撑板四、6-支撑板五、7-支撑板六、8-支撑板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镀铬板结构,包括大底板1、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上均开有沉头螺栓过孔,同时大底板1对应的和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连接位置开有螺栓连接孔,大底板1与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通过螺栓连接。

支撑板一2上开有与大底板1对应的三个孔洞一,支撑板一2上还开有与大底板1对应的开口方向向右的凹槽,支撑板一2安装在大底板1的左侧。

支撑板二3呈长条形,支撑板二3上开有孔洞二,孔洞二设置有三个,三个孔洞二等距的开设在支撑板二3上,支撑板二3连接在大底板1的中下方位置。

支撑板三4呈长条形,支撑板二3上开有孔洞三,孔洞三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三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三4上,支撑板三4连接在大底板1的中上方位置。

支撑板四5呈长条形,支撑板四5上开有孔洞四,孔洞四设有三个,三个孔洞四等距的开设在支撑板四5上,支撑板四5连接在大底板1的中下方位置。

支撑板五6呈长条形,支撑板五6上开有孔洞五,孔洞五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五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五6上,支撑板五6连接在大底板1的中间位置。

支撑板六7呈长条形,支撑板六7上开有孔洞六,孔洞六设置有两个,两个孔洞六对称的开设在支撑板六7上,支撑板六7连接在大底板1的中上位置。

支撑板七8上开有与大底板1对应的五个孔洞七,支撑板七8上安装在大底板1的右侧。

做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大底板1因不会和零件直接接触,所以其处理方法可采用加工完成后直接发黑处理,大底板1上层安装的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和零件直接接触,加工完成后统一进行镀硬铬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和大底板1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即可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使用,生产过程大底板1上层安装的支撑板一2、支撑板二3、支撑板三4、支撑板四5、支撑板五6、支撑板六7以及支撑板七8,如果发生磨损、碰伤或擦伤等问题,对零件有划伤的现象,对存在缺陷的某一件或几件支撑板拆除跟换即可。有效解决了自动化设备所用承载缸体、缸盖零件滑动的镀铬板结构问题。将整体式镀铬板进行拆分设计,降低了下层大底板1加工工艺要求,提高加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并且降低了后期因支撑镀铬板损坏进行更换的成本,对局部进行跟换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通过结构的改进间接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稳定性,为后续此类设备支撑镀铬板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