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测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066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测压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测压阀。



背景技术:

在管路中,管道内压力往往不是恒定的,因此人们往往不会发现因管路压力变化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日常的生活中,自来水输送时在楼层较高的地方往往需要增压泵进行增压才能将水压到楼层顶部,由于水份是不可压缩的,增压泵在启动及停止的时候会产生液压冲击,其瞬间产生的压力差变化非常之大,对于管道上较为脆弱的地方容易引发破裂及渗水,但在平时人们是无法注意到管路压力的变化的,因此就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检测管路压力变化的阀门,接入供水系统中能时刻展现当前管道内的压力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测压阀,能实时展现管道内压力大小及压力变化,并能根据接入不同压力范围的管道,更换不同弹力大小的测压弹簧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测压阀,包括阀体及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腔,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与出口通过阀腔连通,所述阀体外壁位于阀腔的上方处设有测压口,所述测压口内设有测压腔,所述测压腔与阀腔之间设有测压孔;所述测压口上设有螺纹连接呈可拆式的测压盖,所述测压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测压孔之间插设有测压杆,所述测压杆一端穿出通孔裸露于测压盖外部形成测压头,另一端穿过测压孔进入阀腔内;所述测压杆中部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位于测压腔内,所述定位环上方设有测压弹簧,所述测压弹簧一端与定位环相抵,另一端与测压盖的底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压杆位于测压孔内的外壁上设有两道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密封圈能提高测压杆与测压孔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阀腔内的液体泄漏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压头上设有用于指示阀腔内压力大小的压力刻度标记,所述压力刻度标记分三档,自上而下分别为黄色漆标识、绿色漆标识、红色漆标识。

上述结构中,当压力较小时,测压弹簧弹力大于阀腔内压力,促使测压杆下降,此时测压杆末端外露的压力刻度标记展现出黄色漆标识提示欠压;当压力与测压弹簧弹力持平时,测压杆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推动压缩测压弹簧,此时测压杆的压力刻度标记向外伸出使绿色漆标识外露提示正常压力;当压力过大时超过测压弹簧的弹力时,测压弹簧被完全压缩,此时测压杆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压力刻度标记完全裸露出通孔,使红色漆标识外露提示过压,从而提示人们管道内压力过高;当管道内压力不稳定时,测压杆会随着压力变化不断伸缩,以此提醒人们管道内当前的压力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压弹簧为可更换式。

上述结构中,由于不同的管道压力范围均不相同,因此可通过更换不同弹力的测压弹簧来满足不同压力管道的测压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压孔的内壁粗糙度值为Ra0.4至Ra1.6之间。

上述结构中,由于测压杆的密封圈与测压孔内壁之间会随着压力的变化不停地摩擦,如测压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过于粗糙,会迅速使密封圈失去密封作用,同时光滑的内壁可有效减少摩擦,从而提高测压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更换不同弹力的弹簧,可用于各种压力范围的管道测压,可实时展现管道内当前压力状况,密封性好无泄漏,测压灵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体与测压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阀体;11-阀腔;12-进口;13-出口;14-测压口;141-测压腔;142-测压孔;15-测压盖;151-通孔;16-测压杆;161-测压头;1611-压力刻度标记;1612-黄色漆标识;1613-绿色漆标识;1614-红色漆标识;162-定位环;163-密封槽;164-密封圈;17-测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管路测压阀,包括阀体10及设置于阀体10内的阀腔11,所述阀体10上分别设有进口12及出口13,所述进口12与出口13通过阀腔11连通,所述阀体10外壁位于阀腔11的上方处设有测压口14,所述测压口14内设有测压腔141,所述测压腔141与阀腔11之间设有测压孔142;所述测压口14上设有螺纹连接呈可拆式的测压盖15,所述测压盖15上设有通孔151;所述通孔151与测压孔142之间插设有测压杆16,所述测压杆16一端穿出通孔151裸露于测压盖15外部形成测压头161,另一端穿过测压孔142进入阀腔11内;所述测压杆16中部设有定位环162,所述定位环162位于测压腔141内,所述定位环162上方设有测压弹簧17,所述测压弹簧17一端与定位环162相抵,另一端与测压盖15的底面相抵。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杆16位于测压孔142内的外壁上设有两道密封槽163,所述密封槽163内均设有密封圈164。

上述结构中,密封圈164能提高测压杆16与测压孔142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阀腔11内的液体泄漏出来。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头161上设有用于指示阀腔11内压力大小的压力刻度标记1611,所述压力刻度标记1611分三档,自上而下分别为黄色漆标识1612、绿色漆标识1613、红色漆标识1614。

上述结构中,当压力较小时,测压弹簧17弹力大于阀腔11内压力,促使测压杆16下降,此时测压杆16末端外露的压力刻度标记1611展现出黄色漆标识1612提示欠压;当压力与测压弹簧17弹力持平时,测压杆16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上推动压缩测压弹簧17,此时测压杆16的压力刻度标记1611向外伸出使绿色漆标识1613外露提示正常压力;当压力过大时超过测压弹簧17的弹力时,测压弹簧17被完全压缩,此时测压杆16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压力刻度标记1611完全裸露出通孔151,使红色漆标识1614外露提示过压,从而提示人们管道内压力过高;当管道内压力不稳定时,测压杆16会随着压力变化不断伸缩,以此提醒人们管道内当前的压力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弹簧17为可更换式。

上述结构中,由于不同的管道压力范围均不相同,因此可通过更换不同弹力的测压弹簧17来满足不同压力管道的测压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压孔142的内壁粗糙度值为Ra0.4至Ra1.6之间。

上述结构中,由于测压杆16的密封圈164与测压孔142内壁之间会随着压力的变化不停地摩擦,如测压孔142内壁的表面粗糙度过于粗糙,会迅速使密封圈164失去密封作用,同时光滑的内壁可有效减少摩擦,从而提高测压的灵敏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