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242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浴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淋浴在现今时代被人们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酒店以及家庭都会安装一些淋浴设备。目前传统的淋浴设备整体的结构都较为简单,一般来说,包括第一、二进水口,然后第一、二进水口是设置于在水温调节阀上,然后水温调节阀上设有出水口,然后出水口通过软管连接有淋浴头,但是在酒店中常见的淋浴设备一般都包括两个淋浴头,然而这种淋浴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是只使用其中一个,那么这种解决两个淋浴头中只一个出水的方式是利用在出水口与其中一个淋浴头的出水管道上再设置一个调节阀,用于控制另一个淋浴头的出水,这种结构就造成控制开关都比较分散,安装和维修都显得极为麻烦,而且这种淋浴设备的使用一段时间后极容易出现泄漏的问题,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这种传统的产品中使用的回流止回阀容易遇到杂质堵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管路中被堵死的问题,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增长,水路控制开关较为集中,安装和维修极其方便快捷的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包括进水口一、二,进水口一设于通水管一上,通水管一的出水口与调节腔一的进水口三连通;进水口二设于通水管二上,通水管二上设有出水口一和出水口二,出水口一设于调节腔一上,出水口二设于调节腔二上;调节腔一上设有出水口三、出水口四、出水口五,调节腔二上设有进水口四,出水口三与进水口四通过通水管三连通;出水口三通过通水管四与混合水腔的进水口五连通,出水口五通过通水管五与混合水腔的进水口六连通,混合水腔上设有混合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三设于调节腔一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四设于调节腔一的下侧且与进水口三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三设于调节腔一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五设于调节腔一的内腔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一设于调节腔一上靠近调节腔一的内腔顶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二设于调节腔二的内腔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五设于混合水腔的下侧,进水口六设于混合水腔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出水口设于混合水腔的上侧或者混合水腔的内腔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利用将调节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的结构集成在同一产品上,并且使得调节结构和混合结构之间集成且相互配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解决了管路中被堵死的问题,同时使得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增长,水路控制开关较为集中,安装和维修极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太阳能淋浴用多功能水路结构,包括进水口一、二10、11,进水口一10设于通水管一13上,通水管一13的出水口与调节腔一14的进水口三15连通;进水口二11设于通水管二16上,通水管二16上设有出水口一17和出水口二18,出水口一17设于调节腔一14上,出水口二18设于调节腔二19上;调节腔一14上设有出水口三20、出水口四21、出水口五22,调节腔二19上设有进水口四24,出水口三20与进水口四24通过通水管三25连通;出水口三20通过通水管四26与混合水腔27的进水口五28连通,出水口五22通过通水管五29与混合水腔27的进水口六23连通,混合水腔27上设有混合出水口1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产品的空间,节约材料,方便产品的水路布局,上述的进水口三15设于调节腔一14的下侧;出水口四21设于调节腔一14的下侧且与进水口三15的位置相对应;出水口三20设于调节腔一14的中部;出水口五22设于调节腔一14的内腔顶上;出水口一17设于调节腔一14上靠近调节腔一14的内腔顶的位置处;出水口二18设于调节腔二19的内腔顶上;进水口五28设于混合水腔27的下侧,进水口六23设于混合水腔27的中部;混合出水口12设于混合水腔27的上侧或者混合水腔27的内腔顶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