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舱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267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舱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冷媒介质管路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媒介质穿过甲板或舱壁的通舱件。



背景技术:

冷媒介质管路穿过钢质甲板或舱壁时,需考虑满足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范防火要求以及减少该介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通常情况下冷媒介质使用铜管或钢管,若将冷媒介质管路直接焊装在钢质舱壁上,其焊接质量较难保证,能量易流失。常规方法是使用钢质通舱件(如复板、套管)与舱壁焊装,然后在舱壁包覆铝箔橡塑保温板或岩棉与外界隔热。虽然使用铝箔橡塑保温板的保温效果非常好,但是该物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自身也为可燃物质,在规范上已经明文规定禁止船舶使用;而采用岩棉包覆对工艺的要求相当高,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且包覆不严实容易产生冷凝水,影响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方便安装,同时满足规范及节省成本的通舱件,解决常规做法的通舱件成本高,工期长,绝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舱件,其包括压盖、套筒和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于套筒内部,用于包覆介质管路,所述压盖分别设于所述套筒两端,用于固定安装所述介质管路。

所为优选方案,所述通舱件还包括垫板和压板,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垫板和压板,所述压盖、压板及垫板由外而内依次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盖包括筒体和顶壁,所述筒体套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压盖的顶壁开有孔,所述介质管路穿过所述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结构为为直筒式或弯筒式。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套筒的结构为弯筒式时,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从甲板或舱壁上穿出,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长度为200mm或900mm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舱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介质管路穿过其中的套筒,采用设于套筒内部的绝热层包覆介质管路,通过压盖、压板和垫板密封固定介质管路,使得安装方便,成本降低,并能达到绝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弯筒式通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直筒式通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盖;1-1、筒体;1-2、顶壁;2、压板;3、垫板;4、套筒;4-1、第一套筒;4-2、第二套筒;5、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通舱件,其包括压盖1、套筒4和绝热层5,压盖1分别设于套筒4两端,绝热层 5设于套筒4内部,其中,在使用过程中,将介质管路调整到套筒4 内部的中间位置,绝热层5包覆、压紧介质管路,压盖1安装在套筒 4两端,固定介质管路,由此,使得介质管路在套筒内能量不易散失,并且安装过程方便,成本降低。

使用时,套筒从甲板或舱壁上穿出,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为了进一步防止介质管路能量散失,优选的在套筒4两端设置压板2和垫板3,具体的,将压盖1、压板2和垫板3有外而内依次设置;压盖1与套筒4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胶结、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为了方便拆卸,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具体地,如图3所示,压盖1包括筒体1-1和顶壁1-2,压盖的顶壁1-2上开有孔,使用时,介质管路穿过该孔,筒体1-1套在套筒4上并拧紧。

套筒4的结构为直筒式或弯筒式,以适用不同结构的甲板或舱壁;为了满足不同管路布置空间及舱壁防火等级要求,采用不同长度的套筒4,优选的,用于冷媒介质穿过普通舱壁时,套筒4的长度为200mm;用于冷媒介质穿过特殊舱壁时,套筒4的长度为900mm以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舱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介质管路穿过其中的套筒,采用设于套筒内部的绝热层包覆介质管路,通过压盖、压板和垫板密封固定介质管路,使得安装方便,成本降低,并能达到绝热效果。

采用直筒式或弯筒式的套筒,可适用不同结构的甲板或舱壁。

采用不同长度的套筒,可满足不同管路布置空间及舱壁防火等级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