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823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在机械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是指利用机械方式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主要可分为两类:一、靠机件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摩擦传动,包括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等。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大都能适应轴间距较大的传动场合,过载打滑还能起到缓冲和保护传动装置的作用,但这种传动一般不能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也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二、靠主动件与从动件啮合或借助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啮合传动,包括齿轮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等。啮合传动能够用于大功率的场合,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近代以来随着CNC机床的普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大幅度缩短了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使数控技术在许多高精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带轮传动机构的零部件如传动轴和带轮槽、凸轮等形状比较复杂,运用传统的机床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需要选择在数控车床加工上经验更加成熟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加工经验更加成熟、加工精度更高的带轮传动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轮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座、安装在固定座上的盖板以及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推杆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低速轴、高速轴;所述低速轴上套设有大齿轮,所述高速轴上套设有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所述低速轴为阶梯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电机、套装在电机轴上的第一带轮、套装在高速轴上的第二带轮以及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传动带;所述推杆机构与低速轴相连接。

所述低速轴包括中间的第一轴段以及两侧由内至外对称设置的第二轴段和第三轴段;所述第三轴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轴段的直径;所述第二轴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段的直径;所述大齿轮套设在第一轴段上。

所述第一轴段、第二轴段、第三轴段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所述推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低速轴上的凸轮、与凸轮外侧部相抵的推块、嵌设在推块内并与推块滑动连接的推杆。

所述推杆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在盖板内侧上,另一端抵在推块上。

所述盖板通过螺柱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螺柱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低速轴和高速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盖板和固定座连接;所述每个轴承外侧的盖板上均设有轴承盖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中的低速轴采用阶梯轴,阶梯轴加工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运用数控车床就能较好的生产,加工周期较短,且加工精度高,大幅缩短的产品的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低速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轮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座1、安装在固定座1上的盖板2以及驱动机构3、传动机构4、推杆机构5。

传动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低速轴4-1、高速轴4-2。低速轴4-1上套设有大齿轮4-3,高速轴4-2上套设有小齿轮4-4,大齿轮4-3与小齿轮4-4相啮合,低速轴4-1为阶梯轴,低速轴4-1包括中间的第一轴段4-1-1以及两侧由内至外对称设置的第二轴段4-1-2和第三轴段4-1-3,第三轴段4-1-3的直径小于第二轴段4-1-2的直径,第二轴段4-1-2的直径小于第一轴段4-1-1的直径,大齿轮4-3套设在第一轴段4-1-1上,第一轴段4-1-1、第二轴段4-1-2、第三轴段4-1-3的中心轴线相重合。驱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电机3-1、套装在电机轴上的第一带轮3-2、套装在高速轴4-2上的第二带轮3-3以及绕设在第一带轮3-2和第二带轮3-3上的传动带。推杆机构5与低速轴4-1相连接,推杆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低速轴4-1上的凸轮5-1、与凸轮5-1外侧部相抵的推块5-2、嵌设在推块5-2内并与推块5-2滑动连接的推杆5-3。推杆5-3上套设有回位弹簧5-4,回位弹簧5-4的一端抵在盖板2内侧上,另一端抵在推块5-2上。盖板2通过螺柱与固定座1连接,固定座1上设有与螺柱配合的螺纹孔。低速轴4-1和高速轴4-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2-1与盖板2和固定座1连接,每个轴承2-1外侧的盖板2上均设有轴承盖板2-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