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05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和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电机总成与差速器总成集成为一体的电机差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汽车,电机总成与差速器总成一般为两个相互独立结构。电机总成包含转子总成、定子总成、及相关零部件。差速器总成包含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一字轴、差速器壳体。电机总成与差速器总成采用传动轴或者花键轴直连的方式,其不足之处是零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费时,空间利用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以实现零件数量少,尺寸小,结构紧凑,方便装配,空间利用合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包括包含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一字轴、差速器壳体的差速器总成,包含转子总成、定子总成、电机壳体的电机总成,定子总成包含绕线和电机定子,转子总成包含电机转子及相关零部件、电机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轴、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装于差速器壳体内部,构成差速器总成,安装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所述电机转子及相关零部件装配于差速器总成外侧,构成电机转子总成;所述绕线装配在电机定子外,构成电机定子总成;所述电机定子总成装配于电机转子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差速器总成与电机转子总成构成转子总成。

本实用新型将差速器总成与电机总成集成于一体,实现差速器功能的同时实现电机功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消了电机与差速器之间传统连接机构,减少了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紧凑、提高传动效率、便于实现合理利用空间、便于实现轻量化和方便装配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电动汽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总成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总成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总成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差速器总成装配简图。

图中:1-电机定子,2-绕线,3-一字轴,4-半轴齿轮,5-行星齿轮,6-差速器壳体,7-电机转子,A-电机定子总成,B-差速器总成,C-电机转子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的电机定子总成A包含电机定子1、绕线2。绕线2装配在电机定子1外侧,构成电机定子总成A。电机定子总成A上设有三个电极连接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的差速器总成B包含一字轴3、行星齿轮5和半轴齿轮4。一字轴3、行星齿轮5和半轴齿轮4装于差速器壳体6内部,构成完整的差速器总成B,安装固定在电机转轴上,与电机转子7同步运行。行星齿轮5与传统行星齿轮的差异为:安装面为平面,安装面采用垫片与端面滚针轴承,内孔采用滚针轴承。半轴齿轮4与传统半轴齿轮差异:安装面采用端面滚针轴承,轴颈处采用滚针轴承。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差速器总成的电机转子总成C包含电机转子7及相关零部件、电机转轴。电机转子7及相关零部件装配于差速器总成B外侧,构成电机转子总成C。相关零部件包括垫片和螺母。

如图4所示。差速器总成B与电机转子总成C构成电机差速器总成转子总成。电机定子总成A装配于电机转子总成C外侧,电机定子总成A与电机差速器总成转子总成构成本实用新型电机差速器总成。电机差速器总成具备电机功能的同时具备差速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