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管的扣压接头外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755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软管的扣压接头外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连接件中软管扣压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软管的扣压接头外套。



背景技术:

液压连接件中的软管接头扣压外套一般采用一个零件形成,通过车削加工形成,特别是内套齿形很难加工,产量有限,并且加工成本高,因加工刀具容易磨损或损坏,对产品质量控制有一定影响。

中国专利CN201420866485.8公开了一种扣压接头外套,包括:过渡套,扣压在芯管上;外壳,扣压在所述过渡套上;内套,封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套的内腔壁上设有多个环形齿,所述内套的侧壁上开有对接口,所述内套受挤压缩小后所述对接口的两个对接端面对接,所述环形齿与所述芯管上对应的环形槽相互挤压配合将置于所述内套与芯管间的管体扣合压紧。该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由于包括过渡套、外壳、内套三个部分,且内套为侧壁开口状,使得内套的环形齿加工变得非常简单,降低了加工环形齿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高,极提高扣压接头制作效率,可实现批量大规模生产,具有重大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内套为一体式内套,一体式内套存在的 技术问题是需要在加工的过程中整体加工一体成型,这极大地增加了一体式内套的加工难度,增加了扣压接头外套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软管的扣压接头外套,该扣压接头外套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扣压接头外套,包括有:

过渡套,扣压在芯管上;

外壳,扣压在所述过渡套上;

若干个内套,所述若干个内套组合在一起封装在外壳内,每个内套的内腔壁上均设有环形齿;所述内套的侧壁上开有对接口,对接口是错位放置,所述内套受挤压缩小后所述对接口的两个对接端面对接,所述环形齿与所述芯管上对应的环形槽相互挤压配合将置于所述内套与芯管间的管体扣合压紧。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形齿的高度从所述管体的安装侧向所述过渡套的里侧呈逐渐升高趋势或安装侧端面第一齿浅,里面的齿等高。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齿开设在所述内套的腔壁上。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齿的间隙为3-7mm,所述环形齿的两侧锥角为10-30度,所述环形齿的高度为1.5-3mm。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套的对接口的两个对接端面具有相对应的错位对接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渡套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芯管上的过渡套限位槽相配合的台阶结构。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过渡套扣合部以及内套封装部,所述过渡套扣合部与内套封装部通过倾斜部相接。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套封装部的外侧端具有防止所述内套掉落的内折限位边。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渡套的外壁面具有外壳扣合槽,所述外壳的扣合部具有与所述外壳扣合槽相扣合的扣合凸面。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套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接触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扣压接头外套的内套为分体式内套,这极大地降低了内套的加工难度,降低了扣压接头外套的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扣压接头外套由于包括有过渡套、外壳、内套三个部分,且所述内套为侧壁上开有对接口的分体式内套,使得内套的环形齿的加工变得非常简单,可通过拉拔、切断、圈圆形成,降低了加工环形齿的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极大地提高扣压接外套头的制作的效率,可以实现批量大规模生产,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的外套与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的过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的外壳(未折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的内套沿轴线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外套的内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4b,一种扣压接头外套,包括有:

过渡套1,扣压在芯管4上;

外壳2,扣压在所述过渡套1上;

四个内套3,所述四个内套3组合在一起封装在所述外壳内,每个内套3的内腔壁上均设有环形齿31,所述内套的侧壁上开有对接口,对接口是错位放置,所述内套受挤压缩小后所述对接口的两个对接端面对接,所述环形齿与所述芯管上对应的环形槽41相互挤压配合将置于所述内套3与芯管4间的管体扣合压紧。

为了实现扣合更紧,防止管体扣合后滑脱及实现更好的密封 功能,即防脱拔密封功能,所述的环形齿31的高度从所述管体的安装侧向所述过渡套的里侧呈逐渐升高趋势或安装侧端面第一齿浅,里面的齿等高。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齿31开设在所述内套的内腔壁上。

所述环形齿可以是弧形凸齿,底部两侧具有相应的锥度,所述环形齿之间的间隙3-7mm,所述环形齿的两侧锥角为10-30度,所述环形齿的高度为1.5-3mm。

进一步的,所述内套3的对接口的两个对接端面32、33具有相对应的错位对接结构,也可以是类似直槽式榫接似的结构等,具体形状不限。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套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芯管4上的过渡套限位槽41相配合的台阶结构12。具体实现上,所述过渡套限位槽41为环形槽,所述台阶结构12为环设在所述过渡套的内壁面上,并与所述过渡套限位槽41过盈配合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过渡套1的里侧端的外壁为锥形状结构14,方便待扣压的管体插入配合,里侧端的内壁为锥面15与芯管上过渡套限位槽41的对应内侧端相配合,所述过渡套1的外露端的端面与外壁交合处为弧形倒角过渡结构13。所述的台阶结构12为直角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2包括过渡套扣合部21以及内套封装部23,所述过渡套扣合部与内套封装部通过倾斜部22相接。具体实现上,所述倾斜部2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25以及第二弧形过渡部26与所述过渡套扣合部以及所述内套封装部 23过渡连接。

为了实现所述内套封装于所述外壳中后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内套封装部23的外侧端具有防止所述内套掉落的内折限位边24。具体实现上,所述的内折限位边24在呈90度内折后,其自由端部再向内折一定角度形成一类似钩状的自由端。这样更容易实现对所述内套的限位防掉落的功能。

为了实现所述外壳与所述过渡套扣合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套1的外壁面具有外壳扣合槽11,所述外壳的扣合部21具有与所述外壳扣合槽11相扣合的扣合凸面21。

进一步,所述内套3的外壁与所述外壳2的内壁相接触连接。这样,使得内套与所述外壳的连接更为稳定,在挤压时配合更好,当然也可以预留一定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扣压接头外套由于采用由过渡套、内套、外壳三个独立部分构成,在加工时,三个独立部分分别单独加工,且过渡套相对简单可车加工,单个内套可采用厚板材按上述的结构拉拨成形,然后冲压切断后卷边成形,组合在一起封装在所述外壳内,外壳采用薄钢板拉伸成形,三件套分别进行电镀表面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扣压接头外套的过渡套、外壳以及内套,特别是外壳和单个内套只需冲床即可加工,可设计成连续模生产,这样更容易形成批量生产规模,生产效率非常高,成本低,质量更好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扣压接头外套在安装时,先扣压过渡套在芯管上,再扣压外壳于过渡套外,单个内套依次装入外壳内,对外壳 端面进行内翻边处理,把内套封闭于外壳内。

扣压软管时,扣压机直接对外壳进行扣压,外壳缩壳的同时,内套开始收缩,缺口处通过两边的错位对接结构进行对接,当扣压到要求尺寸时,正好内套合成一个完整圆,同时内套的内壁面上的环形齿与芯管上的凹槽相配合共同抓住管体,如软管,从而形成密封和防拨脱功能。

本实用新型扣压接头的外套由于包括有过渡套、外壳、内套三个部分,且所述内套为侧壁上开有对接口的分体式内套,使得内套的环形齿的加工变得非常简单,降低了加工环形齿的成型难度,减少了加工成本,极大地提高扣压接头外套的制作的效率,可以实现批量大规模生产,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与现实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技术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范围内可理解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包含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