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35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之进步,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不断朝向轻薄化发展,以便使用者能随身携带使用。例如,智能型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为了能同时以双手操作上述电子装置的触控荧幕,使用者一般是将智能型手机或是平板电脑平放于桌面上并且低头操作。然而,此一操作姿势对于颈部有着相当大的负担,长久下来易造成肩颈严重受损。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平板电脑1包含一装置本体11,以及一设置在该装置本体11之背面的背板12。该背板12包括有一壳体部121、一可枢转地连接于该壳体部121的支撑部122,以及两用以将该壳体部121与该支撑部122连接的铰链结构123。该壳体部121与该支撑部122的交界处为该支撑部122枢转的转轴,该支撑部122于一角度范围内枢转时所述铰链结构123连带产生一摩擦力而使该支撑部122可在任一角度下定位。借由该支撑部122之辅助,该装置本体11可倾斜地摆置于桌面上,使用者无须低头也能轻松操作使用。

另一种平板电脑与上述之平板电脑1类似,比较不同的地方是该支撑部122是可卡合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11,且每一铰链结构123内设置有一弹簧。当该支撑部122脱离与该装置本体11的卡合时,亦即使用者扳开该支撑部122时,该支撑部122会受到每一铰链结构123的弹簧产生的力矩作用而自动枢转至一特定角度并且定位,其后使用者可再依自身需求而调整该支撑部122的枢转角度。

然而,上述另一种平板电脑1的支撑部122卡合于该装置本体11时也会受到弹簧产生的力矩作用,此时该支撑部122邻近该壳体部121之部分会稍稍鼓起而不甚美观。此外,此种平板电脑1的支撑部122在枢转时其邻近该壳体部121的一侧会与该壳体部121相互摩擦而磨损。再者,每一铰链结构123的弹簧之力矩会受到该铰链结构123产生之摩擦力影响而导致该支撑部122在自动枢转时的顺畅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弹起功能且自动弹起时不会受到铰链结构内之摩擦力影响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包含一基座单元、一枢接该基座单元的第一连杆、一枢接该基座单元的第二连杆、一枢接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的凸轮、一枢接该凸轮的承托架、一在轴向上贯穿该第二连杆、该凸轮与该承托架的扭力轴杆,以及一设置在该凸轮的限位块。该基座单元包括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基座,以及轴向贯穿该基座的一第一固定轴杆与一第二固定轴杆。该第一连杆包括一枢接该第一固定轴杆的第一固定端部,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固定端部的第一自由端部。该第一自由端部形成有一第一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界定出一第一滑槽以及一连通该第一滑槽的第一凹穴。该第二连杆包括一枢接该第二固定轴杆的第二固定端部,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二固定端部的第二自由端部。该凸轮枢接该第一连杆以及该第二连杆以使该第一连杆连接该第二连杆。该凸轮包括一枢接该第一连杆的第一枢接部、一枢接该第二连杆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之间的通孔。该第一枢接部具有一邻近该通孔的放置面且该第二枢接部具有一邻近该通孔的挡止面。该承托架包括一枢接该凸轮之第二枢接部的转动端部,该转动端部具有一邻近该凸轮的第二抵靠面。该第二抵靠面界定出一第二滑槽以及一连通该第二滑槽的第二凹穴。该扭力轴杆包括一供该第二连杆之第二自由端部与该凸轮之第二枢接部枢接的杆部,以及一套设于该杆部且与该承托架之转动端部呈干涉配合的扭力部。该承托架带动该扭力部相对于该杆部枢转至一预定角度时,该扭力部与该杆部之间产生一摩擦力而相对该杆部形成一扭力,以保持该承托架相对于该杆部枢转的该预定角度。该限位块部分容置于该承托架的第二凹穴而同时被该挡止面、该第一连杆的第一抵靠面以及该承托架的第二抵靠面抵靠,而使该承托架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枢转。当该第二连杆受一力矩作用而带动该第一连杆相对该凸轮枢转至该凸轮的通孔、该第一连杆的第一凹穴,以及该承托架的第二凹穴三者相连通时,该限位块受该承托架的第二抵靠面推抵而脱离该挡止面以及该第二凹穴且进入该第一连杆的第一凹穴以处于一卡固位置而同时被该第一连杆的第一抵靠面与该承托架的第二抵靠面抵靠,而使该承托架可相对该凸轮枢转且该第一连杆受该限位块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枢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该第二连杆还包括一设置在该第二自由端部与该第二固定端部之间的凸轴,且该铰链还包含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固定轴杆与该第二连杆之凸轴的弹性件,定义一垂直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与该第二连杆之连接处的铅直线,当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铅直线对应于该弹性件之位置低于该铅直线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与该第二连杆之连接处时,该弹性件施加一使该第二连杆向下之力矩,当该铅直线对应于该弹性件之位置高于该铅直线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与该第二连杆之连接处时,该弹性件施加一使该第二连杆向上之力矩并带动该第一连杆枢转直到该限位块处于该卡固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当该限位块处于该卡固位置时,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3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该承托架还包括一远离该转动端部的连接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4度时,该铅直线对应于该弹性件之位置高于该铅直线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与该第二连杆之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该基座单元的基座具有一第一挡块以及一第二挡块,当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第一挡块挡止该第二连杆向下位移,且当该限位块处于该卡固位置时,该第二挡块挡止该第二连杆向上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限位块部分容置于该承托架的第二凹穴而同时被该挡止面、该第一连杆的第一抵靠面以及该承托架的第二抵靠面抵靠时,该承托架被固定而不可相对该凸轮枢转。此时,该第一连杆可相对该凸轮枢转而不会受到该扭力轴杆产生之摩擦力影响,直到该限位块处于该卡固位置时,该承托架可相对该凸轮枢转且该第一连杆受该限位块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枢转,使得该承托架的枢转不会受该第一连杆之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平板电脑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的一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例之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实施例之一不完整的侧视图,图中省略一基座单元;

图5是该实施例之一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一承托架与一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一限位块同时受该承托架与一第一连杆抵靠之态样;

图6是该实施例之一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限位块同时受该承托架与一凸轮抵靠之态样;

图7是该实施例之该凸轮与该限位块的一立体图,说明该限位块设置在该凸轮中之态样;

图8是该实施例之该承托架、该凸轮,及该限位块之部分立体分解图,说明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限位块同时受该承托架与该凸轮抵靠之态样;

图9是该实施例之该承托架、该凸轮,及该限位块之剖视图,说明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限位块同时受该承托架与该凸轮抵靠之态样;

图10是该实施例之一侧视图,说明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30度时该限位块抵靠在该第一连杆之态样;以及

图11是该实施例之一侧视图,说明该承托架与该基座之夹角概呈160度时之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3,本新型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基座单元2、一枢接该基座单元2的第一连杆3、一枢接该基座单元2的第二连杆4、一枢接该第一连杆3以及该第二连杆4的凸轮5、一枢接该凸轮5的承托架6、一在轴向上贯穿该第二连杆4、该凸轮5以及该承托架6的扭力轴杆7、一设置在该凸轮5的限位块8,以及一两端分别连接一第一固定轴杆23与该第二连杆4的弹性件9。

该基座单元2包括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21的基座22,以及轴向贯穿该基座22的该第一固定轴杆23与一第二固定轴杆24。该基座22具有一第一挡块221以及一第二挡块222。该第一连杆3概呈扁平长杆状且包括一枢接该第一固定轴杆23的第一固定端部31,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固定端部31的第一自由端部32。该第一自由端部32形成有一第一抵靠面321,且该第一抵靠面321界定出一第一滑槽322(见图5),以及一连通该第一滑槽322的第一凹穴323。该第二连杆4是枢接该基座单元2的第二固定轴杆24,且包括一枢接该第二固定轴杆24的第二固定端部41、一相反于该第二固定端部41的第二自由端部42,以及一设置在该第二自由端部42与该第二固定端部41之间的凸轴43。该第二连杆4可相对于该基座单元2的第二固定轴杆24枢转且分别受到该基座22的该第一挡块221以及该第二挡块222限位。

参阅图2、3、6、7,该凸轮5同时枢接该第一连杆3以及该第二连杆4,以使该第一连杆3借由该凸轮5与该第二连杆4连接。该凸轮5包括一枢接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枢接部51、一枢接该第二连杆4的第二枢接部52,以及一形成于该第一枢接部51与该第二枢接部52之间的通孔53(见图7)。该第一枢接部51具有一邻近该通孔53的放置面511且该第二枢接部52具有一邻近该通孔53的挡止面521。

参阅图3至图5,该承托架6包括一枢接该凸轮5之第二枢接部52的转动端部61,该转动端部61具有一邻近该凸轮5的第二抵靠面611(见图5),该第二抵靠面611界定出一第二滑槽612,以及一连通该第二滑槽612的第二凹穴613。该扭力轴杆7在轴向上贯穿该第二连杆4、该凸轮5,以及该承托架6。该扭力轴杆7包括一供该第二连杆4之第二自由端部42与该凸轮5之第二枢接部52枢接的杆部71,以及一套设于该杆部71且与该承托架6之转动端部61呈干涉配合的扭力部72。该承托架6与该扭力部72相互卡合而可以带动该扭力部72相对于该杆部71枢转至一预定角度时,该扭力部72与该杆部71之间产生一摩擦力而相对该杆部71形成一扭力,以保持该承托架6相对于该杆部71枢转的该预定角度。

参阅图3至图7,该限位块8是设置在该凸轮5的放置面511(见图7),且其部分容置于该承托架6的第二凹穴613而同时被该挡止面521(见图7)、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抵靠面321(见图5),以及该承托架6的第二抵靠面611(见图8、9)抵靠,而使该承托架6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该弹性件9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一固定轴杆23与该第二连杆4之凸轴43,定义一垂直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24与该第二连杆4之连接处的铅直线L1(见图4),当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0度,亦即,该铅直线L1对应于该弹性件9之位置低于该铅直线L1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24与该第二连杆4之连接处时,该弹性件9会施加一使该第二连杆4向下之力矩且使该第二连杆4抵靠在该基座单元2之基座22的第一挡块221而使该第二连杆4不会继续向下位移。

参阅图2、3、10,当该第二连杆4受一力矩作用而使该铅直线L1对应于该弹性件9之位置高于该铅直线L1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24与该第二连杆4之连接处时(此时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0.4度,此角度可依需求调整),该弹性件9转换为施加一使该第二连杆4向上之力矩,并带动该第一连杆3相对该凸轮5枢转至该凸轮5的通孔53、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凹穴323,以及该承托架6的第二凹穴613三者相连通时,该限位块8受该承托架6的第二抵靠面611推抵而脱离该挡止面521以及该第二凹穴613且进入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凹穴323以处于一卡固位置而同时被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抵靠面321与该承托架6的第二抵靠面611抵靠,而使该承托架6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且该第一连杆3受该限位块8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且此时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30度(可依需求调整)而该第二挡块222挡止该第二连杆4向上位移。

参阅图3、4、9、10,本实施例适用于借由该基座单元2的基座22装设在一平板电脑(未图示),且借由该承托架6的连接端部62与该平板电脑的一背板(kickstand)连接而在该承托架6枢转时一并使该平板电脑的背板相对该平板电脑的背部枢转,当该背板在收合状态时,亦即,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0度时,该弹性件9的产生之力矩使得该第二连杆4受一向下的力而不会造成该平板电脑背部之外观鼓起。此外,使用者仅需轻松扳动该背板,亦即,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0.4度时,即可使该弹性件9产生一力矩而使该第二连杆4自动弹起并连带使该第一连杆3相对该凸轮5枢转直到该限位块8处于该卡固位置(见图10)。由于此时该承托架6并未相对该凸轮5枢转,所以该承托架6受到该第一连杆3以及该第二连杆4带动而自动弹起时,不会受到该扭力轴杆7产生的摩擦力之干扰。

再者,当该限位块8处于该卡固位置时,该第二连杆4受到该基座22的第二挡块222限位且该第一连杆3受到限位而一并使该凸轮5固定(见图10、11),之后若使用者继续扳动该背板则该承托架6的转动端部61会相对该凸轮5枢转且因该扭力轴杆7产生之摩擦力影响而保持所转之角度,且该承托架6可相对该基座22转动直到最大限度为夹角概呈160度为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该限位块8部分容置于该承托架6的第二凹穴613而同时被该挡止面521、该第一连杆3的第一抵靠面321以及该承托架6的第二抵靠面611抵靠时,该承托架6被固定而不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此时,该第一连杆3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而不会受到该扭力轴杆7产生之摩擦力影响,直到该限位块8处于该卡固位置时,该承托架6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且该第一连杆3受该限位块8限位而不可相对该凸轮5枢转,使得该承托架6的枢转不会受该第一连杆3之影响,达到两段式枢转而使得该平板电脑之背板不会与平板电脑相互磨损,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此外,当该承托架6与该基座22之夹角概呈0度,亦即,该铅直线L1对应于该弹性件9之位置低于该铅直线L1通过该第二固定轴杆24与该第二连杆4之连接处时,该弹性件9会施加一使该第二连杆4向下之力矩且使该第二连杆4抵靠在该基座单元2之基座22的第一挡块221而使该第二连杆4不会继续向下位移,而达到该背板在收合状态时不会鼓起而导致影响整体之美观。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